CN218882372U - 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2372U
CN218882372U CN202222811300.0U CN202222811300U CN218882372U CN 218882372 U CN218882372 U CN 218882372U CN 202222811300 U CN202222811300 U CN 202222811300U CN 218882372 U CN218882372 U CN 218882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engine
ring groove
gas ring
w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113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Shengta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Shengta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Shengta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Shengta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113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2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2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2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包括有活塞顶,活塞顶的一端面为工作面,工作面与发动机的汽缸盖和汽缸壁组成发动机汽缸缸体的燃烧室,工作面上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活塞顶的侧面上也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在使用时,通过活塞顶的工作面覆盖的硬质阳极氧化层和活塞顶的侧面上覆盖的硬质阳极氧化层,增加了活塞顶的耐磨性能,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加活塞顶的耐磨性能,提升活塞的耐磨性,同时由于硬质阳极氧化层的吸附性差,因此能够避免活塞顶的工作面上出现积碳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
背景技术
活塞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活塞的基本结构可分为活塞顶、活塞头和活塞裙。其中,活塞顶与汽缸盖、汽缸壁共同组成缸体的燃烧室,活塞顶的形状直接决定燃烧室的结构和发动机的燃烧性能;活塞头的作用是承受气体压力,防止漏气,并将热量通过活塞环传给汽缸壁;活塞裙的作用是引导活塞在汽缸中作往复运动并承受缸体的侧压力,活塞裙上的相对两侧壁上设置设有活塞销座,活塞销座上设置有活塞裙的内腔连通的销孔,销孔用于安装活塞销,活塞销用于使连杆与曲轴驱动连接而带动活塞在发动机汽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其中,活塞的材料一般为铸造铝合金,铸造铝合金的强度一般,由于活塞顶的上表面与汽缸盖、汽缸壁共同组成燃烧室,因此活塞顶的温度高于活塞头和活塞裙的温度,在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下,活塞使用一段时间后,活塞顶就会被磨损的较为严重,耐磨性较差,导致整个活塞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其能够有效地增加活塞顶的耐磨性能,同时避免活塞顶出现积碳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包括有活塞顶,所述活塞顶的一端面为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与发动机的汽缸盖和汽缸壁组成发动机汽缸缸体的燃烧室,所述工作面上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所述活塞顶的侧面上也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活塞还包括活塞头和活塞裙,所述活塞头连接所述活塞裙和所述活塞顶背向所述工作面的一端,所述活塞裙的外壁上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若干第一润油孔,所述活塞裙内的油能够流经各所述第一润油孔向发动机汽缸的缸壁供油冷却润滑。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头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油环槽,所述油环槽内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活塞头的内腔连通的回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裙的相对两侧壁上开设有两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第一润油孔处于不同的平面,所述槽口的两侧连接有筋板,所述筋板的外侧上设置有销座,所述销座上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贯穿该销座和所述筋板,以与所述活塞裙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销座背向所述活塞顶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销孔连通的第二润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头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还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并位于所述油环槽与活塞顶之间的气环槽。
进一步地,所述气环槽设置有两道,两道所述气环槽分别为第一气环槽和第二气环槽,所述第二气环槽位于所述第一气环槽与所述油环槽之间,所述第一气环槽与所述第二气环槽之间由环形凸起隔开,所述环形凸起至所述活塞顶之间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在使用时,通过活塞顶的工作面上覆盖的硬质阳极氧化层和活塞顶的侧面上覆盖的硬质阳极氧化层,增加了活塞顶的耐磨性能,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加活塞顶的耐磨性能,提升活塞的耐磨性,同时由于硬质阳极氧化层的吸附性差,因此能够避免活塞顶的工作面上出现积碳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耐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耐磨活塞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耐磨活塞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耐磨活塞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活塞顶;101、工作面;20、活塞头;201、油环槽;2011、回油孔;202、第一气环槽;203、第二气环槽;204、环形凸起;30、活塞裙;301、第一润油孔;302、槽口;31、筋板;310、销座;3101、销孔;31010、第二润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优先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包括有活塞顶10、活塞头20和活塞裙30,活塞头20连接活塞顶10和活塞裙30,活塞头20、活塞顶10和活塞裙30一体成型,也即是整体活塞采用锻造铝合金制成。其中,活塞顶10背向活塞裙30的端面为工作面101,工作面101与发动机的汽缸盖和汽缸壁组成发动机汽缸缸体的燃烧室,工作面101上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活塞顶10的侧面上也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当然,覆盖在工作面101上的硬质阳极氧化层的形状结构与工作面101的形状结构相同,覆盖在活塞顶10的侧面上的硬质阳极氧化层的形状结构与活塞顶10的侧面的形状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在使用时,通过活塞顶10的工作面101上覆盖的硬质阳极氧化层和活塞顶10的侧面上覆盖的硬质阳极氧化层,增加了活塞顶10的耐磨性能,从而有效地增加活塞顶10的耐磨性能,提升活塞的耐磨性,同时由于硬质阳极氧化层的吸附性差,因此能够避免活塞顶10的工作面101上出现积碳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裙30的外壁上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若干第一润油孔301,活塞裙30内的油能够流经各第一润油孔301向发动机汽缸的缸壁供油冷却润滑。也即可以理解,活塞在工作的过程中,活塞在发动机汽缸内作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塞裙30的作用是引导活塞在发动机的汽缸中作上下往复运动并承受缸体的侧压力,因此通过这些第一润油孔301使得活塞裙30内的油进入活塞裙30的外壁与发动机汽缸的缸壁之间,为该缸壁供油冷却及润滑,提升活塞裙30的使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润油孔301设置有6个但不限定于6个,其中,3个第一润油孔301间隔设置在活塞裙30的一侧外壁上,3个第一润油孔301间隔设置在活塞裙30的另一侧外壁上,如此可进一步地提升活塞裙30的外壁与发动机汽缸的缸壁之间的润滑性能。当然,第一润油孔301的数量可由发明人根据实质情况合理变更,在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头20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油环槽201,油环槽201内设置有若干与活塞头20的内腔连通的回油孔2011,回油孔2011的作用主要是回为了油环从发动机汽缸的缸壁上刮下的多余润滑油流回油底壳内,也即是油环从发动机汽缸的缸壁上刮下的多余润滑油通过回油孔2011流回油底壳内。本实施例的回油孔2011设置有4个且间隔设置。当然,回油孔2011的数量可由发明人根据实质情况合理变更,在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裙30呈圆筒状结构,活塞裙30的相对两侧壁上开设有两槽口302,槽口302与第一润油孔301处于不同的平面,槽口302的两侧连接有筋板31,筋板31的外侧上设置有销座310,销座310上设置有销孔3101,销孔3101贯穿该销座310和筋板31,以与活塞裙30的内腔连通。当然,两槽口302向下延伸至活塞裙30的底端,槽口302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减少活塞裙30与发动机汽缸缸壁的接触面,减少活塞裙30与缸体的摩擦,提高转速。当然,销孔3101用于安装活塞销,活塞销用于使连杆与曲轴驱动连接而带动活塞在发动机汽缸内上下往复运动。此外,销座310背向活塞顶10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销孔3101连通的第二润油孔31010,通过该第二润油孔31010能够给安装于销孔3101中的活塞销通油润滑。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头20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还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并位于油环槽201与活塞顶10之间的气环槽,气环槽用于安装气环,气环主要起密封作用,避免燃烧室内漏气。具体地,气环槽设置有两道,两道气环槽分别为第一气环槽202和第二气环槽203,第二气环槽203位于第一气环槽202与油环槽201之间,第一气环槽202与第二气环槽203之间由环形凸起204隔开,环形凸起204至活塞顶10之间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也即是,环形凸起204的外周壁上、第一气环槽202内的相对两侧面上和第一气环槽202内背向第一气环槽202的槽口302的端面上均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由于第一气环槽202最靠近活塞顶10,因此第一气环槽202的温度相对于第二气环槽203的温度较高,因此通过环形凸起204至活塞顶10之间的硬质阳极氧化层即可第一气环槽202的耐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环槽202的磨损来自于安装在第一气环槽202内气环,气环与发动机汽缸的缸壁接触摩擦,由于气环的硬度较硬,因此活塞在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气环槽202内的气环容易磨损该第一气环槽202。
当然,上述的所有硬质阳极氧化层是通过硬质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的,至于硬质阳极氧化处理的工艺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氧化过程在此处不做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包括有活塞顶(10),所述活塞顶(10)的一端面为工作面(101),所述工作面(101)与发动机的汽缸盖和汽缸壁组成发动机汽缸缸体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101)上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所述活塞顶(10)的侧面上也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塞头(20)和活塞裙(30),所述活塞头(20)连接所述活塞裙(30)和所述活塞顶(10)背向所述工作面(101)的一端,所述活塞裙(30)的外壁上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若干第一润油孔(301),所述活塞裙(30)内的油能够流经各所述第一润油孔(301)向发动机汽缸的缸壁供油冷却润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20)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油环槽(201),所述油环槽(201)内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活塞头(20)内腔连通的回油孔(201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裙(30)的相对两侧壁上开设有两槽口(302),所述槽口(302)与所述第一润油孔(301)处于不同的平面,所述槽口(302)的两侧连接有筋板(31),所述筋板(31)的外侧上设置有销座(310),所述销座(310)上设置有销孔(3101),所述销孔(3101)贯穿该销座(310)和所述筋板(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座(310)背向所述活塞顶(10)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销孔(3101)连通的第二润油孔(3101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20)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还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并位于油环槽(201)与活塞顶(10)之间的气环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环槽设置有两道,两道所述气环槽分别为第一气环槽(202)和第二气环槽(203),所述第二气环槽(203)位于所述第一气环槽(202)与所述油环槽(201)之间,所述第一气环槽(202)与所述第二气环槽(203)之间由环形凸起(204)隔开,所述环形凸起(204)至所述活塞顶(10)之间覆盖有硬质阳极氧化层。
CN202222811300.0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 Active CN218882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1300.0U CN218882372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1300.0U CN218882372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2372U true CN218882372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9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11300.0U Active CN218882372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2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77967A (en) Two-piece piston assembly
CA1037801A (en) Oil cooled piston
CN104153909A (zh) 一种气体发动机强冷却钢活塞
CN218882372U (zh) 一种发动机耐磨活塞
CN204163871U (zh) 一种气体发动机强冷却钢活塞
CN201265459Y (zh) 1.3l汽油发动机活塞
CN202431389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活塞
CN113187618B (zh) 一种轻量化内冷一体铝活塞
CN20257893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活塞
CN216130999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发动机及其采用该发动机的摩托车
CN218882373U (zh) 一种发动机耐用活塞
CN215370053U (zh) 一种气缸套与气缸体的配合结构及内燃机
CN218882371U (zh) 一种发动机活塞
CN210660336U (zh) 一种铝合金缸孔小型汽油机活塞环组
JP3890857B2 (ja) ピストンの潤滑構造
US9551291B2 (en) Steel piston with fourth land guidance and improved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CN216142821U (zh) 一种重型柴油机的钢活塞
CN217176764U (zh) 一种活塞体
CN20220297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活塞的泄油结构
CN209976654U (zh) 轻量化发动机t型活塞
CN113309627B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新型整体铝活塞组件
JP2006226152A (ja) 内燃機関
CN214577418U (zh) 一种散热性能较好的稳定型活塞
CN219012743U (zh) 一种耐磨性活塞
CN219691973U (zh) 内燃机的连杆、内燃机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