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8691U - 吸附机构 - Google Patents

吸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8691U
CN218878691U CN202222226956.6U CN202222226956U CN218878691U CN 218878691 U CN218878691 U CN 218878691U CN 202222226956 U CN202222226956 U CN 202222226956U CN 218878691 U CN218878691 U CN 21887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adsorption
pressure groove
open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69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志利
贾军锋
杨雪峰
刘亮
李世龙
田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69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8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8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吸附机构,其包括:吸附体,吸附体开设一端开口的负压槽,吸附体限定有与负压槽连通的吸附孔,吸附体开设连通孔;压板,压板自开口收容于负压槽内且气密性地抵接于负压槽的槽壁,并可沿槽壁上下滑移;开闭件,开闭件设于连通孔,开闭件被构造成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连通孔以连通或隔绝负压槽与外界环境;压板压缩负压槽朝内的空气使之从吸附孔排出后,使吸附孔的开口处抵持目标件,从而使压板沿槽壁反向滑移后使负压槽内形成负压环境以使吸附体吸附目标件,并能带动吸附体移动。通过压板在负压槽内的活动并与开闭件的配合,可以实现目标件快速准确地取放,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能够满足生产排配需求,减少人力资源需求。

Description

吸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吸附机构。
背景技术
已知的数控机床生产加工过程中,上下料操作需要通过机械手或人工手动完成,机械手造价昂贵且数量短缺,人工操作安全性低且人力资源不足,难以满足生产排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吸附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附机构,包括:吸附体,所述吸附体开设一端开口的负压槽,所述吸附体限定有与所述负压槽连通的吸附孔,所述吸附体开设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所述负压槽及外界环境;压板,所述压板自所述开口收容于所述负压槽内且气密性地抵接于所述负压槽的槽壁,并可沿所述槽壁上下滑移;开闭件,所述开闭件设于所述连通孔,所述开闭件被构造成可选择地打开所述连通孔以连通所述负压槽与外界环境,或者封闭所述连通孔以隔绝所述负压槽与外界环境;所述压板压缩所述负压槽朝内的空气使之从所述吸附孔排出后,使所述吸附孔的开口处抵持目标件,从而使所述压板沿所述槽壁反向滑移后使所述负压槽内形成负压环境以使所述吸附体吸附所述目标件,并能带动所述吸附体移动。
如此,压板与负压槽的槽壁气密性抵接,负压槽的内部空间仅能通过吸附孔和连通孔与外界环境连通,当开闭件封闭连通孔并隔绝负压槽和外界环境,通过压板在负压槽内的移动,能够在负压槽内排出空气并使吸附体通过吸附孔吸附目标件,从而在负压槽内形成负压环境,并使吸附体能够吸附目标件。吸附机构移动至放置位置后,开闭件能够打开连通孔并连通负压槽和外界环境,此时外界环境的空气进入负压槽内并破坏负压环境,目标件无法继续吸附于吸附孔,即会在自重作用下从吸附体上掉落,以实现了目标件的放置。该吸附机构结构简单,取放目标件无须机械手的复杂控制,仅需移动吸附机构、压板和开闭件即可实现目标件快速准确地取放,同时也无须额外设置真空气源在负压槽内形成负压环境,显著降低了吸附机构的造价成本,通过多个低造价带动吸附机构可以满足生产排配需求,减少人力资源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闭件包括密封块及位于所述密封块一侧的连接杆,所述密封块设于所述连通孔内,通过操作所述连接杆使所述密封块密封或远离所述负压槽。
如此,通过密封块密封负压槽即可实现开闭件隔绝负压槽和外界环境,通过密封块远离负压槽即可实现负压槽能够通过连通孔与外界环境连通,进而使得空气进入负压环境的负压槽内,以使吸附机构能够顺利放置目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块和/或所述连接杆的材质为磁性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闭件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且相对两端分别抵顶所述密封块及所述吸附体,所述吸附体对应所述连通孔远离所述压板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部,所述连接杆自所述密封块的中部朝向所述阻挡部延伸,所述弹性部的相对两端分别抵顶所述密封块及所述阻挡部。
如此,通过弹性部的弹性作用既可以保持密封块气密性地抵接连通孔的内壁,从而实现密封块保持封闭连通孔,又能够在密封块远离负压槽且不受外力作用后带动密封块回位并自动封闭连通孔。通过阻挡部对密封块的移动起到限制作用,以避免密封块脱出连通孔,使吸附机构能够多次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吸附体。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压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压板的滑移过程中,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移动。
如此,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既实现了压板能够在负压槽内移动,又能够在负压槽内形成负压环境后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带动吸附体移动,进而带动吸附体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体对应负压槽的一端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抵挡所述压板压缩空气后反向运动的行程。
如此,通过在压板沿背离吸附孔的方向移动至抵接限位部后,在限位部的限位作用下,压板无法脱出负压槽,使得压板在继续沿背离吸附孔的方向的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吸附体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体包括:吸附壳,所述吸附壳限定所述负压槽;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吸附壳的开口端,所述盖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开口内而形成抵挡所述压板的所述限位部。
如此,通过限位部的一部分伸入负压槽内侧,使得限位部朝向负压槽内的表面形成为限位部,便于实现压板能够带动吸附体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支撑于所述吸附体和所述压板。
如此,通过弹性件对吸附体施加压板移动方向反方向的阻尼力,该阻尼力可以抵消压板移动过程中与负压槽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既能够降低压板与负压槽的槽壁之间的磨损,还能够确保压板移动至其限位位置后才能够带动吸附有目标件的吸附体移动,提高了吸附机构吸附目标件并带动目标件移动的精度,有利于吸附机构的自动化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位于负压槽的外侧。如此,无需在负压槽的槽内壁设置连接结构与弹性件连接,既不会加大吸附体的加工难度,也不会因为需在负压槽的槽内壁额外开孔而影响负压槽的气密性,以减小负压环境的建立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吸嘴,所述吸嘴设于所述吸附体并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如此,通过吸嘴的设置,使压板在朝向吸附孔的方向移动并使空气排出吸嘴后,由于吸嘴柔性抵接于目标件,在压板沿背离吸附孔的方向移动时,避免了空气从吸附孔与目标件接触的缝隙回流的风险,确保了负压槽内负压环境稳定迅速的建立,避免吸附孔无法长时间吸附目标件的问题,提高了吸附机构吸附目标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附机构的剖视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附机构的剖视图之二;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附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附机构、置物托盘和取物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吸附机构                        100
吸附体                          10
负压槽                          11
限位部                          111
第一台阶                        1111
开口                            112
吸附孔                          12
连通孔                          13
收容段                          131
封闭段                          132
第二台阶                        133
阻挡部                          134
吸附壳                          14
盖板                            15
密封层                          16
锁紧部                          17
凸出部                          18
压板                            20
开闭件                          30
第一磁吸结构                    311
密封块                          312
位移段                          313
连接杆                          314
弹性部                          32
第一连接件                      41
连接柱                          411
限位凸起                        412
第二连接件                      42
竖直段                          421
水平段                          422
弹性件                          50
吸嘴                            70
密封环                          80
刀把                            90
目标件                          200
置物托盘                        300
置物位                          301
第二磁吸结构                    302
取物托盘                        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附机构100,包括吸附体10、压板20和开闭件30。吸附体10开设一端开口112的负压槽11,吸附体10限定有与负压槽11连通的吸附孔12。压板20自开口112收容于负压槽11内且气密性地抵接于负压槽11的槽壁,并可沿槽壁上下滑移,压板20压缩负压槽11槽内的空气使之从吸附孔12排出后,使吸附孔12的开口处抵持目标件200,从而使压板20沿槽壁反向滑移后使负压槽11内形成负压环境以使吸附体10吸附目标件200,并能带动吸附体10移动。开闭件30被构造成可选择地连通或隔绝负压槽11与外界环境。
如此,压板20与负压槽11的槽壁气密性抵接,负压槽11的内部空间仅能通过吸附孔12和连通孔13与外界环境连通,当开闭件30封闭连通孔13并隔绝负压槽11和外界环境,通过压板20在负压槽11内的移动,能够在负压槽11内排出空气并使吸附体10通过吸附孔12吸附目标件200,从而在负压槽11内形成负压环境,并使吸附体10能够吸附目标件200。吸附机构100移动至放置位置后,开闭件30能够打开连通孔13并连通负压槽11和外界环境,此时外界环境的空气进入负压槽11内并破坏负压环境,目标件200无法继续吸附于吸附孔12,即会在自重作用下从吸附体10上掉落,以实现了目标件200的放置。该吸附机构100结构简单,取放目标件200无须机械手的复杂控制,仅需移动吸附机构100、压板20和开闭件30即可实现目标件200快速准确地取放,同时也无须额外设置真空气源在负压槽11内形成负压环境,显著降低了吸附机构100的造价成本,通过多个低造价带动吸附机构100可以满足生产排配需求,减少人力资源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压板20的外周壁设有密封环80,密封环80气密性地抵接于负压槽11的槽壁,以提高压板20与负压槽11的槽壁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吸附体10开设连通孔13,连通孔13用于连通负压槽11及外界环境,开闭件30包括密封块312及位于密封块312一侧的连接杆314,密封块312设于连通孔13内,通过操作连接杆314使密封块312密封或远离负压槽11。开闭件30还包括弹性部32,弹性部32套设于连接杆314且相对两端分别抵顶密封块312及吸附体10。
如此,通过密封块312密封负压槽11即可实现开闭块31隔绝负压槽11和外界环境,通过密封块312远离负压槽11即可实现负压槽11能够通过连通孔13与外界环境连通,进而使得空气进入负压环境的负压槽11内,以使吸附机构100能够顺利放置目标件200。通过弹性部32的弹性作用既可以保持开闭块31气密性地抵接连通孔13的内壁,从而实现开闭块31保持封闭连通孔13,又能够在开闭块31远离负压槽11且不受外力作用后带动开闭块31回位并自动封闭连通孔13。开闭块31在克服弹性部32的弹力后能够脱出连通孔13与负压槽11的连通处,使得负压槽11能够通过连通孔13与外界环境连通,进而使得空气进入负压环境的负压槽11内,以使吸附机构100能够顺利放置目标件200。
此外,弹性部32支撑于密封块312和吸附体10之间,即可使密封块312保持位于吸附体10的连通孔13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弹性部32可以是弹簧、拉簧、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吸附体10对应连通孔13远离压板20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部134,连接杆314自密封块312的中部朝向阻挡部134延伸,弹性部32的相对两端分别抵顶密封块312及阻挡部134。如此,通过阻挡部134对开闭块31的移动起到限制作用,以避免开闭块31脱出连通孔13,使吸附机构100能够多次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连通孔13包括收容段131和封闭段132,封闭段132的截面面积在背离收容段13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开闭块31朝向封闭段132的一端设有密封块312,密封块312能够气密性地配合于封闭段132。
当密封块312气密性地配合于封闭段132时,开闭块31即隔绝了负压槽11与外界环境,开闭块31背离封闭段132移动时,由于封闭段132的截面面积在背离收容段13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使得密封块312与连通孔13的内壁之间逐渐具有间隙,并最终使得连通孔13连通负压槽11和外界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开闭块31还包括位移段313,位移段313的一端与密封块312连接,另一端设有连接杆314,连接杆314伸出至吸附体10外侧,弹性部32套设于连接杆314,阻挡部134在收容段131的内壁形成第二台阶133,弹性部32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二台阶133和位移段313。第二台阶133能够对开闭块31的移动起到限制作用,以避免开闭块31脱出连通孔13。连接杆314可以对弹性部32的弹性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以使开闭块31能够在准确地弹力作用下气密性地配合于封闭段132,保证开闭件30的隔绝效果,进而确保吸附机构100可以吸附目标件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吸附体10设有凸出部18,连通孔13开设于凸出部18,凸出部18设置在吸附体10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开闭块31包括第一磁吸结构311,第一磁吸结构311能够在外界磁力作用下克服弹性部32的弹力并打开连通孔13。
如此,通过外界磁力作用可以使第一磁吸结构311克服弹性部32的弹力并打开连通孔13,其控制方式简单便捷,无须额外通过电控控制开闭块31的移动,使吸附机构100仅需移动至能够对开闭块31产生磁力作用的环境下即可使开闭块31打开连通孔13。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密封块312和/或连接杆314的材质为磁性材料,以使开闭件30形成为第一磁吸结构311。
具体地,参见图6,吸附机构100工作时将目标件200放置于置物托盘300内,在置物托盘300内的置物位301预先放置与第一磁吸结构311相斥或相吸的第二磁吸结构302,即可使得吸附机构100在移动至置物托盘300后即可完成目标件200的释放,进一步简化了控制流程,提高了吸附机构100的下料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磁吸结构311和第二磁吸结构302中的至少一个为永磁铁或电磁铁,另一个为永磁铁、电磁铁和能够被磁吸的金属。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开闭件30也可以仅设为电磁阀,开闭块31的移动可通过小型电机或气缸驱动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吸附机构100包括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第一连接件41设于吸附体10。第二连接件42的一端设于压板20,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41活动连接。
如此,通过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活动连接,既实现了压板20能够在负压槽11内移动,又能够在负压槽11内形成负压环境后通过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带动吸附体10移动,进而带动吸附体10移动。
此外,本实施例的吸附机构100通过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还能够实现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带动吸附机构100完成吸附和移动,而无须额外通过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压板20和吸附体10移动,简化了吸附机构100的移动控制流程。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控制精度需求,也可以通过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压板20和吸附体10移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一连接件41包括连接柱411,连接柱411的背离吸附体10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412,第二连接件42套设于连接柱411,限位凸起412能够限制第一连接件41脱出连接柱411。压板20背离吸附体10移动时,第二连接件42能够沿连接柱411移动并直至抵接限位凸起412,此时压板20继续背离吸附体10移动时,即可通过限位凸起412的限制带动连接柱411和吸附体10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第二连接件42包括竖直段421和水平段422,竖直段421设于压板20,水平段422的一端与竖直段421连接,另一端套设于连接柱4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压板20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连接件41和多个第二连接件42,从而提高压板20通过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带动吸附体10移动时的稳定性。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1和/或第二连接件42也可设为伸缩杆,当压板20背离吸附体10移动至伸缩杆的最大伸缩行程时,压板20即可继续通过伸缩杆带动吸附体10移动,因此,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吸附机构100还包括弹性件50,弹性件50弹性支撑于吸附体10和压板20。
如此,通过弹性件50对吸附体10施加压板20移动方向反方向的弹力,该弹力可以抵消压板20移动过程中与负压槽11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既能够降低压板20与负压槽11的槽壁之间的磨损,还能够确保压板20移动至其限位位置后才能够带动吸附有目标件200的吸附体10移动,提高了吸附机构100吸附目标件200并带动目标件200移动的精度,有利于吸附机构100的自动化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弹性件50位于负压槽11的外侧。
如此,无需在负压槽11的槽内壁设置连接结构与弹性件50连接,既不会加大吸附体10的加工难度,也不会因为需在负压槽11的槽内壁额外开孔而影响负压槽11的气密性,以减小负压环境的建立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弹性件50设有多个,多个弹性件50环绕吸附体10设置。
如此,通过多个环绕吸附体10设置的弹性件50,可以使压板20的各个区域受到的阻尼力基本一致,从而避免吸附体10受到的局部阻尼力过大或过小并无法与压板20的摩擦力平衡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0可以为弹簧、拉簧、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弹性件50还能套设于第一连接件41,第一连接件41能够对弹性件50的伸缩方向起到导向作用,以使弹性件50对吸附体10施加的弹力的方向能够与压板20的移动方向相反,而不会出现偏离问题,进一步保证了吸附机构100吸附目标件200并带动目标件200移动的精度。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1内也可以开设导向槽,并将弹性件50置于导向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负压槽11远离吸附孔12的一端形成有限位部111,限位部111用于抵挡所述压板20压缩空气后反向运动的行程。
如此,通过在压板20沿背离吸附孔12的方向移动至抵接限位部111后,在限位部111的限位作用下,压板20无法脱出负压槽11,使得压板20在继续沿背离吸附孔12的方向的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吸附体10移动。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11可设为形成于负压槽11的槽内壁的第一台阶1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吸附体10包括吸附壳14和盖板15。吸附壳14限定负压槽11。所述盖板15设于所述吸附壳14的开口端,所述盖板15的部分伸入所述开口内而形成抵挡所述压板20的所述限位部111。
如此,通过盖板15的一部分伸入负压槽11内侧,使得盖板15朝向负压槽11内的表面形成为限位部111,便于实现压板20能够带动吸附体10移动。另外,由于负压槽11内加工限位部111会有较大的材料损耗,本实施例通过吸附壳14和盖板15的连接可以进一步降低吸附机构100的造价成本。
具体地,参见图5,吸附壳14和盖板15之间设有密封层16,以实现吸附壳14和盖板15的密封连接。
此外,吸附体10还包括锁紧部17,锁紧部17穿设于盖板15、密封层16和吸附壳14的端部,以进一步实现盖板15和吸附壳14的紧固连接,防止盖板15脱离吸附壳14。锁紧部17可设为锁紧螺栓或螺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吸附机构100还包括吸嘴70,吸嘴70设于吸附体10并与吸附孔12连通。
如此,通过吸嘴70的设置,使压板20在朝向吸附孔12的方向移动并使空气排出吸嘴70后,由于吸嘴70柔性抵接于目标件200,在压板20沿背离吸附孔12的方向移动时,避免了空气从吸附孔12与目标件200接触的缝隙回流的风险,确保了负压槽11内负压环境稳定迅速的建立,避免吸附孔12无法长时间吸附目标件200的问题,提高了吸附机构100吸附目标件200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吸附体10通常为刚性,柔性的吸嘴70也可以避免吸附体10压迫磨损目标件200,从而对目标件200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吸附机构100还包括刀把90,刀把90设于吸附板,刀把90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本实施例的吸附机构100的工作流程如下:
驱动机构驱动吸附机构100移动至取物托盘400,取物托盘400放置有多个目标件200,吸附机构100上的多个吸嘴70与多个目标件200的位置相对应。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附体,所述吸附体开设一端开口的负压槽,所述吸附体限定有与所述负压槽连通的吸附孔,所述吸附体开设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所述负压槽及外界环境;
压板,所述压板自所述开口收容于所述负压槽内且气密性地抵接于所述负压槽的槽壁,并可沿所述槽壁上下滑移;
开闭件,所述开闭件设于所述连通孔,所述开闭件被构造成可选择地打开所述连通孔以连通所述负压槽与外界环境,或者封闭所述连通孔以隔绝所述负压槽与外界环境;
所述压板可压缩所述负压槽朝内的空气使之从所述吸附孔排出后,使所述吸附孔的开口处抵持目标件,从而使所述压板沿所述槽壁反向滑移后使所述负压槽内形成负压环境以使所述吸附体吸附所述目标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件包括密封块及位于所述密封块一侧的连接杆,所述密封块设于所述连通孔内,通过操作所述连接杆使所述密封块密封或远离所述负压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和/或所述连接杆的材质为磁性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件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且相对两端分别抵顶所述密封块及所述吸附体;所述吸附体对应所述连通孔远离所述压板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部,所述连接杆自所述密封块的中部朝向所述阻挡部延伸,所述弹性部的相对两端分别抵顶所述密封块及所述阻挡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吸附体;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压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压板的滑移过程中,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体对应负压槽的一端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抵挡所述压板压缩空气后反向运动的行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体包括:
吸附壳,所述吸附壳限定所述负压槽;
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吸附壳的开口端,所述盖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开口内而形成抵挡所述压板的所述限位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支撑于所述吸附体和所述压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负压槽的外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吸嘴,所述吸嘴设于所述吸附体并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CN202222226956.6U 2022-08-22 2022-08-22 吸附机构 Active CN21887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6956.6U CN218878691U (zh) 2022-08-22 2022-08-22 吸附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6956.6U CN218878691U (zh) 2022-08-22 2022-08-22 吸附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8691U true CN218878691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6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6956.6U Active CN218878691U (zh) 2022-08-22 2022-08-22 吸附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8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1728B2 (en) Vacuum adsorption unit and vacuum adsorption carrier
JP2011134631A (ja) 電池容器への電解液充填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18878691U (zh) 吸附机构
JP2016017634A (ja) バルブ
JP2010115663A (ja) 基材の接合方法及び基材の接合装置
CN104930226A (zh) 用于吸附装置的泄气阀及具有该泄气阀的吸附机器人
CN114572686B (zh) 一种真空取料装置及取料方法
JP2002151889A (ja) 電子部品搭載装置
CN218776559U (zh) 一种工件加工用真空吸台
CN217346791U (zh) 一种键帽整盘搬运装置以及键帽压合装置
KR102556569B1 (ko)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제조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112471855B (zh) 防跌倒保温杯
WO2022188479A1 (zh) 密封箱及静置装置
CN220051827U (zh) 一种真空吸笔装置
CN210998788U (zh) 一种真空吸盘装置及机器人
CN112098176A (zh) 一种沉降装置
CN214080037U (zh) 新能源电池盖板的固定夹具及新能源电池生产线
CN220448872U (zh) 一种保压吸附治具
CN209200062U (zh) 电池的注液装置
CN215172250U (zh) 气阀组件、气流驱动组件及输送系统
CN220637616U (zh) 固定治具
CN220636767U (zh) 电池盖板防爆阀焊接定位装置及电池防爆阀焊接输送线
CN213544172U (zh) 一种沉降装置
CN218931013U (zh) 一种吸附装置
CN212668509U (zh) 吸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