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8160U - 一种包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8160U
CN218878160U CN202221017575.0U CN202221017575U CN218878160U CN 218878160 U CN218878160 U CN 218878160U CN 202221017575 U CN202221017575 U CN 202221017575U CN 218878160 U CN218878160 U CN 218878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uilt
opening
packaging
connectin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75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泓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0175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8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8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8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包装主体和设于包装主体内部的内置层,包装主体上设有开口和覆盖并密封开口的预设结构,开口设于内置层的覆盖范围之外,或开口设于内置层的覆盖范围内。上述包装结构的内置层可形成吸管或功能层(比如隔离层),当内置层作为吸管的功能时,吸管在包装运输或者转送过程不会丢失,也不会沾染外部脏污,以致无法使用;当内置层作为用于容纳汤勺、吸管等配件的功能层时,可减少一个用于容纳汤勺的塑料盖垃圾,并且顾客从内置层中取得汤勺时不需要为其卫生问题担忧,大大增加包装结构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饮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饮品包装名目繁多,包装种类也各异。
现有技术中的饮品包装中,多数包装不带吸管,此时,如果想要通过吸管吸取包装中的饮品,就需要找商家另取,非常不便;也有一些包装会在包装的外壁上粘接一根吸管,然而,此种方式下,吸管在包装运输或者转送过程很容易被挤掉,与此同时,外置的吸管很容易因外部薄膜破裂而导致吸管沾染外部脏污,以致无法使用,并且吸管与包装的材质不同,不利于垃圾分类与回收,装吸管的薄膜袋与吸管若不与包装主体相连,容易被顾客随意丢弃,细小垃圾不好清理,以致全球生态环境与海洋垃圾问题日益严峻。
现有技术中用于装流食的易拉罐包装,比如八宝粥易拉罐包装,顶部有一不密闭的用于容纳折叠汤勺的塑料盖,首先此塑料盖与铝制易拉罐材质不同,为垃圾分类带来困扰,其次塑料盖无法密闭存放吸管,若包装遇水容易污染内部汤勺,最后塑料盖与包装本体并没有连接,易产生额外不必要的垃圾,在形势愈发严峻的海洋垃圾及碳中和目标的全球环境背景下,垃圾化零为整是未来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结构,可在包装主体内设置内置层,该内置层可为吸管或隔离层,大大提高包装结构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包装主体和设于包装主体内部的内置层,包装主体上设有开口和覆盖并密封开口的预设结构,开口设于内置层的覆盖范围之外,或开口设于内置层的覆盖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层的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连接于包装主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为U型开口,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连接于U型开口的内侧的所述包装主体处;和/或内置层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和上部通过可弯曲的关节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重叠连接,以使内置层形成封闭圆管,且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二者择一封合于包装主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层包括弧形本体,弧形本体与包装主体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置吸管、汤勺或调料,弧形本体的四周设有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第三连接边和第四连接边;和/或弧形本体的四周设有一体成型的环状连接部,用于封闭容纳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置层与所述包装主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内容物,所述内置层覆盖所述内容物的整体或局部,并连接所述包装主体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的覆盖面积小于弧形本体的覆盖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结构包括:
密封部,用于密封开口;和/或
导撕部,设于密封部远离内置层的一侧并与密封部相连,用于破坏密封部,以露出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结构与内置层相连,用于破坏内置层,以露出开口;和/或预设结构还具有拉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设于内置层的覆盖范围内,预设结构的厚度小于包装主体的厚度;和/或开口的边缘为点阵状导撕线。
相较于传统包装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结构,包括包装主体和设于包装主体内部的内置层,包装主体上设有开口和覆盖并密封开口的预设结构,开口设于内置层的覆盖范围之外,或开口设于内置层的覆盖范围内。为了便于密封开口,该预设结构可以为密封层、导撕板以及密封层+导撕板中的一种结构。具体地,该内置层可形成吸管或功能层(比如隔离层):当内置层作为吸管的功能时,吸管设于包装结构的内部,相较于传统在包装结构的外壁上粘接吸管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结构将吸管内置于包装结构内,且吸管的连接边连接于包装结构的内壁,这样一来,吸管在包装运输或者转送过程不会丢失,也不会沾染外部脏污,以致无法使用;当内置层作为用于容纳汤勺、吸管等配件的容纳腔的功能时,相较于需配有汤勺的传统用于装具有较大固体颗粒流食饮品的易拉罐包装,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结构将汤勺置于包装结构内的内置层所构成的容纳腔,可减少一个用于容纳汤勺的塑料盖垃圾,并且顾客从内置层中取得汤勺时不需要为其卫生问题担忧;当内置层作为用于装调味品的容纳腔时,顾客可以选择的为包装内的饮品或食物添加调味品,相较于现有的饼干盒,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结构将调味品置于包装结构内的内置层所构成的容纳腔,顾客可以在符合个人需要的味道上多一些选择,又或者是相较于现有的饮料或奶制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结构将调味品或茶叶包置于包装结构内的内置层所构成的容纳腔,顾客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通过导撕部破坏内置层,选择地添加以改变口味;当内置层位于包装的翻折角区域,且导撕部连接于包装侧壁时,相较于现有技术的饮品包装,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结构,可使顾客通过翻动翻折角,使带动内置层破裂,实现一步启封包装的功能,以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结构所带来的新功能更有利于迎合消费者的当下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口吸管的加工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口吸管加工于包装主体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封闭吸管加工于包装主体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种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种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口和预设结构设于内翻折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吸管设于包装主体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内的功能层容纳调料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内的功能层容纳汤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内的功能层容纳茶叶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为饼干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结构为人像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吸管上设置隔离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施例中具有环状连接部的内置层及包装结构与预设结构为单层材料结构的开口结构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包装结构中具有点阵状连接部的内置层且与预设结构相接的开口结构的爆炸图。
其中:
100-包装结构、101-包装主体、1011-第一开口、1012-第二开口、102-内置层、1021-第一连接边、1022-第二连接边、1023-上部、1024-可弯曲的关节、1025-下部、1026-弧形本体、1027-容纳腔、1028-第三连接边、1029-第四连接边、103-开口、104-预设结构、1041-密封部、1042-导撕部、105-封闭圆管、106-翻折角、107-环状连接部、108-拉环、109-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内置层结构的包装结构。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端、下端、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结构100,该包装结构100包括包装主体101和设于包装主体101内部的内置层102,包装主体101上设有开口103和覆盖并密封开口103的预设结构104,开口103设于内置层102的覆盖范围之外,或开口103设于内置层102的覆盖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层102的第一连接边1021和第二连接边1022连接于包装主体101上。
为了便于密封开口103,该预设结构104可以为密封层、导撕板以及密封层+导撕板中的一种结构。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说明。
当开口103设于内置层102的覆盖范围之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内置层102为吸管时,且吸管为非封闭的吸管,吸管具体呈“Ω”结构。具体地,开口103为U型开口,第一连接边1021和第二连接边1022连接于U型开口的内侧的包装主体101处;和/或内置层102包括上部1023和下部1025,下部1025和上部1023通过可弯曲的关节1024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内置层102作为吸管时,可弯曲的关节1024的位置,是由镂空的硬质层作为骨架,并有薄膜层覆盖硬质层镂空的部分,且硬质层与薄膜层可以是同种材质,也可以非同种材质;或者是内置层102自身折叠出多重褶皱,使其具有可弯曲的特性。
作为优选的,该U型开口可以设于包装主体101的顶部,且U型开口的内侧保留包装主体101,用于连接吸管的第一连接边1021和第二连接边1022。这样一来,通过破坏预设结构104,可以露出开口103,从而可以将吸管的上部1023从开口103处取出,以便使用者从吸管上部1023吸取包装主体101中的饮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管为封闭的吸管,吸管的第一连接边1021和第二连接边1022重叠连接,以使内置层102形成封闭圆管105,且第一连接边1021和第二连接边1022二者择一封合于包装主体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装主体101的侧部设有翻折角106,开口103和预设结构104设于翻折角106上。当然,该翻折角106可为外翻折角,也可以为内折角(内翻折角)。
也就是说,在顶面为三角形的包装主体101上,可以在三角形的底边位置设置外翻折角,该外翻折角连接于包装主体101的侧壁上,将开口103和预设结构104设于外翻折角内侧,且预设结构104连接于包装主体101的侧部外壁上,这样即可在掀起外翻折角时,即可一步打开开口103结构,达到省力且方便的效果。
具体地说,吸管的上部1023设于包装主体101的外翻折角上,预设结构104包括密封膜层和导撕铝箔层,密封膜层覆盖吸管的上部1023,同时,密封膜层远离上部1023的一侧设有导撕铝箔层,该导撕铝箔层可以粘接于包装主体101的侧部外壁,也即,导撕铝箔层的一侧与密封膜层连接,导撕铝箔层的另一侧与包装主体101的侧部外壁连接。这样一来,在从外翻折角启封时,通过掀开外翻折角即可撕破导撕铝箔层,并通过撕开密封膜层后露出吸管的上部1023,以供饮用饮品。
需要说明的是,吸管的上部1023还可以设于包装主体101的内折角上,内折角及包装的侧壁上有两个相互垂直且连通的开口103,并通过预设结构104覆盖密封开口103,预设结构104可以仅有导撕部1042,也可以为导撕部1042和密封部1041,预设结构104连接吸管的上部1023及可弯曲关节,而该吸管为已经做好的成品,或者是内置层102形成的封闭圆管105,吸管的下部1025还应连接于包装内壁。这样一来,可通过包装侧壁上的开口103一端拉扯预设结构104以打开包装开口103,并拽出上部1023及可弯曲活动关节以供饮用,若顾客未饮用完毕,还可以将吸管再次塞回内折角的内置层102位置,以保证吸管的洁净,可供顾客再次使用吸管。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装调味品的内置层102容纳腔1027也可以位于包装的侧壁上部1023,包装的内折角靠下的位置,内折角具体是插角结构,且内折角不被固定地可以活动,顾客可以通过手指插入内折角并挤压调味品的内置层102容纳腔1027,使内置层102容纳腔1027破裂,调味品落入饮品内,同时,顾客可以晃动包装使其更充分融合。更进一步的,内折角及内置层102容纳腔1027设置于包装的底部,顾客通过捏内置层102容纳腔1027可以自定义地添加合适量的调味品,因为包装内部具有液压,因此,剩余不需要的部分调味品不会再从内置层102容纳腔1027中溢出。
当开口103设于内置层102的覆盖范围之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内置层102为隔离层时,内置层102包括弧形本体1026,弧形本体1026与包装主体101之间形成有容纳腔1027,容纳腔1027用于容置吸管、汤勺或调料,弧形本体1026的四周设有第一连接边1021、第二连接边1022、第三连接边1028和第四连接边1029,用于封闭容纳腔1027;和/或内置层102的四周设有一体成型的环状连接部107,用于封闭容纳腔1027。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边1021、第二连接边1022、第三连接边1028与第四连接边1029,可以分开加工,以适应不同的内容物,比如液态内容物;而具有一体成型的环状连接部107的内置层102,可用于直接覆盖在包装的固态内容物上,比如汤勺、茶叶包等,将其先通过输送管放置或固定于包装材料的预设位置,然后通过包装材料向前运动一个加工单位,使其处于未加工的内置层102下方,通过环状的封合器可一步封合在包装材料上。当然,环状也可是不规则的环状,以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内容物。
需要说明的是,容纳腔1027可以用于放置吸管、汤勺等包装配件,这样不仅能能保证配件的卫生安全问题,还保证使用过后的垃圾一体化,减少一个零碎的垃圾产生。除此以外,容纳腔1027可以用于容纳包装的调味品,比如装咖啡的包装产品,容纳腔1027就可以装有奶精、糖精,比如装牛奶的包装产品,容纳腔1027可以装有茶包。或者这个包装主体不是直接用于盛装产品的,比如饼干的包装盒分有外包装盒和内包装袋,外包装盒也可以设有内置层102,用于容纳调味品,顾客可以将内包装取出后,将包装盒平放于桌面上并打开内置层102开口103,然后用饼干条沾取调料。当然,根据需要,容纳腔1027可以分隔出多个腔体以容纳不同内容物,比如汤勺、筷子与吸管等,又或者是多种不同口味的调味品酱料等。当然,内置层102位于包装主体的内部,并不可见,不直接接触外部环境,所以不必考虑内置层102的结构强度,仅需考虑其密封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层102与包装主体101的内壁之间设有内容物,内置层102覆盖内容物的整体或局部,并连接包装主体101的内壁。具体地,内置层102包括位于第一连接边1021和第二连接边1022之间的弧形本体1026,弧形本体1026与包装主体101内壁之间设有吸管,弧形本体1026的四周设有第一连接边1021、第二连接边1022、第三连接边1028和第四连接边1029;其中,第一连接边1021、第二连接边1022和第三连接边1028连接于内壁,第四连接边1029连接于内壁及吸管的外侧壁,内置层102及预设结构104位于包装主体101的顶面和/或包装主体101的侧壁。
需要说明的是,该吸管为已经做好的成品,吸管的一部分设于内置层102中,部分伸出内置层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03可以设于包装主体101的外侧壁上,开口103的覆盖面积小于弧形本体1026的覆盖面积。当然,开口103的覆盖面积等于弧形本体1026的覆盖面积,本文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这里说的包装配件的部分,是配件靠上的部分,预设结构104在破开包装并拽出时,导撕材料或密封材料脱离包装体,所产生的垃圾可以保留在配件上端,不影响正常使用,保证了垃圾一体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层102位于包装主体101的顶面及侧壁,包装主体101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开口1011,包装主体101的侧壁上部1023设有第二开口1012,第一开口1011与所述第二开口1012连通,预设结构104用于封合所述第一开口1011和所述第二开口1012;吸管包括上部1023、下部1025,及连接上部1023和下部1025的可弯曲活动关节,上部1023与可弯曲活动关节二者位于包装主体101的所述第一开口1011与所述第二开口1012的位置,并连接预设结构104;吸管被第四连接边1029覆盖的部分的横截面为半圆形;预设结构104可通过从所述第二开口1012的一端拉扯以打开包装开口103,并拽出上部1023及可弯曲活动关节以供饮用。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吸管被第四连接边1029覆盖的部分设置为半圆形,是为了与横封器、包装内壁更为贴合,加工后的第四连接边1029不会渗液漏液;吸管的下部1025可粘附固定连接于包装主体101的内壁,有效防止使用完毕后的包装主体101及吸管被顾客分开遗弃。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结构104包括密封部1041,和/或导撕部1042,其中,密封部1041用于密封开口103,该密封部1041可以为膜层;导撕部1042设于密封部1041远离内置层102的一侧并与密封部1041相连,导撕部1042用于破坏密封部1041,以露出开口103。;和/或容纳腔102内容物还包括吸管、汤勺等包装配件,预设结构104连接包装配件。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从所述开口103的一端拉扯所述导撕部1024以破坏所述密封部1041,并拽出所述包装配件以供使用。
换言之,预设结构104可以为密封部1041和导撕部1042中的一种或两种,预设结构104可为单独密封部1041,也可为单独导撕部1042,(与内置层102相连可以撕破内置层102),也可为密封部1041与导撕部1042二者结合的结构。当预设结构104为单独密封部1041或导撕部1042时,密封部1041/导撕部1042和内置层102之间用于放汤勺,可以仅仅抠开密封部1041(膜层)或导撕部1042就能取出汤勺,不产生垃圾,又或者是密封部1041/导撕部1042和内置层102之间用于放调味品或茶包,可以通过破坏密封部1041/导撕部1042及内置层102,使调味品或茶包加入饮品中,并打开包装以供饮用;当预设结构104为密封部1041与导撕部1042二者结合的结构时,且内置层102作为放置汤勺、吸管等配件的容纳腔1027功能时,先打开导撕部1042,顺带撕开密封部1041能取出汤勺,操作方便,或是内置层102作为盛装调味品的容纳腔1027功能时,当包装盛装饼干等需要沾取调料的内容物时,顾客不方便直接用手破开包装,可以通过导撕部1042破坏密封部1041,使顾客能沾取调料,又或是内置层102作为吸管的功能时,当需要饮用饮品时,打开导撕部1042,使吸管的上部1023露出,与此同时,开口103解封,也可以直接倾倒饮品,当只用吸管时,还可以再盖上导撕部1042,导撕部1042重新覆盖并密封开口103,此时,吸管的上部1023位于导撕部1042内。当然,该导撕部1042可以为单层或多层复合的导撕膜、铝箔片、可活动连接于包装主体101的硬质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1041与包装主体101的内膜层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导撕部1042还具有用于方便撕开包装的拉环结构;预设结构104还具有不规则的形状与图案。
需要说明的是,不规则的形状与图案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其具有拉环的形状,可以方便顾客扯开开口,导撕部1042可以具有不规则的外形,导撕部1042外表面可以印有卡通或偶像人物等,撕下后顾客可以用于收集,使废品垃圾再焕新生,导撕部1042的内表面可印有防伪或兑奖二维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结构104与内置层102相连,用于破坏内置层102,以露出开口103。换言之,当需要饮用现场调制的饮品时,比如现泡咖啡或现泡茶,预设结构104和内置层102之间用于放调味品,比如咖啡粉、糖浆或茶包,可以通过预设结构104可破坏其所相连的内置层102,使调味品落入饮品中,同时打开包装以供饮用;又或是当此预设结构104及内置层102位于包装侧面的翻折角内侧时,且预设结构104连接包装的侧壁,通过翻折包装侧面的翻折角,即可破坏内置层102并一步启封包装,达到省力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03设于内置层102的覆盖范围内,预设结构104的厚度小于包装主体101的厚度;和/或开口103的边缘为点阵状导撕线。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开口103范围内的预设结构104的单层材料结构的厚度,小于开口103范围外的包装主体101的单层材料结构的厚度,包装主体101与预设结构104可以为一体结构,换言之,预设结构104其实就是包装主体101被弱化的部分作为开口103,而被弱化的开口103部分容易产生以外破包的风险,所以应有一大于开口面积的内置层102,用以承担此处的包装内部压力。
更进一步的,内置层102在开口103范围外的区域,可采用点阵式的连接部109,与包装内壁固定相接,而开口103范围内的内置层102则与开口103部分预设结构104,采用比前者总面积更大的连接部109紧密相接,这样一来,顾客通过外设的一体式拉环108,即可将开口103破坏,且将内置层102一并从包装内壁上剥离拉扯出,内置层102就不会对使用者在饮用上产生影响;或者内置层102在开口103范围外的区域,可采用完全覆盖密封开口103地与包装内壁固定相接,开口103范围内的内置层102不与开口103部分预设结构104相接,这样一来,外侧的开口103的部分破裂,内置层102还能保证不破包,顾客可通过吸管插入破坏内置层102的方式打开包装继续饮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比如,第一连接边1021、第二连接边1022、第三连接边1028及第四连接边1029,仅仅是因为其位置处于的方位不同而因此划分,并不局限其是相连接或分开的,也并没有局限它们的大小与形状。此外,本申请中关于第一条件和/或第二条件的关系都是这三种可能性中可任意择一,也即包括:第一条件、第二条件、第一条件及第二条件三种情况。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包装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主体和设于所述包装主体内部的内置层,所述包装主体上设有开口和覆盖所述开口的预设结构,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内置层的覆盖范围之外,或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内置层的覆盖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层的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连接于所述包装主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U型开口,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二连接边连接于所述U型开口的内侧的所述包装主体处;和/或
所述内置层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和所述上部通过可弯曲的关节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二连接边重叠连接,以使所述内置层形成封闭圆管,且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二连接边二者择一封合于所述包装主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层包括弧形本体,所述弧形本体与所述包装主体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吸管、汤勺或调料,所述弧形本体的四周设有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第三连接边和第四连接边;和/或
所述弧形本体的四周设有一体成型的环状连接部,用于封闭所述容纳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层与所述包装主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内容物,所述内置层覆盖所述内容物的整体或局部,并连接所述包装主体的内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覆盖面积小于所述弧形本体的覆盖面积。
8.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结构包括:
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开口;和/或
导撕部,设于所述密封部远离所述内置层的一侧并与所述密封部相连,用于破坏所述密封部,以露出所述开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结构与所述内置层相连,用于破坏所述内置层,以露出所述开口;和/或所述预设结构还具有拉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内置层的覆盖范围内,所述预设结构的厚度小于所述包装主体的厚度;和/或所述开口的边缘为点阵状导撕线。
CN202221017575.0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包装结构 Active CN218878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7575.0U CN21887816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包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7575.0U CN21887816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包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8160U true CN218878160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1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7575.0U Active CN21887816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包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81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8237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黄泓润 一种包装结构、包装片材、包装结构组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8237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黄泓润 一种包装结构、包装片材、包装结构组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2284200A (ja) 再シール自在の注ぎ口を一体に設けた可撓性容器
CN218878160U (zh) 一种包装结构
JP2002249172A (ja) ストロー
US11225357B2 (en) Multi-compartment container
CN218987556U (zh) 一种包装结构
JP3663084B2 (ja) スパウト付きパウチ容器
JP4482723B2 (ja) 密封容器
CA2507302A1 (en) Disposable fluid container
CN211845668U (zh) 一种酱料盒
KR200281824Y1 (ko) 일회용 포장 용기
JP4840636B2 (ja) ストロー内蔵リシール容器
CN207191919U (zh) 一种便于粒状内容物定量取出的包装容器
JP2010023925A (ja) ポーション容器
JP2004123152A (ja) 取出口付き袋体
CN117002077A (zh) 一种加工设备、加工方法及包装结构
JP5140897B2 (ja) 飲み口付き容器
KR200319892Y1 (ko) 휴대용 음료봉지의 포장 구조
CN212557641U (zh) 一种饮料包装袋
JP2002255223A (ja) 容器の口端シール用パッキング
JPH11348979A (ja) 飲料用容器
JP2014196117A (ja) ポーション容器の構造
CN216916923U (zh) 一种预包装食品及其包装袋
JP2002096863A (ja) 蓋体付き容器
CN209939342U (zh) 一种包装袋
US20230399160A1 (en) Container for Consumable Substances with Integrated Utensi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