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2915U - 水润滑石墨轴承及应用其的水泵 - Google Patents

水润滑石墨轴承及应用其的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2915U
CN218862915U CN202223129843.0U CN202223129843U CN218862915U CN 218862915 U CN218862915 U CN 218862915U CN 202223129843 U CN202223129843 U CN 202223129843U CN 218862915 U CN218862915 U CN 218862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ody
bearing
water
groove
grap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98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强
任其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enp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enp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enp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enp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98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2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2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2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润滑石墨轴承及应用其的水泵,涉及水泵及其零部件技术领域,其包括由石墨材质制成的轴承本体,轴承本体具有沿轴向贯穿轴承本体的中空腔;轴承本体的中空腔之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沿轴承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如何提高转轴与石墨轴承之间的润滑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可以增加液体介质流经轴承本体的中空腔的过流量,改善了转轴与本实施例的水润滑石墨轴承之间的润滑度;同时,转轴与轴承本体之间可以形成适当厚度的液膜,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小转轴与轴承本体之间的干摩擦损耗,不仅减小了振动和噪音,还能通过液体介质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有利于延长转轴与水润滑石墨轴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水润滑石墨轴承及应用其的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及其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润滑石墨轴承及应用其的水泵。
背景技术
石墨轴承是在金属轴承的基础上开发并发展起来的炭质轴承,其以石墨材料作为基材,相比于传统轴承,具有重量轻、耐高温、耐腐蚀以及具有自润滑功能等优点。
轴承是水泵中的重要零部件,水泵内部结构中的石墨轴承之性能将会直接影响着水泵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石墨轴承严重损坏时,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水泵内部的石墨轴承大多数为普通圆环柱体结构,在水泵运行过程中,石墨轴承与转轴配合;由于石墨轴承磨损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转轴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心运转的情况,从而使转轴与石墨轴承之间发生干摩擦,不仅增加了水泵的振动和噪音,还缩短了转轴与石墨轴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转轴与石墨轴承之间的润滑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水润滑石墨轴承,其能够有效提高转轴与石墨轴承之间的润滑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其转轴与石墨轴承之间具有较高的润滑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润滑石墨轴承,包括由石墨材质制成的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轴承本体的中空腔;所述轴承本体的中空腔之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以直槽或者波浪形槽的结构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绕所述轴承本体的中轴线周向设置有两条、三条、四条或者若干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有的所述凹槽在所述轴承本体的中空腔之内壁上等距排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沿所述轴承本体的径向方向,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结构、矩形结构以及梯形结构中的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中:其槽口宽度小于或者等于其槽底所对应的轴承本体内径的1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的槽深为所述轴承本体之厚度的10%-30%。
一种水泵,其应用了上述的水润滑石墨轴承;所述的水泵还包括转轴、叶轮以及泵体结构;所述水润滑石墨轴承的轴承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水泵的泵体结构中,所述转轴从所述轴承本体的中空腔中穿过并与所述轴承本体的中空腔滑动配合,所述转轴用于连动所述叶轮在所述泵体结构中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润滑石墨轴承及应用其的水泵,由于轴承本体的中空腔之内壁上开设有凹槽,通过凹槽可以增加液体介质流经轴承本体的中空腔的过流量,改善了转轴与水润滑石墨轴承之间的润滑度;同时,在转轴运转过程中,尤其是转轴在长期运转过程中,由于磨损等因素出现偏心运转时,靠近轴承本体之中空腔的一面更容易与凹槽中的液体介质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转轴与轴承本体之间可以形成适当厚度的液膜,利用该液膜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小转轴与轴承本体之间的干摩擦损耗,不仅减小了振动和噪音,还能通过液体介质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有利于延长转轴与水润滑石墨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方向剖面视图之一。
图3为图1中的A-A方向剖面视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径向剖面视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径向剖面视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径向剖面视图之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视图。
附图标记为:1、轴承本体;2、凹槽;21、槽口;22、槽底;3、转轴;4、叶轮;5、泵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润滑石墨轴承,其能够应用在水泵中,用于与水泵中的转轴配合,以支撑转轴的旋转运动。
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的水润滑石墨轴承包括由石墨材质制成的轴承本体1,轴承本体1具有沿轴向贯穿轴承本体1的中空腔,从而使石墨轴承大致构成一圆环形。
轴承本体1的中空腔之内壁上开设有凹槽2,凹槽2沿轴承本体1的轴向方向延伸;具体地,凹槽2绕轴承本体1的中轴线周向设置有两条、三条、四条或者若干条,即,凹槽2在轴承本体1的中空腔上以轴承本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中心而分布,并且,所有的凹槽2在轴承本体1的中空腔之内壁上等距排布。
由于轴承本体1的中空腔之内壁上开设有凹槽2,通过凹槽2可以增加液体介质流经轴承本体1的中空腔的过流量,改善了转轴与本实施例的水润滑石墨轴承之间的润滑度;同时,在转轴运转过程中,尤其是转轴在长期运转过程中,由于磨损等因素出现偏心运转时,靠近轴承本体1之中空腔的一面更容易与凹槽2中的液体介质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转轴与轴承本体1之间可以形成适当厚度的液膜,利用该液膜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小转轴与轴承本体1之间的干摩擦损耗,不仅减小了振动和噪音,还能通过液体介质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有利于延长转轴与本实施例的水润滑石墨轴承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凹槽2以直槽或者波浪形槽的结构沿轴承本体1的轴向方向延伸,例如,图2即示出了直槽结构的凹槽2,图3则示出了波浪形槽结构的凹槽2;直槽结构的凹槽2使液体介质能够快速通过凹槽2,从而通过液体介质快速带走热量;而波浪形槽结构的凹槽2则能够增大液体介质与凹槽2的接触表面积,同样能够通过液体介质快速带走热量。
具体地,凹槽2中:其槽口21宽度小于或者等于其槽底22所对应的轴承本体1内径的15%。
具体地,凹槽2的槽深为轴承本体1之厚度的10%-30%。
具体地,沿轴承本体1的径向方向,凹槽2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结构、矩形结构以及梯形结构中的一种;例如,图4即示出了圆弧形结构的凹槽2,图5则示出了矩形结构的凹槽2,图6则示出了梯形结构的凹槽2。
对于凹槽2的成型方式,通常是采用机加工方式形成,例如,可以采用L形刀具,在轴承本体1的中空腔之内壁上直接加工出凹槽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泵,其能够驱动液体介质沿一定方向流动。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水泵应用了实施例一所述的水润滑石墨轴承,本实施例的水泵还包括转轴3、叶轮4以及泵体结构5;其中,转轴3为电机的转轴,其能够绕自身的中轴线作旋转运动;叶轮4为带有若干叶片的轮形或盘形工件,用于驱动液体介质运动;泵体结构5由水泵的泵体和泵盖构成,用于为水泵提供整体的支撑、防护以及导流功能基础。
水润滑石墨轴承的轴承本体1固定设置在水泵的泵体结构5中,转轴3从轴承本体1的中空腔中穿过并与轴承本体1的中空腔滑动配合,转轴3用于连动叶轮4在泵体结构5中旋转。
本实施例中,轴承本体1以过盈配合并结合键连接的方式穿设并固定在泵体结构5中,叶轮4通过螺钉装配、扣合连接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转轴3的前端。
由于轴承本体1的中空腔之内壁上开设有凹槽2,通过凹槽2可以增加液体介质流经轴承本体1的中空腔的过流量,改善了转轴3与水润滑石墨轴承之间的润滑度;同时,在转轴3运转过程中,尤其是转轴3在长期运转过程中,由于磨损等因素出现偏心运转时,靠近轴承本体1之中空腔的一面更容易与凹槽2中的液体介质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转轴3与轴承本体1之间可以形成适当厚度的液膜,利用该液膜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小转轴3与轴承本体1之间的干摩擦损耗,不仅减小了振动和噪音,还能通过液体介质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有利于延长转轴3与水润滑石墨轴承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水润滑石墨轴承,包括由石墨材质制成的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轴承本体的中空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本体的中空腔之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润滑石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以直槽或者波浪形槽的结构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润滑石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绕所述轴承本体的中轴线周向设置有两条、三条、四条或者若干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润滑石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凹槽在所述轴承本体的中空腔之内壁上等距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润滑石墨轴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承本体的径向方向,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结构、矩形结构以及梯形结构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润滑石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其槽口宽度小于或者等于其槽底所对应的轴承本体内径的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润滑石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深为所述轴承本体之厚度的10%-30%。
8.一种水泵,其特征在于,应用了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水润滑石墨轴承;
所述的水泵还包括转轴、叶轮以及泵体结构;
所述水润滑石墨轴承的轴承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水泵的泵体结构中,所述转轴从所述轴承本体的中空腔中穿过并与所述轴承本体的中空腔滑动配合,所述转轴用于连动所述叶轮在所述泵体结构中旋转。
CN202223129843.0U 2022-11-24 2022-11-24 水润滑石墨轴承及应用其的水泵 Active CN218862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9843.0U CN218862915U (zh) 2022-11-24 2022-11-24 水润滑石墨轴承及应用其的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9843.0U CN218862915U (zh) 2022-11-24 2022-11-24 水润滑石墨轴承及应用其的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2915U true CN218862915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4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9843.0U Active CN218862915U (zh) 2022-11-24 2022-11-24 水润滑石墨轴承及应用其的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2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10100254A (ko) 슬라이딩베어링 및 슬라이딩베어링 조립체
WO2016084937A1 (ja) ジャーナル軸受、回転機械
US5810479A (en) Hydrodynamic thrust porous bearing
CN106122482A (zh) 一种低泄漏非接触机械密封端面结构
CN103362949A (zh) 动压轴承及高速流体动力机械、高速离心式压缩机
CN218862915U (zh) 水润滑石墨轴承及应用其的水泵
CN109854608B (zh) 一种枝状分布式复合表面织构减摩轴瓦
CN210599549U (zh) 一种水泵上的叶轮防磨损结构
CN115325034B (zh) 一种具有流体自泵送效应的高速滚动轴承密封结构
CN111649069A (zh) 一种新型的轴承保持架
US6276834B1 (en) Axial bearing element
JP2003148390A (ja) 両吸込み渦巻きポンプ
CN114382782B (zh) 水润滑推力瓦表面水槽润滑结构
CN219775440U (zh) 一种电机挡油环结构
CN211009584U (zh) 自润滑中空轴承
CN212615547U (zh) 一种高温熔盐泵自润滑轴承装置
CN214661504U (zh) 一种耐磨圆锥滚子轴承
US20240039360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o-ring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213088516U (zh) 一种高可靠性滚针轴承外圆
CN211737467U (zh) 一种汽车电子水泵
CN216975105U (zh) 用于水轮发电机组的自润滑轴承
CN217294725U (zh) 一种新型工程机械用防堵防锈支重轮
CN210859560U (zh) 一种双油面浮动轴承
CN218325805U (zh) 一种角接触向心关节轴承
CN217652953U (zh)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高温熔盐泵中间轴承座组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0 Dapu Industrial Street,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henpe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3000 Gangzi Dapu Industrial Zone,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SHENPENG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