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8095U -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8095U
CN218858095U CN202320248450.7U CN202320248450U CN218858095U CN 218858095 U CN218858095 U CN 218858095U CN 202320248450 U CN202320248450 U CN 202320248450U CN 218858095 U CN218858095 U CN 218858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energy recovery
half ring
connecting block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84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梦祥
王永
石阳
丛枭杰
关栋
沈辉
李竞
韦源源
龚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Focus Shock Absor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Focus Shock Absor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Focus Shock Absor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Focus Shock Absor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84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8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8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8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包括减震壳体和连接块,减震壳体内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丝杠,转动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减震壳体的外侧固定有限位阶,连接块和限位阶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移动块和连接块间连接有固定半环,减震壳体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能量回收电机,转动丝杠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和能量回收电机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机械减振过程中的能量回收,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
背景技术
电动化是汽车产业“新四化”的快速变革之一,是我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必要路径。传统的减振器如液力减振器等只能将车身振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被油液和壳体吸收,并散入大气中,而不能实现对能量的回收利用,存在能量浪费和油液泄漏的双重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问题,公开了名称为“一种低速重载汽车馈能式减振器”,公告号为CN 215621253 U,公告日为2022.01.2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连接组件、减振组件和能量回收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上部固定有上支撑座,减振组件包括连接架,上支撑座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远离上支撑座的一端与支撑座连接,传动轴上螺纹连接有可沿着固定板上下滑动的移动螺母,能量回收组件包括能量回收电机,传动轴与能量回收电机传动连接;车辆行驶时,路面的垂直激励由移动螺母输入,传动轴转动,带动能量回收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能量回收电机输出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信号,并存储起来,实现能量回收再利用,减小车辆振动,从而减小车辆振动,但其需要经过能量之间的转换,减震反应滞后,影响减震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车辆减振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能实现车辆的快速减振,同时还能回收减振过程中的能量,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包括减震壳体和连接块,所述减震壳体内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丝杠,所述转动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减震壳体的外侧固定有限位阶,所述连接块和限位阶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移动块和连接块间连接有固定半环,所述减震壳体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能量回收电机,转动丝杠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和能量回收电机传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方便连接块、固定半环和移动块之间的连接,所述固定半环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排布有若干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连接块上排布有和第一螺孔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螺孔,所述移动块上排布有和第二螺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螺孔。
为了进一步方便减震壳体内各个部件的安装,所述减震壳体包括第一减震半环和第二减震半环,所述第一减震半环上具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减震半环上具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减震半环的第一安装口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板,所述能量回收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板伸出第一减震半环外的一端,所述第二减震半环能贴合在第一减震半环上,第一减震半环和第二减震半环贴合在一起时,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形成安装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丝杠远离移动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电机板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和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板上还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啮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动丝杠转动的可靠性,所述移动块和连接块之间的第一减震半环内固定连接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开有导向孔,所述转动丝杠靠近连接块的一端经导向孔可转动地连接在导向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靠近电机板的第一减震半环内固定连接有支撑座,转动丝杠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板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第二锥齿轮连接在连接轴上,连接轴伸出第一减震半环的一端经联轴器和能量回收电机的输入轴连接。
为了进一步方便本实用新型和车架的连接,所述连接块远离减震壳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减震半环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减震弹簧的设置实现车辆的快速减振,同时能将减振过程中的机械能量通过能量回收电机输出,存储起来,进一步减小车辆振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2中的A-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隐藏掉第二减震半环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在车上时的局部结构图。
图中,1联轴器,2能量回收电机,3输入轴,4连接轴,5减震弹簧,6连接块,601第一连接耳,7固定半环,8减震壳体,801第二减震半环,801a第二连接柱,801b第二限位部,802第一减震半环,802a第二连接耳,802b第一限位部,802c第一连接柱,9第三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第一锥齿轮,12移动块,13导向座,14转动丝杠,15支撑座,16电机板,17摆臂,18车架,a连接孔,b第一连接螺孔,c第一安装口,d第二连接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能实现机械减振过程中的能量回收,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节能环保。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包括减震壳体8和连接块6,减震壳体8内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丝杠14,转动丝杠14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2,减震壳体8的外侧固定有限位阶,连接块6和限位阶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5,移动块12和连接块6间连接有固定半环7,减震壳体8远离连接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能量回收电机2,转动丝杠14远离连接块6的一端和能量回收电机2传动连接,连接块6远离减震壳体8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耳601,减震壳体8远离连接块6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耳802a。
如图5所示,减震壳体8经第二连接耳802a和电动汽车悬架的摆臂17铰接,连接块6经第一连接耳601和车架18铰接;当电动车辆经过不平路面时,车身颠簸悬架上下振动,减震壳体8会上下摆动,以减震壳体8向上摆动为例进行说明,减震弹簧5压缩,吸收颠簸时产生的一部分能量,悬架在减震弹簧5的作用下能迅速回位,达到减震的作用,同时移动块12相对减震壳体8发生移动,转动丝杠14在移动块12的作用下旋转,转动丝杠14带动能量回收电机2的输入轴3转动,能量回收电机2发电并将电能存储起来,存储的电能可传输给电动车辆的电池组,以实现能量回收。
为了进一步方便连接块6、固定半环7和移动块12之间的连接,固定半环7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排布有若干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连接块6上排布有和第一螺孔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螺孔b,移动块12上排布有和第二螺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螺孔d。
安装时,使用紧固螺栓依次旋进第一连接螺孔b和对应的第一螺孔,将连接块6固定在固定半环7上侧,使用紧固螺栓依次旋进第二连接螺孔d和对应的第二螺孔,将移动块12固定在固定半环7下侧,实现固定半环7和连接块6、移动块12的固定连接,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转动丝杠14远离移动块1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电机板16上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0和第三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锥齿轮11、第三锥齿轮9啮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动丝杠14转动的可靠性,移动块12和连接块6之间的减震壳体8内固定连接有导向座13,导向座13上开有导向孔,转动丝杠14靠近连接块6的一端经导向孔可转动地连接在导向座13上,靠近电机板16的减震壳体8内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5,转动丝杠14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15上,电机板16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接轴4,第二锥齿轮10连接在连接轴4上,连接轴4伸出减震壳体8的一端经联轴器1和能量回收电机2的输入轴3连接。
移动块12相对减震壳体8发生移动,转动丝杠14在移动块12的作用下旋转,转动丝杠14带动第一锥齿轮11转动,第一锥齿轮11带动第二锥齿轮10转动,第二锥齿轮10带动连接轴4转动,连接轴4经联轴器1带动能量回收电机2的输入轴3转动。
实施例2
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能进一步方便减震壳体8内各个部件安装进减震壳体8内。
其中,减震壳体8包括第一减震半环802和第二减震半环801,导向座13固定连接在第一减震半环802内壁上,第二连接耳802a固定在第一减震半环802远离连接块6的一端,第一减震半环802上具有第一安装口c,第二减震半环801上具有第二安装口,第一减震半环802的第一安装口c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板16,能量回收电机2固定连接在电机板16伸出第一减震半环802外的一端,第二减震半环801能贴合在第一减震半环802上,第一减震半环802和第二减震半环801贴合在一起时,第一安装口c和第二安装口形成安装槽。
为了进一步方便第一减震半环802和第二减震半环801的连接,第一减震半环802的外周排布有若干第一连接柱802c,第二减震半环801的外周排布有若干和第一连接柱802c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柱801a,第一连接柱802c和第二连接柱801a上均开有连接孔a,当第一减震半环802内的各个部件安装结束后,将第二减震半环801对准第一减震半环802并贴合在第一减震半环802上,使用固定螺栓旋进第一连接柱802c和第二连接柱801a的连接孔a,将第一减震半环802和第二减震半环801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减震半环802的外周固定有第一限位部802b,第二减震半环801的外周固定有第二限位部801b,当第一减震半环802和第二减震半环801连接在一起时,贴合在一起的第一限位部802b和第二限位部801b形成限位阶,再将减震弹簧5连接在限位阶上侧,连接块6下侧连接在减震弹簧5上侧,再将连接块6固定连接在固定半环7上侧。
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方便第一减震半环802和第二减震半环801的安装,当需要更换减震壳体8内的部件时,只需将第二减震半环801从第一减震半环802上拆除,即能方便更换第一减震半环802内的部件。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减震壳体(8)和连接块(6),所述减震壳体(8)内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丝杠(14),所述转动丝杠(14)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2),所述减震壳体(8)的外侧固定有限位阶,所述连接块(6)和限位阶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5),所述移动块(12)和连接块(6)间连接有固定半环(7),所述减震壳体(8)远离连接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能量回收电机(2),转动丝杠(14)远离连接块(6)的一端和能量回收电机(2)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环(7)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排布有若干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连接块(6)上排布有和第一螺孔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螺孔(b),所述移动块(12)上排布有和第二螺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螺孔(d)。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壳体(8)包括第一减震半环(802)和第二减震半环(801),所述第一减震半环(802)上具有第一安装口(c),所述第二减震半环(801)上具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减震半环(802)的第一安装口(c)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板(16),所述能量回收电机(2)固定连接在电机板(16)伸出第一减震半环(802)外的一端,所述第二减震半环(801)能贴合在第一减震半环(802)上,第一减震半环(802)和第二减震半环(801)贴合在一起时,第一安装口(c)和第二安装口形成安装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丝杠(14)远离移动块(1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电机板(16)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和第一锥齿轮(1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板(16)上还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三锥齿轮(9),所述第二锥齿轮(10)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锥齿轮(11)、第三锥齿轮(9)啮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2)和连接块(6)之间的第一减震半环(802)内固定连接有导向座(13),所述导向座(13)上开有导向孔,所述转动丝杠(14)靠近连接块(6)的一端经导向孔可转动地连接在导向座(13)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电机板(16)的第一减震半环(802)内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5),转动丝杠(14)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15)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板(16)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接轴(4),所述第二锥齿轮(10)连接在连接轴(4)上,连接轴(4)伸出第一减震半环(802)的一端经联轴器(1)和能量回收电机(2)的输入轴(3)连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远离减震壳体(8)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耳(601),所述第一减震半环(802)远离连接块(6)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耳(802a)。
CN202320248450.7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 Active CN218858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8450.7U CN218858095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8450.7U CN218858095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8095U true CN218858095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9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8450.7U Active CN218858095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8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6921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装置
CN218858095U (zh)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
CN20357093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减速装置
CN110969927A (zh) 一种用于大型机电设备维修教学的实训装置
CN101493010A (zh) 煤矿掘进机切割减速机
CN103401355A (zh) 集成减速及差速机构的电机
CN210253918U (zh) 一种钣金件加工用旋转台
CN219911689U (zh) 一种安全性强的驱动减速机构
CN210290686U (zh) 一种方便安装具有减震效果的微型驱动电机减速箱
CN210760232U (zh) 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
CN2547815Y (zh) 静音混凝土振动棒
CN207955240U (zh) 一种汽车馈能式减震机构
CN111365206A (zh) 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减振装置和系统以及列车
CN220268395U (zh)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18953986U (zh) 一种齿轮减速机
CN221039444U (zh) 一种电驱便携浅层地震勘探可控震源车
CN212332286U (zh) 一种三级两挡非轴安装电桥总成
CN212992115U (zh) 一种具有内应力缓冲机构的汽车电机防爆壳体
CN21196915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机固定支架
CN215334216U (zh) 一种多重减震行星减速机
CN218877376U (zh) 新型输入轴可折叠的方向机
CN211145301U (zh) 一种可降噪的行星减速器结构
CN215803913U (zh) 一种内置弹簧平衡噪音的作动器
CN215097935U (zh) 一种特殊悬挂的全向轮车
CN220243446U (zh) 一种助力车五通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