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1608U - 叉车 - Google Patents

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1608U
CN218841608U CN202223520510.0U CN202223520510U CN218841608U CN 218841608 U CN218841608 U CN 218841608U CN 202223520510 U CN202223520510 U CN 202223520510U CN 218841608 U CN218841608 U CN 218841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frame
goods
fork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05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非
许庆顺
马晓杰
董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05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1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1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1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叉车,包括:车架,可移动设置,车架上设有一对支腿,一对支腿之间具有间距;起升架,可升降地设置在车架上;货叉,安装在起升架上,且货叉设置在一对支腿之间,货叉用于承载货物;夹持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一对抱臂,一对抱臂分别可活动地安装在起升架的两侧,并且一对抱臂能够相互合拢和张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一对抱臂合拢或张开。货叉设置在一对支腿之间,一对支腿能够在货叉的两侧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叉车在转运运输货物时出现倾翻的问题,提高叉车的稳定性。在转运货物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一对抱臂相互合拢以夹紧货物,防止在转运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货物出现倾翻的问题,保证货物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叉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是工厂、仓库及车间内用来搬运重物的重要运输工具。叉车通常包括车架、起升架和货叉。车架可移动设置,起升架可升降地安装在车架上,货叉设置在起升架上,用于承载货物。在利用叉车运输高度较大的货物时,由于货物的重心较高,导致货物及叉车容易出现倾翻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解决利用叉车运输高度较高的货物时,货物及叉车容易出现倾翻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叉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叉车运输高度较高的货物时,货物及叉车容易出现倾翻的缺陷,实现提高叉车以及货物的稳定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叉车,包括:
车架,可移动设置,所述车架上设有一对支腿,一对所述支腿之间具有间距;
起升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货叉,安装在所述起升架上,且所述货叉设置在一对所述支腿之间,所述货叉用于承载货物;
夹持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一对抱臂,一对所述抱臂分别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起升架的两侧,并且一对所述抱臂能够相互合拢和张开,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一对所述抱臂合拢或张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对直线缸,所述直线缸的一端与所述起升架连接,所述直线缸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抱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为一对,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直线缸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和控制单元,所述抱臂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货物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控制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起升架上,用于检测所述货物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还包括可调式溢流阀,所述可调式溢流阀与所述直线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直线缸的工作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所述抱臂远离所述起升架的一端设有限位钩,一对所述抱臂的所述限位钩相对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还包括耐磨结构,一对所述抱臂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所述耐磨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述车架的外侧设置有安全触边;
和/或,所述叉车还包括避障雷达、激光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或者任意组合,所述避障雷达、所述激光雷达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或者任意组合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所述车架设置为AGV小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叉车,车架可移动设置,车架移动的过程中使得货叉能够插入货物的底部,通过起升架带动货叉起升,使得货叉能够将货物叉起。同时,货叉设置在一对支腿之间,一对支腿能够在货叉的两侧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能够防止叉车在转运运输货物时出现倾翻的问题,提高叉车的稳定性。另外,在起升架上设置的抱臂能够随起升架同步升降,在转运货物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一对抱臂相互合拢以夹紧货物,防止在转运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货物出现倾翻的问题,保证货物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叉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视图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叉车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避障雷达;2、安全触边;3、超声波传感器;4、抱臂;5、第一检测装置;6、第二检测装置;7、限位钩;8、激光雷达;9、可调式溢流阀;10、支腿;11、耐磨结构;12、起升架;13、直线缸;14、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叉车是工厂、仓库及车间内用来搬运重物的重要运输工具。叉车通常包括车架、起升架和货叉。车架可移动设置,起升架可升降地安装在车架上,货叉设置在起升架上,用于承载货物。在利用叉车运输高度较大的货物时,由于货物的重心较高,导致货物及叉车容易出现倾翻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叉车运输高度较高的货物时,货物及叉车容易出现倾翻的问题,实现提高叉车以及货物的稳定性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叉车。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叉车。
具体而言,叉车包括车架14、起升架12、货叉和夹持机构。
其中,车架14可移动设置。车架14上设有一对支腿10,一对支腿10之间具有间距。具体地,一对支腿10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一对支腿10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每个支腿10的底部均安装有可转动的支撑轮。
起升架12可升降地安装在车架14上。具体地,车架14上设有门架,起升架12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门架上,起升架12可以由液压缸驱动升降,液压缸与起升架12的具体连接关系属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不属于本文论述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货叉安装在起升架12上,并且货叉设置在一对支腿10之间,货叉用于承载货物。如图所示,货叉包括一对叉臂,叉臂的延伸方向与支腿10的延伸方向相同。叉臂可以设置为锻打叉臂。
夹持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一对抱臂4。一对抱臂4分别可活动地安装在起升架12的两侧,并且一对抱臂4能够相互合拢和张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一对抱臂4合拢或者张开。可选地,一对抱臂4均与起升架12滑动连接,例如起升架12上设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朝起升架12的侧向延伸,抱臂4上设有滑块,滑块与导向结构滑动连接,一对抱臂4相对移动时能够合拢,以夹紧货物,一对抱臂4反向移动时能够张开,以放松货物。导向结构可以设置为导轨或者导槽。当然,抱臂4并不局限于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与起升架12连接,例如抱臂4还可以与起升架12转动连接。一对抱臂4相对转动时能够合拢,以夹紧货物,一对抱臂4相互转动远离时能够张开,以放松货物。例如,抱臂4与起升架12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叉车,车架14可移动设置,车架14移动的过程中使得货叉能够插入货物的底部,通过起升架12带动货叉起升,使得货叉能够将货物叉起。同时,货叉设置在一对支腿10之间,一对支腿10能够在货叉的两侧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能够防止叉车在转运运输货物时出现倾翻的问题,提高叉车的稳定性。另外,在转运货物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一对抱臂4相互合拢以夹紧货物,防止在转运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货物出现倾翻的问题,保证货物的稳定性。在起升架12上设置的抱臂4能够随起升架12同步升降,从而在货物升降的同时始终保持夹紧状态,使用更安全。
可选地,驱动机构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驱动机构沿叉车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布。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驱动机构夹持货物,能够为货物提供更稳定的固定夹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一对直线缸13。可选地,直线缸13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气缸。直线缸13的一端与起升架12连接,直线缸13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抱臂4连接。例如,直线缸13的两端分别与起升架12和对应的抱臂4销接。直线缸13伸缩时,能够驱动对应的抱臂4动作。如此设置,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叉车还包括控制阀。控制阀设置为一对,控制阀用于控制对应的直线缸13动作。具体地,控制阀连接在油泵与直线缸13之间,通过改变液压油的流向从而控制直线缸13动作。如此设置,可以通过一对控制阀分别控制一对直线缸13动作,例如在货物未处于两个抱臂4的居中位置时,可以先通过控制阀控制一个直线缸13动作以使对应的抱臂4与货物接触,再通过另一个控制阀控制另一个直线缸13动作以夹紧货物,避免抱臂4夹紧货物时推动货物造成货物出现倾翻的问题。
可选地,控制阀可以是电磁换向阀,例如控制阀可以是三位换向阀,用于控制直线缸13伸出、缩回和停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叉车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5和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可以是叉车的控制系统。每个抱臂4上均设有第一检测装置5,第一检测装置5用于检测货物的位置信息。第一检测装置5和控制阀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基于第一检测装置5检测的货物的位置信息,控制控制阀动作。具体地,在利用夹持机构夹持货物时,第一个抱臂4与货物接触后,第一检测装置5将货物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控制阀控制第一个抱臂4的直线缸13停止动作,以使第一个抱臂4停止动作。第二个抱臂4继续动作,直到第二个抱臂4上的第一检测装置5与货物接触后,将货物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控制阀控制第二个抱臂4的直线缸13停止动作,以使一对抱臂4夹紧货物。如此设置,在货物未处于两个抱臂4的居中位置时,可以由控制单元通过控制阀控制一对抱臂4依次与货物接触后停止,避免抱臂4夹紧货物时推动货物造成货物出现倾翻的问题。并且通过第一检测装置5反馈货物位置,再由控制单元通过控制阀控制直线缸13动作,无需人工操作,能够减少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更高,使用更方便。
可选地,第一检测装置5可以是行程开关,当抱臂4与货物相抵时,货物与行程开关接触,从而触发行程开关。具体地,抱臂4的夹持面上设有安装孔,第一检测装置5安装在安装孔内,当抱臂4与货物接触后,安装孔内的第一检测装置5同时与货物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叉车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6。第二检测装置6设置在起升架12上,用于检测货物的位置信息。第二检测装置6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基于第二检测装置6检测的货物的位置信息,控制控制阀动作。具体地,在叉车移动使货叉插入到货物的底部时,可以通过第二检测装置6检测货物的位置信息,以判断货叉是否插入到位。第二检测装置6将检测到的货物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基于位置信息确定货叉插入到位后,可以控制控制阀动作,以使控制抱臂4动作以夹紧货物。如此,能够提高叉车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参与,使用更方便。
可选地,第二检测装置6可以是行程开关,当货叉向货物的底部插入时,货物与行程开关相互靠近,当货叉插入到位时,货物与行程开关接触,从而触发行程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叉车还包括可调式溢流阀9。可调式溢流阀9与直线缸13连接,用于调节直线缸13的工作压力。具体地,一对直线缸13分别通过对应的控制阀与油泵的出油口连接,可调式溢流阀9的进油口与油泵的出油口连接。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可调式溢流阀9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即直线缸13的工作压力。例如,在货物的重量较大时,可以提高可调式溢流阀9的溢流压力,以使直线缸13能够提供更大的作用力,从而为货物提供更稳定的固定效果。在货物的重量较小时,可以减小可调式溢流阀9的溢流压力,以使直线缸13提供的作用力减小,一方面降低液压系统的功耗,另一方面避免夹持机构夹坏货物。
可选地,可调式溢流阀9可以是先导式溢流阀,例如先导式溢流阀可以手动调节。当然先导式溢流阀也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调节,例如先导式溢流阀可以设置为比例溢流阀。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抱臂4远离起升架12的一端设有限位钩7。一对抱臂4的限位钩7相对延伸。通过在抱臂4远离起升架12的一端设置限位钩7,在抱臂4夹紧货物后,能够防止货物从抱臂4远离起升架12的一端滑出,提高叉车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叉车还包括耐磨结构11。一对抱臂4相对的一侧均设有耐磨结构11。通过在一对抱臂4相对的一侧设置耐磨结构11,能够避免抱臂4对货物造成磨损。可选地,耐磨结构11可以设置为聚氨酯耐磨结构11。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车架14设置为AGV小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车架14的外侧设置有安全触边2。通过在车架14的外侧设置安全触边2,在车架14发生碰撞后,控制单元能够接收到安全触边2发送的触碰信息,从而控制叉车及时停止,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提高叉车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叉车还包括避障雷达1、激光雷达8和超声波传感器3中的至少一者或者任意组合。避障雷达1、激光雷达8和超声波传感器3中的至少一者或者任意组合设置在车架14上。其中,避障雷达1能够检测是否具有障碍物,超声波传感器3能够检测是否具有障碍物并检测障碍物的距离,激光雷达8能够检测标识点的位置。如此设置,便于叉车进行自动驾驶和避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14),可移动设置,所述车架(14)上设有一对支腿(10),一对所述支腿(10)之间具有间距;
起升架(12),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车架(14)上;
货叉,安装在所述起升架(12)上,且所述货叉设置在一对所述支腿(10)之间,所述货叉用于承载货物;
夹持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一对抱臂(4),一对所述抱臂(4)分别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起升架(12)的两侧,并且一对所述抱臂(4)能够相互合拢和张开,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一对所述抱臂(4)合拢或张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对直线缸(13),所述直线缸(13)的一端与所述起升架(12)连接,所述直线缸(13)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抱臂(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为一对,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直线缸(13)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5)和控制单元,所述抱臂(4)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用于检测所述货物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和所述控制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6),所述第二检测装置(6)设置在所述起升架(12)上,用于检测所述货物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检测装置(6)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式溢流阀(9),所述可调式溢流阀(9)与所述直线缸(13)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直线缸(13)的工作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抱臂(4)远离所述起升架(12)的一端设有限位钩(7),一对所述抱臂(4)的所述限位钩(7)相对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结构(11),一对所述抱臂(4)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所述耐磨结构(11)。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4)的外侧设置有安全触边(2);
和/或,所述叉车还包括避障雷达(1)、激光雷达(8)和超声波传感器(3)中的至少一者或者任意组合,所述避障雷达(1)、所述激光雷达(8)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3)中的至少一者或者任意组合设置在所述车架(1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4)设置为AGV小车。
CN202223520510.0U 2022-12-28 2022-12-28 叉车 Active CN218841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0510.0U CN218841608U (zh) 2022-12-28 2022-12-28 叉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0510.0U CN218841608U (zh) 2022-12-28 2022-12-28 叉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1608U true CN218841608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92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0510.0U Active CN218841608U (zh) 2022-12-28 2022-12-28 叉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1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3591B (zh) 智能随车起重机起重吊钩自动收钩装置
CN102583195B (zh) 具有快换功能的货叉机构
JP4388345B2 (ja) 荷役車両
JP6952873B2 (ja) 横方向に動作する積載物取扱装置
EP2766296B1 (en) Pallet stops for lift trucks
CN218841608U (zh) 叉车
US4365693A (en) High visibility lift apparatus
WO2009118636A1 (en) Straddle carrier for containers
JP5280138B2 (ja) 昇降載置台付台車
JP4587379B2 (ja) 運搬車
US10850962B2 (en) Clamping device for a forklift and a forklift having such a clamping device
US20030168872A1 (en) Grappler with horizontal contact shoe
JPH06345397A (ja) 移載装置付無人搬送車
KR200322579Y1 (ko) 크레인 리프트 트럭
KR20080011736A (ko) 충돌 예방 수단을 갖는 포크리프트
CN215048416U (zh) 一种新型叉车
CN211198503U (zh) 货叉架组件、叉车门架组件及叉车
JP3056190B1 (ja) コンテナ搬送用クレ―ンのスプレッダ―
CN212174373U (zh) 一种智能剪叉式全自动高升程搬运车
CN212198382U (zh) 一种带有光感仪的高升程搬运车
CN212832614U (zh) 一种便携式的手扶电动叉车
JPH03136933A (ja) 貨物自動車用荷物積みおろし装置
JPH09235095A (ja) リーチ式フォークリフト
JPH0452240Y2 (zh)
US6491311B1 (en) Pallet lifting and moving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