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39588U - 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9588U
CN218839588U CN202220982662.3U CN202220982662U CN218839588U CN 218839588 U CN218839588 U CN 218839588U CN 202220982662 U CN202220982662 U CN 202220982662U CN 218839588 U CN218839588 U CN 218839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plate
embedded
plate
elastic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826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财
朱军启
王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n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n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n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n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826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9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9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9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用于提供一种强度更高的B柱加强板总成,包括主体加强板、内嵌加强板和弹性限位板,内嵌加强板紧密贴合在主体加强板的契合槽内,内嵌加强板的侧边为折边并贴合在契合槽的内壁,弹性限位板设置在内嵌加强板的侧边内壁。本实用通过在双层加强板弯曲的过渡部位增设配合的凸起和凹陷结构,使用简单的结构就能提升加强板受力较大部位的结构强度,能够承受更强的压力和冲击作用;通过设计弹性组件将内嵌加强板压紧在主体加强板的契合槽内,使得加强板在受到压力或冲击时,内外双层板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在保证B柱抗变形能力的同时,避免了内外双层板件相互牵扯而发生不必要的拉伤。

Description

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B柱是位于驾驶室与乘客室之间侧方向上的车体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车顶同时给车辆前窗和后窗提供限位作用,由于B柱需要承载车顶的重量,所以需要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同时在车辆事故发生时还需要抵抗车身侧面受到的冲击来保护车内乘客,所以需要给B 柱进行结构强度方面的加强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有的B柱加强方式是给B柱配置加强板,而现有的加强板多为单板,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冲压变形使其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而有些厂家为了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而采用双层板结构,而双层板结构相对于结构复杂的单板结构在强度方面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更高的B柱加强板总成。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包括主体加强板、内嵌加强板和弹性限位板,所述主体加强板上有契合槽,所述内嵌加强板紧密贴合在所述主体加强板的契合槽内,所述内嵌加强板的侧边为折边并贴合在所述契合槽的内壁,所述弹性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内嵌加强板的侧边内壁,用于提供弹性压紧力。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主体加强板的上端为第一承接部,所述主体加强板的下端为第二承接部,所述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上有由冲压形成楞线,用于提高安装部位的摩擦力。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主体加强板在所述契合槽处有由冲压形成的第一凸起区、第二凸起区和凹陷槽,所述第一凸起区位于所述主体加强板的中间高度处,所述第二凸起区靠近所述第二承接部,所述凹陷槽靠近所述第一承接部,用于加强过渡部位的结构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主体加强板的左右侧边为折边部,所述折边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的左右侧面平齐,使得整个主体加强板在延伸方向上都能得到结构加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嵌加强板的左右侧边分别为第一弯折边和第二弯折边,所述内嵌加强板在所述第一弯折边与第二弯折边之间有由冲压形成的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所述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区和第二凸起区对应,使得内嵌加强板与主体加强板契合更加紧密。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性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内嵌加强板的第一弯折边的内壁,保证契合平稳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性限位板的上下两端有两组弹性边框,每组所述弹性边框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弹性边框之间固定连接有施压片,所述施压片与临近的所述弹性边框之间构成C形通槽,方便施压片的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性限位板在远离所述内嵌加强板的第一弯折边的一侧设置有螺栓套,所述弹性边框具有弧度,所述螺栓套适于供螺栓穿过将所述施压片紧密压迫在所述第一弯折边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双层加强板弯曲的过渡部位增设配合的凸起和凹陷结构,使用简单的结构就能提升加强板受力较大部位的结构强度,能够承受更强的压力和冲击作用;
(2)通过设计弹性组件将内嵌加强板压紧在主体加强板的契合槽内,使得加强板在受到压力或冲击时,内外双层板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在保证B柱抗变形能力的同时,避免了内外双层板件相互牵扯而发生不必要的拉伤。
附图说明
图1为该B柱加强板总成的第一立体视图;
图2为该B柱加强板总成的第二立体视图;
图3为该B柱加强板总成的主体加强板的内侧正视图;
图4为该B柱加强板总成的内嵌加强板与弹性限位板的配合立体图;
图5为该B柱加强板总成的内嵌加强板的立体图;
图6为该B柱加强板总成的弹性限位板的立体图。
图中:1、主体加强板;101、第一承接部;102、第二承接部;103、第一凸起区;104、第二凸起区;105、凹陷槽;106、折边部;107、契合槽;2、内嵌加强板;201、第一弯折边;202、第二弯折边;203、第一凹陷区;204、第二凹陷区;3、弹性限位板;301、螺栓套;302、 C形通槽;303、弹性边框;304、施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6所示的B柱加强板总成,包括主体加强板1、内嵌加强板2和弹性限位板3,使得B柱加强板具有内外双层结构,并且加强板与车架的安装部具有弹性,主体加强板1的上端为第一承接部101,用于与车顶框架连接,主体加强板1的下端为第二承接部102,用于与车身框架连接,第一承接部101和第二承接部102上有由冲压形成楞线,用来增强加强板与车架上接触部位的摩擦力,从而提升加强板安装后的稳定性。
主体加强板1上有契合槽107,主体加强板1在契合槽107处有由冲压形成的第一凸起区103、第二凸起区104和凹陷槽105,使得主体加强板1在弯曲部位具有立体结构,从而提升弯曲部位结构抗弯折能力,提升了主体加强板1结构强度,第一凸起区103位于主体加强板1的中间高度处,用来增强主体加强板1中间弯曲部分的结构强度,第二凸起区104靠近第二承接部102,用于增强第二承接部102过渡部分的结构强度,凹陷槽105靠近第一承接部101,用于增强第一承接部101过渡部分的结构强度,主体加强板1的左右侧边为折边部106,使得主体加强板1的侧边也具有立体结构,进一步提升主体加强板1的抗弯区能力,折边部106 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承接部101和第二承接部102的左右侧面平齐,使得这个主体加强板1 在延伸方向上的结构强度都能得到加强。
内嵌加强板2紧密贴合在主体加强板1的契合槽107内,使得加强板具备双层结构,内嵌加强板2的侧边为折边并贴合在契合槽107的内壁,确保内嵌加强板2安装后的稳定性,内嵌加强板2的左右侧边分别为第一弯折边201和第二弯折边202,内嵌加强板2在第一弯折边201与第二弯折边202之间有由冲压形成的第一凹陷区203和第二凹陷区204,第一凹陷区203和第二凹陷区204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分别与第一凸起区103和第二凸起区104对应,在内嵌加强板2安装嵌入到主体加强板1的契合槽107之后,第一凹陷区203与第一凸起区103配合、第二凹陷区204与第二凸起区104配合,这样内嵌加强板2就能对主体加强板1的弯曲部分提供辅助支撑,进从而提升整个加强板弯曲部位的抗压、抗弯能力。
弹性限位板3设置在内嵌加强板2的侧边内壁,弹性限位板3固定在内嵌加强板2的第一弯折边201的内壁,用于弹性地将内嵌加强板2和主体加强板1与其他部件连接在一起,弹性限位板3的上下两端有两组弹性边框303,整个弹性限位板3采用弹性合金材料制成,本身就具备良好的弹性,而一体的弹性边框303由于宽度更窄,弹性表现更加明显,反应也就更加迅速,每组弹性边框30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弹性边框303之间固定连接有施压片304,用于直接压迫在内嵌加强板2的侧边上,来提供压紧力,施压片304与临近的弹性边框303之间构成C形通槽302,这样施压片304就能在弹性边框303内进行适应弹性形变的位置变换,弹性限位板3在远离内嵌加强板2的第一弯折边201的一侧设置有螺栓套301,弹性边框303具有弧度,以提升弹性边框303的弹性形变能力,螺栓套301适于供螺栓穿过将施压片304紧密压迫在第一弯折边201的内壁,用于提供预紧力和弹性压紧力。
该B柱加强板总成的结构功能原理:该加强板在双层结构的基础上,又在延伸方向的弯曲部位增设凸起和凹陷结构,使得加强板在较为薄弱的弯曲部位得到了结构性加强,跟现有的双层结构加强板相比就有更强的抗压、抗弯折能力。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加强板、内嵌加强板和弹性限位板,所述主体加强板上有契合槽,所述内嵌加强板紧密贴合在所述主体加强板的契合槽内,所述内嵌加强板的侧边为折边并贴合在所述契合槽的内壁,所述弹性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内嵌加强板的侧边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加强板的上端为第一承接部,所述主体加强板的下端为第二承接部,所述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上有由冲压形成楞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柱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加强板在所述契合槽处有由冲压形成的第一凸起区、第二凸起区和凹陷槽,所述第一凸起区位于所述主体加强板的中间高度处,所述第二凸起区靠近所述第二承接部,所述凹陷槽靠近所述第一承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柱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加强板的左右侧边为折边部,所述折边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的左右侧面平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柱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加强板的左右侧边分别为第一弯折边和第二弯折边,所述内嵌加强板在所述第一弯折边与第二弯折边之间有由冲压形成的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所述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区和第二凸起区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B柱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内嵌加强板的第一弯折边的内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B柱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板的上下两端有两组弹性边框,每组所述弹性边框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弹性边框之间固定连接有施压片,所述施压片与临近的所述弹性边框之间构成C形通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B柱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板在远离所述内嵌加强板的第一弯折边的一侧设置有螺栓套,所述弹性边框具有弧度,所述螺栓套适于供螺栓穿过将所述施压片紧密压迫在所述第一弯折边的内壁。
CN202220982662.3U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 Active CN218839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2662.3U CN218839588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2662.3U CN218839588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9588U true CN218839588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82662.3U Active CN218839588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9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96845B2 (en) Combined palm-latch reinforcement for closure panels
CN218839588U (zh) 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
CN212708887U (zh) 车门外板组件、车门以及车辆
CN216508335U (zh) 一种端墙与车体的连接结构
CN212667500U (zh) 轻量化车身b柱加强结构
CN210970619U (zh) 一种汽车车门
CN206537361U (zh) 一种汽车门槛外板
CN217495957U (zh) 一种纵梁外板延伸板
JPS6236689Y2 (zh)
CN209870527U (zh) 一种b柱内板总成下部结构
CN210363672U (zh) 尾门流水槽及汽车
CN206537367U (zh) 一种汽车门槛内板
CN112428804A (zh) 一种强密封性汽车边条
CN210310202U (zh) A柱内饰板、汽车a柱及汽车
CN216139790U (zh) 一种全景天窗
CN218640959U (zh) 地板边梁与侧围门槛一体轻量化结构
CN112549929A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碳纤维车门外水切安装结构
CN217969202U (zh) 一种车门防撞梁
CN216403520U (zh) 加强型层门挂板
CN216684026U (zh) 一种汽车门窗连接结构
CN217022675U (zh) 侧围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2708883U (zh) 一种汽车用门框加强件结构
CN211731579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结构
CN219076963U (zh) 驾驶室车门内外板冲压件
CN217396639U (zh) 一种驾驶室高强轻量化侧围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