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5671U - 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05671U CN218805671U CN202222701142.3U CN202222701142U CN218805671U CN 218805671 U CN218805671 U CN 218805671U CN 202222701142 U CN202222701142 U CN 202222701142U CN 218805671 U CN218805671 U CN 2188056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energy
- telescopic link
- shell
- absorb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吸能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侧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底板,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吸能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活塞杆、弹簧和升降杆等,当汽车受到碰撞时,吸能盒开始被挤压,多个活塞杆开始下移,活塞也开始在套管内移动,首先升降杆开始输出,消除了部分的冲击力,当到达一定的程度后,活塞开始挤压弹簧,弹簧依靠自身的弹力,也消除了部分冲击力,同时,吸能盒的外壳设有溃缩槽,吸能盒首先被挤压的应该是溃缩槽部分,这样又消除了部分冲击力,从而大大缓解了碰撞带来的冲击力,减少了冲击力对汽车的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吸能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吸能盒是汽车保险杠系统中重要的吸能装置,安装在横梁与车架纵梁之间,作为一种低速安全保护系统而存在,物体在发生强烈碰撞时会发生塑性变形,汽车吸能盒可以吸收一部分撞击力,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吸能盒作为一种金属薄壁构件,在碰撞时容易发生褶皱变形,车辆在低速碰撞时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并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损害,吸能盒既提高了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又降低了撞击带来的维修成本。
现如今的汽车吸能盒的内部结构简单,未设置任何填充装置,往往靠的是吸能盒的外壳,只能缓冲较小的碰撞能量,如果冲击力度过大就会直接将吸能盒挤扁,吸能效果较差,此外,一般汽车吸能盒都是通过螺栓被固定在横梁和车架纵梁之间,车辆结构复杂,在拆卸时,扭动螺栓就比较繁琐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吸能盒的内部结构简单,吸能效果较差的问题,此外,螺栓较小,汽车结构复杂,拆卸时比较繁琐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侧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底板,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吸能腔,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溃缩槽,所述下底板的侧端且位于吸能腔的侧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减震垫的侧端嵌入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另一端开口处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减震垫的侧端且位于套管的内部侧端位置嵌入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输出端套设有弹簧,所述升降杆的输出端且位于套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底板的侧端。
优选的,所述下底板的两侧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穿过第二伸缩杆的下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上底板的两侧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四伸缩杆,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穿过第四伸缩杆的下端,所述第四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槽孔,所述下底板的侧端设有螺丝,所述螺丝的另一端穿过下底板且螺纹连接在槽孔内。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设有多个,且多个活塞杆均匀分布在上底板的侧端,所述减震垫设有多个,且多个减震垫均匀分布在下底板的侧端,所述减震垫的位置与活塞杆的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活塞杆、弹簧和升降杆等,当汽车受到碰撞时,吸能盒开始被挤压,多个活塞杆开始下移,活塞也开始在套管内移动,首先升降杆开始输出,消除了部分的冲击力,当到达一定的程度后,活塞开始挤压弹簧,弹簧依靠自身的弹力,也消除了部分冲击力,同时,吸能盒的外壳设有溃缩槽,吸能盒首先被挤压的应该是溃缩槽部分,这样又消除了部分冲击力,从而大大缓解了碰撞带来的冲击力,减少了冲击力对汽车的损伤。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二伸缩杆等,当需要把吸能盒安装在横梁与车架纵梁之间时,首先将下底板紧贴车架纵梁,拉动第二伸缩杆和第一伸缩杆,使得第一限位板位于车架纵梁另一侧端,调整合适后,使得吸能盒的下底板固定在车架纵梁上,同样,将上底板紧贴横梁,拉动第四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使得第二限位板位于横梁的另一侧端,调整合适后,使得吸能盒的上底板固定在横梁上,这样设置在拆卸时比扭动螺栓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下底板;2、减震垫;3、升降杆;4、弹簧;5、外壳;6、吸能腔;7、上底板;8、活塞杆;9、限位块;10、活塞;11、溃缩槽;12、套管;13、第一限位板;14、第一伸缩杆;15、第一连接块;16、第二伸缩杆;17、第一固定杆;18、第一凹槽;19、第二限位板;20、第三伸缩杆;21、第二连接块;22、第四伸缩杆;23、第二固定杆;24、第二凹槽;25、螺丝;26、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包括下底板1,下底板1侧端固定连接有外壳5,外壳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底板7,外壳5的内部设有吸能腔6,外壳5的外表面开设有溃缩槽11,下底板1的侧端且位于吸能腔6的侧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减震垫2,减震垫2的侧端嵌入连接有套管12,套管12另一端开口处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减震垫2的侧端且位于套管12的内部侧端位置嵌入连接有升降杆3,升降杆3的输出端套设有弹簧4,升降杆3的输出端且位于套管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10,活塞10的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8,活塞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底板7的侧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当汽车受到碰撞时,吸能盒开始被挤压,上底板7连接的多个活塞杆8开始下移,活塞10也开始在套管12内移动,首先升降杆3开始输出,抵挡活塞10的位移,消除了部分的冲击力,当到达一定的程度后,活塞10开始挤压弹簧4,弹簧4依靠自身的弹力,也消除了部分冲击力,同时,吸能盒的外壳5设有溃缩槽11,吸能盒首先被挤压的应该是溃缩槽11部分,这样又消除了部分冲击力,从而大大缓解了碰撞带来的冲击力,减少了冲击力对汽车的损伤。
进一步的,活塞杆8设有多个,且多个活塞杆8均匀分布在上底板7的侧端,减震垫2设有多个,且多个减震垫2均匀分布在下底板1的侧端,减震垫2的位置与活塞杆8的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具体地,设有多个减震垫2和活塞杆8,目的是吸能盒在受到挤压时,所输出的力越多,吸收的冲击力也就越多,大大降低了冲击力对汽车的损伤。
请参阅图1和图3-图5所示,下底板1的两侧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8,第一凹槽18内设有第二伸缩杆16,第一凹槽18的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7且第一固定杆17穿过第二伸缩杆16的下端,第二伸缩杆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5,第一连接块15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4,第一伸缩杆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3,上底板7的两侧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24,第二凹槽24内设有第四伸缩杆22,第二凹槽24的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3且第二固定杆23穿过第四伸缩杆22的下端,第四伸缩杆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1,第二连接块2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20,第三伸缩杆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当需要把吸能盒安装在横梁与车架纵梁之间时,首先将下底板1紧贴车架纵梁的侧端,然后拉动第二伸缩杆16和第一伸缩杆14,使得第一限位板13位于车架纵梁的另一侧端,再调整第一伸缩杆14,使得第一限位板13紧贴车架纵梁的另一侧端,这样就将吸能盒的下底板1固定在车架纵梁上,同样,将上底板7紧贴横梁的侧端,拉动第四伸缩杆22和第三伸缩杆20,使得第二限位板19位于横梁的另一侧端,再调整第三伸缩杆20,使得第二限位板19紧贴横梁的另一侧端,就将吸能盒的上底板7固定在横梁上,这样设置在拆卸时比扭动螺栓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外壳5的底部开设有槽孔26,下底板1的侧端设有螺丝25,螺丝25的另一端穿过下底板1且螺纹连接在槽孔26内。
具体地,设有螺丝25和槽孔26,目的是可以将吸能盒的下底板1拆卸下来,方便检查和更换吸能盒内部的零部件,避免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盒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1),所述下底板(1)侧端固定连接有外壳(5),所述外壳(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底板(7),所述外壳(5)的内部设有吸能腔(6),所述外壳(5)的外表面开设有溃缩槽(11),所述下底板(1)的侧端且位于吸能腔(6)的侧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减震垫(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2)的侧端嵌入连接有套管(12),所述套管(12)另一端开口处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减震垫(2)的侧端且位于套管(12)的内部侧端位置嵌入连接有升降杆(3),所述升降杆(3)的输出端套设有弹簧(4),所述升降杆(3)的输出端且位于套管(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的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底板(7)的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1)的两侧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8),所述第一凹槽(18)内设有第二伸缩杆(16),所述第一凹槽(18)的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7)且第一固定杆(17)穿过第二伸缩杆(16)的下端,所述第二伸缩杆(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5),所述第一连接块(15)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4),所述第一伸缩杆(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7)的两侧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24),所述第二凹槽(24)内设有第四伸缩杆(22),所述第二凹槽(24)的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3),且第二固定杆(23)穿过第四伸缩杆(22)的下端,所述第四伸缩杆(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1),所述第二连接块(2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20),所述第三伸缩杆(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的底部开设有槽孔(26),所述下底板(1)的侧端设有螺丝(25),所述螺丝(25)的另一端穿过下底板(1)且螺纹连接在槽孔(2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8)设有多个,且多个活塞杆(8)均匀分布在上底板(7)的侧端,所述减震垫(2)设有多个,且多个减震垫(2)均匀分布在下底板(1)的侧端,所述减震垫(2)的位置与活塞杆(8)的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701142.3U CN218805671U (zh) | 2022-10-13 | 2022-10-13 | 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701142.3U CN218805671U (zh) | 2022-10-13 | 2022-10-13 | 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05671U true CN218805671U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7275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701142.3U Active CN218805671U (zh) | 2022-10-13 | 2022-10-13 | 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05671U (zh) |
-
2022
- 2022-10-13 CN CN202222701142.3U patent/CN21880567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49295B (zh) | 客车防撞梁组件 | |
CN204472733U (zh) | 汽车保险杠 | |
CN204526875U (zh) | 一种驾驶平台及使用该驾驶平台的客车 | |
CN218805671U (zh) | 一种汽车点阵填充吸能盒结构 | |
CN210162041U (zh) | 一种可调节气压式吸能结构 | |
CN110962513A (zh) | 拖车钩螺母盒 | |
CN212267396U (zh) | 汽车撞击吸能装置 | |
CN213768735U (zh) | 一种高强度汽车前壁板加强梁 | |
CN212337852U (zh) | 一种带缓冲限位的螺钉组件 | |
CN209852429U (zh) | 一种带自动调节功能的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 | |
CN212289737U (zh) | 一种镁合金吸能盒 | |
CN211107282U (zh)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汽车尾部防撞装置 | |
CN110606036B (zh) |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 |
CN210391031U (zh) | 一种两级溃缩式汽车防撞组件 | |
CN202987033U (zh) | 前纵梁吸能段及前纵梁总成 | |
CN207345928U (zh) | 一种汽车纵梁侧盖板总成 | |
CN221457783U (zh) | 一种铸铝前副车架 | |
CN220974113U (zh) | 基于车身轻量化的汽车后防撞梁 | |
CN218536597U (zh) | 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 |
CN220924049U (zh) | 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车门防撞杆 | |
CN219565010U (zh) | 一种汽车前门吸能防撞梁总成 | |
CN211519441U (zh)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端板铝型材保险杠 | |
CN109895722B (zh) | 一种吸能装置及使用该吸能装置的车辆 | |
CN218021507U (zh) | 一种重卡用前加强横梁 | |
CN221340513U (zh) | 一种基于四轮电动代步车的前防撞梁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