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2592U - 电动牙刷 - Google Patents

电动牙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2592U
CN218792592U CN202222565548.3U CN202222565548U CN218792592U CN 218792592 U CN218792592 U CN 218792592U CN 202222565548 U CN202222565548 U CN 202222565548U CN 218792592 U CN218792592 U CN 218792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brush head
contact
mounting bracket
forc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55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坤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55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2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2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2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牙刷,包括安装支架、电机组件、刷头、转轴结构、第一弹性件、电连接件以及电路板,转轴结构连接安装支架与电机组件,电机组件以及刷头以转轴结构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以转轴结构为界,电机组件在自身轴向上靠近刷头的部分为第一力臂部,电机组件在自身轴向上远离刷头的部分为第二力臂部,当刷头受到的外力大于预设值时,第一力臂部基于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能力相对于安装支架以转轴结构为支点偏转,第二力臂部带动电连接件以转轴结构为支点偏转,从而使电连接件的动触点与电路板的静触点接触或者分离,进而实现对刷头所受压力的准确检测,且能够保证电机组件功能长期有效。

Description

电动牙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口腔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动牙刷。
背景技术
电动牙刷通过振动电机带动刷头振动,进而对用户口腔进行清洁。相关技术中,刷头通常与振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通过在输出轴的周侧设置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刷头是否受压,如此,容易导致输出轴相对于振动电机的其他部分永久性偏斜,最终导致振动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牙刷,能够实现对电动牙刷刷头所受压力的准确检测,且能够保证电机组件功能的长期有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牙刷,包括:
壳体,具有容置腔;
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电机组件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自所述容置腔伸出所述壳体外;
刷头,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且与所述输出轴伸出所述壳体外的一端连接;
转轴结构,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以及所述刷头以所述转轴结构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以所述转轴结构为界,所述电机组件在自身轴向上靠近所述刷头的部分为第一力臂部,所述电机组件在自身轴向上远离所述刷头的部分为第二力臂部;
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和/或,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且在受力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电机组件能够通过所述转轴结构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偏转;
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力臂部,且具有随所述第二力臂部的偏转而移动的动触点;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壁和/或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电路板具有工作电路以及静触点,所述静触点与所述工作电路电性连接且在位置上与所述动触点相对;
其中,当所述刷头受到的外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力臂部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以所述转轴结构为支点偏转,所述第二力臂部带动所述电连接件以所述转轴结构为支点偏转,从而使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接触或者分离,进而改变所述工作电路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除所述输出轴外,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沿自身轴向等长的第一段以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刷头设置,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的背离所述刷头的一端,所述第一力臂部包括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力臂部包括所述第二段,所述转轴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段的周侧,所述电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段的周侧面。
可选地,所述转轴结构包括转轴部以及开槽部,所述开槽部具有卡槽,所述转轴部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以及所述安装支架中的一个,所述开槽部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以及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个,所述转轴部部分设置于所述卡槽中并能够在所述卡槽中转动。
可选地,所述转轴部以及所述开槽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所述转轴部与所述开槽部一一对应配合,两个所述转轴部的轴线共线且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共面且垂直。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安装腔、安装口以及连通口,所述安装口以及所述连通口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口用于供所述电机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连通口用于供所述动触点穿过而与所述静触点接触;其中,所述开槽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且所述卡槽与所述安装口连通,所述转轴部安装于电机组件上,所述卡槽用于供所述转轴部卡入。
可选地,所述刷头包括刷板以及与所述刷板连接的刷毛,所述刷毛由与所述刷板连接的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朝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卡槽的槽口以及所述安装口的朝向均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软胶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力臂部与所述壳体之间,且至少位于所述卡槽的槽口以及所述安装口所朝向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电机组件包括:
电机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具有所述转轴部以及所述开槽部中的一个,所述安装支架具有所述转轴部与所述开槽部中的另一个;
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且具有所述输出轴;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还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支架之间,以使所述电机以及所述电机支架能够以所述转轴结构为支点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偏转;以所述转轴结构为界,所述第一力臂部包括所述电机的靠近所述刷头的部分以及所述电机支架靠近所述刷头的部分,所述第二力臂部包括所述电机的远离所述刷头的部分以及所述电机支架远离所述刷头的部分,所述电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力臂部中的所述电机和/或所述电机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刷头包括刷板以及与所述刷板连接的刷毛,所述刷毛由与所述刷板连接的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朝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其中,
所述动触点沿所述第一方向指向所述静触点,当所述刷头受到的外力小于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分离,当所述刷头受到的外力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动触点所述静触点接触;或者
所述动触点沿所述第二方向指向所述静触点,当所述刷头受到的外力小于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接触,当所述刷头受到的外力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分离。
可选地,所述动触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动触点电性导通,所述静触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静触点均与所述工作电路电性连接,两个所述静触点在未与两个所述动触点接触时相互绝缘,此时所述工作电路处于第一状态,两个所述静触点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动触点接触时相互导通,此时所述工作电路处于不同于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二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中的一个为凸包结构,另一个为平面结构,或者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均为凸包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朝向所述壳体内壁和/或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具有凸筋,所述壳体内壁和/或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凸肋,所述凸筋与所述凸肋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凸筋与所述凸肋抵接接触;和/或
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电机组件的周向环绕所述电机组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朝向所述壳体内壁和/或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具有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壳体内壁和/或所述安装支架过盈配合,且在所述电机组件的轴向上,所述凸筋位于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刷头之间。
可选地,所述刷头包括刷板以及与所述刷板连接的刷毛,所述刷毛由与所述刷板连接的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朝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电机组件的所述第一方向所指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电机组件的所述第二方向所指的一侧。
可选地,电动牙刷还包括:
防水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且与所述壳体内壁过盈配合;和/或
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力臂部以及所述安装支架,在所述刷头未受力时用于驱动所述电机组件复位,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弹簧。
可选地,所述刷头包括刷板以及与所述刷板连接的刷毛,所述刷毛由与所述刷板连接的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朝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力臂部卡接的卡板,所述卡板位于所述电机组件的所述第二方向所指的一侧,所述工作电路还包括提醒部件,所述提醒部件安装于所述卡板上。
可选地,所述工作电路包括:
提醒部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提醒部件包括提醒灯、显示装置以及振动电机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工作电路包括:
振动电机,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未导通时,所述振动电机具有第一振动频率,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导通时,所述振动电机具有第二振动频率,所述第一振动频率不同于所述第二振动频率;和/或,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未导通时,所述振动电机具有第一振动幅度,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导通时,所述振动电机具有第二振动幅度,第一振动幅度不同于所述第二振动幅度。
可选地,振动电机还包括: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在所述电机组件的轴向上,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刷头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显示屏对应的视窗;
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路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牙刷,通过在安装支架与电机组件之间设置转轴结构,使得电机组件以及刷头以转轴结构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且以转轴结构为界,电机组件在自身轴向上靠近刷头的部分作为第一力臂部,电机组件在自身轴向上远离刷头的部分为第二力臂部,同时,在第二力臂部连接具有动触点的电连接件,并设置具有静触点以及工作电路的电路板,刷头、电机组件及其输出轴、安装支架以及转轴结构形成压力传导结构,电连接件、动触、电路板、工作电路以及静触点形成压力感应以及响应电路,从而实现对作用于刷头的压力的检测以及响应,压力检测过程不仅准确,而且根据工作电路要实现的电气功能的不同,可以合理设置预设值,使得压力传导结构以及压力感应以及响应电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直接在输出轴的周侧壁与壳体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可能导致的电机组件以及输出轴的永久性倾斜的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使得电机组件以及输出轴能够基于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性能以转轴结构为支点进行转动,在刷头未受到压力时,第一弹性件能够将电机组件恢复至居中的原位,保证电机组件以及输出轴不会发生永久性倾斜,也即,在实现对刷头的压力检测的基础上,保证了电机组件功能的长期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电动牙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电动牙刷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电动牙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中的电动牙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电连接件以及电路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再一种实施例中的电动牙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电动牙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中的电动牙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电动牙刷;10、壳体;10a、容置腔;11、视窗;20、安装支架;20a、安装腔;20b、安装口;20c、连通口;21、卡板;30电机组件;301、输出轴;31、第一力臂部;32、第二力臂部;311、第一段;321、第二段;33、电机支架;34、电机;40、转轴结构;41、转轴部;42、卡槽;50、第一弹性件;51、凸筋;60、电连接件;61、动触点;70、电路板;71、静触点;80、防水弹性件;90、第二弹性件;100、提醒部件;110、显示屏;120、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一并参阅图1-4,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牙刷1,电动牙刷1包括壳体10、安装支架20、电机组件30、刷头(图中未标出)、转轴结构40、第一弹性件50、电连接件60以及电路板70。
壳体10作为电动牙刷1的外观构件,可以供用户握持或者抓捏,以便于用户使用电动牙刷1,壳体10具有容置腔10a,该容置腔10a用于容置电动牙刷1的其他构件,以下将详述。
安装支架20作为容置腔10a内的支撑构件,安装支架20设置于容置腔10a内,以通过壳体10对安装支架20进行保护,安装支架20用于支撑电动牙刷1的其他构件,安装支架20可以跟壳体10的内壁也即容置腔10a的腔壁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
电机组件30作为动力输出构件,电机组件30设置于容置腔10a内且安装于安装支架20,电机组件30具有输出轴301,输出轴301自容置腔10a伸出壳体10外,也即输出轴301用于将电机组件30的振动输出至壳体10外的刷头。
刷头用于对用户口腔进行清洁,刷头设置于壳体10外且与输出轴301伸出壳体10外的一端连接,以在电机组件30的输出轴301振动时,跟随电机组件30的输出轴301振动,实现对用户口腔的清洁。
转轴结构40设置于容置腔10a内,转轴结构40连接安装支架20与电机组件30,电机组件30以及刷头以转轴结构40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以转轴结构40为界,电机组件30在自身轴向上靠近刷头的部分为第一力臂部31,第一力臂部31通过输出轴301与刷头连接,电机组件30在自身轴向上远离刷头的部分为第二力臂部32,也即,第二力臂部32相比于第一力臂部31更深入容置腔10a内。
第一弹性件50设置于容置腔10a内,且第一弹性件50设置于电机组件30与壳体10内壁之间,和/或,第一弹性件50设置于电机组件30与安装支架20之间,且第一弹性件50在受力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使电机组件30能够基于第一弹性件50的弹性形变通过转轴结构40相对于安装支架20偏转。
请参阅图3-6,电连接件60设置于容置腔10a内且具有导电性能,且电连接件60设置于第二力臂部32,且具有随第二力臂部32的偏转而移动的动触点61(见图5),动触点61具有导电性能。
请参阅图6,电路板70设置于容置腔10a内且安装于壳体10内壁和/或安装支架20上,电路板70具有工作电路(图中未标出)以及静触点71,静触点71与工作电路电性连接且在位置上与动触点61相对,静触点71具有导电性能,用于在与动触点61接触时与动触点61导通。
本申请实施的电动牙刷1的工作过程如下:在通过电动牙刷1对用口腔进行清洁的过程中,用户移动电动牙刷1并将刷头按压在牙齿上,当刷头受到牙齿所施加的外力大于预设值时,由于刷头通过输出轴301与第一力臂部31连接,因此第一力臂部31相对于安装支架20以转轴结构40为支点偏转,由于第一力臂部31与第二力臂部32通过转轴结构40形成杠杆结构,因此,第二力臂部32也会发生偏转,由于电连接件60设置于第二力臂部32,因此,第二力臂部32能够带动电连接件60也以转轴结构40为支点偏转,又由于电连接件60上设置有导电的动触点61,动触点61也会跟随电连接件60偏转,因此可以改变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之间的距离,使得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接触或者分离,进而改变与静触点71连接的工作电路的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当刷头受到牙齿所施加的外力大于预设值时,动触点61可以是从原来与静触点71接触的状态切换至与静触点71分离的状态,或者是从原来与静触点71分离的状态切换至与静触点71接触的状态,只需能够存在一个状态切换过程并给予工作电路一个变化的电信号,使得工作电路基于该变化的电信号实现对应的电气功能即可。
工作电路的具体类型可以是不做限制的,基于工作电路所要实现的电气功能的不同,预设值的大小是可以调整的,例如,工作电路可以设计为在接收到变化的电信号时,也即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之间的接触状态发生变化时,控制电机组件30开始工作,以通过输出轴301带动刷头振动,进而对用户空腔清洁;工作电路可以设计为在接收到变化的电信号时,判断用户将刷头按压与牙齿的力度过大时,此时工作电路中的提醒部件100输出相应的声音提示信号、光提示信号以及振感提示信号中的一种,以提醒用户当前对电动牙刷1的按压力度过大。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动牙刷1,通过在安装支架20与电机组件30之间设置转轴结构40,使得电机组件30以及刷头以转轴结构40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且以转轴结构40为界,电机组件30在自身轴向上靠近刷头的部分作为第一力臂部31,电机组件30在自身轴向上远离刷头的部分为第二力臂部32,同时,在第二力臂部32连接具有动触点61的电连接件60,并设置具有静触点71以及工作电路的电路板70,刷头、电机组件30及其输出轴301、安装支架20以及转轴结构40形成压力传导结构,电连接件60、动触点61、电路板70、工作电路以及静触点71形成压力感应以及响应电路,从而实现对作用于刷头的压力的检测以及响应,压力检测过程不仅准确,而且根据工作电路要实现的电气功能的不同,可以合理设置预设值,使得压力传导结构以及压力感应以及响应电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直接在输出轴301的周侧壁与壳体10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可能导致的电机组件30以及输出轴301的永久性倾斜的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50,使得电机组件30以及输出轴301能够基于第一弹性件50的弹性形变性能以转轴结构40为支点进行转动,在刷头未受到压力时,第一弹性件50能够将电机组件30恢复至居中的原位,保证电机组件30以及输出轴301不会发生永久性倾斜,也即,在实现对刷头的压力检测的基础上,保证了电机组件30功能的长期有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输出轴301外,电机组件30包括沿自身轴向等长的第一段311以及第二段321,第一段311靠近刷头设置,且第一段311通过输出轴301与刷头连接,第二段321连接于第一段311的背离刷头的一端,也即,第二段321相比于第一段311更深入容置腔10a,第一力臂部31包括第一段311,第二力臂部32包括第二段321,转轴结构40连接于第一段311的周侧,也即,转轴结构40并非设置在除输出轴301之外的电机组件30其他结构(转子以及定子)的轴向上的中点位置,而是设置地更为靠近刷头,且电连接件60连接于第二段321的周侧面,如此,使得第一力臂部31的力臂长度实际上要小于第二力臂部32的力臂长度,如此,根据杠杆原理,在第一力臂部31发生减小幅度的偏转时,第二力臂部32以及电连接件60能够发生较大幅度的偏转,且电连接件60连接于第二段321的周侧面,如此,在刷头仅受到较小的压力而使得第一力臂部31发生较小幅度偏转时,第二力臂部32以及电连接件60也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偏转,进而改变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的接触状态,也即,本实施例通过将转轴结构40设置于第一段311,提高了电动牙刷1对刷头所受到的压力的检测灵敏度。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结构40包括转轴部41以及开槽部,开槽部(图中未标出)具有卡槽42,转轴部41设置于电机组件30以及安装支架20中的一个,开槽部设置于电机组件30以及安装支架20的另一个,转轴部41部分设置于卡槽42中并能够在卡槽42中转动,如此,可以简易地实现转轴结构40与安装支架20以及电机组件30的转动连接,无需设置贯穿电机组件30的转轴,且转轴部41与卡槽42实际为卡接后实现相对转动,装配简单。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部41以及开槽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且转轴部41与开槽部一一对应配合,如此,可以提高电机组件30与安装支架20通过转轴结构40安装后的稳定性,两个转轴部41的轴线共线且与输出轴301的轴线共面且垂直,如此,在转轴部41以及开槽部的数量均为两个时,不仅能够实现电机组件30相对于安装支架20的偏转,且相比于两个转轴部41的轴线不与输出轴301的轴线共面且垂直的情况,电机组件30更易于实现转动,转动幅度也更大。
请一并参阅图7-8,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20具有安装腔20a、安装口20b以及连通口20c,安装口20b以及连通口20c均与安装腔20a连通,安装口20b用于供电机组件30安装于安装腔20a,如此,不仅能够实现电机组件30在安装支架20上的简易安装,还能够以部分包裹的形式对电机组件30进行保护;连通口20c用于供动触点61穿过而与静触点71接触,从而使得动触点61直接通过连通口20c与静触点71连接,无需设置其他中间导体,结构简单且节约成本。
请参阅图7,具体地,前述开槽部设置于安装支架20上且卡槽42与安装口20b连通,转轴部41安装于电机组件30上,如此,在将电机组件30通过安装口20b安装至安装腔20a的过程中,电机组件30上的转轴部41也同时卡入卡槽42,也即,将电机组件30通过安装口20b安装至安装腔20a,将电机组件30上的转轴部41卡入卡槽42中是在同一过程中完成的,从而使得电机组件30以及安装支架20、转轴部41以及卡槽42的装配更为简单,装配效率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刷头包括刷板(图中未标出)以及与刷板连接的刷毛(图中未标出),刷毛由与刷板连接的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朝向为第一方向A,与第一方向A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B,需要说明的是,刷毛可以是倾斜但非垂直安装在刷板上的,以下实施例以刷毛垂直安装在刷板为例进行说明。卡槽42的槽口以及安装口20b的朝向均为第二方向B,第一弹性件50为软胶件,软胶件具有较好地弹性性能,第一弹性件50至少设置于第一力臂部31与壳体10之间,且至少位于卡槽42的槽口以及安装口20b所朝向的一侧,在刷头受到外力作用时,刷头以及第一力臂部31会向第二方向B偏转,此时,第一弹性件50能够供第一力臂部31抵压,如此保证了第一力臂部31能够向第二方向B偏转,且仅在卡槽42的槽口以及安装口20b所朝向的一侧安装第一弹性件50时,能够减小第一弹性件50的耗材,从而节约成本。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50也可以环设于电机组件30周侧。
请参阅图3以及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组件30包括电机支架33以及电机34,电机支架33安装于安装支架20,且具有转轴部41以及开槽部中的一个,安装支架20具有转轴部41与开槽部中的另一个,也即,电机组件30通过电机支架33与安装支架20实现转动连接,无需破坏电机34的完整结构;电机34安装于电机支架33,且具有前述输出轴301。
请参阅图7,具体的,第一弹性件50还设置于电机34与电机支架33之间,以使电机34以及电机支架33能够以转轴结构40为支点相对于安装支架20偏转,也即,通过在电机34与电机支架33之间同样设置第一弹性件50,使得电机34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50与电机支架33接触,电机34与电机支架33是软接触,输出轴301在偏转时先带动电机34偏转,再通过电机34挤压第一弹性件50带动电机支架33偏转,可以避免电机34与电机支架33之间硬接触而损害电机34以及电机支架33。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机组件30包括电机34以及电机支架33时,以转轴结构40为界,第一力臂部31包括电机34的靠近刷头的部分以及电机支架33靠近刷头的部分,第二力臂部32包括电机34的远离刷头的部分以及电机支架33远离刷头的部分,电连接件60连接于第二力臂部32中的电机34和/或电机支架33上,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第一力臂部31以及第二力臂部32的功能。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触点61沿第一方向A指向静触点71,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当刷头受到的外力小于等于预设值时,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分离,也即,当刷头受到的外力小于等于预设值时,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间隔设置而绝缘;随着刷头所受外力逐渐增大,刷头以及第一力臂部31逐渐向第二方向B偏转,而第二力臂部32以及电连接件60逐渐向第一方向A偏转,动触点61逐渐向静触点71靠近,当刷头受到的外力大于预设值时,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接触,从而使得动触点61由与静触点71分离的状态切换至与静触点71接触的状态。
请继续参阅图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动触点61沿第二方向B指向静触点71,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当刷头受到的外力小于等于预设值时,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接触,也即,当刷头受到的外力小于等于预设值时,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始终保持接触;随着刷头所受外力逐渐增大,刷头以及第一力臂部31逐渐向第二方向B偏转,而第二力臂部32以及电连接件60逐渐向第一方向A偏转,动触点61具有远离静触点71的趋势,当刷头受到的外力大于预设值时,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分离,从而使得动触点61由与静触点71接触的状态切换至与静触点71接触的状态。
请继续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触点6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动触点61通过电连接件60始终电性导通,静触点7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静触点71均与工作电路电性连接,两个静触点71在未与两个动触点61接触时相互绝缘,此时工作电路处于第一状态,反之,当两个静触点71一一对应与两个动触点61接触时,两个静触点71通过两个动触点61相互导通,相当于给予工作电路一个变化的电信号,此时工作电路处于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工作状态,本申请对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在工作电路用于提醒刷头所受压力过大时,第一状态为不提醒状态以及提醒状态中的一种,第二状态为不提醒状态以及提醒状态中的另一种,至于工作电路是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接触时转入提醒状态,还是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分离时转入提醒状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中的一个为凸包结构,另一个为平面结构,或者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均为凸包结构,通过将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中的至少一个为凸包结构,相比于同时将静触点71与动触点61同时设计为平面结构,可以使得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之间更易于接触,且两者之间的物理接触更为稳定,进而使得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之间的电气连接更稳定。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50的朝向壳体10内壁和/或朝向安装支架20的表面具有凸筋51,壳体10内壁和/或安装支架20内壁具有凸肋(图中未标出),凸筋51与凸肋抵接接触,且凸筋51与凸肋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如此,可以减小第一弹性件50与壳体10内壁及/或安装支架2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50更易于发生弹性形变,更易于实现电机组件30相对于安装支架20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50沿电机组件30的周向环绕电机组件30,第一弹性件50的朝向壳体10内壁和/或朝向安装支架20的表面具有凸筋51,凸筋51与壳体10内壁和/或安装支架20过盈配合,以实现第一弹性件50与电机组件30以及安装支架20之间的液封,且在电机组件30的轴向上,凸筋51位于电连接件60与刷头之间,如此,从刷头顺着输出轴301流入壳体10的液体被第一弹性件50的凸筋51阻拦,而无法通过第一弹性件50,从而避免液体接触到电连接件60以及电路板70,避免液体损坏电连接件60以及电路板70。
请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刷头受压时,刷头以及第一力臂部31会向第二方向B偏转,第二力臂部32以及电连接件60会向第一方向A偏转,因此,可以将第一弹性件50设置于电机组件30的第一方向A所指的一侧,和/或,将第一弹性件50设置于电机组件30的第二方向B所指的一侧,用于供第一力臂部31以及第二力臂部32抵压,而电机组件30的其他侧在电机组件30偏转时,由于不会与安装支架20接触,可以不设置第一弹性件50,从而节约第一弹性件50的耗材成本,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50也可以环设于电机组件30的周围。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电机34还包括防水弹性件80和/或第二弹性件90,防水弹性件80套设于输出轴301且与壳体10内壁过盈配合,从而防止刷头处的液体顺着输出轴301进入壳体10内对电机组件30等部件造成损害。第二弹性件90连接于第二力臂部32以及安装支架20,第二弹性件90包括弹簧,在刷头未受力时用于驱动电机组件30复位,从而与第一弹性件50配合,更快地使得电机组件30复位,也可以进一步降低电机组件30及其输出轴301发生永久性倾斜的风险。
请参阅图7以及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20包括与第二力臂部32卡接的卡板21,卡板21位于电机组件30的第二方向B所指的一侧,工作电路还包括提醒部件100(见图9),提醒部件100安装于卡板21上,由于在刷头受压时,第二力臂部32是向第一方向A偏转的,也即,第二力臂部32是向远离卡板21的方向运动的,通过将提醒部件100设置于卡板21上,可以避免第二力臂部32对提醒部件100的影响,特征是提醒部件100是光提醒部件时,可以避免第二力臂部32对光提醒部件100的光线的遮挡。具体地,提醒部件100与电路板70电连接,提醒部件100包括提醒灯、显示装置以及振动电机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工作电路包括与电路板70电连接的振动电机,在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未导通时,振动电机34具有第一振动频率,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导通时,振动电机34具有第二振动频率,第一振动频率不同于第二振动频率,例如,第一振动频率大于第二振动频率,从而对用户进行过压提醒,过压提醒可以理解为用户按压刷头的力度过大时通过提醒部件100对用户进行提醒,一般地,用户按压刷头的力度过大力度过大可能会损伤牙齿或者牙龈;和/或,在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未导通时,振动电机34具有第一振动幅度,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导通时,振动电机34具有第二振动幅度,第一振动幅度不同于第二振动幅度,例如,第一振动幅度大于第二振动幅度,从而对用户进行过压提醒。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过压提醒仅是提醒部件100的提醒功能的示例,提醒部件100还可以提醒其他信息。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牙刷还包括显示屏110以及柔性电路板70,显示屏110设置于安装支架20上,在电机组件30的轴向上,显示屏110位于刷头与电路板70之间,并通过柔性电路板70连接显示屏110与电路板70,从而减小电机组件30偏转时对显示屏110的影响,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具有与显示屏110对应的视窗11(见图1),显示屏110通过视窗11向外发光,前述提醒部件100可以该包括显示屏110。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件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容置腔;
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电机组件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自所述容置腔伸出所述壳体外;
刷头,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且与所述输出轴伸出所述壳体外的一端连接;
转轴结构,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以及所述刷头以所述转轴结构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以所述转轴结构为界,所述电机组件在自身轴向上靠近所述刷头的部分为第一力臂部,所述电机组件在自身轴向上远离所述刷头的部分为第二力臂部;
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和/或,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且在受力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电机组件能够通过所述转轴结构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偏转;
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力臂部,且具有随所述第二力臂部的偏转而移动的动触点;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壁和/或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电路板具有工作电路以及静触点,所述静触点与所述工作电路电性连接且在位置上与所述动触点相对;
其中,当所述刷头受到的外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力臂部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以所述转轴结构为支点偏转,所述第二力臂部带动所述电连接件以所述转轴结构为支点偏转,从而使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接触或者分离,进而改变所述工作电路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除所述输出轴外,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沿自身轴向等长的第一段以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刷头设置,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的背离所述刷头的一端,所述第一力臂部包括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力臂部包括所述第二段,所述转轴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段的周侧,所述电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段的周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结构包括转轴部以及开槽部,所述开槽部具有卡槽,所述转轴部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以及所述安装支架中的一个,所述开槽部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以及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个,所述转轴部部分设置于所述卡槽中并能够在所述卡槽中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以及所述开槽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所述转轴部与所述开槽部一一对应配合,两个所述转轴部的轴线共线且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共面且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安装腔、安装口以及连通口,所述安装口以及所述连通口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口用于供所述电机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连通口用于供所述动触点穿过而与所述静触点接触;
其中,所述开槽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且所述卡槽与所述安装口连通,所述转轴部安装于电机组件上,所述卡槽用于供所述转轴部卡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包括刷板以及与所述刷板连接的刷毛,所述刷毛由与所述刷板连接的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朝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卡槽的槽口以及所述安装口的朝向均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软胶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力臂部与所述壳体之间,且至少位于所述卡槽的槽口以及所述安装口所朝向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包括:
电机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具有所述转轴部以及所述开槽部中的一个,所述安装支架具有所述转轴部与所述开槽部中的另一个;
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且具有所述输出轴;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还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支架之间,以使所述电机以及所述电机支架能够以所述转轴结构为支点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偏转;以所述转轴结构为界,所述第一力臂部包括所述电机的靠近所述刷头的部分以及所述电机支架靠近所述刷头的部分,所述第二力臂部包括所述电机的远离所述刷头的部分以及所述电机支架远离所述刷头的部分,所述电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力臂部中的所述电机和/或所述电机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包括刷板以及与所述刷板连接的刷毛,所述刷毛由与所述刷板连接的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朝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其中,
所述动触点沿所述第一方向指向所述静触点,当所述刷头受到的外力小于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分离,当所述刷头受到的外力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动触点所述静触点接触;或者
所述动触点沿所述第二方向指向所述静触点,当所述刷头受到的外力小于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接触,当所述刷头受到的外力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动触点电性导通,所述静触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静触点均与所述工作电路电性连接,两个所述静触点在未与两个所述动触点接触时相互绝缘,此时所述工作电路处于第一状态,两个所述静触点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动触点接触时相互导通,此时所述工作电路处于不同于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二工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中的一个为凸包结构,另一个为平面结构,或者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均为凸包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朝向所述壳体内壁和/或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具有凸筋,所述壳体内壁和/或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凸肋,所述凸筋与所述凸肋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凸筋与所述凸肋抵接接触;和/或
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电机组件的周向环绕所述电机组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朝向所述壳体内壁和/或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具有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壳体内壁和/或所述安装支架过盈配合,且在所述电机组件的轴向上,所述凸筋位于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刷头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包括刷板以及与所述刷板连接的刷毛,所述刷毛由与所述刷板连接的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朝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电机组件的所述第一方向所指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电机组件的所述第二方向所指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水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且与所述壳体内壁过盈配合;和/或
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力臂部以及所述安装支架,在所述刷头未受力时用于驱动所述电机组件复位,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包括刷板以及与所述刷板连接的刷毛,所述刷毛由与所述刷板连接的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朝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力臂部卡接的卡板,所述卡板位于所述电机组件的所述第二方向所指的一侧,所述工作电路还包括提醒部件,所述提醒部件安装于所述卡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路包括:
提醒部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提醒部件包括提醒灯、显示装置以及振动电机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路包括:
振动电机,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未导通时,所述振动电机具有第一振动频率,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导通时,所述振动电机具有第二振动频率,所述第一振动频率不同于所述第二振动频率;和/或,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未导通时,所述振动电机具有第一振动幅度,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导通时,所述振动电机具有第二振动幅度,第一振动幅度不同于所述第二振动幅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在所述电机组件的轴向上,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刷头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显示屏对应的视窗;
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路板。
CN202222565548.3U 2022-09-23 2022-09-23 电动牙刷 Active CN218792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5548.3U CN218792592U (zh) 2022-09-23 2022-09-23 电动牙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5548.3U CN218792592U (zh) 2022-09-23 2022-09-23 电动牙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2592U true CN218792592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5548.3U Active CN218792592U (zh) 2022-09-23 2022-09-23 电动牙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25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00027A (zh) * 2023-06-26 2023-09-22 东莞微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驱动电机及电动牙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00027A (zh) * 2023-06-26 2023-09-22 东莞微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驱动电机及电动牙刷
CN116800027B (zh) * 2023-06-26 2024-04-23 东莞微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驱动电机及电动牙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92592U (zh) 电动牙刷
US6954015B2 (en) Motor
JP3601252B2 (ja) ノックセンサ
CN108309486B (zh) 带有检测刷头压力装置的电动牙刷
JPH05115148A (ja) 小型モータ
JP2002313183A (ja) スイッチアッセンブリ及びサイクルコンピュータ
CN209933039U (zh) 电动牙刷
CN110101478B (zh) 一种带压力监测的电动牙刷及工作方法
CN114566398B (zh) 电子设备
CN210990867U (zh) 电动牙刷
CN215741379U (zh) 用于按摩仪的按摩单元和具有其的按摩仪
CN216495775U (zh) 感压手柄及电动牙刷
CN213047423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牙刷
JP5078040B2 (ja) モータ及び携帯電話
CN213525613U (zh) 一种防止牙齿受压过大的电动牙刷
CN219814386U (zh) 手持个人护理器具的手柄结构和电动牙刷
JP3291333B2 (ja) 防水型振動モータを搭載する腕時計型振動報知装置
CN219661953U (zh) 小型化电动牙刷及其主机
CN220293695U (zh) 具有声音功能的电动牙刷及其主机
KR960006165A (ko) 회전 커넥터장치
JP3351411B2 (ja) 指針装置
JP2000324763A (ja) 小型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ホルダ
JP3109970B2 (ja) 圧電ブザーの支持構造
JP3612493B2 (ja) 携帯通信機の充電構造
JP4319300B2 (ja) 駆動装置用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