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1744U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1744U
CN218791744U CN202222712387.6U CN202222712387U CN218791744U CN 218791744 U CN218791744 U CN 218791744U CN 202222712387 U CN202222712387 U CN 202222712387U CN 218791744 U CN218791744 U CN 218791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water
rice
water leve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23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韦韦
潘嘉健
罗飞龙
黄韦铭
刘化勇
邱金生
胡修泽
羊小亮
瞿月红
谢心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123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1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1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1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集液容器,锅体具有烹饪腔,烹饪腔的内壁具有预设最高水位标示,集液容器具有储液腔,储液腔与烹饪腔连通,以在烹饪过程中收集烹饪腔中多余的米汤,储液腔的有效容积不小于预设最高水位标示对应水量与烹饪腔中加入最小米量时所需预设最小水量的差值。本申请通过预设最高水位标示提示烹饪前的加水水量,通过集液容器收集多余的米汤,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煮饭加水操作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米饭烹饪时,需要用户严格按水位线进行加水,水加多或加少会导致米饭过烂或夹生,从而导致整体米饭烹饪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提高米饭烹饪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具有烹饪腔的锅体,所述烹饪腔的内壁具有预设最高水位标示;
具有储液腔的集液容器,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以在烹饪过程中收集所述烹饪腔中多余的米汤;所述储液腔的有效容积不小于所述预设最高水位标示对应水量与所述烹饪腔中加入最小米量时所需预设最小水量的差值。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烹饪腔具有第一预设水位标示,所述第一预设水位标示高于最大米量所需的预设最小加水量对应的水位。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预设最高水位标示与所述第一预设水位标示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预设最高水位标示与所述第一预设水位标示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mm。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烹饪腔的内壁具有至少一个米量标示范围,任意一个所述米量标示范围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水位标示,所述米量标示范围的下端点为低位标示、且上端点为高位标示,所述低位标示的水位不低于所述高位标示对应的米量所需的最小加水量。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米量标示范围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低位标示对应的米量为所述烹饪器具的最小米量,所述高位标示对应的米量大于最小米量且小于最大米量。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米量标示范围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米量标示范围互不重叠。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可开闭地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盖体,所述锅体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形成有所述烹饪腔,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集液容器设置在所述盖体上,且形成有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烹饪腔的集液通道。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锅体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形成有所述烹饪腔,所述集液容器设置于所述内胆内,且挂接在所述内胆的边缘,所述储液腔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烹饪腔连通的通孔。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可开闭地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盖体,所述锅体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形成有所述烹饪腔,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集液容器形成有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烹饪腔的集液通道,所述储液腔设置于所述外壳外,所述集液通道至少部分结构穿过所述盖体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锅体的烹饪腔的内壁具有预设最高水位标示,集液容器的储液腔与烹饪腔连通,以在烹饪过程中收集烹饪腔中多余的米汤,储液腔的有效容积不小于预设最高水位标示对应水量与烹饪腔中加入最小米量时所需预设水量的差值。以烹饪器具用于烹饪米饭为例,本申请通过预设最高水位标示提示烹饪前的加水水量,通过集液容器收集多余的米汤,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煮饭加水操作的便捷性,解决烹饪腔加水过多而导致米饭过烂的问题;同时,储液腔的有效容积通过烹饪腔确定,能够保证储液腔容积足以收集烹饪腔中多余的米汤,从而提高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锅体水位线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锅体1;烹饪腔1a;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第一预设水位标示1c;米量标示范围1d;低位标示1d1;高位标示1d2;内胆11;外壳12;集液容器2;阀组件21;储液腔2a;通孔2aa;集液通道2b;盖体3;水位线a;米汤b。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再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即包括两个以及两个以上,例如两个或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顶底方向”指的是烹饪器具常规摆放时的上下方向。
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的锅体的水位线a如图1所示,米饭烹饪时,需要用户严格按水位线进行加水,水位线a刻度繁多且密集,用户在烹饪前加水时难以精准控制,水加多或加少会导致米饭过烂或夹生,从而导致整体米饭烹饪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请参照图2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和集液容器2。锅体1具有烹饪腔1a,烹饪腔1a的内壁具有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集液容器2具有储液腔2a,储液腔2a与烹饪腔1a连通,以在烹饪过程中收集烹饪腔1a中多余的米汤b,储液腔2a的有效容积不小于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对应水量与烹饪腔1a中加入最小米量时所需预设最小水量的差值。
其中,所述的加入最小米量时所需预设最小水量指的是,加入最小米量时,在保证将米饭煮熟所需的最小水量。
需要说明的是,最小米量指的是锅体1设计时提出的预设的最小米量,例如,一杯米。
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锅体1,并用锅体1来盛放食材以进行烹饪加工的烹饪设备。示例性地,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等。
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以烹饪器具用于烹饪米饭为例进行描述。
储液腔2a可以是位于烹饪腔1a外,也可以是部分位于烹饪腔1a中,还可以是全部区域均位于烹饪腔1a中,以便于烹饪腔1a内的米汤b能够进入储液腔2a中。
烹饪腔1a的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指的烹饪腔1a在烹饪前能够加入的最高水位,也就是说,烹饪腔1a的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示出了用户加水范围,用户在烹饪前的加水水位应小于或等于最高水位标示。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加入最小米量和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对应水量进行烹饪时,烹饪米饭消耗的水量最小,储液腔2a需要收集烹饪腔1a中多余的米汤b量最大,储液腔2a的有效容积至少大于收集烹饪腔1a中多余的米汤b量的最大值,这样,储液腔2a才能满足烹饪过程中收集米汤b的需求。也就是说,储液腔2a的有效容积不小于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对应水量与加入最小米量烹饪时所需预设最小水量的差值。
示例性地,储液腔2a的有效容积接近或等于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对应水量与烹饪腔1a中加入最小米量时所需预设最小水量的差值,在烹饪器具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储液腔2a占用更小的体积,减少了制造成本,释放了烹饪器具内部空间,装配更便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提示烹饪前的加水水量,通过集液容器2收集多余的米汤b,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煮饭加水操作的便捷性,解决烹饪腔1a加水过多而导致米饭过烂的问题,在烹饪时米饭吸水更加充分,沸腾更加猛烈;同时,储液腔2a的有效容积通过烹饪腔1a确定,能够保证储液腔2a容积足以收集烹饪腔1a中多余的米汤b,有集液容器2不用担心米汤b溢出问题,米饭口感效果更加软糯,营养价值更高,从而提高烹饪效果。
一实施例中,储液腔2a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烹饪腔1a的横截面积的0.5倍,且小于或等于烹饪腔1a的横截面积的0.95倍。
具体地,由于储液腔2a的容量还与横截面积有关,因此还可以根据烹饪腔1a的横截面积确定储液腔2a的横截面积,通过使得两者匹配,可以更合理的根据最高水位标示确定储液腔2a的有效容积,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储液腔2a的横截面积指的是形成储液腔2a的几何体用水平面截下后的面的面积,烹饪腔1a的横截面积指的是形成烹饪腔1a的几何体用水平面截下后的面的面积。
一具体实施例中,储液腔2a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烹饪腔1a的横截面积的0.7倍,且小于或等于烹饪腔1a的横截面积的0.9倍。
也就是说,储液腔2a的横截面积设置在烹饪腔1a的横截面积的0.7倍~0.9倍之内,能够使得储液腔2a的容量与实际烹饪情况更贴合,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烹饪效果。
一具体实施例中,储液腔2a与烹饪腔1a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截面,储液腔2a的横截面的直径为烹饪腔1a的横截面的直径的0.5倍~0.95倍。
一具体实施例中,储液腔2a的横截面的直径为烹饪腔1a的横截面的直径的0.7倍~0.9倍。
一实施例中,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对应水位高度大于最大米量对应的常规烹饪水位。其中,最大米量对应的常规烹饪水位指的是,向烹饪腔1a中加入最大米量以及与之对应的正常加水量后的水位,加水至常规烹饪水位能够使得烹饪最大米量的效果最佳。
例如,常规烹饪器具烹饪1杯米的正常加水量为200g~260g,烹饪4杯米的正常加水量为800~880g。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烹饪1杯米时加水至目标水位的加水量为1420g,烹饪4杯米时加水至目标水位的加水量为1340g。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至图3,烹饪腔1a具有第一预设水位标示1c,第一预设水位标示1c高于最大米量所需的预设最小加水量对应的水位。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最小加水量指的是烹饪最大米量时需要消耗的最小水量。也就是说,当用户加入最大米量进行烹饪时,烹饪米饭消耗的水量最大,加入预设最小加水量才能使米饭不产生夹生的情况。这样,通过加入第一预设水位标示1c的水量,大于预设最小加水量,来使最大米量在烹饪时吸水更充分,提高了烹饪效果;同时,在煮介于最大米量(包括最大米量本身)和最小米量(包括最小米量本身)之间的米量时,用户只需要在烹饪前加水至第一预设水位标示1c和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之间,即可在保证米饭煮熟的同时,过多的水还能够被集液容器2收集起来。因此,用户可以无需精准加水,只需在第一预设水位标示1c和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范围内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最大米量指的是锅体1设计时提出的预设的最大米量,例如,八杯米。一实施例中,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与第一预设水位标示1c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水位线a宽度为0.5至1.5mm。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与第一预设水位标示1c,增大了水位标示之间的距离,用户可以无需精准加水,提升了用户煮饭加水操作的便捷性。
一实施例中,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与第一预设水位标示1c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mm。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多次试验提高储液腔2a的有效容积来增大预设最高水位标示1b与第一预设水位标示1c之间的距离,进一步降低了用户加水的精度,提升了用户煮饭加水操作的便捷性。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烹饪腔1a的内壁具有至少一个米量标示范围1d,任意一个米量标示范围1d低于第一预设水位标示1c,米量标示范围1d的下端点为低位标示1d1、且上端点为高位标示1d2,低位标示1d1的水位不低于高位标示1d2对应的米量所需的最小加水量。也就是说,加水将水位升至低位标示1d1和高位标示1d2之间就能够在保证米饭蒸熟的同时,过多的水还能够被集液容器2收集起来。可以理解的是,在需要烹饪米量标示范围1d内的米量时,只需将水加至低位标示1d1和高位标示1d2之间,既方便了用户加水,又不至于产生太多的米汤,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感。示例性地,低位标示1d1为1杯米,高位标示1d2为4杯米,低位标示1d1的水位不低于4杯米所需的最小加水量,在需要烹饪1至4杯米时,也只需将水加至1杯米至4杯米的标示之间。
一实施例中,米量标示范围1d的数量为一个,低位标示1d1对应的米量为烹饪器具的最小米量,高位标示1d2对应的米量大于最小米量且小于最大米量。这样,在需要烹饪米量标示范围1d内的米量时,只需将水加至低位标示1d1和高位标示1d2之间,既方便了用户加水,又不至于产生太多的米汤,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感。
一实施例中,米量标示范围1d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米量标示范围1d互不重叠。这样,通过设置多个米量标示范围1d,可以在多个米量区间模糊加水,既方便了用户加水,又不至于产生太多的米汤,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感。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至图6,烹饪器具包括外壳12可开闭地设置在外壳12锅体1上的盖体3,锅体1包括内胆11和外壳12,内胆11形成有烹饪腔1a,内胆11设置于外壳12内,盖体3设置在外壳12上,集液容器2设置在盖体3上,集液容器2形成有连通储液腔2a和烹饪腔1a的集液通道2b。这样,烹饪器具的结构紧凑,在盖体3打开时,集液容器2方便从盖体3取出,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一些实施方案中,请参照图5,集液容器2包括阀组件21,设置在集液通道2b内以控制集液通道2b的通断。示例性地,阀组件21可以是单向阀或电磁阀。当用户选择的烹饪工艺需要一定压力时,通过阀组件21在烹饪时关闭集液通道2b,烹饪腔1a的米汤b蒸发提高了烹饪腔1a内的压力。当检测到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阀组件21连通集液通道2b,米汤b蒸汽通过集液通道2b进入储液腔2a内液化后完成收集。例如,预设条件可以是食物沸腾时间或加热温度达到预设值。这样,提高了烹饪效果和收集效率。
另一些实施方案中,请参照图6,盖体3与外壳12可拆卸地连接,集液容器2设置在盖体3靠近外壳12的一侧。示例性地,可拆卸连接可以是卡接。这样,盖体3方便从烹饪器具上取出,进而使集液容器2方便从盖体3取出,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锅体1包括内胆11,内胆11形成有烹饪腔1a,集液容器2设置于锅体1内,且挂接在锅体1的边缘,储液腔2a的侧壁上形成有与烹饪腔1a连通的通孔2aa。由此,在烹饪过程中,位于烹饪腔1a中的米汤b能够从通孔2aa进入到储液腔2a中,从而被集液容器2收集。
一实施例中,储液腔2a的外底壁与烹饪腔1a的内底壁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30mm。
具体地,烹饪腔1a的内底壁指的是锅体1位于烹饪腔1a底部的壁体的内表面。储液腔2a的外底壁高于烹饪腔1a的内底壁,两者之间的距离在30mm范围之内。由此,集液容器2在烹饪腔1a中的位置还可以根据烹饪腔1a的内底壁来确定,可以避免集液容器2在烹饪腔1a中的位置设置得过低,而使得烹饪腔1a内用于烹饪米饭的空间过少,从而优化了集液容器2与锅体1的相对位置关系。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烹饪器具包括外壳12可开闭地设置在外壳12锅体1上的盖体3,锅体1包括内胆11和外壳12,内胆11形成有烹饪腔1a,内胆11设置于外壳12内,盖体3设置在外壳12上,集液容器2形成有连通储液腔2a和烹饪腔1a的集液通道2b,储液腔2a设置于外壳12外,集液通道2b至少部分结构穿过盖体3与烹饪腔1a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烹饪过程中加热烹饪腔1a产生压力,将烹饪腔1a内多余的米汤b通过蒸汽的形式经集液通道2b排入储液腔2a内进行收集,减少了对锅体1的占用空间,进一步优化了集液容器2与锅体1的相对位置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烹饪腔的锅体,所述烹饪腔的内壁具有预设最高水位标示;
具有储液腔的集液容器,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以在烹饪过程中收集所述烹饪腔中多余的米汤;所述储液腔的有效容积不小于所述预设最高水位标示对应水量与所述烹饪腔中加入最小米量时所需预设最小水量的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具有第一预设水位标示,所述第一预设水位标示高于最大米量所需的预设最小加水量对应的水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最高水位标示与所述第一预设水位标示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最高水位标示与所述第一预设水位标示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的内壁具有至少一个米量标示范围,任意一个所述米量标示范围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水位标示,所述米量标示范围的下端点为低位标示、且上端点为高位标示,所述低位标示的水位不低于所述高位标示对应的米量所需的最小加水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米量标示范围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低位标示对应的米量为所述烹饪器具的最小米量,所述高位标示对应的米量大于最小米量且小于最大米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米量标示范围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米量标示范围互不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可开闭地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盖体,所述锅体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形成有所述烹饪腔,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集液容器设置在所述盖体上,且形成有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烹饪腔的集液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形成有所述烹饪腔,所述集液容器设置于所述内胆内,且挂接在所述内胆的边缘,所述储液腔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烹饪腔连通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可开闭地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盖体,所述锅体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形成有所述烹饪腔,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集液容器形成有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烹饪腔的集液通道,所述储液腔设置于所述外壳外,所述集液通道至少部分结构穿过所述盖体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CN202222712387.6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烹饪器具 Active CN218791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2387.6U CN218791744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2387.6U CN218791744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1744U true CN218791744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2387.6U Active CN218791744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1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61328A (en) Teakettle with attached boiling vessel
CN21879174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1130659U (zh)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08425910U (zh) 上内胆及烹饪器具
CN213308967U (zh) 一种多功能电饭煲
CN210185361U (zh) 分离组件及电饭煲
CN217696030U (zh) 一种低糖饭蒸笼
CN112006517B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1900002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8551362U (zh) 蒸笼盖、蒸笼组件、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CN213786826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锅
CN215383377U (zh) 一种多锅胆烹饪器具
CN219699669U (zh) 一种保温罩及烹饪容器
CN219088900U (zh) 一种聚油不凸底的可拆卸手柄锅具
CN211380769U (zh)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06964532U (zh) 一种火锅料筒及具有其的食材自动分离火锅装置
CN205018803U (zh) 一种多功能的套装锅
CN213308970U (zh) 一种多功能电饭煲
CN212878919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9720363U (zh) 烹饪容器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15534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1862507U (zh) 米汤收集组件及电饭煲
CN210493723U (zh) 鸳鸯电压力锅
CN213155376U (zh) 分离组件及电饭煲
CN108670028A (zh) 一种防止溢水的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