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6091U - 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6091U
CN218786091U CN202223422751.1U CN202223422751U CN218786091U CN 218786091 U CN218786091 U CN 218786091U CN 202223422751 U CN202223422751 U CN 202223422751U CN 218786091 U CN218786091 U CN 218786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anticollision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27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全
罗全财
李革仁
赵国文
李丁明
田侠志
余武昌
蔡相斌
史贤忠
杨吉
仁前扎西
李泽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Yironghai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Yironghai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Yironghai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Yironghai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27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6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6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6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降落架和防撞架,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四个边角安装有螺旋机翼,所述降落架对称安装在无人机本体的下端面,且降落架与无人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架设置在无人机本体的上端,且防撞架与降落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飞天航测等情况下使用的时候可以灵活在降落架上安装防撞架,方便通过防撞架对无人机上端进行防护,同时通过平衡架来增加无人机侧面的防护效果,还可以实现增加无人机平衡能的优点,而且也便于航测时候人员可以通过防撞架作为临时把手进行搬运和挪动。

Description

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防撞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现有的无人机一般都安装有避障功能,所以无人机在使用的时候没有相应的防撞机构,或者只有机翼防护机构,这样虽然在正常使用时候没有问题,但是当无人机进行航测的时候无法很好的进行防护,这样在测试过程中一旦出现碰撞等情况,不仅容易出现损坏,而且撞击以后容易出现失衡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降落架和防撞架,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四个边角安装有螺旋机翼,所述降落架对称安装在无人机本体的下端面,且降落架与无人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架设置在无人机本体的上端,且防撞架与降落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架包括中架和平衡架,所述平衡架对称安装在中架的两侧,且平衡架与中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架包括弧形架和连接杆,所述弧形架设置在连接杆的两端,且弧形架与连接杆垂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架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与弧形架一体成型,且水平杆的头部固定安装有与降落架相连接的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架包括连接球和弯板,所述连接球设置在弯板的头部,且连接球与弯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降落架包括顶板、侧弧板和落地杆,所述侧弧板对称设置在顶板的下端面,所述落地杆固定安装在侧弧板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落地杆上套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与落地杆粘合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飞天航测等情况下使用的时候可以灵活在降落架上安装防撞架,方便通过防撞架对无人机上端进行防护,同时通过平衡架来增加无人机侧面的防护效果,还可以实现增加无人机平衡性能的优点,而且也便于航测时候人员可以通过防撞架作为临时把手进行搬运和挪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无人机本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防撞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装置的左视图。
图中:1、无人机本体;11、螺旋机翼;2、降落架;21、顶板;22、侧弧板;23、落地杆;231、防滑套;3、防撞架;31、中架;311、弧形架;312、连接杆;313、水平杆;314、连接板;32、平衡架;321、连接球;322、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1、降落架2和防撞架3,无人机本体1的四个边角安装有螺旋机翼11,降落架2对称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的下端面,且降落架2与无人机本体1固定连接,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在无人机本体1的下端面对称安装降落架2,这样就可以通过降落架2来进行安装防撞架3,方便防撞架3可以通过连接板314来安装在顶板21的侧面,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中架31来对无人机本体1的顶部进行防护,可以避免无人机本体1上端发生碰撞,同时通过在中架31的两端固定安装平衡架32,方便通过平衡架32可以对无人机本体1的两端进行遮挡防护,同时通过两侧平衡架32的设置还可以实现无人机飞行时候的平衡效果,即使出现撞击也方便无人机可以更快的达到平衡状态,因而增加无人机使用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性。
降落架2包括顶板21、侧弧板22和落地杆23,侧弧板22对称设置在顶板21的下端面,落地杆23固定安装在侧弧板22的下端,落地杆23上套设有防滑套231,防滑套231与落地杆23粘合固定,通过对降落架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顶板21可以通过侧弧板22来安装落地杆23,方便通过落地杆23来便于无人机进行稳定降落,同时通过对防滑套231的设置来增加降落在地面上更加稳定。
防撞架3设置在无人机本体1的上端,且防撞架3与降落架2固定连接,防撞架3包括中架31和平衡架32,平衡架32对称安装在中架31的两侧,且平衡架32与中架31固定连接,中架31包括弧形架311和连接杆312,弧形架311设置在连接杆312的两端,且弧形架311与连接杆312垂直固定连接,弧形架311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水平杆313,水平杆313与弧形架311一体成型,且水平杆313的头部固定安装有与降落架2相连接的连接板314,平衡架32包括连接球321和弯板322,连接球321设置在弯板322的头部,且连接球321与弯板322固定连接,通过对防撞架3的结构设置来方便通过中架31来安装平衡架32,保证通过中架31和平衡架32来全面防护无人机本体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1)、降落架(2)和防撞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四个边角安装有螺旋机翼(11),所述降落架(2)对称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的下端面,且降落架(2)与无人机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架(3)设置在无人机本体(1)的上端,且防撞架(3)与降落架(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架(3)包括中架(31)和平衡架(32),所述平衡架(32)对称安装在中架(31)的两侧,且平衡架(32)与中架(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架(31)包括弧形架(311)和连接杆(312),所述弧形架(311)设置在连接杆(312)的两端,且弧形架(311)与连接杆(312)垂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311)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水平杆(313),所述水平杆(313)与弧形架(311)一体成型,且水平杆(313)的头部固定安装有与降落架(2)相连接的连接板(3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架(32)包括连接球(321)和弯板(322),所述连接球(321)设置在弯板(322)的头部,且连接球(321)与弯板(3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落架(2)包括顶板(21)、侧弧板(22)和落地杆(23),所述侧弧板(22)对称设置在顶板(21)的下端面,所述落地杆(23)固定安装在侧弧板(22)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杆(23)上套设有防滑套(231),所述防滑套(231)与落地杆(23)粘合固定。
CN202223422751.1U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 Active CN218786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2751.1U CN218786091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2751.1U CN218786091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6091U true CN218786091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4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2751.1U Active CN218786091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6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9741B (zh) 飞控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US20170291677A1 (en) Folding heavy-lif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rame
CN113232849B (zh) 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
CN209921623U (zh) 一种无人机可伸缩防撞保护装置
CN218786091U (zh) 一种航测无人机防撞机构
CN204323695U (zh) 负载平台及设有该负载平台的无人飞行器
CN212267838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及采用其的无人机
CN215972143U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防护性能好的无人机
CN213443093U (zh) 驱鸟无人机
CN210971584U (zh) 一种无人机收容台
CN213200087U (zh) 一种碳纤维无人机壳
CN213057559U (zh) 一种用于倾斜摄影测绘的无人机
CN211223215U (zh) 一种车载仪器减震平台
CN211642594U (zh) 一种智能送货无人机
CN214986050U (zh) 一种微型无人机的防撞装置
CN219406947U (zh) 一种防撞无人机支架
CN218258702U (zh) 一种森林现场通信中继无人机
CN213384750U (zh) 一种底座防碰撞的植保勘察用无人机
CN221068483U (zh) 一种工程测绘无人机
CN112498725A (zh) 一种无人机测绘的摄像头保护装置
CN206528615U (zh) 固定翼无人机框架及固定翼无人机
CN213800162U (zh) 一种多旋翼搭载用无人机检测装置
CN214986009U (zh) 一种穿越机机架
CN212738523U (zh) 一种空中拍照用防抖飞行器
CN220996813U (zh) 一种无人机落地缓冲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