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4383U - 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4383U
CN218784383U CN202223104986.6U CN202223104986U CN218784383U CN 218784383 U CN218784383 U CN 218784383U CN 202223104986 U CN202223104986 U CN 202223104986U CN 218784383 U CN218784383 U CN 218784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nergy
water tank
heating
evapor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49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刚
曹家健
朱胜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49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4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4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4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蒸锅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包括主机和水箱,所述水箱固定设于主机内腔中,水箱的上端为开口设置,所述主机内设有发热组件,发热组件与水箱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水箱内可拆卸地设有聚能组件,聚能组件上设有蒸发腔,蒸发腔的上端开口设置形成蒸汽出口;所述蒸发腔的下端口与发热组件配对设置,且水箱的内腔通过水路连通所述蒸发腔的下端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聚能组件为独立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上,方便清理防止形成水垢;发热组件仅针对蒸汽腔的水进行加热,加快水的沸腾以及产生蒸汽速度;蒸发腔内的水量获得稳定的补给,保证稳定持续地输出水蒸气。

Description

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蒸锅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背景技术
蒸锅是常用的烹饪器具之一,主要是利用蒸汽把锅内的馒头、点心、菜品等蒸熟。目前市场主要的蒸锅分为燃气蒸锅与电蒸锅。其中,电蒸锅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热器对锅体内的水加热而形成高温蒸汽,然后利用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在蒸炖食物时,锅体内的水后需要连续地保持在沸腾状态,从而才能产生足够的蒸汽对食物进行蒸炖,耗能较大。目前的电蒸锅一般采用封闭式或开放式的蒸汽发生器。
如中国专利CN213664800U公开了一种聚能蒸炖锅,包括加热容器、上盖和蒸笼,上盖盖合在加热容器上并将其容腔的开口覆盖;蒸笼包括蒸盘和第一环形壁板,蒸盘的外边沿与第一环形壁板的下边沿连接,蒸盘上设有多个蒸汽孔,所述蒸盘的下表面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环形挡板,环形挡板顶部将蒸盘分隔为内围和外围,环形挡板围成的空间与加热装置的位置相对应,蒸盘内围的外边沿上设有收水槽,收水槽的底部与环形挡板围成的空间相连通。
这种蒸锅使用了相当于封闭式的蒸汽发生结构,即通过环形挡板在容器内围挡形成独立的蒸汽发生区域,通过发热组件对蒸汽发生区域加热以加快蒸汽产生的速度,使蒸汽集中进入蒸笼内提高蒸制速度。但仅凭借冷凝水的回流,不足以补充蒸汽发生区域内的水量损失,环形挡板内的水容易烧干,发热组件表面容易形成水垢导致发热效率下降。部分采用封闭式蒸汽发生器的产品,需要采用纯净水作为蒸汽水源以避免水垢的产生。
现有的开放式蒸汽发生结构,需要配置水泵以及水路循环系统,既增加了能耗,水泵的间歇工作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用户使用体验度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形成蒸汽速度快、蒸汽量稳定的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包括主机和水箱,所述水箱固定设于主机内腔中,水箱的上端为开口设置,所述主机内设有发热组件,发热组件与水箱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水箱内可拆卸地设有聚能组件,聚能组件上设有蒸发腔,蒸发腔的上端开口设置形成蒸汽出口;所述蒸发腔的下端口与发热组件配对设置,且水箱的内腔通过水路连通所述蒸发腔的下端口。所述聚能组件为独立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上,发热组件设置在水箱的底板上以方便清理防止形成水垢;所述聚能组件将蒸发腔独立设置在水箱的内腔中,当然蒸发腔上端的蒸汽出口高于水箱内腔的水位高度。尤其在于,所述发热组件仅针对蒸汽腔的水进行加热,加快水的沸腾以及产生蒸汽速度。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水路包括补水水路和进水水路,聚能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上,进而在聚能组件和发热组件之间形成进水水路,所述聚能组件上设有补水水路,水箱的内腔、补水水路、进水水路和蒸发腔下端口依次连通设置。所述水箱内的水通过补水水路、进水水路进入蒸发腔的下端口,蒸发腔内的水量获得稳定的补给,保证蒸发量与补水量之间平衡,保证稳定持续地输出水蒸气,更加节能和环保。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口,发热组件下沉设置在定位口处从而在底板上形成槽位,所述聚能组件的下端设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底面上设有定位环,分隔板盖装在定位口上,且定位环插入设置在槽位内,进而在分隔板、发热组件和定位环之间形成进水水路。所述发热组件下沉设置以配合所述定位口形成槽位,定位环插入槽位内与其构成配合连接,分隔板盖装在定位口上使所述定位环内部与水箱内腔隔开,分隔板与定位口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结构,进而在定位环内形成独立的进水水路,该进水水路用于连通蒸发腔,蒸发腔内的水挥发后可通过进水水路进行补充,使蒸发腔可持续产生蒸汽。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聚能组件为筒形结构,补水水路包括补水槽和补水孔,所述补水槽沿竖向开设于聚能组件的侧壁上,补水槽连通水箱的内腔和聚能组件的内腔;所述补水孔开设于分隔板上,补水孔连通聚能组件的内腔和分隔板下方的进水水路。所述聚能组件装配在水箱底板上后,筒形的聚能组件形成一个内腔,补水槽沿竖向开设在聚能组件的侧壁上,使水箱内的水可通过补水槽进入聚能组件的内腔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补水槽的竖向长度大于水箱内的最大水位变化幅度,即水箱内的水在最高水位时不能摸过聚能组件上端面,防止水从蒸汽出口进入蒸发腔。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聚能组件的侧壁具有一定厚度,蒸发腔开设于聚能组件的侧壁上,且蒸发腔的蒸汽出口贯穿聚能组件的上端面,蒸发腔的下端贯穿分隔板从而连通所述进水水路。所述蒸发腔设置在聚能组件的侧壁上,聚能组件将蒸发腔与水箱内腔隔断,发热组件工作时仅针对蒸发腔内的水进行加热,去除聚能组件自身的材料导热因素后,发热组件可以最大速度地加热蒸发腔内的水产生蒸汽。那么,优选的聚能组件可采用隔热材料制作,或为了减少蒸发腔的热量损失,可以加大聚能组件侧壁的厚度。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分隔板的底面上设有限流筋,限流筋环绕设置在补水孔的四周,限流筋的下端口与发热组件的上端面间隔设置形成限流口。所述限流筋设置在进水水路中,使限流口存在于限流筋和发热组件的上端面之间,改变蒸发腔的下端口和补水孔之间的流量。
所述限流筋与发热组件上端面之间的间距优选为1.5mm,所述蒸发腔的容量优选为53ml,发热组件的功率为1800W。所述限流口控制的流量可保证蒸发腔的挥发量和进水水路的补水量平衡。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蒸发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类似于具有开口的环形结构,发热组件包括发热板和发热管,发热板设置在定位口的下方并与底板密封连接;所述发热管呈环形贴合设置在发热板的底面上,从而使发热管与蒸发腔配对设置。所述蒸发腔采用环形结构以适配发热管的形状,同时所述聚能组件也采用筒状结构来设置蒸发腔,蒸发腔的形状与发热管适配,使发热管仅对蒸发腔内的水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和蒸汽产生速度。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定位口的内边缘上设有定位凸块,分隔板的外边缘上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凸块和定位卡槽适配连接,二者形成一个周向上的位置配对,保证发热管与蒸发腔配对设置。
根据以上方案,还包括隔水盘、蒸盘和锅盖,所述隔水盘与水箱的上端口适配连接,隔水盘上设有扣合帽盖,扣合帽盖与聚能组件的上端配对连接,扣合帽盖上设有排气口;所述蒸盘可搁置与隔水盘上,蒸盘上设有通孔以及若干回流孔,通孔与排气口配对设置;所述锅盖可盖合在水箱的上端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聚能组件为独立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上,发热组件设置在水箱的底板上以方便清理防止形成水垢;所述聚能组件将蒸发腔独立设置在水箱的内腔中,当然蒸发腔上端的蒸汽出口高于水箱内腔的水位高度;所述发热组件仅针对蒸汽腔的水进行加热,加快水的沸腾以及产生蒸汽速度;所述水箱内的水通过补水水路、进水水路进入蒸发腔的下端口,蒸发腔内的水量获得稳定的补给,保证蒸发量与补水量之间平衡,保证稳定持续地输出水蒸气,更加节能和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聚能组件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聚能组件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聚能组件安装在水箱底板上的示意图。
图中:
1、主机;2、聚能组件;3、发热板;4、隔水盘;11、水箱;12、底板;13、进水水路;14、定位口;15、定位凸块;21、蒸发腔;22、分隔板;23、定位环;24、补水槽;25、补水孔;26、限流筋;27、定位卡槽;31、发热管;41、蒸盘;42、锅盖;43、扣合帽盖;44、排气口;4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包括主机1和水箱11,所述水箱11固定设于主机1内腔中,水箱11的上端为开口设置,所述主机1内设有发热组件,发热组件与水箱11的底板12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1内可拆卸地设有聚能组件2,聚能组件2上设有蒸发腔21,蒸发腔21的上端开口设置形成蒸汽出口;所述蒸发腔21的下端口与发热组件配对设置,且水箱11的内腔通过水路连通所述蒸发腔21的下端口。所述聚能组件2为独立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12上,发热组件设置在水箱11的底板12上以方便清理防止形成水垢;所述聚能组件2将蒸发腔21独立设置在水箱11的内腔中,当然蒸发腔21上端的蒸汽出口高于水箱11内腔的水位高度。尤其在于,所述发热组件仅针对蒸汽腔的水进行加热,加快水的沸腾以及产生蒸汽速度。
所述水路包括补水水路和进水水路13,聚能组件2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12上,进而在聚能组件2和发热组件之间形成进水水路13,所述聚能组件2上设有补水水路,水箱11的内腔、补水通路、进水水路13和蒸发腔21下端口依次连通设置。所述水箱11内的水通过补水水路、进水水路13进入蒸发腔21的下端口,蒸发腔21内的水量获得稳定的补给,保证蒸发量与补水量之间平衡,保证稳定持续地输出水蒸气,更加节能和环保。
所述底板12上设有定位口14,发热组件下沉设置在定位口14处从而在底板12上形成槽位,所述聚能组件2的下端设有分隔板22,分隔板22的底面上设有定位环23,分隔板22盖装在定位口14上,且定位环23插入设置在槽位内,进而在分隔板22、发热组件和定位环23之间形成进水水路13。所述发热组件下沉设置以配合所述定位口14形成槽位,定位环23插入槽位内与其构成配合连接,分隔板22盖装在定位口14上使所述定位环23内部与水箱11内腔隔开,分隔板22与定位口14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结构,进而在定位环23内形成独立的进水水路13,该进水水路13用于连通蒸发腔21,蒸发腔21内的水挥发后可通过进水水路13进行补充,使蒸发腔21可持续产生蒸汽。
所述聚能组件2为筒形结构,补水水路包括补水槽24和补水孔25,所述补水槽24沿竖向开设于聚能组件2的侧壁上,补水槽24连通水箱11的内腔和聚能组件2的内腔;所述补水孔25开设于分隔板22上,补水孔25连通聚能组件2的内腔和分隔板22下方的进水水路13。所述聚能组件2装配在水箱11底板12上后,筒形的聚能组件2形成一个内腔,补水槽24沿竖向开设在聚能组件2的侧壁上,使水箱11内的水可通过补水槽24进入聚能组件2的内腔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补水槽24的竖向长度大于水箱11内的最大水位变化幅度,即水箱11内的水在最高水位时不能摸过聚能组件2上端面,防止水从蒸汽出口进入蒸发腔21。
所述聚能组件2的侧壁具有一定厚度,蒸发腔21开设于聚能组件2的侧壁上,且蒸发腔21的蒸汽出口贯穿聚能组件2的上端面,蒸发腔21的下端贯穿分隔板22从而连通所述进水水路13。所述蒸发腔21设置在聚能组件2的侧壁上,聚能组件2将蒸发腔21与水箱11内腔隔断,发热组件工作时仅针对蒸发腔21内的水进行加热,去除聚能组件2自身的材料导热因素后,发热组件可以最大速度地加热蒸发腔21内的水产生蒸汽。那么,优选的聚能组件2可采用隔热材料制作,或为了减少蒸发腔21的热量损失,可以加大聚能组件2侧壁的厚度。
所述分隔板22的底面上设有限流筋26,限流筋26环绕设置在补水孔25的四周,限流筋26的下端口与发热组件的上端面间隔设置形成限流口。所述限流筋26设置在进水水路13中,使限流口存在于限流筋26和发热组件的上端面之间,改变蒸发腔21的下端口和补水孔25之间的流量。
所述限流筋26与发热组件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即限流口的宽度优选为1.5mm,所述蒸发腔21的容量优选为53ml,发热组件的功率为1800W。所述限流口控制的流量可保证蒸发腔21的挥发量和进水水路13的补水量平衡。
所述蒸发腔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类似于具有开口的环形结构,发热组件包括发热板3和发热管31,发热板3设置在定位口14的下方并与底板12密封连接;所述发热管31呈环形贴合设置在发热板3的底面上,从而使发热管31与蒸发腔21配对设置。所述蒸发腔21采用环形结构以适配发热管31的形状,同时所述聚能组件2也采用筒状结构来设置蒸发腔21,蒸发腔21的形状与发热管31适配,使发热管31仅对蒸发腔21内的水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和蒸汽产生速度。
所述定位口14的内边缘上设有定位凸块15,分隔板22的外边缘上设有定位卡槽27。所述定位凸块15和定位卡槽27适配连接,二者形成一个周向上的位置配对,保证发热管31与蒸发腔21配对设置。
还包括隔水盘4、蒸盘41和锅盖42,所述隔水盘4与水箱11的上端口适配连接,隔水盘4上设有扣合帽盖43,扣合帽盖43与聚能组件2的上端配对连接,扣合帽盖43上设有排气口44;所述蒸盘41可搁置与隔水盘4上,蒸盘41上设有通孔45以及若干回流孔46,通孔45与排气口44配对设置;所述锅盖42可盖合在水箱11的上端口上。所述锅盖42盖合在主机1的上端面上从而与水箱2配对形成蒸制腔,隔水盘4、蒸盘41一上一下设置在蒸制腔内,蒸发腔21内产生的水汽通过蒸汽出口以及通孔进入蒸盘41上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包括主机和水箱,所述水箱固定设于主机内腔中,水箱的上端为开口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内设有发热组件,发热组件与水箱的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水箱内可拆卸地设有聚能组件,聚能组件上设有蒸发腔,蒸发腔的上端开口设置形成蒸汽出口;
所述蒸发腔的下端口与发热组件配对设置,且水箱的内腔通过水路连通所述蒸发腔的下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路包括补水水路和进水水路,聚能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上,进而在聚能组件和发热组件之间形成进水水路,
所述聚能组件上设有补水水路,水箱的内腔、补水水路、进水水路和蒸发腔下端口依次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口,发热组件下沉设置在定位口处从而在底板上形成槽位,
所述聚能组件的下端设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底面上设有定位环,分隔板盖装在定位口上,且定位环插入设置在槽位内,进而在分隔板、发热组件和定位环之间形成进水水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能组件为筒形结构,补水水路包括补水槽和补水孔,所述补水槽沿竖向开设于聚能组件的侧壁上,补水槽连通水箱的内腔和聚能组件的内腔;
所述补水孔开设于分隔板上,补水孔连通聚能组件的内腔和分隔板下方的进水水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能组件的侧壁具有一定厚度,蒸发腔开设于聚能组件的侧壁上,且蒸发腔的蒸汽出口贯穿聚能组件的上端面,蒸发腔的下端贯穿分隔板从而连通所述进水水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板的底面上设有限流筋,限流筋环绕设置在补水孔的四周,限流筋的下端口与发热组件的上端面间隔设置形成限流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类似于具有开口的环形结构,发热组件包括发热板和发热管,发热板设置在定位口的下方并与底板密封连接;
所述发热管呈环形贴合设置在发热板的底面上,从而使发热管与蒸发腔配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口的内边缘上设有定位凸块,分隔板的外边缘上设有定位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隔水盘、蒸盘和锅盖,所述隔水盘与水箱的上端口适配连接,隔水盘上设有扣合帽盖,扣合帽盖与聚能组件的上端配对连接,扣合帽盖上设有排气口;
所述蒸盘可搁置与隔水盘上,蒸盘上设有通孔以及若干回流孔,通孔与排气口配对设置;
所述锅盖可盖合在水箱的上端口上。
CN202223104986.6U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Active CN218784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4986.6U CN218784383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4986.6U CN218784383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4383U true CN218784383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2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4986.6U Active CN218784383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4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166410A (ja) 瀝米飯炊飯器
CN103654370B (zh) 一种蒸箱微波炉一体机
CN107252246B (zh) 蒸汽锅
CN218784383U (zh) 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CN204698376U (zh) 汽锅及烹饪器具
CN213309004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215411810U (zh) 蒸汽发生装置及熨烫装置
CN209883803U (zh) 一种蒸烤组合机
CN211673734U (zh) 蒸汽发生装置
CN221060366U (zh) 一种电蒸锅
CN219629320U (zh) 加热效率高的微压电蒸锅
CN217959739U (zh) 一种电蒸锅的加热底座
CN218571999U (zh) 一种电蒸锅上的热能内循环聚能罩及电蒸锅
CN213664799U (zh) 一种蒸笼
CN219629319U (zh) 一种微压电蒸锅
CN219629318U (zh) 一种微压速蒸锅
CN214208045U (zh) 一种适用性强的肠粉机
CN217875796U (zh) 一种蒸汽快速发生装置
CN204635987U (zh) 一种电热锅
CN221105513U (zh) 一种电蒸锅
CN218500475U (zh) 烹饪器具
CN202760997U (zh) 多功能电蒸锅
CN217488277U (zh) 蒸汽烹饪设备
CN219995309U (zh)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用聚能件及蒸汽加热锅具
CN210783909U (zh) 一种快速蒸炖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