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4148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4148U
CN218764148U CN202222656333.2U CN202222656333U CN218764148U CN 218764148 U CN218764148 U CN 218764148U CN 202222656333 U CN202222656333 U CN 202222656333U CN 218764148 U CN218764148 U CN 218764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on
chamber
door
opening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63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孟亮
伍智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63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4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4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4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散热组件及箱门。所述箱体内具有制冷间室及电器室,所述电器室设于所述制冷间室下方,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开口,所述电器室具有出风口,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与所述电器室的出风口位于同一侧。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器室内。所述箱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所述箱门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箱体铰接。通过将箱门朝向出风口的一端与箱体铰接,使得箱门的另一端相对于箱体向外翻转以打开制冷间室开口,从而将出风口散发的热量隔绝在箱门远离箱体的一侧,避免出风口散发的热量进入制冷间室内部造成制冷间室温度升高,进而降低制冷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冰箱等制冷设备通常将冷凝器置于箱体的侧板或背板上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的制冷设备适合应用在空气能自然流通的环境中。但是,若是将制冷设备置于整体橱柜内,制冷设备的侧板或背部受到壁柜的阻隔,气流受到阻挡,散热通道通风困难,最终容易导致制冷设备无法及时散热而产生损坏。因此,相关技术中,对于嵌入式的制冷设备通常是将压缩机等散热组件放置在设备的底部,并在前侧设置进出风口,提高嵌入式制冷设备的散热效果。然而,热风有向上升的特性,当箱门开启时,底部出风口流出的热风将会传递至制冷设备的制冷腔体内,导致腔体内温度升高,从而增加制冷设备的制冷系统的功耗。因此,相关技术中当嵌入式制冷设备的箱门开启时出风口散热会传递至制冷腔体内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设备以解决具有底部出风口的制冷设备在箱门开启时出风口散热会传递至制冷腔体内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制冷间室及电器室,所述电器室设于所述制冷间室下方,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开口,所述电器室具有出风口,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与所述出风口位于同一侧;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器室内;
箱门,所述箱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所述箱门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箱体铰接。
其中,所述电器室具有开口,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与所述电器室的开口位于同一侧,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电器室的开口处。
其中,所述箱体的底面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箱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电器室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内。
其中,还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且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多个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格栅条。
其中,所述电器室还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电器室的开口处。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及散热风机。
其中,所述压缩机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
其中,所述散热风机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之间。
其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芯片,所述半导体芯片具有制冷端及散热端,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所述散热端及散热风机。
其中,所述制冷设备为嵌入式冰箱。
其中,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的接触面。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散热组件及箱门,所述箱体内具有制冷间室及电器室,所述电器室设于所述制冷间室下方,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开口,所述电器室具有出风口,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与所述电器室的出风口位于同一侧,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器室内,所述箱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所述箱门朝向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箱体铰接,通过将箱门朝向出风口的一端与箱体铰接,使得箱门的另一端相对于箱体向外翻转以打开制冷间室开口,从而将出风口散发的热量隔绝在箱门远离箱体的一侧,避免出风口散发的热量进入制冷间室内部造成制冷间室温度升高,进而降低制冷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制冷设备的一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制冷设备的箱门在运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制冷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制冷设备的箱门在运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制冷设备的一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制冷设备的箱门在运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的制冷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制冷设备的箱门在运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制冷设备的箱门在运动状态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的制冷设备利用箱门进行隔热恰好可以在打开箱门时隔绝出风口出散发的热量,因此可避免热量进入制冷间室内而影响制冷间室的制冷。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制冷设备的一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制冷设备的箱门在运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制冷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制冷设备的箱门在运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制冷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制冷设备100包括箱体200、制冷系统及箱门400。箱体200内具有分隔的制冷间室210及电器室220,制冷间室210用于对放置的物品进行制冷保温。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组件及散热组件300。本实施例中,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211,散热组件300包括压缩机301、冷凝器302及散热风机303。制冷间室210内设有蒸发器211,冷媒在蒸发器211内蒸发变为蒸气,吸收制冷间室210内的热量,使制冷间室210内温度下降,达到冷冻、冷藏物品的效果。电器室220用于容置散热组件300,包括压缩机301、冷凝器302及散热风机303,散热组件300用于将制冷间室210中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从而保持制冷组件有持续的吸热能力。压缩机301和冷凝器302在工作过程中向电器室220释放热量,而散热风机303用于驱动电器室220内的空气流动,以将压缩机301及冷凝器302释放的热量排出电器室220。
如图1至图3所示,电器室220设于制冷间室210下方。压缩机301设于制冷设备100的底部有利于压缩机301的回油顺畅。且因压缩机工作时振动较大,压缩机设置于制冷设备的底部可以避免设备的大幅振动,同时降低整机的重心,提升制冷设备的稳定性;且对于用户体验方面,压缩机等散热组件放置于设备的底部距离人体较远,还可以有效降低制冷设备的噪音。
制冷间室210具有开口,电器室220具有出风口221,制冷间室210的开口与电器室220的出风口221位于同一侧,有利于电器室220将散热组件300的热量排向远离箱体200的一侧。当制冷设备100放置于壁柜中时,制冷间室210的开口与电器室220的开口朝向壁柜的开口,制冷间室210开口朝向无遮挡的环境中,方便用户拿取制冷间室210中的物品。而出风口221朝向无遮挡的环境中,有利于电器室220中的热空气可以直接排出外界环境,不会影响到散热组件300的散热效果。
电器室220还可具有开口,电器室220的开口与制冷间室210的开口位于同一侧,出风口221位于电器室220的开口处,有利于出风口221的出风顺畅。
箱门400可以与箱体200形成密封的制冷间室210,箱门400用于打开或关闭制冷间室210的开口,当箱门400开启时,制冷间室210与外界连通;当箱门400关闭时,制冷间室210与外界隔绝,制冷间室210内制冷保温。传统的单门制冷设备皆是箱门的左侧或右侧与箱体铰接,通过使箱门另一侧的自由端运动来打开制冷间室。因热空气有向上的特性,当箱门打开时,散热组件内产生的热空气通过电器室的出风口流出并向上流动。因制冷间室位于电器室的上方,从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将会进入制冷间室内,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温度接近40℃,而制冷间室内的温度一般在10℃以下,两者温差相对较大,从而能够使得制冷间室内温度升高,影响制冷间室的制冷,增加制冷设备的功耗。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的制冷间室210为一个,对应的箱门400也为一个。本实施例中,制冷间室210开口与电器室220开口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箱门400朝向出风口221的一端为箱门400的下端,因此箱门400的下端与位于电器室220开口所在平面的箱体200铰接,箱门400的上端可以相对于箱体200运动。当箱门400上端相对于箱体200朝箱体200外侧转动,出风口221与箱体200之间存在箱门400,利用箱门400进而对热空气进行隔离,因此出风口221处流出的热空气在遇到箱门400时就被阻隔,而无法继续流动至制冷间室210内,有效避免出风口221流出的热风影响到制冷间室210内的制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散热风机303位于压缩机301及冷凝器302之间,且散热风机303的进风面朝向冷凝器302。散热风机303运转时,其进风面可以快速吸收冷凝器302的热量并向压缩机301的方向散发出去,一方面可以快速带走冷凝器302散发的热量使得冷凝器302的散热均匀,能使散热气流与冷凝器302充分接触,增强冷凝器302的散热性能。另一方面压缩机301在压缩制冷过程中也在不断释放热量,因此给压缩机301降温也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和延长压缩机301的工作寿命。本申请在散热风机303的作用下,流动的空气流经冷凝器302后还吹向温度更高的压缩机301,进一步实现对压缩机301的降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器室220所在的箱体200处开设有贯通的进风口222,压缩机301靠近出风口221设置,冷凝器302靠近进风口222设置。因此制冷设备100在运行时,外环境中的冷空气在散热风机303的作用下,从进风口222流进电器室220内,经过冷凝器302至压缩机301,最后冷空气变成热空气从出风口221流出。使得冷空气可以直接接触冷凝器302,加快冷凝器302的散热效率,同时热空气不会积存在电器室220或者是放置制冷设备100的壁柜内而被顺利排出制冷设备100汇入环境中,从而维持制冷设置的稳定运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风口222设置于电器室220的开口处。进风口222设置于电器室220的开口也就是设置于箱体200的前侧,在进风口222处无遮挡,大量冷空气可以在散热风机303的作用下快速进入电器室220进行换热。与进风口222连通的进气通道可设置成与出风口221所连通的出气通道彼此隔离,且进气通道连通至散热风机303的进气侧,出气通道连通至散热风机303的排气侧。从而,冷空气可以依次流经进风口222、进气通道、散热风机303、出气通道、出风口221,进而实现散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制冷设备100还包括导风机构500,导风机构500与箱体200连接且与电器室220的出风口221对应设置。当进风口222及出风口221都位于电器室220的开口时,导风机构500与箱体200连接且与电器室220的开口对应设置,进风口222进风及出风口221出风都将经过导风机构500。导风机构500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进风口222的进风方向及出风口221的出风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导风机构500可以为多个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格栅条501,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导风格栅条501的摆动来控制进出风口221的上下风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风机构500还可以为多个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格栅条501,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导风格栅条501的摆动来控制进出风口221的左右风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风机构500也可以为多个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格栅条501以及多个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格栅条501组合而成,此时可以通过控制不同方向的导风格栅的组合摆动来控制多种进出风口221的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冷间室210内设置有照明灯,而照明灯的开启与关闭通过微动开关600控制。如图3所示,在箱门400与箱体200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微动开关600。当打开箱门400时,微动开关600触点接通照明灯电路连通,照明灯开启。当关闭箱门400时,微动开关600被按压后照明灯电路断开,照明灯关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箱门400远离箱体200的表面上固定有把手700,且把手700位于该表面中线以上的位置。当用户对把手700施加一个朝向箱体200外侧的拉力,箱门400上端即可朝向箱体200外侧进行转动,更方便用户的日常操作。
因制冷间室210开口与电器室220开口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箱门400与位于电器室220开口所在平面处的箱体200铰接,则会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当箱门400上端相对于箱体200转动时,箱门400将会遮挡部分电器室220开口,遮挡住部分出风口221和/或进风口222,从而影响进风效果和/或出风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箱门400与箱体200铰接处会存在缝隙,则当箱门400下拉打开时,虽箱门可以阻隔大部分的热空气,但依旧会存在部分热空气通过缝隙进入至制冷间室210内,进而影响制冷间室210内的制冷。因此,本申请提出另一实施例,如图4至图5所示,箱体200的底面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A,本实施例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制冷间室210开口与电器室220开口处于不同的垂直平面上,当箱门400关闭时,箱门400在第一平面A的正投影在电器室220在第一平面A的正投影内,且箱门400的下端与电器室220所在箱体200的顶壁的顶面铰接。因此当箱门400上端受到拉力朝向箱体200外侧转动时,出风口221流出向上运动的热空气全部被箱门400所隔绝,而无法通过缝隙进入制冷间室210内,更好的避免了出风口221流出的热空气对制冷间室210内制冷的影响。
依据一些制冷设备需要不同的制冷温度,本申请提供了第二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至图10,图6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制冷设备的一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制冷设备的箱门在运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所示的制冷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制冷设备的箱门在运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6至图8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的制冷间室210数量可以为若干个,每一制冷间室210内独立设置有对应的蒸发器211,用于控制不同制冷间室210的不同制冷温度。对应的,每一制冷间室210有一箱门与之匹配形成密封的制冷间室210。本实施例中,制冷间室210开口与电器室220开口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与电器室220相邻的箱门400为第一箱门401,第一箱门401对应第一制冷间室210。第一箱门401朝向出风口的一端为第一箱门401的下端,第一箱门401的下端与位于电器室220开口所在平面的箱体200铰接,第一箱门401的上端可以相对于箱体200运动。当第一箱门401上端相对于箱体200朝箱体200外侧转动,出风口221与箱体200之间存在第一箱门401,利用第一箱门401进而对热空气进行隔离,因此出风口221处流出的热空气在遇到第一箱门401时就被阻隔,而无法继续流动至制冷间室210内,有效避免出风口221流出的热空气影响到制冷间室210内的制冷。第一箱门401上方的其余箱门400因其位于出风口221的上方,所以出风口221处的热空气也可能通过传递进入所在制冷间室210,因此同样选用箱门400朝向出风口221的一端与箱体铰接效果更好,但因其因距离出风口221距离较远,也可以选择其余连接方式与箱体200铰接。
如图9至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图8所示实施例的区别是制冷间室210开口与电器室220开口处于不同的竖直平面上。当箱门400关闭时,箱门400在第一平面A的正投影在电器室220在第一平面A的正投影内,且第一箱门401的下端与电器室220所在箱体200的顶壁的顶面铰接。因此当第一箱门401上端受到拉力朝向箱体200外侧转动时,出风口221流出向上运动的热空气全部被第一箱门401所隔绝,而无法通过缝隙进入制冷间室210内,更好的避免了出风口221流出的热空气对第一制冷间室210内制冷的影响。第一箱门401上方的其余箱门400因其位于出风口221的上方,所以出风口221处的热空气也可能通过传递进入所在制冷间室210,因此同样选用箱门400朝向出风口221的一端与箱体铰接效果更好,但因其因距离出风口221距离较远,也可以选择其余连接方式与箱体200铰接。
为了适配不同的尺寸的壁柜,本申请提供了第三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1至图12,图11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制冷设备的箱门在运动状态下的俯视图。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箱门400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设置。左侧箱门400所在制冷间室210的下方设置有电器室220,电器室220内设有散热组件300,左侧箱门400朝向出风口221的一端为左侧箱门400的下端,因此如图12所示,左侧箱门400与箱体200的连接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左侧箱门400的下端与箱体200铰接,左侧箱门400的上端可以相对于箱体200朝向箱体外侧转动。而右侧箱门400所在箱体200的底部未设有散热组件300,热空气对右侧箱门400所在制冷间室210的影响较小,当左右两侧箱门位于同一水平平面,且无间隙时,如图12所示,右侧箱门400可以将其右端与箱体200铰接,右侧箱门400的左侧相对于箱体200转动,便于右侧箱门400的开启。若左右两侧箱门不位于同一水平平面,或者左右两侧箱门存在间隙,则右侧箱门400可以选择朝向出风口221的一端即其左端与箱体200铰接,右侧箱门400的右侧相对于箱体200转动,这样可以完全阻隔热空气进入制冷间室210,有利于保护制冷间室210的制冷。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侧箱门400与右侧箱门400可以分别对应两个独立的制冷间室210,对应设置有各自的蒸发器211,对应不同的制冷温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侧箱门400与右侧箱门400可以皆属于同一制冷间室210,打开任一箱门400皆可使整个制冷间室210与外界环境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制冷设备100还可以选用半导体芯片制冷。半导体芯片制冷不需要任何制冷剂,可连续工作,也没有污染源和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将半导体芯片的制冷端设于制冷间室210内,半导体芯片的散热端设于电器室220内,利用散热风机303对散热端进行散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制冷设备100为嵌入式冰箱,可以适配多种壁柜、墙壁及橱柜使用,不仅散热过程不受嵌入式安装方式的限制,还能保证冰箱的制冷间室的制冷不受影响,确保嵌入式冰箱的制冷及散热效果良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通过将箱门朝向出风口的一端与箱体铰接,使得箱门的另一端相对于箱体向外翻转以打开制冷间室开口,从而将出风口散发的热量隔绝在箱门远离箱体的一侧,避免出风口散发的热量进入制冷间室内部造成制冷间室温度升高,降低制冷设备的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制冷间室及电器室,所述电器室设于所述制冷间室下方,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开口,所述电器室具有出风口,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与所述出风口位于同一侧;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器室内;
箱门,所述箱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
所述箱门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箱体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室具有开口,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与所述电器室的开口位于同一侧,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电器室的开口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面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箱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电器室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内。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且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多个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格栅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室还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电器室的开口处。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及散热风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芯片,所述半导体芯片具有制冷端及散热端,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所述散热端及散热风机。
11.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为嵌入式冰箱。
12.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的接触面。
CN202222656333.2U 2022-10-09 2022-10-09 制冷设备 Active CN218764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6333.2U CN218764148U (zh) 2022-10-09 2022-10-09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6333.2U CN218764148U (zh) 2022-10-09 2022-10-09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4148U true CN218764148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9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6333.2U Active CN218764148U (zh) 2022-10-09 2022-10-09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4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45059B1 (en) Built-in refrigerator
JP6054639B2 (ja) 冷蔵庫
KR920001528B1 (ko) 냉장고
KR101821097B1 (ko) 냉장고
CN218764148U (zh) 制冷设备
CN110887095B (zh) 吸油烟机
CN210625065U (zh) 回风口形成于箱体侧壁的冰箱
CN219390180U (zh) 半导体制冷的制冷设备
CN219222966U (zh) 嵌入式的制冷设备
KR101946580B1 (ko) 냉장고
CN219063863U (zh) 底部制冷的制冷设备
CN219063862U (zh) 制冷设备
CN218154982U (zh) 冰箱
CN218154981U (zh) 冰箱
WO2020173355A1 (zh) 送风机位于蒸发器横向侧方下游的冰箱
KR100382480B1 (ko) 냉장고의 냉기순환구조
JP2004361082A (ja) 冷蔵庫
CN221259206U (zh) 风循环装置及制冷设备
CN219037295U (zh) 冰箱
CN217876704U (zh) 一种制冷模组中置的美妆冰箱
CN118274546A (zh) 制冷设备
CN117847913A (zh)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介质及控制系统
CN220489501U (zh) 嵌入式冷柜换气系统
JP7038779B1 (ja) 冷蔵庫
WO2021042769A1 (zh) 一种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