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1170U - 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1170U
CN218761170U CN202223271496.5U CN202223271496U CN218761170U CN 218761170 U CN218761170 U CN 218761170U CN 202223271496 U CN202223271496 U CN 202223271496U CN 218761170 U CN218761170 U CN 218761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uplicate
duplicate gear
meshed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14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显
董斌
张都兵
张明伟
崔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ile Jinchi Gene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ile Jinchi Gene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ile Jinchi Gener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ile Jinchi Gene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14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1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1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1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包括副轴,所述副轴上设置有第二双联齿轮和第三双联齿轮;所述第三双联齿轮靠近所述第二双联齿轮一方设有内齿,所述内齿可与第二双联齿轮与之相近一端的后向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双联齿轮上设置有换挡拨叉;所述第三双联齿轮的左齿轮可与前驱输出轴上的前驱从动齿轮和后驱输出轴上的后驱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双联齿轮的右齿轮可与后驱从动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两驱输出和四驱输出的便捷切换,同时具有变速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四轮摩托车所使用的倒挡器一般都是把三轮摩托车的倒挡器直接拿来使用,实现后轮驱动。其结构简单、方便,成本也低,是多数四轮摩托车产品的优选倒挡器。
但是,现有三轮摩托车的倒挡器大多只能实现后轮驱动,部分能进行变速但不带四驱,或者带四驱不带变速,或者带变速带四驱但不能实现两驱和四驱的转换;使得四轮摩托车产品的适应性和经济性始终没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进行两驱和四驱切换的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进行两驱和四驱切换的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包括副轴,所述副轴上设置有第二双联齿轮和第三双联齿轮;所述第三双联齿轮靠近所述第二双联齿轮一方设有内齿,所述内齿可与第二双联齿轮与之相近一端的后向齿轮啮合;
所述第三双联齿轮上设置有换挡拨叉;
所述第三双联齿轮的左齿轮可与前驱输出轴上的前驱从动齿轮和后驱输出轴上的后驱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双联齿轮的右齿轮可与后驱从动齿轮啮合。
通过在副轴上设置两个双联齿轮及换挡拨叉,换挡拨叉可使第三双联齿轮与第二双联齿轮实现啮合与分离。当第三双联齿轮内齿与第二双联齿轮实现啮合时,第三双联齿轮的左齿轮与前驱输出轴上的前驱从动齿轮啮合,第三双联齿轮的右齿轮与后驱从动齿轮啮合,从而实现四驱驱动,形成双向输出模式;当换挡拨叉使第三双联齿轮与第二双联齿轮实现分离时,所述第三双联齿轮的右齿轮与后驱从动齿轮啮合,实现两驱输出,形成单向输出模式,从而实现本专利单双切换输出的功能。
较佳的,所述第二双联齿轮远离所述第三双联齿轮一端的前向齿轮与主轴上的第一双联齿轮的前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双联齿轮的后齿轮可与所述第三双联齿轮的右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双联齿轮远离所述第三双联齿轮一端的前向齿轮与主轴上的第一双联齿轮的前齿轮啮合,可使第一双联齿轮的动力传输到第二双联齿轮上,当所述第一双联齿轮的后齿轮与所述第三双联齿轮的右齿轮啮合时,第一双联齿轮的动力可传输至所述第三双联齿轮上,从而实现动力的传输,因此,能通过拨动换挡拨叉,实现不同的动力传输途径。
较佳的,所述主轴外周通过花键设置有结合齿,所述结合齿一端可与倒挡齿轮啮合,所述结合齿另一端可与主轴上设置的前进齿轮啮合;
所述倒挡齿轮和前进齿轮均可与主轴发生相对转动;
所述结合齿上设置有换向拨叉。
通过此设置,可实现车辆的前进后退,且适用不同的驱动模式。
较佳的,所述倒挡齿轮和前进齿轮均与主动齿轮啮合,从而可通过主动齿轮传输动力。
较佳的,所述倒挡齿轮空套在主轴上,所述前进齿轮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箱体上,所述前进齿轮与主轴间隙配合,如此设置,可实现倒挡齿轮和前进齿轮与主轴的相对转动,且前进齿轮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前驱输出轴与前驱从动齿轮花键连接并轴向固定;所述后驱输出轴与后驱从动齿轮花键连接并轴向固定;所述第二双联齿轮通过花键设置在副轴上,并轴向固定,所述第三双联齿轮通过花键设置在副轴上且轴向可滑动。
较佳的,所述第二双联齿轮远离所述第三双联齿轮一端的前向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三双联齿轮的左齿轮和右齿轮的齿数,所述左齿轮和右齿轮结构相同。齿数的不同可实现本专利的变速功能,同时所述左齿轮和右齿轮结构才能保证四驱驱动的稳定性、安全性。
较佳的,所述第一双联齿轮的前齿轮齿数小于后齿轮齿数;所述第一双联齿轮通过花键设置在主轴上并轴向固定,花键固定可实现动力的传递,前齿轮齿数和后齿轮齿数不同则能实现不同速度的输出。
较佳的,所述主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一箱体和第三箱体上,所述第二箱体设置于第一箱体和第三箱体之间;所述倒挡齿轮和前进齿轮均与主动齿轮均设置在第一箱体内;所述第二双联齿轮、第三双联齿轮、换挡拨叉、后驱从动齿轮、后驱输出轴、前驱从动齿轮和前驱输出轴设置于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两驱输出和四驱输出的便捷切换,同时具有变速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双联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双联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三双联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3,第二箱体2设置于第一箱体1和第三箱体3之间。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3内设置有主轴4,主轴4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一箱体1和第三箱体3上。主轴4外周通过花键设置有结合齿6,结合齿6左端可与倒挡齿轮5啮合,结合齿6右端可与前进齿轮9啮合。倒挡齿轮5空套在主轴4上,结合齿6上设置有换向拨叉7,从而可通过拨动换向拨叉7,使结合齿6与倒挡齿轮5啮合或前进齿轮9啮合,从而控制车辆的前进方向。
倒挡齿轮5和前进齿轮9均可与主轴4发生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倒挡齿轮5和前进齿轮9通过与主轴4间隙配合的方式,可使二者与主轴4发生相对转动。前进齿轮9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箱体2上,具体可如图2、3所示,前进齿轮9设置为两端,一端为齿轮可与主动齿轮8啮合,另一端为筒状,外周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箱体2上。倒挡齿轮5和前进齿轮9均与主动齿轮8啮合,从而使主动齿轮8的动力可传输到倒挡齿轮5或前进齿轮9上,再通过倒挡齿轮5或前进齿轮9与结合齿6的啮合,将动力通过主轴4传递出。
主轴4上还套设有第一双联齿轮10,如图4所示,第一双联齿轮10的前齿轮101齿数小于后齿轮102齿数,第一双联齿轮10通过花键设置在主轴4上并轴向固定,本实施中,所有轴向固定均通过挡圈固定,当然用其他方式例如轴肩等,也可实现本专利;在花键两端不设置挡圈等,即可实现齿轮在轴上的滑动,齿轮与轴的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专利还包括副轴14,副轴14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上。副轴14上设置有第二双联齿轮11和第三双联齿轮13,第二双联齿轮11和第三双联齿轮13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双联齿轮11通过花键设置在副轴14上,并轴向固定,第三双联齿轮13通过花键设置在副轴14上且轴向可滑动。第二双联齿轮11远离第三双联齿轮13一端的前向齿轮111与主轴4上的第一双联齿轮10的前齿轮101啮合,第一双联齿轮10的后齿轮102可与第三双联齿轮13的右齿轮133啮合。如图6所示,第三双联齿轮13靠近第二双联齿轮11一方设有内齿131,内齿131可与第二双联齿轮11与之相近一端的后向齿轮112啮合。
如图3所示,第三双联齿轮13上设置有换挡拨叉12,通过拨动换挡拨叉12,从而使第三双联齿轮13与不同的齿轮啮合,以图3为例,向左拨动第三双联齿轮13,可使内齿131与第二双联齿轮11与之相近一端的后向齿轮112啮合,向右拨动第三双联齿轮13,第三双联齿轮13的右齿轮133与第一双联齿轮10的后齿轮102啮合。
如图3所示,第三双联齿轮13的左齿轮132可与前驱输出轴18上的前驱从动齿轮17和后驱输出轴16上的后驱从动齿轮15啮合,第三双联齿轮13的右齿轮133可与后驱从动齿轮15啮合。前驱输出轴18与前驱从动齿轮17花键连接并轴向固定,后驱输出轴16与后驱从动齿轮15花键连接并轴向固定。当向左拨动换挡拨叉12时,第三双联齿轮13左齿轮132与前驱输出轴18上的前驱从动齿轮17啮合,右齿轮133与后驱从动齿轮15啮合,从而实现四驱输出。当换挡拨叉12向右拨动,第三双联齿轮13左齿轮132与后驱从动齿轮15啮合,从而实现两驱输出。
本专利中,第二双联齿轮11远离第三双联齿轮13一端的前向齿轮111的齿数大于第三双联齿轮13的左齿轮132和右齿轮133的齿数,左齿轮132和右齿轮133结构相同。第一双联齿轮11的前齿轮101齿数小于后齿轮102齿数,通过如此设计,使传动过程中实现变速。
本实施例中,倒挡齿轮5和前进齿轮9均与主动齿轮8均设置在第一箱体内,第二双联齿轮11、第三双联齿轮13、换挡拨叉12、后驱从动齿轮15、后驱输出轴16、前驱从动齿轮17和前驱输出轴18设置于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内。从而实现体积小,结构有序。
本专利使用时,当换向拨叉7带动结合齿6移至右端,换挡拨叉12带动第三双联齿轮13移至左端的时候,结合齿6与前进齿轮9啮合,第三双联齿轮13上的左齿轮132、和右齿轮133和内齿131分别与前驱从动齿轮17、后驱从动齿轮15和第二双联齿轮11上的后向齿轮112啮合。主动齿轮8带动前进齿轮9转动,前进齿轮9带动与之啮合的结合齿6转动,结合齿6通过花键带动主轴4转动,主轴4通过花键带动第一双联齿轮10转动,第一双联齿轮10的前齿轮101带动第二双联齿轮11转动,第二双联齿轮11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三双联齿轮13转动,第三双联齿轮13带动前驱从动齿轮17、后驱从动齿轮15转动,从前驱从动齿轮17通过花键联接带动前驱输出轴18转动,后驱从动齿轮15通过花键联接带动后驱输出轴16转动,实现低速的四驱输出的前进挡功能。
当换向拨叉7带动结合齿6移至右端,换挡拨叉12带动第三双联齿轮13移至右端的时候,结合齿6与前进齿轮9啮合,第三双联齿轮13上的左齿轮132、和右齿轮133分别与后驱从动齿轮15和第一双联齿轮10的后齿轮102啮合。主动齿轮8带动前进齿轮9转动,前进齿轮9带动与之啮合的结合齿6转动,结合齿6通过花键带动主轴4转动,主轴4通过花键带动第一双联齿轮10转动,第一双联齿轮10上的后齿轮102带动第三双联齿轮13转动,第三双联齿轮13带动后驱从动齿轮15转动,后驱从动齿轮15通过花键联接带动后驱输出轴16转动,实现高速的两驱输出的前进挡功能。
当换向拨叉7带动结合齿6移至左端,换挡拨叉12带动双联齿轮13移至左端的时候,结合齿6与倒挡齿轮5啮合,第三双联齿轮13上的左齿轮132、和右齿轮133和内齿131分别与前驱从动齿轮17、后驱从动齿轮15和第二双联齿轮11上的后向齿轮112啮合。主动齿轮8带动倒挡齿轮5转动,倒挡齿轮5带动与之啮合的结合齿6转动,结合齿6通过花键带动主轴4转动,主轴4通过花键带动第一双联齿轮10转动,第一双联齿轮10上的前齿轮101带动第二双联齿轮11转动,第二双联齿轮11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三双联齿轮13转动,第三双联齿轮13带动前驱从动齿轮17、后驱从动齿轮15转动,前驱从动齿轮17通过花键联接带动前驱输出轴18转动,后驱从动齿轮15通过花键联接带动后驱输出轴16转动,实现低速的四驱输出的倒挡功能。
当换向拨叉7带动结合齿6移至左端,换挡拨叉12带动双联齿轮13移至右端的时候,结合齿6与倒挡齿轮5啮合,第三双联齿轮13上的左齿轮132、和右齿轮133分别与后驱从动齿轮15和第一双联齿轮10的后齿轮102啮合。主动齿轮8带动倒挡齿轮5转动,倒挡齿轮5带动与之啮合的结合齿6转动,结合齿6通过花键带动主轴4转动,主轴4通过花键带动第一双联齿轮10转动,第一双联齿轮10上的后齿轮102带动第三双联齿轮13转动,第三双联齿轮13带动后驱从动齿轮15转动,后驱从动齿轮15通过花键联接带动后驱输出轴16转动,实现高速的倒挡功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其特征是:包括副轴(14),所述副轴(14)上设置有第二双联齿轮(11)和第三双联齿轮(13);所述第三双联齿轮(13)靠近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1)一方设有内齿(131),所述内齿(131)可与第二双联齿轮(11)与之相近一端的后向齿轮(112)啮合;
所述第三双联齿轮(13)上设置有换挡拨叉(12);
所述第三双联齿轮(13)的左齿轮(132)可与前驱输出轴(18)上的前驱从动齿轮(17)和后驱输出轴(16)上的后驱从动齿轮(15)啮合;所述第三双联齿轮(13)的右齿轮(133)可与后驱从动齿轮(15)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1)远离所述第三双联齿轮(13)一端的前向齿轮(111)与主轴(4)上的第一双联齿轮(10)的前齿轮(101)啮合,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0)的后齿轮(102)可与所述第三双联齿轮(13)的右齿轮(133)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其特征是:所述主轴(4)外周通过花键设置有结合齿(6),所述结合齿(6)一端可与倒挡齿轮(5)啮合,所述结合齿(6)另一端可与主轴(4)上设置的前进齿轮(9)啮合;
所述倒挡齿轮(5)和前进齿轮(9)均可与主轴(4)发生相对转动;
所述结合齿(6)上设置有换向拨叉(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其特征是:所述倒挡齿轮(5)和前进齿轮(9)均与主动齿轮(8)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其特征是:所述倒挡齿轮(5)空套在主轴(4)上,所述前进齿轮(9)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箱体(2)上,所述前进齿轮(9)与主轴(4)间隙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其特征是:所述前驱输出轴(18)与前驱从动齿轮(17)花键连接并轴向固定;所述后驱输出轴(16)与后驱从动齿轮(15)花键连接并轴向固定;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1)通过花键设置在副轴(14)上,并轴向固定,所述第三双联齿轮(13)通过花键设置在副轴(14)上且轴向可滑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1)远离所述第三双联齿轮(13)一端的前向齿轮(111)的齿数大于第三双联齿轮(13)的左齿轮(132)和右齿轮(133)的齿数,所述左齿轮(132)和右齿轮(133)结构相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0)的前齿轮(101)齿数小于后齿轮(102)齿数;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0)通过花键设置在主轴(4)上并轴向固定。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其特征是:所述主轴(4)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一箱体(1)和第三箱体(3)上,所述第二箱体(2)设置于第一箱体(1)和第三箱体(3)之间;所述倒挡齿轮(5)和前进齿轮(9)均与主动齿轮(8)均设置在第一箱体内;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1)、第三双联齿轮(13)、换挡拨叉(12)、后驱从动齿轮(15)、后驱输出轴(16)、前驱从动齿轮(17)和前驱输出轴(18)设置于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内。
CN202223271496.5U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 Active CN218761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1496.5U CN218761170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1496.5U CN218761170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1170U true CN218761170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0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1496.5U Active CN218761170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1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20353B2 (ja) 自動車用変速機
CN218777398U (zh) 三挡电驱桥结构
CN209943463U (zh) 一种电动车多档变速装置
EP4063680B1 (en) Two-speed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vehicle
CN110030356A (zh) 一种基于锥齿轮的三档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
CN218761170U (zh) 一种单双向切换输出倒挡器
CN201329945Y (zh) 链条车用倒车装置
CN216545693U (zh) 紧凑型双电机双档位电驱动桥系统
CN114161878A (zh) 双电机外置式电驱动桥结构
CN201736804U (zh) 8+8梭式换挡的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传动装置
CN204340684U (zh) 一种两档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
CN2746137Y (zh) 正三轮摩托车内置式倒档后桥驱动装置
CN220910404U (zh) 三输出变速箱
CN210352233U (zh) 一种四驱变速箱总成
CN2608764Y (zh) 带同步器的机械换档压路机用变速箱
CN2900344Y (zh) 三轮摩托车前置式倒挡直驱动二级变速装置
CN221195940U (zh) 可正反换向输出的齿轮箱
CN217125048U (zh) 一种换向机构、发动机、传动系统及三轮摩托车
CN217074010U (zh) 电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CN218817911U (zh) 一种后驱式两挡变速箱
CN211737893U (zh) 双动力汽车动力系统
CN213655618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外置倒挡器
CN218112337U (zh) 单电机电驱桥
CN218777414U (zh) 两电机三挡驱动桥
CN2240076Y (zh) 三轮摩托车用带倒挡的轴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