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8500U - 地板支架 - Google Patents

地板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8500U
CN218758500U CN202221326330.6U CN202221326330U CN218758500U CN 218758500 U CN218758500 U CN 218758500U CN 202221326330 U CN202221326330 U CN 202221326330U CN 218758500 U CN218758500 U CN 218758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supporting
upper cover
supporting disc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63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琳
毛智鹏
谢晶博
刘畅
李明祥
朱明月
隋宝涛
郭嘉
孙博
张孟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hua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hua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hua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2213263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8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8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8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板支架,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地板支架包括安装座、支撑盘以及四个上盖,所述安装座的至少第一侧为平面,用于贴合于楼板;所述支撑盘于所述安装座上背离所述第一侧设置;所述四个上盖于所述支撑盘上绕垂直地面方向均匀分布且可拆卸设置,用于分别支撑相邻地板的一角,且所述四个上盖沿垂直地面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撑盘的高度可调。通过上盖与支撑盘的可拆卸设置实现四个上盖分别支撑一个地板的一角,便于针对一块地板的支架位置进行更换和位置调整,并且通过将上盖相对于支撑盘的高度可调实现对地板支撑高度的调节,便于对变形的地板进行补偿调节。

Description

地板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板支架。
背景技术
通信机房类空间中通常会铺设静电地板,静电地板能够使电荷耗散,以保证通信机房类空间内的安全性。因通信机房类空间对防水、防鼠、绝缘、温湿度以及线缆铺设有着严格的要求,进而静电地板在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架空式的安装。
但是,静电地板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外力和环境影响发生变形甚至损坏,现有的静电地板架空式安装无法保证满足使用以及更换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底板支架,以解决静电地板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外力和环境影响发生变形甚至损坏,现有的静电地板架空式安装无法保证满足使用以及更换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板支架,其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至少第一侧为平面,用于贴合于楼板;
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于所述安装座上背离所述第一侧设置;
四个上盖,所述四个上盖于所述支撑盘上绕垂直地面方向均匀分布且可拆卸设置,用于分别支撑相邻地板的一角,且所述四个上盖沿垂直地面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撑盘的高度可调。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底板支架,其中所述支撑盘为槽状,所述支撑盘开口背离所述安装座;所述四个上盖朝向所述支撑盘的投影覆盖所述开口。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底板支架,其还包括若干垫片;
至少一个所述垫片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盘内,用于调整且所述四个上盖沿垂直地面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撑盘的高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底板支架,其中所述支撑盘还包括隔挡;
所述隔挡设置于所述开口内,用于将所述支撑盘以其中心为起始点均分为四个子区域;
其中,所述四个上盖分别对应所述四个子区域;
所述垫片与所述子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底板支架,其中所述上盖朝向所述支撑盘的一侧设有至少两根限位柱,所述至少两根限位柱间隔分布;
所述至少两根限位柱的至少部分侧壁贴合于所述支撑盘的内壁;或者
所述垫片和所述支撑盘的槽底上均对应所述限位柱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底板支架,其中所述上盖上设有至少两第二通孔,所述至少两第二通孔间隔分布;
所述垫片和所述支撑盘的槽底上均对应所述第二通孔设有第三通孔,用于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并可拆卸插接限位销。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底板支架,其还包括横担;
每个所述上盖上均可拆卸地设有两根所述横担,两根所述横担分别沿平行支撑盘中心所在直线延伸,两根所述横担相互垂直;
其中,所述横担背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上盖背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表面相平齐,用于支撑所述地板。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底板支架,其中所述横担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所述第一板体平行所述上盖,所述第二板体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垂直所述第一板体;
其中,相邻所述上盖上相邻横担的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所述上盖上相邻横担的第一板体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底板支架,其中所述上盖上对应所述横担的位置设为减薄区,所述减薄区沿垂直地面方向与非减薄区的高度差为所述横担的厚度;
所述减薄区上设有凸起部,所述横担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相适配的第四通孔。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底板支架,其中所述支撑盘为圆形;所述上盖为扇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地板支架,通过上盖与支撑盘的可拆卸设置实现四个上盖分别支撑一个地板的一角,便于针对一块地板的支架位置进行更换和位置调整,并且通过将上盖相对于支撑盘的高度可调实现对地板支撑高度的调节,便于对变形的地板进行补偿调节;有效解决静电地板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外力和环境影响发生变形甚至损坏,现有的静电地板架空式安装无法保证满足使用以及更换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板支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板支架处于使用状态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板支架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板支架中支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板支架中上盖与支撑盘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地板支架1、安装座2、座体21、支撑杆22、支撑盘3、隔挡31、子区域32、上盖4、限位柱41、减薄区42、凸起部43、地板5、垫片6、横担7、第一板体71、第二板体72、第四通孔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目前使用的架空静电地板在使用过程中:
第一阶段,人员经过地板时出现明显声响,鞋底会和地板边缘产生轻微的挂碰,此时地板以开始老化,不进行维护则会短期内加速变形,维护方式为找出地板和支架空隙最大的位置,用皮革或胶垫垫起,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第二阶段,地板缝隙明显,此时地板四角至少已有两脚翘起,运维人员经过时地板会产生‘咣咣’的声响,严重时会绊脚。此时需把周围每块地板的接触点都进行不同程度垫高,如果只处理有问题的地板,会和其他地板产生高低差,呈现出阶梯状,使用体验大大降低且维护过程极其麻烦;第三阶段,地板和下方的支架因长期的碰撞,在结构上产生变形,缝隙过大,人员经过时会感到地板滑动,此时已严重影响地板承重,施工和运维人员如搬运重物会有跌倒跌落风险,维护需以多块皮革叠加,且难找到合适高度,需专业人员维护,成本极高;第四阶段,地板整体结构松散,支架变形无法承重,此时维护需整体拆卸后更换坏件并重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经济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挡件1,地板支架1,其包括安装座2、支撑盘3以及四个上盖4,所述安装座2的至少第一侧为平面,用于贴合于楼板(图中未示出);所述支撑盘3于所述安装座2上背离所述第一侧设置;所述四个上盖4于所述支撑盘3上绕垂直地面方向均匀分布且可拆卸设置,用于分别支撑相邻地板5的一角,且所述四个上盖4沿垂直地面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撑盘3的高度可调。
具体的,为了解决静电地板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外力和环境影响发生变形甚至损坏,现有的静电地板架空式安装无法保证满足使用以及更换要求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地板支架1,通过安装座2将支撑盘3支撑至指定高度以形成地板5的架空式安装基础,而后通过四个上盖4与支撑盘3的可拆卸设置实现分别对于四块地板5一角的支撑,即将同时支撑四块地板5的结合点设置为分体式结构,有效提高后续维护和更换的便捷性,对于降低成本有着极大助益,同时将所述上盖4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支撑盘3的高度可调,从而对于底板5发生变形与其他底板5产生高低差的问题能够很好的解决。
其中,地板支架1为支撑在楼板(图中未示出)和地板5之间的支撑结构,通常为多个地板支架1间隔分布以为多块地板5形成较大范围的支撑,从而形成地板5的架空式安装;本实施例中一个地板支架1能够同时为四块相邻的地板5拼接的角部作为支撑或者说承重结构。所述地板5可以为静电地板、复合地板等等。
其中,所述安装座2为过渡连接楼板(图中未示出)和支撑盘3的结构,安装座2需要将支撑盘3撑起指定高度以使得支撑盘3和楼板(图中未示出) 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空间,保证底板5的架空式安装。所述安装座2的形式在此不做过多限定,可以如图1所示的包括底部一座体21和于所述座体21 向上延伸的支撑杆22,所述座体21为刚性不可变形的结构,例如:不锈钢材质结构,用于与楼板(图中未示出)接触并保证地板支架1的整体稳定,其形状在此不做过多限制,圆盘状、长方体等均可;所述支撑杆22为刚性不可发生变形的结构,例如:不锈钢材质结构,其用于将支撑盘3顶起至指定高度,所述支撑杆22与支撑盘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只要保证稳定连接即可。
其中,所述支撑盘3为刚性不可变形结构,例如:不锈钢材质结构,其作为地板5的主要承重结构,参考附图2,支撑盘3在圆周方向上能够同时支撑四块地板5的角部;所述支撑盘3的形状可以是图1所示的圆形或正方形,为了保证安全性,降低边角对于安装者造成割伤的风险,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所述支撑盘3设置为圆形结构;并且本实施例中对应所述支撑盘3设置四个上盖4,所述四个上盖4于所述支撑盘3上绕垂直地面方向均匀分布且可拆卸设置,例如:活动扣合、卡合等等,四个上盖4用于分别支撑相邻地板5的一角,当对应某一块底板5的支撑位置上出现问题则可以单独更换一块上盖4,有效提高针对性,且更换单独上盖4既方便又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并且所述四个上盖4沿垂直地面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撑盘3的高度可调,例如:升降形式设计、内部可灵活增加垫片的形式等;进而在当某一块地板5的角度发生翘起时,则可以单独对应其调整上盖4的高度以保证与地板5的稳定接触支撑,避免地板5支点处隆起或缝隙过大的问题。所述上盖4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设计调整,例如:图1和图4中的扇形,适应支撑盘3为圆形的前提下有效增大对于地板5的支撑面积;当然,当支撑盘3为正方体时上盖4也可以为正方形。
根据上述所列,本申请提供的地板支架1,通过上盖4与支撑盘3的可拆卸设置实现四个上盖4分别支撑一个地板5的一角,便于针对一块地板5 的支架位置进行更换和位置调整,并且通过将上盖4相对于支撑盘3的高度可调实现对地板5支撑高度的调节,便于对变形的地板5进行补偿调节;有效解决静电地板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外力和环境影响发生变形甚至损坏,现有的静电地板架空式安装无法保证满足使用以及更换要求的问题。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地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5和附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板支架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支撑盘3为槽状,所述支撑盘3开口背离所述安装座2;所述四个上盖4朝向所述支撑盘3的投影覆盖所述开口。
具体的,为了保证所述上盖4相对于所述支撑盘3的高度可调,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支撑盘3设置为槽状,四个上盖4朝向所述支撑盘3的投影覆盖所述开口,即四个上盖4平铺时刚好覆盖支撑盘3的开口,并且本实施例中上盖4背离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表面平齐于或高于支撑盘3的开口,从而有效保证对地板5的支撑。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板支架1,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若干垫片6;至少一个所述垫片6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盘3内,用于调整且所述四个上盖4沿垂直地面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撑盘3的高度。
具体的,为了实现所述上盖4相对于支撑盘3高度的便捷式调整,本实施例中设置若干垫片6,垫片6为刚性不可变形结构,例如:不锈钢材质结构;所述垫片6与所述上盖4的形状相同,所述垫片6能够对应于所述上盖 4层叠的设置在支撑盘3的槽内,以将所述上盖4的高度垫高。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板支架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支撑盘3还包括隔挡31;
所述隔挡31设置于所述开口内,用于将所述支撑盘3以其中心为起始点均分为四个子区域32;其中,所述四个上盖4分别对应所述四个子区域32;所述垫片6与所述子区域32的形状相适配。
具体的,为了避免上盖4和/或垫片6在支撑盘3内发生窜动,造成地板 5的窜位,本实施例中于所述支撑盘3内设置所述隔挡31,所述隔挡31为刚性结构,其可以与支撑盘3焊接连接也可以与支撑盘3一体成型。所述隔挡 31可以是十字型结构,进而将所述支撑盘3以其中心为起始点均分为四个子区域32,将每个上盖4限定在一个子区域32内,避免相互上盖4发生碰撞或窜动。同时本实施例中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将十字型隔挡31的中心位置设置为圆形,有效过渡并传力;对应的,参考附图3和附图4,所述上盖4和所述垫片6可以设置为扇环段的形式。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板支架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上盖4朝向所述支撑盘3的一侧设有至少两根限位柱41,所述至少两根限位柱41间隔分布;
所述至少两根限位柱41的至少部分侧壁贴合于所述支撑盘3的内壁;或者
所述垫片6和所述支撑盘3的槽底上均对应所述限位柱41设有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与所述限位柱41相适配。
具体的,为了保证所述上盖4和垫片6不会发生窜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盖4上设置至少两个限位柱41实现定位作用,具体实现方式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所述限位柱41的设置位置尽量靠近所述上盖4的边缘,以使得上盖4在覆盖子区域32的时候限位柱41的外壁与支撑盘3的内壁是贴合接触的,并且该设置方式下,所述限位柱41的数量优选的设置为3根,分别位置上盖4的三角,进而实现上盖4在周向上均与子区域32形成抵触,有效防止窜动。该设置方式下,所述限位柱41背离上盖4的一端用于抵触支撑盘 3的槽底或垫片6的表面。
第二种:对应上盖4的限位柱41,在所述垫片6和所述支撑盘3的槽底上设置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进而在上盖4覆盖在子区域32时,限位柱 41能够同时穿过垫片6和支撑盘3的槽底,进而实现定位,防止发生窜动。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板支架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上盖4 上设有至少两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至少两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 间隔分布;所述垫片6和所述支撑盘3的槽底上均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设有第三通孔(图中未示出),用于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并可拆卸插接限位销(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为了保证所述上盖4和垫片6不会发生窜动,本实施例中还给出了第三种实现方式:于所述上盖4、所述垫片6以及所述支撑盘3的槽底上同时对应开设在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在垫片6、上盖4对应子区域32进行层叠时,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对应连通,此时通过限位销的插入实现定位,防止发生窜动。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2、附图3以及附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板支架1,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横担7;
每个所述上盖4上均可拆卸地设有两根所述横担7,两根所述横担7分别沿平行支撑盘3中心所在直线延伸,两根所述横担7相互垂直;
其中,所述横担7背离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上盖4背离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表面相平齐,用于支撑所述地板5。
具体的,为了避免地板支架1发生倾斜,影响地板5安装与使用,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横担7,所述横担7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地板支架1,用于承托地板5两角之间的边缘;所述横担7为刚性结构,例如:不锈钢材质结构;对应于每块地板5的角部为直角形式,本实施例中对应每个上盖4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横担7,横担7与上盖4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扣合等等;并且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对于底板5的平整支撑,将所述横担7和地板5连接时限制为所述横担7背离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上盖4背离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表面相平齐,例如:对上盖4和/或横担7做减薄处理,以保证平齐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板支架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横担7包括第一板体71和第二板体72;
所述第一板体71平行所述上盖4,所述第二板体72于所述第一板体71 朝向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垂直所述第一板体71;
其中,相邻所述上盖4上相邻横担7的第二板体72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所述上盖4上相邻横担7的第一板体71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为了保证横担的强度以及承托性能,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横担7 设置为第一板体71和第二板体72向垂直形成L形结构的形式,第一板体71 作为平行于上盖4的结构进行对地板5边缘的承托,所述第二板体72垂直以增强第一板体71的强度,防止第一板体71发生变形或弯曲;且本实施例中将相邻所述上盖4上相邻横担7的第二板体7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相邻所述上盖4上相邻横担7的第一板体71之间的距离,即参考附图6,两第二板体72为相互靠近的形式。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附图3以及附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板支架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上盖4上对应所述横担7的位置设为减薄区42,所述减薄区42沿垂直地面方向与非减薄区的高度差为所述横担7的厚度;
所述减薄区42上设有凸起部43,所述横担7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43相适配的第四通孔73。
具体的,为了实现所述横担7背离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上盖 4背离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表面的平齐,本实施例中于所述上盖4上对应横担7的安装位设置减薄区42,进而通过减薄区42的设置弥补横担7第一板体71的厚度;同时为了实现横担7与上盖4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设置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对应于上述上盖4的第一种和第二种设置方式,于减薄区42 上背离限位柱41的一侧设置凸起部43,于横担7的第一板体71上设置对应的第四通孔73,通过孔与凸起的套接或者说卡接实现可拆卸连接;
第二种,对应于上述上盖4的第三种设置方式,于减薄区上开设第二通孔,垫片6与支撑盘3的对应设置参照上述内容,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板体72需要嵌入上盖4与支撑盘3之间的缝隙中(图中未示出),以保证第二板体72不会妨碍横担7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可将所述上盖4对应做小,例如:参考附图3,上盖4上至少减薄区42朝向上盖4外的边缘进行了内缩设置,进而在上盖4与子区域32进行覆盖时,上盖4上减薄区42的边缘与支撑盘3的槽内壁之间形成缝隙,用于容纳第二板体72。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地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至少第一侧为平面,用于贴合于楼板;
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于所述安装座上背离所述第一侧设置;
四个上盖,所述四个上盖于所述支撑盘上绕垂直地面方向均匀分布且可拆卸设置,用于分别支撑相邻地板的一角,且所述四个上盖沿垂直地面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撑盘的高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盘为槽状,所述支撑盘开口背离所述安装座;
所述四个上盖朝向所述支撑盘的投影覆盖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支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若干垫片;
至少一个所述垫片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盘内,用于调整且所述四个上盖沿垂直地面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撑盘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盘还包括隔挡;
所述隔挡设置于所述开口内,用于将所述支撑盘以其中心为起始点均分为四个子区域;
其中,所述四个上盖分别对应所述四个子区域;
所述垫片与所述子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朝向所述支撑盘的一侧设有至少两根限位柱,所述至少两根限位柱间隔分布;
所述至少两根限位柱的至少部分侧壁贴合于所述支撑盘的内壁;或者
所述垫片和所述支撑盘的槽底上均对应所述限位柱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上设有至少两第二通孔,所述至少两第二通孔间隔分布;
所述垫片和所述支撑盘的槽底上均对应所述第二通孔设有第三通孔,用于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并可拆卸插接限位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支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横担;
每个所述上盖上均可拆卸地设有两根所述横担,两根所述横担分别沿平行支撑盘中心所在直线延伸,两根所述横担相互垂直;
其中,所述横担背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上盖背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表面相平齐,用于支撑所述地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担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所述第一板体平行所述上盖,所述第二板体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垂直所述第一板体;
其中,相邻所述上盖上相邻横担的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所述上盖上相邻横担的第一板体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上对应所述横担的位置设为减薄区,所述减薄区沿垂直地面方向与非减薄区的高度差为所述横担的厚度;
所述减薄区上设有凸起部,所述横担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相适配的第四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盘为圆形;
所述上盖为扇形。
CN202221326330.6U 2022-05-30 2022-05-30 地板支架 Active CN218758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6330.6U CN218758500U (zh) 2022-05-30 2022-05-30 地板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6330.6U CN218758500U (zh) 2022-05-30 2022-05-30 地板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8500U true CN218758500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6330.6U Active CN218758500U (zh) 2022-05-30 2022-05-30 地板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8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4872B1 (ko) 면진장치가 구비된 이중 마루
US4883503A (en) Access floor construction
CN218758500U (zh) 地板支架
KR20160135611A (ko) 보요소용 저중량 고하중형 억세스 플로어 패널 설치장치
KR101284885B1 (ko) 볼베어링을 이용한 면진 액세스플로어
TWM599334U (zh) 地板鋼架支撐裝置
CN220978668U (zh) 用于伸缩缝地面的地板结构
JP2589361B2 (ja) 免震床と固定床若しくは壁とのジョイント部分の床構造
JP3851034B2 (ja) 建物の中間階免震化構造
JP3931439B2 (ja) 免震建物
KR101519603B1 (ko) 저중량 고하중형 억세스플로어 패널 지지구조
JPS6322961A (ja) フロアパネル
JP2001207675A (ja) 制震構造および制震装置を組み込んだ制震構築方法
CN113338432B (zh) 一种具有抗震回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
JP2005213985A (ja) 二重床構造における床パネル支持構造
JPH0415877Y2 (zh)
JP2021004445A (ja) 建物
JP3424478B2 (ja) 二重床用パネルの支持構造
RU40070U1 (ru) Регулируемая опора пола
JP2014148805A (ja) 建物の柱設置構造
JP4520564B2 (ja) 建物ユニットおよびユニット式建物
KR101372216B1 (ko) 판넬 지지부재가 구비된 이중바닥재
KR100657592B1 (ko) 모듈러 건축물 연결구조
JPH035622Y2 (zh)
KR101519593B1 (ko) 이중마루 시공용 저중량 고하중형 억세스플로어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