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9114U - 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49114U
CN218749114U CN202223193223.3U CN202223193223U CN218749114U CN 218749114 U CN218749114 U CN 218749114U CN 202223193223 U CN202223193223 U CN 202223193223U CN 218749114 U CN218749114 U CN 218749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jection molding
molding machine
injection
assi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32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岸
张文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yuan Weili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yuan Weili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yuan Weili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yuan Weili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32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49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49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49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脱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一端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一侧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板、凹槽、弹力球、限位块、支撑杆、压簧、夹板与硅胶板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夹持的力度进一步缓冲,以避免出现夹持力度过大,进而造成模腔出现变形或受损的问题,间接提高了模腔的使用寿命,通过底座、第一固定孔、固定杆、L型限位板、第二固定孔与转轴的相互配合,可以提高装置的稳固性,以避免装置固定时,因为车轮,导致装置在面对外界的碰撞与干扰时,易出现滑动的问题,间接提高了装置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脱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和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统称注塑件,包括各种包装,零件等,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制作注塑件一般采用模压、传递模塑,也用注射成型,层压、模压和热成型是使塑料在平面上成型,上述方法,均可用于橡胶加工,目前注塑机注塑产品在成型后,注塑产品位于模腔中,人们一般通过使用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对位于模腔内的注塑产品进行脱模处理。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在对模腔内部的注塑产品进行脱模前,一般借助夹板对模腔进行夹持与固定,以防止模腔在脱模过程中出现位移的问题,但这也导致夹板在夹持模腔时,易出现夹持力度过大,进而造成模腔出现变形或受损的问题,间接降低了模腔的使用寿命;
2、现有的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没有配备车轮,导致在特殊情况下,移动比较困难,但是在配备车轮之后,又会因为车轮,导致装置在面对外界的碰撞与干扰时,易出现滑动的问题,间接降低了装置的稳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解决了现今存在的夹板在夹持模腔时,易出现夹持力度过大,进而造成模腔出现变形或受损,和没有配备车轮,导致在特殊情况下,移动比较困难,但是在配备车轮之后,又会因为车轮,导致装置在面对外界的碰撞与干扰时,易出现滑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一端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弹力球,所述弹力球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表面设置有压簧,所述支撑杆一端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一侧设置有硅胶板,所述硅胶板一侧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内部底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底部一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操作台底部一侧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表面上方设置有L型限位板,所述L型限位板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L型限位板一侧顶端设置有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力球的数量有若干组,所述弹力球呈等距直线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簧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压簧以操作台的中部相互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硅胶板通过粘合连接安装在夹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轮的数量有四组且分别位于操作台底部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与第二固定孔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操作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在对模腔进行夹持固定时,通过启动电动推杆,使得硅胶板先与模腔接触,对夹持的力度进行削弱,再通过夹板挤压压簧,进而带动限位块挤压弹力球,同时弹力球与压簧的弹力又反作用于夹板,对夹持的力度进一步缓冲,以避免出现夹持力度过大,进而造成模腔出现变形或受损的问题,间接提高了模腔的使用寿命。
2、该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通过设置的车轮,以便在特殊情况下移动装置,同时在装置固定时,可通过先将底座放置在装置所需固定的位置,再通过车轮将操作台推动至底座顶部,并转动L型限位板,使其与底座的顶部相贴,再通过固定杆嵌合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对操作台进行限位与固定,进而提高装置的稳固性,以避免装置固定时,因为车轮,导致装置在面对外界的碰撞与干扰时,易出现滑动的问题,间接提高了装置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型限位板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台;2、固定板;3、电动推杆;4、缓冲板;5、凹槽;6、弹力球;7、限位块;8、支撑杆;9、压簧;10、夹板;11、硅胶板;12、模腔;13、推板;14、气缸;15、固定架;16、车轮;17、底座;18、第一固定孔;19、固定杆;20、L型限位板;21、第二固定孔;2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3,型号为EC50T-L5-100-BC,电动推杆3一端设置有缓冲板4,缓冲板4一侧开设有凹槽5,凹槽5内部设置有弹力球6,弹力球6一侧设置有限位块7,限位块7一侧设置有支撑杆8,便于通过限位块7对支撑杆8进行限位,防止其从凹槽5内部脱离,支撑杆8外表面设置有压簧9,支撑杆8一端设置有夹板10,夹板10一侧设置有硅胶板11,硅胶板11一侧设置有模腔12,模腔12内部底端设置有推板13,推板13底部一侧设置有气缸14,型号为TCMJ12,便于通过启动气缸14,使得气缸14推动模腔12内部底端的推板13向上位移,将位于模腔12内部的注塑产品推出,以完成脱模操作,气缸14底部设置有固定架15,操作台1底部一侧设置有车轮16,车轮16底部设置有底座17,底座17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8,第一固定孔18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外表面上方设置有L型限位板20,L型限位板20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1,L型限位板20一侧顶端设置有转轴22。
本实施例中,弹力球6的数量有若干组,弹力球6呈等距直线排布,便于通过弹力球6的弹力,对夹持的力度进一步削弱;压簧9的数量有两组,两组压簧9以操作台1的中部相互对应设置,便于通过压簧9的弹力,对夹持的力度进一步缓冲;硅胶板11通过粘合连接安装在夹板10上,便于在对模腔12进行夹持固定时,通过硅胶板11先与模腔12接触,对夹持的力度进行削弱;车轮16的数量有四组且分别位于操作台1底部的两侧,便于通过设置的车轮16,以便在特殊情况下移动装置;第一固定孔18的位置与第二固定孔21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便于通过固定杆19嵌合第一固定孔18与第二固定孔21,对操作台1进行限位与固定,进而提高装置的稳固性;转轴22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操作台1上,便于对转轴22进行安装与支撑,同时方便在装置移动时,转动转轴22连接的L型限位板20,使得收起,以防止其影响装置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对模腔12进行夹持固定时,通过启动固定板2上的电动推杆3,使得夹板10上的硅胶板11先与模腔12接触,对夹持的力度进行削弱,再通过夹板10挤压支撑杆8外表面的压簧9,进而带动支撑杆8连接的限位块7挤压凹槽5内的弹力球6,同时弹力球6与压簧9的弹力又反作用于夹板10,对夹持的力度进一步缓冲,以避免出现夹持力度过大,进而造成模腔12出现变形或受损的问题,间接提高了模腔12的使用寿命,当装置在脱模时,通过启动固定架15上的气缸14,使得气缸14推动模腔12内部底端的推板13向上位移,将位于模腔12内部的注塑产品推出,以完成脱模操作,通过操作台1底部设置的车轮16,以便在特殊情况下移动装置,同时在装置固定时,可通过先将底座17放置在装置所需固定的位置,再通过车轮16将操作台1推动至底座17顶部,并转动转轴22连接的L型限位板20,使其与底座17的顶部相贴,再通过固定杆19嵌合底座17上的第一固定孔18与L型限位板20上的第二固定孔21,对操作台1进行限位与固定,进而提高装置的稳固性,以避免装置固定时,因为车轮16,导致装置在面对外界的碰撞与干扰时,易出现滑动的问题,间接提高了装置的稳固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一端设置有缓冲板(4),所述缓冲板(4)一侧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部设置有弹力球(6),所述弹力球(6)一侧设置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一侧设置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外表面设置有压簧(9),所述支撑杆(8)一端设置有夹板(10),所述夹板(10)一侧设置有硅胶板(11),所述硅胶板(11)一侧设置有模腔(12),所述模腔(12)内部底端设置有推板(13),所述推板(13)底部一侧设置有气缸(14),所述气缸(14)底部设置有固定架(15),所述操作台(1)底部一侧设置有车轮(16),所述车轮(16)底部设置有底座(17),所述底座(17)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8),所述第一固定孔(18)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外表面上方设置有L型限位板(20),所述L型限位板(20)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1),所述L型限位板(20)一侧顶端设置有转轴(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球(6)的数量有若干组,所述弹力球(6)呈等距直线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9)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压簧(9)以操作台(1)的中部相互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板(11)通过粘合连接安装在夹板(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6)的数量有四组且分别位于操作台(1)底部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8)的位置与第二固定孔(21)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2)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操作台(1)上。
CN202223193223.3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Active CN218749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3223.3U CN218749114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3223.3U CN218749114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49114U true CN218749114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7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3223.3U Active CN218749114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49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49114U (zh) 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CN215095218U (zh) 一种海洋踏板用便于脱模的塑料模具
CN212072821U (zh) 一种注塑瓶盖生产用脱模装置
CN210590244U (zh) 卡盖注塑模具
CN210415359U (zh) 一种汽车排档器支架注塑模具
CN215969846U (zh) 一种塑料件生产用新型注塑模具
CN215434874U (zh) 一种注塑机快速平稳合模装置
CN220923025U (zh) 一种可调的半导体塑封模具
CN218640259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塑料注塑机
CN218314947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辅助脱模装置
CN219634351U (zh) 一种新型注塑机模架固定座
CN217495042U (zh) 具有减振机构的塑料件注塑装置
CN219055166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耳机壳模具
CN219748718U (zh) 一种插座暗盒塑压成型装置
CN220841243U (zh) 环状轮胎灌浇成型装置
CN214323988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稳定夹紧装置
CN216968567U (zh) 一种手机主板上盖生产用防堵塞的注塑装置
CN217944193U (zh) 汽车尾翼外壳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CN215242634U (zh) 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的右镜杆冲压快速脱模机构
CN220562054U (zh) 注塑模具模架双导向机构
CN217144668U (zh) 橡胶注射机顶板
CN215619756U (zh) 一种用于制盒机的模具装置机构
CN213890864U (zh) 一种精密金属橡胶复合制品模具
CN219236010U (zh) 一种手机壳定位模具
CN21900680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生产用的翻转式功能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