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4208U - 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24208U CN218724208U CN202222887149.9U CN202222887149U CN218724208U CN 218724208 U CN218724208 U CN 218724208U CN 202222887149 U CN202222887149 U CN 202222887149U CN 218724208 U CN218724208 U CN 2187242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rib
- novel
- prefabricated
- ma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技术规范对于落差高的局部建筑施工预埋控制桩施工周期长,且施工繁琐的技术问题,包括:第一下标层置于水准控制位内,第一下标层内设置有预制筋,预制筋部分插入水准控制位的底部;第二上标层置于第一下标层的上方;标石结构部布置于第一下标层内和第二上标层内,并连接预制筋;以及示标部连接在标石结构部的上方,并凸出于水平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适应高度跨度高的工作场合,能够快速的、简便的完成控制桩的配置,且结构稳定、牢固,标识清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
背景技术
控制桩,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主要用作标识建筑平面控制测量用途,其理论依据为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和JGJ/T408-2017《建筑施工测量标志》;
实际的标石中心就是控制点的实际点位,所有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坐标、距离角度、方位角等,都是以标石中心标志为准。因此,标石的任何损坏或位移,都会使控制测量成果失去作用或精度受到很大影响。可以说,埋设稳定、坚固和耐久的中心标石,是保证控制量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建筑施工中为了彰显建筑个性的局部建筑施工单独建筑结构多样化,而该类建筑施工中设计样式居多的为高度落差的施工,现有依据现有规范对该局部建筑结构进行预埋控制则会产生较大的工作量,导致施工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技术规范对于落差高的局部建筑施工预埋控制桩施工周期长,且施工繁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包括:
第一下标层,其置于水准控制位内,所述第一下标层内
设置有预制筋,所述预制筋部分插入所述水准控制位的底部;
第二上标层,其置于所述第一下标层的上方;
标石结构部,其布置于所述第一下标层内和所述第二上标层内,并连接所述预制筋;以及
示标部,其连接在所述标石结构部的上方,并凸出于水平线。
具体地,在一剖视方向上看,所述水准控制位的造型为短边在下,长边在上的等腰梯形;
所述长边与所述水平线重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下标层和所述第二上标层由混凝土砌筑形成,且二者呈梯形布置,所述第一下标层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上标层的体积。
具体地,所述预制筋包括:
横向布置的筋格部;
以及多个纵向布置的钢筋条;
所述钢筋条与所述筋格部垂直;
所述筋格部的中心具有交叉节点。
具体地,所述标石结构部包括:
主标示杆,其第二端焊接连接所述交叉节点上,其第一端具有圆球顶,所述圆球顶上开始有螺纹孔。
具体地,还包括有:
副标示杆,其第二端螺接在所述螺纹孔内,其第一端呈半球形状,且凸出于所述水平线。
具体地,所述副标示杆的第二端能够扣合一保护盖,所述示标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保护盖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主标示杆和所述副标示杆的径向分别能够连接一平衡盘部;
所述平衡盘部包括:
呈圆形的轮盘轮廓部,所述轮盘轮廓部内焊接有多个连接筋条,所述连接筋条能够焊接在所述主标示杆或者所述副标示杆的径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适应高度跨度高的工作场合,能够快速的、简便的完成控制桩的配置,且结构稳定、牢固,标识清晰,尤其是其无需采用规范中的做法,可使用更加简单的材料制作,能够满足规范对于控制桩标识的技术要求,具有施工周期短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筋格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衡盘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球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第一下标层10、水准控制位1、预制筋2、第二上标层20、标石结构部30、示标部40、水平线3、筋格部201、钢筋条202、交叉节点203、主标示杆301、圆球顶302、螺纹孔303、副标示杆310、保护盖401、平衡盘部50、轮盘轮廓部501、连接筋条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为了便于描述,以当前视图中“左侧”为“第一端”,“右侧”为“第二端”,“上侧”为“第一端”,“下侧”为“第二端”,如此描述的目的在于清楚的表达该技术方案,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不当限定。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技术规范对于落差高的局部建筑施工预埋控制桩施工周期长、施工繁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请参阅图所示,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包括:第一下标层10,其置于水准控制位1内,第一下标层10内设置有预制筋2,预制筋2部分插入水准控制位1的底部;第二上标层20,其置于第一下标层10的上方;标石结构部30,其布置于第一下标层10内和第二上标层20内,并连接预制筋2;以及
示标部40,其连接在标石结构部30的上方,并凸出于水平线3。
第一下标层10、第二上标层20以及示标部40相当于对于水准控制位1进行三段标高,显然三段标高的跨度每端均可达到500mm的长度,三段累加后使得标识总长度增加,区别与现有技术,而预制筋2仅存在于第一下标层10,使得标识显而易见,而本技术方案还通过设计标石结构部30保证第一下标层10、第二上标层20的结构稳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在一剖视方向上看,水准控制位1的造型为短边在下,长边在上的等腰梯形;长边与水平线3重合;可以理解为即采用现有技术的施工方式,可直接进行水准控制位1确定。
另外,请参阅图1所示,第一下标层10和第二上标层20由混凝土砌筑形成,且二者呈梯形布置,第一下标层10的体积大于第二上标层20的体积;而在施工过程中以普通施工人员的角度来看,显然能够通过第一下标层10和第二上标层20的大致外观能够依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此结构为控制桩,因为,采用附图1的样式,本技术方案的结构与规范中提供的结构相近,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仍然能够将其判断为控制桩。
在一个具体地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所示,为了保证强度的稳定,该预制筋2包括:横向布置的筋格部201;以及多个纵向布置的钢筋条202;钢筋条202与筋格部201垂直;筋格部201的中心具有交叉节点203。
在一个具体地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所示,标石结构部30包括:
主标示杆301,其第二端焊接连接交叉节点203上,其第一端具有圆球顶302,圆球顶302上开始有螺纹孔303;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便于组合连接,预制时,施工操作也更为简便,由于螺纹孔303的存在,实际上,使得副标示杆310在预制时给了施工人员预先调整的空间,增加一定的容错率。
在一个具体地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所示,还包括有:副标示杆310,其第二端螺接在螺纹孔303内,其第一端呈半球形状,且凸出于水平线3。
与现有技术规范相同的方式,本技术方案需要本领域人员能够清楚的确认其为控制桩,为此,参阅规范中的要求,副标示杆310的第二端能够扣合一保护盖401,示标部40固定连接在保护盖401的上方。
此外,为了保证强度设计请参阅图1、4所示,主标示杆301和副标示杆310的径向分别能够连接一平衡盘部50;平衡盘部50包括:呈圆形的轮盘轮廓部501,轮盘轮廓部501内焊接有多个连接筋条502,连接筋条502能够焊接在主标示杆301或者副标示杆310的径向。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适应高度跨度高的工作场合,能够快速的、简便的完成控制桩的配置,且结构稳定、牢固,标识清晰,尤其是其无需采用规范中的做法,可使用更加简单的材料制作,能够满足规范对于控制桩标识的技术要求,具有施工周期短的技术优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下标层(10),其置于水准控制位(1)内,所述第一下标层(10)内设置有预制筋(2),所述预制筋(2)部分插入所述水准控制位(1)的底部;
第二上标层(20),其置于所述第一下标层(10)的上方;
标石结构部(30),其布置于所述第一下标层(10)内和所述第二上标层(20)内,并连接所述预制筋(2);以及
示标部(40),其连接在所述标石结构部(30)的上方,并凸出于水平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剖视方向上看,所述水准控制位(1)的造型为短边在下,长边在上的等腰梯形;
所述长边与所述水平线(3)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标层(10)和所述第二上标层(20)由混凝土砌筑形成,且二者呈梯形布置,所述第一下标层(10)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上标层(20)的体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筋(2)包括:
横向布置的筋格部(201);
以及多个纵向布置的钢筋条(202);
所述钢筋条(202)与所述筋格部(201)垂直;
所述筋格部(201)的中心具有交叉节点(20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石结构部(30)包括:
主标示杆(301),其第二端焊接连接所述交叉节点(203)上,其第一端具有圆球顶(302),所述圆球顶(302)上开始有螺纹孔(30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副标示杆(310),其第二端螺接在所述螺纹孔(303)内,其第一端呈半球形状,且凸出于所述水平线(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标示杆(310)的第二端能够扣合一保护盖(401),所述示标部(40)固定连接在所述保护盖(401)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标示杆(301)和所述副标示杆(310)的径向分别能够连接一平衡盘部(50);
所述平衡盘部(50)包括:
呈圆形的轮盘轮廓部(501),所述轮盘轮廓部(501)内焊接有多个连接筋条(502),所述连接筋条(502)能够焊接在所述主标示杆(301)或者所述副标示杆(310)的径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87149.9U CN218724208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87149.9U CN218724208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24208U true CN218724208U (zh) | 2023-03-24 |
Family
ID=8559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87149.9U Active CN218724208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24208U (zh) |
-
2022
- 2022-10-31 CN CN202222887149.9U patent/CN2187242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283984A1 (en) | Footing plates | |
CN203939288U (zh) | 防风网结构 | |
CN101974942B (zh) | 钢套筒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 | |
CN201053123Y (zh) | 深基坑塔吊平台基座 | |
CN109339087A (zh) | 一种低层建筑的基础结构体系 | |
CN218724208U (zh) | 一种新型控制桩埋设结构 | |
CN208088311U (zh) | 桩后反压减弯型桩板支护结构 | |
CN212534196U (zh) | 一种填土边坡的支挡结构 | |
KR101326574B1 (ko) | 지주용 기초 구조물 | |
CN210508488U (zh) | 既有墙体支撑体系 | |
CN111576479A (zh) | 一种填土边坡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6007022U (zh) | 一种遮盖装置 | |
CN113279423B (zh) | 一种预制柱墩及后浇条形基础梁装配整体施工方法 | |
CN215715415U (zh) | 一种便于对边坡进行加固的抗滑移桩 | |
CN108360555A (zh) | 一种铁路下沉式站房的地锚结构式悬臂挡墙结构及其稳定性检算方法 | |
CN104060605B (zh) | 折线形桩基础结构及其基础作用力计算方法和施工方法 | |
CN211873043U (zh) | 一种支挡结构 | |
CN214614249U (zh) | 一种路桥工程用桩基加固结构 | |
CN211037029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 | |
CN214785188U (zh) | 一种空心楼盖填充块 | |
CN108951618A (zh) |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636842U (zh) | 群坑工程中的塔吊基础结构 | |
CN214784145U (zh) | 一种台阶式锚杆基础 | |
CN109235444A (zh) | 一种棱形预应力支护桩、桩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373672U (zh) | 矩形抗风托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4 Address after: No. 1-103, Conference Center, South of Chentai Village Section, Xiongxian County West Link of Baojin Expressway, Xiong'an District, Baoding Free Trade Pilot Zone, Hebei Province, 071800 Patentee after: Zhongjiao Xiong'an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23 21st floor,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No.25, ganluyuan Nan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