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1478U - 一种氢氨混合烧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氢氨混合烧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1478U
CN218721478U CN202222856708.XU CN202222856708U CN218721478U CN 218721478 U CN218721478 U CN 218721478U CN 202222856708 U CN202222856708 U CN 202222856708U CN 218721478 U CN218721478 U CN 218721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a
air
hydrogen
cavity
fu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567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志坚
朱旭仁
柯善军
郑旭东
靳世平
蒙臻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Dlt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Oceano Ceramics Co Ltd
Foshan Xianhu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Dlt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Oceano Ceramics Co Ltd
Foshan Xianhu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Dlt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Oceano Ceramics Co Ltd, Foshan Xianhu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Foshan Dl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567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1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1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1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氢氨混合烧嘴,包括:套筒,其具有贯穿前后的空气腔体;风盘,其覆盖设于空气腔体的前端开口,风盘的前端面设有带内腔的喷头,喷头的前端面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氢气喷孔,喷头的外周面设有与内腔连通且圆周布置的多个氨气喷孔,风盘设有与空气腔体连通的多个空气喷孔,多个空气喷孔环绕喷头圆周布置;第一燃料管,其具有贯穿前后的氢气腔体,第一燃料管的前端贯穿风盘且氢气腔体的前端开口与氢气喷孔连接;第二燃料管,其具有贯穿前后的氨气腔体,第二燃料管的前端贯穿风盘且氨气腔体与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能使空气和氨气混合得更加充分,并利用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成功引燃氨气,让氨气能更加稳定燃烧,从而提高氨气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氢氨混合烧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氨混合烧嘴。
背景技术
氢气和氨气都是无碳燃料,有望成为代替碳氢燃料的重要能源。可是,氢气的储运成本高,而且,氢气燃烧速度快,容易烧蚀烧嘴的端面,因此,目前还无法大规模开展纯氢燃烧系统的建设。而氨气在常温、0.8MPa压力的环境下便可液化,使其运输和储存难度降低,并且,氨气的燃烧速度较氢气的慢,烧嘴不易被烧蚀,因此,纯氨燃烧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潜质。然而,纯氨燃烧时仍存在火焰稳定性差、燃烧速度低、NOx排放高、点火温度高等问题。因此,研发出一种掺氢的氨气燃烧器,对于能源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2110205514.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氢气引射式氨低氮旋流燃烧器,以氨气为主要燃料,在氨气中掺氢,采用多级旋流的方式,能使火焰更加稳定,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可是,氢气从一级氢气燃料喷口沿燃烧器的轴向喷出,氨气从一级氨气燃料喷口沿燃烧器的轴向喷出,空气从双旋流叶片沿燃烧器的轴线流出,空气与氨气在燃烧前接触混合的时间短,因此,空气与氨气的混合均匀度不足而影响氨气的燃烧充分性,从而导致氨气的利用率低下。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氨混合烧嘴,能使空气和氨气混合得更加充分,并利用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成功引燃氨气,让氨气能更加稳定燃烧,从而提高氨气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氨混合烧嘴,包括:
套筒,其具有贯穿前后的空气腔体;
风盘,其覆盖设于所述空气腔体的前端开口,所述风盘的前端面设有喷头,所述喷头设有内腔,所述喷头的前端面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氢气喷孔,所述喷头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且呈圆周布置的多个氨气喷孔,所述风盘设有与所述空气腔体连通的多个空气喷孔,多个所述空气喷孔环绕所述喷头呈圆周布置;
第一燃料管,其具有贯穿前后的氢气腔体,所述第一燃料管的前端贯穿所述风盘且所述氢气腔体的前端开口与所述氢气喷孔连接;
第二燃料管,其具有贯穿前后的氨气腔体,所述第二燃料管的前端贯穿所述风盘且所述氨气腔体与所述内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氨气沿着第二燃料管流动,并从氨气喷孔往喷头的径向喷出,能够与从空气喷孔流出的空气进行混合,由于氨气往前流动的速度大大降低,使得氨气能够更长时间停留在喷头附近,延长氨气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令氨气与空气能够混合得更加均匀,以形成混合气体;而氢气从氢气喷孔往喷头的前方喷出,由于氨气喷孔位于氢气喷孔的外围,使得氨气能包围氢气,氢气能够与混合气体进行混合,在点火后,氢气能够迅速燃烧,并对氨气起到引燃作用,令氨气能够燃烧,而由于氨气和空气相互混合得足够均匀,使得氨气更加容易燃烧,火焰更为稳定,提升氨气的利用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喷孔倾斜朝向所述氨气喷孔设置。空气喷孔采用倾斜的设置方式,让空气朝向氨气喷出,可有效降低空气往前的流速,令空气与氨气混合的时间增加,使得它们能混合更为均匀,进而促使氨气的燃烧更为容易、充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头的前端面设有与所述氨气腔体相通的多个氨气通孔,多个所述氨气通孔环绕所述氢气喷孔呈圆周设置。喷头的前端面也设置氨气通孔,一部分氨气从氨气喷孔流出,另一部分氨气从氨气通孔流出,从氨气通孔流出的氨气和从氢气喷孔流出的氢气在流动方向上是相同的,氢气能够与该部分的氨气进行混合,以形成氢氨混合气,氢氨混合气的燃烧火焰传播速度及温度有所下降,有利于延长喷头的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燃料管、所述第二燃料管和所述套筒同轴设置。如此设置,结构合理,易于安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燃料管、所述第二燃料管、所述套筒和所述风盘呈圆柱状,所述喷头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如此设计,可降低制造难度,且装配简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氨气喷孔靠近所述风盘设置。如此设计,可以令氨气与空气更快的接触,在氨气燃烧前使得氨气与空气之间均匀混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盘设有与所述空气腔体连通的多个旋流槽,多个所述旋流槽环绕所述喷头呈圆周设置,所述旋流槽位于所述空气喷孔的外侧。如此设置,一小部分空气经空气喷孔朝氨气喷孔流动,与氨气充分混合,使得氨气在氢气的引燃作用下容易燃烧,然后,另一部分空气经旋流槽喷出,能发挥着强力的搅拌效果,促使从旋流槽流出的空气与不完全燃烧的氨气烟气之间形成紊流,进一步混合均匀及稳定燃烧,避免过剩的氨气燃烧不充分而导致环境受污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流槽具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为弧面。空气在流经旋流槽时沿着引导面流动,由于引导面为弧面,可以增加空气的旋流面积,降低空气的流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空气腔体连通的多个空气通孔。设置空气通孔,使得部分空气从空气通孔流出,并对套筒外的碳化硅套进行冷却,避免碳化硅套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而使用寿命下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空气通孔环绕所述套筒呈圆周布置。空气通孔采用圆周排布的方式,能够对碳化硅套均匀降温,避免碳化硅套出现局部高温而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氢氨混合烧嘴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氢氨混合烧嘴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氢氨混合烧嘴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风盘的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风盘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00、套筒;110、空气腔体;120、空气通孔;200、喷头;210、内腔;220、氢气喷孔;230、氨气喷孔;240、氨气通孔;300、风盘;310、空气喷孔;320、旋流槽;321、引导面;400、第一燃料管;410、氢气腔体;500、第二燃料管;510、氨气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氢氨混合烧嘴举出若干实施例。
氨气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经济的碳中性燃料,但是,纯氨燃烧时仍存在火焰稳定性差、燃烧速度低、氮氧化物排放高、点火温度高等问题,也即纯净的氨气不易燃烧。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氢氨混合烧嘴,以氨气为主要燃料,当中掺入少量氢气,利用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引燃氨气燃烧,而且,氨气和空气能混合均匀,使得氨气更加容易燃烧,形成的火焰更加稳定,能提高氨气的利用率;而且,燃烧产物零碳排放,有效解决碳排放超标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该氢氨混合烧嘴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窑炉方面。
如图1至图5所示,该氢氨混合烧嘴的结构包括有套筒100、风盘300、第一燃料管400和第二燃料管500。
套筒100内部中空形成空气腔体110,空气腔体110贯穿套筒100的前后端面。可以理解的是,空气腔体110的后端呈开口结构,可以与空气管道连接,以便空气流进。空气可以为窑炉外的空气,也可以是助燃风,助燃风的温度高于窑炉外的环境温度。
风盘300位于套筒100的前端,并且,风盘300覆盖设于空气腔体110的前端开口。可以理解的是,风盘300的外周面与空气腔体110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很少,甚至为零。
风盘300设有喷头200,喷头200位于风盘300的前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喷头200位于风盘300的中部位置。喷头200内部中空形成内腔210,内腔210的后端为开口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喷头200与风盘300可拆连接或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实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内腔210的后端为开口结构,因此,风盘300设有通孔,通孔贯穿风盘300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且通孔与内腔210的后端开口相通。
喷头200设有氢气喷孔220和氨气喷孔230。氢气喷孔220位于喷头200的前端面,氢气喷孔220的中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氢气喷孔220连通于内腔210。氨气喷孔230连通于内腔210,氨气喷孔2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氨气喷孔230设在喷头200的外周面,而且,多个氨气喷孔230在喷头200的外周面呈圆周布置。氨气喷孔230的中轴线垂直于氢气喷孔220的中轴线,从氢气喷孔220流出的氢气具有一定的往前流动的速度,而从氨气喷孔230流出的氨气在前方向上的流动速度为零,氨气具有一定的沿喷头200径向流动的速度。
风盘300设有空气喷孔310,空气喷孔310连通于空气腔体110,空气喷孔3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空气喷孔310环绕喷头200的前后延伸的中轴线呈圆周布置。可以理解的是,流入空气腔体110内的空气可以从空气喷孔310流出。
可以理解的是,氢气喷孔220、氨气喷孔230以及空气喷孔310可以为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在此不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氢气喷孔220、氨气喷孔230以及空气喷孔310均为圆孔,容易加工。空气喷孔310的内径可以比氨气喷孔230的内径大。
第一燃料管400内部中空形成氢气腔体410,氢气腔体410贯穿第一燃料管400的前后端面。氢气腔体410的后端呈开口结构,以便氢气流进第一燃料管400。第一燃料管400的前端贯穿风盘300,并且,氢气腔体410的前端开口与氢气喷孔220连接,使得流入氢气腔体410内的氢气能从氢气喷孔220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燃料管400的前端穿过风盘300的通孔,并伸入至喷头200的内腔210,令第一燃料管400的前端面与喷头200的内腔210的壁面相连接,氢气喷孔220设有一个,氢气喷孔220的内径与氢气腔体410的内径相一致。
第二燃料管500内部中空形成氨气腔体510,氨气腔体510贯穿第二燃料管500的前后端面。氨气腔体510的后端为开口,可使得氨气流入第二燃料管500。第二燃料管500的前端贯穿风盘300,而且,第二燃料管500的前端与风盘300相连接,使得氨气腔体510连通于喷头200的内腔2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燃料管500与风盘300之间采用可拆连接方式,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燃料管500的前端通过螺纹结构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风盘300的通孔通过螺纹结构连接。连接件可以为直通管接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燃料管400、第二燃料管500、套筒100和风盘300呈圆柱状。喷头200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而且,第一燃料管400、第二燃料管500、套筒100以及喷头200同轴设置,也即它们的前后延伸的中轴线重合。具体的,第二燃料管500套设于第一燃料管400,套筒100套设于第二燃料管500。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氢氨混合烧嘴中,氨气沿着第二燃料管500流动,并从氨气喷孔230往喷头200的径向喷出,能够与从空气喷孔310流出的空气进行混合,由于氨气往前流动的速度大大降低,使得氨气能够更长时间停留在喷头200附近,延长氨气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令氨气与空气能够混合得更加均匀,以形成混合气体。而氢气从氢气喷孔220往喷头200的前方喷出,由于氨气喷孔230位于氢气喷孔220的外围,使得氨气能包围氢气,氢气能够与混合气体进行混合,在点火后,氢气能够迅速燃烧,并对氨气起到引燃作用,令氨气能够燃烧,且由于氨气和空气相互混合得足够均匀,使得氨气更加容易被点着,燃烧的火焰更为稳定,提升氨气的燃烧利用率。
可以理解的是,纯氨燃烧不稳定、层流燃烧速度慢,掺混少量氢气,便于氨气更稳定燃烧,拓展混合燃料的燃烧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喷孔310的中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如此,从空气喷孔310流出的空气垂直吹向从氨气喷孔230流出的氨气。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喷孔310倾斜朝向氨气喷孔230设置,也即空气喷孔310的前端比后端更靠近喷头200的中轴线。空气喷孔310采用倾斜的设置方式,让空气朝向氨气喷出,可有效降低空气往前的流速,令空气与氨气混合的时间增加,使得它们能混合更为均匀,进而促使氨气的燃烧更为容易、充分。
进一步的,氨气喷孔230靠近风盘300设置,使得氨气喷孔230离喷头200的前端面比较远。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计,可以令氨气与空气更快的接触,在氨气燃烧前,促使氨气与空气相互之间能进行均匀混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头200设有氨气通孔240,氨气通孔240位于喷头200的前端面,氨气通孔240的中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氨气通孔240连通于氨气腔体510,氨气通孔2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氨气通孔240环绕氢气喷孔220呈圆周设置。氨气通孔240的孔径和氨气喷孔230的孔径可以是相同的。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喷头200的前端面也设置有氨气通孔240,因此,一部分氨气从氨气喷孔230流出,另一部分氨气从氨气通孔240流出,从氨气通孔240流出的氨气和从氢气喷孔220流出的氢气在流动方向上是相同的,氢气能够与该部分的氨气进行混合,以形成氢氨混合气,氢氨混合气的燃烧火焰传播速度及温度有所下降,有利于延长喷头200的使用寿命。而且,多个氨气通孔240围着氢气喷孔220设置,在喷头200处,氨气可以将氢气和空气分隔,令氢气采用非预混的燃烧方式,不易回火,有效提高该氢氨混合烧嘴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盘300设有旋流槽320,旋流槽320连通于空气腔体110,旋流槽3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旋流槽320环绕喷头200呈圆周设置。旋流槽320位于空气喷孔310的外侧。具体的,风盘300的外周面向内凹陷形成旋流槽320,旋流槽320贯穿风盘300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从旋流槽320流出的空气可以呈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旋流槽320,可使得一小部分空气经空气喷孔310朝氨气喷孔230流动,与氨气充分混合,使得氨气在氢气的引燃作用下容易燃烧;然后,另一部分空气经旋流槽320喷出,能发挥着强力的搅拌效果,促使从旋流槽320流出的空气与不完全燃烧的氨气烟气之间形成紊流,进一步混合均匀及稳定燃烧,避免过剩的氨气燃烧不充分而导致环境受污染,从而进一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
旋流槽320具有引导面321。可以理解的是,旋流槽320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面,这两个侧壁面均为引导面321。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面321为平面。而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面321为弧面,空气在流经旋流槽320时沿着引导面321流动,由于引导面321为弧面,可以增加空气的旋流面积,使得空气的流速下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筒100设有空气通孔120,空气通孔120位于套筒100的外周面,空气通孔120连通于空气腔体110,空气通孔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空气通孔120环绕套筒100的中轴线呈圆周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套筒100内的部分空气从空气通孔120流出,并对套筒100外的碳化硅套进行冷却,使得碳化硅套的温度下降,避免碳化硅套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而使用寿命下降。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提及的多个可以为两个、三个或以上,在此不具体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氢氨混合烧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100),其具有贯穿前后的空气腔体(110);
风盘(300),其覆盖设于所述空气腔体(110)的前端开口,所述风盘(300)的前端面设有喷头(200),所述喷头(200)设有内腔(210),所述喷头(200)的前端面设有与所述内腔(210)连通的氢气喷孔(220),所述喷头(200)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内腔(210)连通且呈圆周布置的多个氨气喷孔(230),所述风盘(300)设有与所述空气腔体(110)连通的多个空气喷孔(310),多个所述空气喷孔(310)环绕所述喷头(200)呈圆周布置;
第一燃料管(400),其具有贯穿前后的氢气腔体(410),所述第一燃料管(400)的前端贯穿所述风盘(300)且所述氢气腔体(410)的前端开口与所述氢气喷孔(220)连接;
第二燃料管(500),其具有贯穿前后的氨气腔体(510),所述第二燃料管(500)的前端贯穿所述风盘(300)且所述氨气腔体(510)与所述内腔(2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氨混合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孔(310)倾斜朝向所述氨气喷孔(23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氨混合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00)的前端面设有与所述氨气腔体(510)相通的多个氨气通孔(240),多个所述氨气通孔(240)环绕所述氢气喷孔(220)呈圆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氨混合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料管(400)、所述第二燃料管(500)和所述套筒(100)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氨混合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料管(400)、所述第二燃料管(500)、所述套筒(100)和所述风盘(300)呈圆柱状,所述喷头(200)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氨混合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喷孔(230)靠近所述风盘(300)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氨混合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盘(300)设有与所述空气腔体(110)连通的多个旋流槽(320),多个所述旋流槽(320)环绕所述喷头(200)呈圆周设置,所述旋流槽(320)位于所述空气喷孔(310)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氢氨混合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槽(320)具有引导面(321),所述引导面(321)为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氨混合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0)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空气腔体(110)连通的多个空气通孔(1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氢氨混合烧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空气通孔(120)环绕所述套筒(100)呈圆周布置。
CN202222856708.XU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氢氨混合烧嘴 Active CN218721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6708.XU CN218721478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氢氨混合烧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6708.XU CN218721478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氢氨混合烧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1478U true CN218721478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3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56708.XU Active CN218721478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氢氨混合烧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1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5579A (zh) 一种金属纤维低氮燃烧装置的风燃全预混器
CN113137632A (zh) 预混型值班燃料喷嘴头、燃料喷嘴和燃气轮机
US11747014B2 (en) Atmosphere-adjustable multi-staged swirl ammonia burner
CN218721478U (zh) 一种氢氨混合烧嘴
JP2005195214A (ja) 燃焼装置
CN218914921U (zh) 工业窑炉的高效氨气燃烧器
JP2002257344A (ja)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
CN115574319A (zh) 一种氢氨混合烧嘴
CN115451433A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燃料喷嘴预混系统
JP4063174B2 (ja) 管状火炎バーナ
CN203744256U (zh) 氨气火炬燃烧器
CN218721470U (zh) 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氨气分级燃烧结构
JPH1182941A (ja) 酸素バーナ
CN112128761A (zh) 一种浸没式低氮燃气燃烧装置
CN101466979B (zh) 火焰喷射装置
CN216307775U (zh) 一种新型的超高速烧嘴
CN211781059U (zh) 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11040954U (zh) 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15675303U (zh) 一种燃气轮机预混燃料喷嘴
JPH05264018A (ja) ガスバーナ
JP2006105534A (ja)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
KR20040082222A (ko) 가스용 버너기의 예혼합구조
CN219367600U (zh) 一种燃烧室
CN115574318A (zh) 工业窑炉的高效氨气燃烧器
CN211781060U (zh) 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