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8216U - 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8216U
CN218718216U CN202222134236.7U CN202222134236U CN218718216U CN 218718216 U CN218718216 U CN 218718216U CN 202222134236 U CN202222134236 U CN 202222134236U CN 218718216 U CN218718216 U CN 218718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earing
oil
spacing ring
thick bamboo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42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波
胡锭
卫毅斌
尤晓龙
徐晓
朱志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esika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esika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esika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esika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342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8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8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8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浮动轴承主体筒以及位于浮动轴承主体筒内部的转轴,壳体内部与浮动轴承主体筒的中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进油腔,浮动轴承主体筒的圆周外部两侧均设有一组第一限位环,每组第一限位环至少设有两个,相邻的两个第一限位环之间形成缝隙,壳体的内部与缝隙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上开设有过油孔,本实用新型中在浮动轴承主体筒上安装了第一限位环,在外壳内部设置了第二限位环,能够将浮动轴承主体筒的位置限制,在第二限位环上设置了过油孔,进油腔内部的润滑油通过过油孔到达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环之间,给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进行润滑。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动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一般包括壳体、转轴、涡轮、叶轮、浮动轴承、轴封、端盖等组件,其中,浮动轴承、轴封套在转轴上,且和转轴之间间隙配合,润滑油在间隙中流动,起到润滑作用。
目前的涡轮增压器中,浮动轴承为套在转轴上的空心管状结构,且浮动轴承的一端设有环状凸台,该环状凸台用于与外部结构作用并定位浮动轴承,这样的定位结构,定位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环状凸台用于与外部结构定位浮动轴承,定位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浮动轴承主体筒以及位于浮动轴承主体筒内部的转轴,所述壳体内部与浮动轴承主体筒的中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进油腔,所述浮动轴承主体筒的圆周外部两侧均设有一组第一限位环,每组所述第一限位环至少设有两个,相邻的两个第一限位环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壳体的内部与缝隙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上开设有过油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上方开设有与进油腔连通的进油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环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集油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环的环外表面设置为V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浮动轴承主体筒的中部沿着径向方向开设有主油孔
优选的,所述集油孔的两端设置成为敞口部,且集油孔的中部设为收口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浮动轴承主体筒上安装了第一限位环,在外壳内部设置了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配合,能够将浮动轴承主体筒的位置限制,避免浮动轴承主体筒发生偏移,保证了浮动轴承主体筒稳定运行;
2、本实用新型在第二限位环上设置了过油孔,进油腔内部的润滑油通过过油孔到达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环之间,给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进行润滑;
3、本实用新型将第一限位环的环外表面设置为V形凸起,这样的设置可使得润滑油进入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更加顺畅;
4、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限位环上设置了集油孔,进油进程中,有多余的润滑油可储存在集油孔的内部,当进行下一次车辆启动时,集油孔可到达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给二者进行润滑;
5、本实用新型的集油孔的两端设置成为敞口部,中部设为收口部,即润滑油在两端敞口中间收口的集油孔内可沿着重力向外倾斜的流动,保证润滑油能够到达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浮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油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第二限位环;111、过油孔;2、转轴;3、浮动轴承主体筒;4、进油腔;5、第一限位环;51、V形凸起;52、集油孔;521、敞口部;522、收口部;6、主油孔;7、进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部的浮动轴承主体筒3以及位于浮动轴承主体筒3内部的转轴2,转轴2的一端安装叶轮,另一端安装蜗轮,浮动轴承主体筒3随着转轴2在壳体1的内部旋转;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内部与浮动轴承主体筒3的中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润滑油进入壳体1内部的进油腔4,壳体1的内部上方开设有与进油腔4连通的进油道7,通过进油道7可将润滑油喂入进油腔4内部,浮动轴承主体筒3的中部沿着径向方向开设有主油孔6,即进油腔4内部的润滑油首先通过主油孔6进入到浮动轴承主体筒3的内部,在浮动轴承主体筒3与转轴2之间形成油膜;
结合图1和图2,在浮动轴承主体筒3的圆周外部两侧均设有一组第一限位环5,每组第一限位环5至少设有两个,相邻的两个第一限位环5之间形成缝隙,壳体1的内部与缝隙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环11,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配合,能够将浮动轴承主体筒3的位置限制,避免浮动轴承主体筒3发生偏移,保证了浮动轴承主体筒3稳定运行,优选的,将第一限位环5与浮动轴承主体筒3制成一体式的结构;
结合图1、图3和图5所示,为了使得润滑油能够进入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之间,给转动的第一限位环5进行润滑,在第二限位环11上开设有过油孔111,即润滑油进油速度设置的较快,其能够在进油腔4的内部堆积,进油腔4内部的润滑油可通过过油孔111进入到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给二者的相对转动进行润滑,优选的,这里为了方便过油孔111内部的润滑油顺势到达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之间,将第一限位环5的环外表面设置为V形凸起51,这样的设置可使得润滑油流动顺畅;
结合图2和图4所示,而在初始车辆启动状态下,由于进油腔4内部刚开始进油,所以润滑油大部分进入到了主油孔6的内部给转轴2进行润滑,所以在第一限位环5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集油孔52,即在上一个进油进程中,有多余的润滑油可储存在集油孔52的内部,当进行下一次车辆启动时,集油孔52可到达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之间,给二者进行润滑,优选的,这里为了避免集油孔52内部的润滑油由于离心力而无法进入到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之间,将集油孔52的两端设置成为敞口部521,且集油孔52的中部设为收口部522,即润滑油在两端敞口中间收口的集油孔52内受到浮动轴承主体筒3旋转的离心力时,可沿着重力向外倾斜的流动,进而到达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之间;
这里的外壳1的内部下方应当设置出油孔,出油孔应当与进油腔4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环11之间的缝隙连通,便于排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配合,能够将浮动轴承主体筒3的位置限制,避免浮动轴承主体筒3发生偏移,保证了浮动轴承主体筒3稳定运行,使用时将润滑油从进油道7泵入进油腔4的内部,进油腔4内部的润滑油首先通过主油孔6进入到浮动轴承主体筒3的内部,在浮动轴承主体筒3与转轴2之间形成油膜,堆积的润滑油通过过油孔111到达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环11之间,给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之间进行润滑;
而在初始车辆启动状态下,由于进油腔4内部刚开始进油,所以润滑油大部分进入到了主油孔6的内部给转轴2进行润滑,所以在第一限位环5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集油孔52,即在上一个进油进程中,有多余的润滑油可储存在集油孔52的内部,当进行下一次车辆启动时,集油孔52可到达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之间,给二者进行润滑,优选的,这里为了避免集油孔52内部的润滑油由于离心力而无法进入到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之间,将集油孔52的两端设置成为敞口部521,且集油孔52的中部设为收口部522,即润滑油在两端敞口中间收口的集油孔52内受到浮动轴承主体筒3旋转的离心力时,可沿着重力向外倾斜的流动,进而到达第一限位环5与第二限位环11之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部的浮动轴承主体筒(3)以及位于浮动轴承主体筒(3)内部的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与浮动轴承主体筒(3)的中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进油腔(4),所述浮动轴承主体筒(3)的圆周外部两侧均设有一组第一限位环(5),每组所述第一限位环(5)至少设有两个,相邻的两个第一限位环(5)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壳体(1)的内部与缝隙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环(11),所述第二限位环(11)上开设有过油孔(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上方开设有与进油腔(4)连通的进油道(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环(5)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集油孔(5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环(5)的环外表面设置为V形凸起(5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轴承主体筒(3)的中部沿着径向方向开设有主油孔(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集油孔(52)的两端设置成为敞口部(521),
且集油孔(52)的中部设为收口部(522)。
CN202222134236.7U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 Active CN218718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4236.7U CN218718216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4236.7U CN218718216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8216U true CN218718216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8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4236.7U Active CN218718216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82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27309A (en) Turbocharger shaft bearing
US5636848A (en) Oil seal for a high speed rotating shaft
JP4524050B2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ー
CN105452615A (zh) 具有轴向止动构件的涡轮机
JP2006145034A (ja) 軸受の密封装置
EP2662572A1 (en) Sealing arrangement for the lubricant of a ball bearing in a flow machine
CN218718216U (zh) 一种新型浮动轴承定位结构
JP2010127318A (ja) 回転軸の潤滑構造
US3292847A (en) Lubricant sealing means for rotary 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
JP5771919B2 (ja) 転がり軸受を用いた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CN108087556B (zh) 盒式密封结构
CN106763781B (zh) 转动机械的液体密封结构
JPS6388318A (ja) 排気タ−ビン過給機
JPH07217441A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非接触シール装置
JPH0639067Y2 (ja) ガスタービンの軸受部潤滑構造
US3797898A (en) Shaft bearing-and-sealing device
CN206555125U (zh) 一种盘轮式容积式泵
JP6520534B2 (ja) 潤滑ポンプ
US11686218B2 (en) Pressure seal assembly
JP2001140654A (ja) 過給機の軸受装置
US20240039360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o-ring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214661029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水泵轴润滑结构
CN106593859A (zh) 一种盘轮式容积式泵
CN218818034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密封结构
JPH1162600A (ja) 遠心式流体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