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7800U -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7800U
CN218717800U CN202222947020.2U CN202222947020U CN218717800U CN 218717800 U CN218717800 U CN 218717800U CN 202222947020 U CN202222947020 U CN 202222947020U CN 218717800 U CN218717800 U CN 218717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pipe
port
overflow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70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洋
芮玲
陈健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Dema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Dema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Dema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Dema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70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7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7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7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闭式液压系统,包括主泵、补油泵、控制泵、电磁比例换向阀,补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级补油油路,控制泵的出油口与电磁比例换向阀之间的第四油管上连接有第二级补油油路,第二级补油油路包括第二支管,第二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油管和第三油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一溢流阀;第四油管内的油液部分通过电磁比例换向阀向主泵的控制腔内供油,部分可以经第一溢流阀进入到第一级补油油路从而对主泵的A油口和B油口进行补油,构成系统的第二级补油油路;通过设置第二级补油油路与第一级补油油路配合,有利于提高补油速度,防止由于补油不顺畅导致主泵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闭式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闭式液压系统的工作液体在系统的油管中进行封闭循环,具有结构紧凑、系统可靠性高等优势从而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海工起重机、破碎机等领域的系统。
公开号为CN204628127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闭式液压系统包括双向变量柱塞泵、电磁换向阀、双向柱塞马达、安全阀、系统油箱及补油泵、冲洗阀;电磁换向阀,通过油管分别与所述双向变量柱塞泵的进油口及出油口连通,能控制所述双向变量柱塞泵进出油的方向;冲洗阀,通过油管连通所述双向柱塞马达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该闭式液压系统的双向变量柱塞泵在换向时,冲洗阀的阀芯需要在上位和下位之间进行切换,在切换时存在间隙,导致系统的主油路的油量不足,从而需要补油泵对系统进行补油;但是由于马达和泵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会导致压差,从而使得补油动作的延迟,该闭式液压系统由于只有一级补油回路,无法实现换向时快速补油,从而容易出现补油不顺畅导致泵组损坏的问题。
故,现有技术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闭式液压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闭式液压系统,包括主泵、控制泵、补油泵和驱动源,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主泵、控制泵和补油泵,所述主泵的A油口通过第一油管与执行元件的A油口连接,所述主泵的B油口通过第二油管与执行元件的B油口连接;所述控制泵和补油泵的进油口分别通过过滤器与油箱连接,所述补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级补油油路,所述第一级补油油路包括第三油管和第一支管,所述第三油管连接在第一支管上,所述第一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连接;
所述控制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主泵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有用于控制主泵的进出油方向和油量的电磁比例换向阀;所述控制泵的出油口与电磁比例换向阀之间的第四油管上连接有第二级补油油路,所述第二级补油油路包括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油管和第三油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三油管连接。
所述第一溢流阀对进入电磁比例换向阀的油液进行安全压力限定,而且能使第四油管内的油液始终有背压,有利于提高系统换向速度以及平稳性;第四油管内的油液部分通过电磁比例换向阀向主泵的控制腔内供油,部分可以经第一溢流阀进入到第一级补油油路从而对主泵的A油口和B油口进行补油,构成系统的第二级补油油路;通过设置第二级补油油路与第一级补油油路配合,有利于提高补油速度,防止由于补油不顺畅导致主泵损坏。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和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油管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二油管连接。
所述补油泵的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三油管与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油管连接,所述第三油管通过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二油管连接。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三油管上连接有蓄能器。第三油管内的油压一直给蓄能器储存能量,当系统进行换向,主泵的出油口在A油口和B油口之间切换时,主泵壳体由于惯性,A油口或B油口无法吸到液压油,补油泵形成的静态压力被打破,无法马上建立稳态补油压力,此时利用蓄能器储存的能量能给主泵的A油口或B油口进行及时补油,从而有效避免主泵和执行元件因补油不足引起故障。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三油管上设有插装溢流阀,所述插装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在所述第三油管上,所述插装溢流阀的出油口和控制口均依次通过第二溢流阀和过滤器与油箱连接,所述插装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插装溢流阀的弹簧腔连通。
当第三油管内的油压≥弹簧腔压力+第二溢流阀的动作压力时,第三油管内的油才会通过插装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流到油箱,因此通过设置插装溢流阀可以稳定进入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的油量以及流速,从而使主泵的A油口和B油口之间形成稳态的油压。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二溢流阀的动作压力设为16Bar,所述弹簧腔压力设为9Bar。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三油管上连接有压力继电器。通过在第三油管中加入压力继电器以检测油路中的压力,当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无法及时补油时,油路中压力低与压力继电器的设定值,压力继电器会把液压信号转为电信号在控制室的报警箱上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从而防止系统内油压过低导致泵组损坏。
根据以上方案,还包括冲洗阀,所述冲洗阀设于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之间油管上,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通过所述冲洗阀连通于油箱。所述冲洗阀用于置换执行元件内的热油,起到冷却系统工作油液的作用。所述第二溢流阀设置于所述冲洗阀和油箱之间,第二溢流阀起到了溢流的作用。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支管依次通过第一双向溢流阀和过滤器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一双向溢流阀的动作压力设定为与第二溢流阀的动作压力相同。
当第一支管内的油压≥第一双向溢流阀的动作压力时,第一支管内的油液才能通过第一双向溢流阀流回油箱,从而使所述第一双向溢流阀对补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的油液进行安全压力限定。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控制泵的出油口通过所述第四油管与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的P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与所述主泵的控制腔的上腔和下腔连接,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的T油口通过过滤器与油箱连接。
通过控制电磁比例换向阀的P口与A口连接,T口与B口连接,则第一油管内的油液通过A口进入到主泵的控制腔的上腔,从而使油流产生换向,主泵的进出油口交换;同样地,通过控制电磁比例换向阀的P口与B口连接,T口与A口连接,则第一油管内的油液通过B口进入到主泵的控制腔的上腔,从而使油流产生换向,主泵的进出油口交换。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油管通过油管与第三溢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溢流阀的输出端与第二双向溢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双向溢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支管连接,所述第二双向溢流阀的控制口与所述P口连接,所述第二双向溢流阀的先导油口通过第三单向阀与第一油管连接;所述第二油管通过油管与第四溢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溢流阀的输出端与第三双向溢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双向溢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支管连接,所述第三双向溢流阀的控制口与所述T口连接,所述第三双向溢流阀的先导油口通过第四单向阀与第二油管连接。
所述四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用于在主泵换向时,将主泵控制腔的上腔或下腔的油液排出。所述第三溢流阀和第二双向溢流阀配合,第四溢流阀和第三双向阀配合,用于限定主泵的最高工作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级补油油路包括第三油管和第一支管,所述第三油管连接在第一支管上,第一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连接;第二级补油油路包括第二支管,第二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油管和第三油管连接,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三油管连接;第四油管内的油液部分通过电磁比例换向阀向主泵的控制腔内供油,部分可以经第一溢流阀进入到第一级补油油路从而对主泵的A油口和B油口进行补油,构成系统的第二级补油油路;通过设置第二级补油油路与第一级补油油路配合,有利于提高补油速度,防止由于补油不顺畅导致主泵损坏,尤其适用于负载经常需要换向,且负载变化不恒定的工作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闭式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级补油油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级补油油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源;11、主泵;111、第一油管;112、第二油管;12、控制泵;121、第四油管;13、补油泵;131、第三油管;132、第一支管;133、第一单向阀;134、第二单向阀 ;135、压力继电器;136、蓄能器;2、执行元件;21、冲洗阀;3、电磁比例换向阀; 4、第一溢流阀;41、第二支管;5、插装溢流阀;51、第二溢流阀; 6、第一双向溢流阀;7、第三溢流阀;71、第二双向溢流阀;72、第三单向阀;8、第四溢流阀;81、第三双向溢流阀;82、第四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闭式液压系统,包括主泵11、控制泵12、补油泵13和驱动源1,所述驱动源1用于驱动所述主泵11、控制泵12和补油泵13,所述主泵11的A油口通过第一油管111与执行元件2的A油口连接,所述主泵11的B油口通过第二油管112与执行元件2的B油口连接;所述控制泵12和补油泵13的进油口分别通过过滤器与油箱连接,所述补油泵13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级补油油路,所述第一级补油油路包括第三油管131和第一支管132,所述第三油管131连接在第一支管132上,所述第一支管1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管111和第二油管112连接;
所述控制泵12的出油口与所述主泵11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有用于控制主泵11的进出油方向和油量的电磁比例换向阀3;所述控制泵12的出油口与电磁比例换向阀3之间的第四油管121上连接有第二级补油油路,所述第二级补油油路包括第二支管41,所述第二支管41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油管121和第三油管131连接,所述第二支管41上设有第一溢流阀4,所述第一溢流阀4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三油管131连接。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支管1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向阀133的进油口和第二单向阀134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33的出油口与第一油管111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134的出油口与第二油管112连接。
所述第一溢流阀4对进入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油液进行安全压力限定,而且能使第四油管121内的油液始终有背压,有利于提高系统换向速度以及平稳性;第四油管121内的油液部分通过电磁比例换向阀3向主泵11的控制腔内供油,部分可以经第一溢流阀4进入到第一级补油油路从而对主泵11的A油口和B油口进行补油,构成系统的第二级补油油路;通过设置第二级补油油路与第一级补油油路配合,有利于提高补油速度,防止由于补油不顺畅导致主泵11损坏。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三油管131上连接有蓄能器136。第三油管131内的油压一直给蓄能器136储存能量,当系统进行换向,主泵11的出油口在A油口和B油口之间切换时,主泵11壳体由于惯性,A油口或B油口无法吸到液压油,补油泵13形成的静态压力被打破,无法马上建立稳态补油压力,此时利用蓄能器136储存的能量能给主泵11的A油口或B油口进行及时补油,从而有效避免主泵11和执行元件2因补油不足引起故障。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三油管131上设有插装溢流阀5,所述插装溢流阀5的进油口连接在所述第三油管131上,所述插装溢流阀5的出油口和控制口均依次通过第二溢流阀51和过滤器与油箱连接,所述插装溢流阀5的进油口与所述插装溢流阀5的弹簧腔连通。
当第三油管131内的油压≥弹簧腔压力+第二溢流阀51的动作压力时,第三油管131内的油才会通过插装溢流阀5和第二溢流阀51流到油箱,因此通过设置插装溢流阀5可以稳定进入第一油管111和第二油管112的油量以及流速,从而使主泵11的A油口和B油口之间形成稳态的油压。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二溢流阀51的动作压力设为16Bar,所述弹簧腔压力设为9Bar。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三油管131上连接有压力继电器135。通过在第三油管131中加入压力继电器135以检测油路中的压力,当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无法及时补油时,油路中压力低与压力继电器135的设定值,压力继电器135会把液压信号转为电信号在控制室的报警箱上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从而防止系统内油压过低导致泵组损坏。
根据以上方案,还包括冲洗阀21,所述冲洗阀21设于所述第一油管111和第二油管112之间油管上,所述第一油管111和第二油管112通过所述冲洗阀21连通于油箱。所述冲洗阀21用于置换执行元件2内的热油,起到冷却系统工作油液的作用。所述第二溢流阀51设置于所述冲洗阀21和油箱之间,第二溢流阀51起到了溢流的作用。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支管132依次通过第一双向溢流阀6和过滤器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一双向溢流阀6的动作压力设定为与第二溢流阀51的动作压力相同。
当第一支管132内的油压≥第一双向溢流阀6的动作压力时,第一支管132内的油液才能通过第一双向溢流阀6流回油箱,从而使所述第一双向溢流阀6对补到第一油管111和第二油管112的油液进行安全压力限定。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控制泵12的出油口通过所述第四油管121与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P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A口和B口分别与所述主泵11的控制腔的上腔和下腔连接,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T油口通过过滤器与油箱连接。
通过控制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P口与A口连接,T口与B口连接,则第一油管111内的油液通过A口进入到主泵11的控制腔的上腔,从而使油流产生换向,主泵11的进出油口交换;同样地,通过控制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P口与B口连接,T口与A口连接,则第一油管111内的油液通过B口进入到主泵11的控制腔的上腔,从而使油流产生换向,主泵11的进出油口交换。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油管111通过油管与第三溢流阀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溢流阀7的输出端与第二双向溢流阀7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双向溢流阀71的输出端与第一支管132连接,所述第二双向溢流阀71的控制口与所述P口连接,所述第二双向溢流阀71的先导油口通过第三单向阀72与第一油管111连接;所述第二油管112通过油管与第四溢流阀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溢流阀8的输出端与第三双向溢流阀8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双向溢流阀81的输出端与第一支管132连接,所述第三双向溢流阀81的控制口与所述T口连接,所述第三双向溢流阀81的先导油口通过第四单向阀82与第二油管112连接。
所述四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82用于在主泵11换向时,将主泵11控制腔的上腔或下腔的油液排出。所述第三溢流阀7和第二双向溢流阀71配合,第四溢流阀8和第三双向阀配合,用于限定主泵11的最高工作压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闭式液压系统工作时,主泵11与执行元件2之间通过第一油管111和第二油管形成闭式油路,当执行元件2需要换向时,主泵11的进出油口需要同步进行换向,通过控制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P口与A口连接,T口与B口连接,则第一油管111内的油液通过A口进入到主泵11的控制腔的上腔,从而使油流产生换向,主泵11的进出油口交换;或者通过控制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P口与B口连接,T口与A口连接,则第一油管111内的油液通过B口进入到主泵11的控制腔的上腔,从而使油流产生换向,主泵11的进出油口交换;当系统在正常工作时,第三油管131形成稳定的25bar的静态油压后,从补油泵13泵出的油液会进入冲洗阀21从而对系统的工作油液进行冷却;系统在进行换向时,补油泵13泵出的油液会经过第三油管131、第一支管132、第一单向阀133、第二单向阀134向第一油管111和第二油管112进行补油;而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阀芯处于中位,控制泵12泵出的油液依次通过第四油管121、和第一溢流阀4进入到第三油管131构成系统的第二级补油油路,其与第一级补油油路配合,提高补油速度,防止由于补油不顺畅导致主泵11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闭式液压系统,包括主泵(11)、控制泵(12)、补油泵(13)和驱动源(1),所述驱动源(1)用于驱动所述主泵(11)、控制泵(12)和补油泵(13),所述主泵(11)的A油口通过第一油管(111)与执行元件(2)的A油口连接,所述主泵(11)的B油口通过第二油管(112)与执行元件(2)的B油口连接;所述控制泵(12)和补油泵(13)的进油口分别通过过滤器与油箱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油泵(13)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级补油油路,所述第一级补油油路包括第三油管(131)和第一支管(132),所述第三油管(131)连接在第一支管(132)上,所述第一支管(1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管(111)和第二油管(112)连接;
所述控制泵(12)的出油口与所述主泵(11)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有用于控制主泵(11)的进出油方向和油量的电磁比例换向阀(3);所述控制泵(12)的出油口与电磁比例换向阀(3)之间的第四油管(121)上连接有第二级补油油路,所述第二级补油油路包括第二支管(41),所述第二支管(41)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油管(121)和第三油管(131)连接,所述第二支管(41)上设有第一溢流阀(4),所述第一溢流阀(4)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三油管(13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1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向阀(133)的进油口和第二单向阀(134)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33)的出油口与第一油管(111)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134)的出油口与第二油管(1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管(131)上连接有蓄能器(1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管(131)上设有插装溢流阀(5),所述插装溢流阀(5)的进油口连接在所述第三油管(131)上,所述插装溢流阀(5)的出油口和控制口均依次通过第二溢流阀(51)和过滤器与油箱连接,所述插装溢流阀(5)的进油口与所述插装溢流阀(5)的弹簧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阀(51)的动作压力设为16Bar,所述弹簧腔压力设为9Bar。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管(131)上连接有压力继电器(1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洗阀(21),所述冲洗阀(21)设于所述第一油管(111)和第二油管(112)之间油管上,所述第一油管(111)和第二油管(112)通过所述冲洗阀(21)连通于油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132)依次通过第一双向溢流阀(6)和过滤器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一双向溢流阀(6)的动作压力设定为与第二溢流阀(51)的动作压力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泵(12)的出油口通过所述第四油管(121)与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P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A口和B口分别与所述主泵(11)的控制腔的上腔和下腔连接,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3)的T油口通过过滤器与油箱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111)通过油管与第三溢流阀(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溢流阀(7)的输出端与第二双向溢流阀(7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双向溢流阀(71)的输出端与第一支管(132)连接,所述第二双向溢流阀(71)的控制口与所述P口连接,所述第二双向溢流阀(71)的先导油口通过第三单向阀(72)与第一油管(111)连接;所述第二油管(112)通过油管与第四溢流阀(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溢流阀(8)的输出端与第三双向溢流阀(8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双向溢流阀(81)的输出端与第一支管(132)连接,所述第三双向溢流阀(81)的控制口与所述T口连接,所述第三双向溢流阀(81)的先导油口通过第四单向阀(82)与第二油管(112)连接。
CN202222947020.2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 Active CN218717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7020.2U CN21871780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7020.2U CN21871780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7800U true CN218717800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8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7020.2U Active CN21871780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78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7446B2 (en) Hydraulic controller
CN104163385B (zh) 一种绞车液压控制系统
CN102874704B (zh) 一种液压系统、卷扬机构及工程机械
CN105645324A (zh) 一种臂架动作液压系统及隧道拱架作业车
CN103807232A (zh) 工程机械的液压驱动装置
CN105179335A (zh) 一种液压舵机控制系统
CN113669312A (zh) 一种闭式液压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11608982A (zh) 升降平台的液压系统
CN218717800U (zh)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
CN105605002A (zh) 防失压的液压控制回路及其方法
CN202082175U (zh) 液压控制系统及设置有该液压控制系统的混凝土泵送系统
CN112211862A (zh) 用于调距桨控制的液压系统
CN112112867B (zh) 液控式排气阀单元、液控排气式卷扬控制系统和卷扬机
CN112610547A (zh) 一种用于盾构机的螺旋机闭式液压系统及盾构机
CN216842432U (zh) 一种实现高低压卸荷功能的液压系统
CN201588194U (zh) 一种活塞式单吊点液压启闭机
CN216788860U (zh) 一种控制机构行程限位的液压阀组
CN113586532B (zh) 工程机械
CN113530782B (zh) 一种具有快速压力切断保护功能的大排量泵及其保护方法
CN114087249B (zh) 一种电液压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7271091U (zh) 一种混凝土泵送液压控制系统
CN217759048U (zh) 电控负载敏感分配阀、定变量液压系统及装载机
CN217129955U (zh) 一种大型压力机的油路
CN212226086U (zh) 一种多联电磁阀组及机械设备
CN220182623U (zh) 一种船舶液压设备用液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