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6081U - 缓冲块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缓冲块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6081U
CN218716081U CN202222196230.2U CN202222196230U CN218716081U CN 218716081 U CN218716081 U CN 218716081U CN 202222196230 U CN202222196230 U CN 202222196230U CN 218716081 U CN218716081 U CN 218716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uffer block
hole
elastic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962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鑫
景向策
刘永健
纪伟
赵晓萍
胡泊洋
黄志伟
田丹丹
李娜
任建峰
钟玉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 Lia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962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6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6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6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块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块包括筒状的主体,以及套装固连在主体轴向两端的密封部和缓冲部;缓冲部具有套装固连在主体端部的弹性主体,弹性主体上设有呈环形的唇边,且唇边内形成有位于主体端部的空隙区,缓冲部包括套装固连在主体另一端部上的支撑主体,支撑主体具有用于承受主体轴向作用力的承载面。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块通过设置的缓冲部,有利于保证缓冲块的缓冲效果,而设置的密封部,并使得唇边内形成有位于主体端部的空隙区,可在主体连接在板件时,空隙区变小,唇边能够密封抵紧在板件上,从而能够提高缓冲块与板件连接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缓冲块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冲块。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缓冲块的车辆。
背景技术
后背门作为带车厢汽车的重要车身部件之一,通常情况下会设置后背门缓冲结构来防止行驶过程中路面颠簸产生抖动而导致后背门与车身之间发生刮擦或磕碰。目前,人们对汽车后背门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后背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还要求外形美观。在行驶过程中,后背门缓冲块可以提供缓冲性能,保证后背门关闭或者颠簸路况时后背门不与车身其他零件产生干涉,降低受力与噪音。
传统的后背门缓冲块有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整体式的后背门缓冲块多为橡胶件,分体式的后背门缓冲块多由基座与螺杆组成,基座是塑料件,卡在后背门钣金上,螺杆的头部是橡胶,螺杆安装在基座内。
然而现有的后背门缓冲块,由于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与后背门钣金件连接效果较差,或是缓冲效果欠佳。另外,由于后背门缓冲块的安装处承受车门关闭时的冲击力,存在该位置的刚度欠佳,导致缓冲块安装处容易开裂,而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缓冲块,以在保证缓冲效果的同时,能够提高密封连接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缓冲块,包括筒状的主体,以及套装固连在所述主体轴向两端的密封部和缓冲部;
所述密封部具有套装固连在所述主体端部的弹性主体,所述弹性主体上设有呈环形的唇边,且所述唇边内形成有位于所述主体端部的空隙区;
所述缓冲部包括套装固连在所述主体上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具有用于承受沿所述主体轴向对作用力的承载面。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主体被构造为碗状。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主体被构造为沿着所述主体的径向间隔设置的双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内部形成有通孔;所述支撑主体上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和所述通孔共中心线设置,且所述容纳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设有用于抵紧连接件而限制所述主体与连接件间相对转动的防转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转部包括沿所述通孔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凸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主体由弹性材料制成;在所述支撑主体的周向表面,形成有向所述主体凹陷设置的凹陷部。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被设置为分布在所述支撑主体周向的多个。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块通过设置的缓冲部,有利于保证缓冲块的缓冲效果,而设置的具有弹性主体的密封部,并在弹性主体上设置呈环形的唇边,使得唇边内形成有位于主体端部的空隙区,由此在主体连接在板件时,弹性主体能够弹性变形,空隙区变小,从而使得唇边能够密封抵紧在板件上,有利于提高缓冲块与板件间的密封连接效果。
此外,弹性主体呈碗装结构,利于缓冲块的加工制造,而且弹性主体采用沿主体径向间隔设置的双层结构,可进一步利于弹性主体的弹性变形。而设置在支撑主体上的容纳孔以及设置在主体内部的通孔,并使得容纳孔的孔径大于通孔的孔径,有利于螺栓或螺钉等连接件的安装,而便于缓冲块于板件上的固定。
另外,设置在通孔孔壁上的防转部,可使得连接件能够与通孔过盈配合,而能够防止缓冲块相对于连接件转动。而且,防转部采用间隔布置的多个凸筋,有利于缓冲块的加工成型。与此同时,设置支撑主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并在支撑主体的周向表面上形成向主体凹陷的凹陷部,有利于支撑主体端部的弹性变形,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块的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身上设有如上所述的缓冲块。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上设有凸焊螺母,所述缓冲块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凸焊螺母上。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与如上所述的缓冲块,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缓冲块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缓冲块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中缓冲块的应用状态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缓冲块应用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缓冲块;101、主体;102、弹性主体;1021、唇边;103、支撑主体; 1031、承载面;2、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螺栓;5、凸焊螺母;10、通孔;20、容纳孔;30、凹陷部;40、凹槽;100、空隙区;1001、凸筋;1031、承载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缓冲块,以在保证缓冲效果的同时,能够提高与车身板件间的密封连接效果。
在整体结构上,本实施例的缓冲块1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该缓冲块1包括筒状的主体101,以及套装固连在所述主体101轴向两端的密封部和缓冲部。
其中,密封部具有套装固连在主体101端部的弹性主体102,该弹性主体 102上设有呈环形的唇边1021,该唇边1021内形成有位于主体101端部的空隙区100。在主体101连接在板件时,弹性主体102能够弹性变形,空隙区100 变小,而使唇边1021密封抵紧在板件上,从而能够提高缓冲块1于板件上连接的密封效果。
缓冲部包括套装固连在主体101另一端部上的支撑主体103,支撑主体103 具有用于承受主体101轴向的作用力的承载面1031。该承载面1031用于与外部构件接触,以在外部构件对承载面施加轴向作用力时,缓冲部用于对该外部构件进行缓冲。
具体结构上,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主体102呈碗状结构,环形的唇边1021与弹性主体102一体成型,且唇边1021位于弹性主体102的自由端,也即唇边1021位于呈碗形的弹性主体102的碗口位置。与此同时,唇边1021相对于主体101的端部外凸,而在唇边1021内形成有位于主体101端部的空隙区100。
通过在唇边1021内形成位于主体101端部的间隙区100,使得在主体101 连接在板件上时,弹性主体102能够弹性变形,空隙区100变小,使得唇边1021 能够密封抵紧在板件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弹性主体102优选为沿着主体101的径向间隔设置的双层结构,且各层弹性主体102上均设有唇边1021。如此可进一步利于弹性主体102的弹性变形。详细来说,弹性主体102整体结构上呈倒置的双层的碗状,如图2及图3中所示的,各层弹性主体102上均设有唇边1021,两个唇边1021对应位于呈碗形的各层弹性主体102的碗口位置,并且,两个唇边1021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也即图2和图3中所示的呈环形状的凹槽40,如此能够为弹性主体102的变形提供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弹性主体102的形变,从而使得唇边1021能够更好的贴合抵紧在板件上。
在具体使用时,主体10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板件上时,唇边1021与板件能够紧密贴合,如此一方面能够对板件上的安装孔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另一方面在主体101承接轴向压力时,由于设置的空隙区100,使得弹性主体102也还能够稍微弹性变形,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为便于连接件于缓冲块1上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参看图1至图3所示,在主体101的内部形成有通孔10,并在支撑主体103上设有与该通孔10连通的容纳孔20,容纳孔20和通孔10共中心线设置,且容纳孔20的孔径大于通孔10的孔径。也即是容纳孔20和通孔10整体结构上呈阶梯孔,此结构有利于连接件在阶梯孔中的安装固定。
其中,连接件例如可采用具有头部和杆部的螺栓4或螺钉等,并在具体实施时,杆部穿设在通孔10中,而头部则收容定位在容纳孔20内,且头部的外端面低于承载面1031,如此,在承载面1031受到轴向作用力时,能够避免外部构件与螺栓4或螺钉的头部接触而产生异响等问题。
另外,为防止连接件松动时,主体101与连接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通孔10的孔壁上形成有用于抵紧连接件的防转部,该防转部能够限制主体101和连接件之间相对转动。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防转部包括沿通孔10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凸筋1001。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防转部除了上述结构形式外,其也可为形成于通孔10孔壁上的间隔布置的多个凸起,如此,也能够起到抵紧连接件的作用,而实现限制主体101与连接件间的相对转动。
此外,本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03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中,弹性材料例如可为橡胶、硅胶等材质,且优选采用橡胶材质,如此使得支撑主体101具有一定的弹性、韧性和强度,同时具有耐腐蚀、耐老化等性能,从而能够保证缓冲块1使用的可靠性。
在此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主体101、弹性主体102和支撑主体103 可采用不同材质,此时,需满足弹性主体102和支撑主体10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即可。当然,作为优选的,主体101、缓冲部及密封部一体成型,也即弹性主体102和支撑主体103与主体101一体成型,且采用相同材质诸如橡胶制成,如此有利于缓冲块1的加工制造。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仍参看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支撑主体103的周向表面上形成有向主体101凹陷设置的凹陷部30,由此能够利于承载面1031的弹性变形,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并且,作为优选的,上述的凹陷部30为分布在支撑主体101周向上的多个,从而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缓冲效果。
本实施例的缓冲块1通过优化结构,不仅能够提高与板件连接的密封效果,而且也有利于缓冲块1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快速响应缓冲作用,而能够大大提升缓冲效果,并有着很好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车身上设有实施例一所述的缓冲块1。该缓冲块1通常可用于对车门的缓冲,此时,车身上对应与车门相配合的板件上设有固定件,缓冲块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固定件上,从而实现缓冲块1于车身上板件的安装。
下面以其中一种示例性结构详细说明缓冲块1的应用状态的结构。
参看图4和图5所示,上述的板件包括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贴合相连而具有层叠于一起的连接部分。在该连接部分上设有供连接件穿经的安装孔,也即是安装孔贯穿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和缓冲块1具体分设在连接部分的两个端面上,也如图5中示出的,固定件设置在第一板体2的远离第二板体3的端面上,缓冲块 1设置在第二板体3的远离第一板体2的端面上。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固定件优选为凸焊螺母5,该凸焊螺母5预先焊接在第一板体2上。连接件穿经缓冲块1上的容纳孔20、通孔10,以及安装孔,并螺接在凸焊螺母5上,从而使得缓冲块1固定在层叠的连接部分上。
此结构中,通过设置的凸焊螺母5,不仅利于缓冲块1的固定安装,也能够提高缓冲块1的安装效率,同时凸焊螺母5也能够对第一板体2起到一定的强度支撑作用。在此需说明的是,上述的固定件除了采用凸焊螺母5外,其还可采用具有螺纹孔的固定块等构件,而且该固定块同样也可采用焊接固连的方式预先固定在板件上,如此也能够实现缓冲块1于板件上的固定安装,并且也还可提高缓冲块1的安装效率,同时通过固定块与板件的连接,同样也能够提高缓冲块1的安装点位置处结构强度。
并且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与凸焊螺母5连接的第一板件2上的安装孔孔径小于第二板件3上的安装孔孔径,如此使得第一板件2能够较好的支撑第二板件3和缓冲块1,从而也利于提高缓冲块1安装点位置的结构强度。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缓冲块1除了可安装在上述的连接部分上,其也可安装设置在仅有一个板体的板件上,如此也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应用实施例一所述的缓冲块1,可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而利于改善车辆的NVH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缓冲块,其特征在于:
包括筒状的主体(101),以及套装固连在所述主体(101)轴向两端的密封部和缓冲部;
所述密封部具有套装固连在所述主体(101)端部的弹性主体(102),所述弹性主体(102)上设有呈环形的唇边(1021),且所述唇边(1021)内形成有位于所述主体(101)端部的空隙区(100);
所述缓冲部包括套装固连在所述主体(101)上的支撑主体(103),所述支撑主体(103)具有用于承受沿所述主体(101)轴向的作用力的承载面(10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主体(102)被构造为碗状,所述唇边(1021)与所述弹性主体(102)一体成型,且所述唇边(1021)位于呈碗形的所述弹性主体(102)的碗口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主体(102)被构造为沿着所述主体(101)的径向间隔设置的双层结构,且各层所述弹性主体(102)上均设有所述唇边(10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101)的内部形成有通孔(10);
所述支撑主体(103)上设有与所述通孔(10)连通的容纳孔(20),所述容纳孔(20)和所述通孔(10)共中心线设置,且所述容纳孔(20)的孔径大于所述通孔(10)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10)的孔壁上设有用于抵紧连接件而限制所述主体(101)与连接件间相对转动的防转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转部包括沿所述通孔(10)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凸筋(100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主体(103)由弹性材料制成;在所述支撑主体(103)的周向表面,形成有向所述主体(101)凹陷设置的凹陷部(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30)被设置为分布在所述支撑主体(101)周向的多个。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身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块(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上设有凸焊螺母(5),所述缓冲块(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凸焊螺母(5)上。
CN202222196230.2U 2022-08-19 2022-08-19 缓冲块及车辆 Active CN218716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6230.2U CN218716081U (zh) 2022-08-19 2022-08-19 缓冲块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6230.2U CN218716081U (zh) 2022-08-19 2022-08-19 缓冲块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6081U true CN218716081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2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96230.2U Active CN218716081U (zh) 2022-08-19 2022-08-19 缓冲块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60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28355B (zh) 连接汽车后部定窗与装饰面板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11332325B (zh) 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及轨道列车
US7070175B2 (en) Anti-vibration device
CN218716081U (zh) 缓冲块及车辆
CN213413490U (zh) 一种汽车湿区缓冲块及汽车
JP4816486B2 (ja) 車両用外装部品
CN112373283B (zh) 一种连接结构
CN112046223B (zh) 一种空气弹簧连接结构和汽车
CN206383935U (zh) 雨刮器紧固组件、雨刮器和车辆
JPH10238578A (ja) 防振装置
CN213447701U (zh) 一种洗衣机包装螺栓组件
CN213270662U (zh) 密封螺栓及电池包
CN211809892U (zh) 一种汽车顶盖横梁结构
JP4088239B2 (ja) フューエルアダプタ構造
CN210912611U (zh) 悬置结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CN216153551U (zh)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减振装置及汽车
CN220452447U (zh) 一种具有密封功能的汽车灯具安装螺钉
CN217691808U (zh) 一种换电连接器插座
CN213017225U (zh) 一种汽车用新型弹簧垫圈
CN109236943B (zh) 一种减振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飞机
CN216659581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安装结构
CN217944891U (zh) 车辆的悬置装置及车辆
CN216478546U (zh) 一种万向节防尘罩
CN217085617U (zh) 一种用于av主机和ip本体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20500484U (zh) 一种电池包与车体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9

Address after: No. 888 Rainbow Road, Yangshe Town, Zhangjia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637

Patentee after: Liang Liang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REAT WALL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