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5155U - 一种对拉螺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拉螺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5155U
CN218715155U CN202222718477.6U CN202222718477U CN218715155U CN 218715155 U CN218715155 U CN 218715155U CN 202222718477 U CN202222718477 U CN 202222718477U CN 218715155 U CN218715155 U CN 218715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onnecting sleeve
rod
baffle
plu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84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普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184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5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5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5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对拉螺杆,涉及建筑施工用装置的领域,其包括内部预埋组件、封堵组件和端部牵引组件;内部预埋组件包括内杆和连接套;内杆两端各与一个连接套可拆卸连接,连接套远离所述内杆的一端于内圈开设有避让环槽;所述封堵组件包括挡环、挡片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挡环固接于所述连接套远离所述内杆的一端,所述挡片一端与所述挡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铰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量逐渐减小的过程中,所述挡片从所述避让环槽内弹出并转动至与所述挡环靠近所述内杆的一端抵接;所述端部牵引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挡环内圈后与所述连接套螺纹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少作业人员的工作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对拉螺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用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拉螺杆。
背景技术
对拉螺杆用于将两侧的模板进行固定,以形成混凝土浇筑模腔,对拉螺杆通常为三段式对拉螺杆。
参照图1,相关技术中,三段式的对拉螺杆包括中间螺杆6和两个端部组件7,端部组件7包括套筒71、端部螺杆72、夹具73和锁紧螺母74;中间螺杆6和端部螺杆72通过套筒71可拆卸连接,模板5被夹持在夹具73和套筒71之间,夹具73被夹持在锁紧螺母74和模板5之间;进行拆除作业时,拆除锁紧螺母74后,将夹具73从端部螺杆72上拆除,再依次拆除夹具73、模板5和端部螺杆72,最后,将用于容纳端部螺杆72的套筒71内腔用水泥灰浆封堵即可。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将端部螺杆拆除后,需要人员对每一孔洞单独封堵,其存在有工作量较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作业人员的工作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对拉螺杆。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拉螺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对拉螺杆,包括内部预埋组件、封堵组件和端部牵引组件;
所述内部预埋组件包括内杆和连接套;所述内杆两端各与一个所述连接套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套远离所述内杆的一端于内圈开设有避让环槽;
所述封堵组件包括挡环、挡片和第一弹性件;
所述挡环固接于所述连接套远离所述内杆的一端,所述挡片一端与所述挡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铰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量逐渐减小的过程中,所述挡片从所述避让环槽内弹出并转动至与所述挡环靠近所述内杆的一端抵接;
所述端部牵引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挡环内圈后与所述连接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对拉螺杆两侧的螺杆各穿设于一个模板内,再将卡具穿设于螺杆上,之后将螺母螺纹连接于螺杆上,直至卡具被夹设于螺母和模板之间、模板被夹设于卡具和挡环之间,便可实现对拉螺杆与模板的固定;拆除作业时,依次拆除螺母、卡具和模板后,将螺杆从连接套中拉出,挡片在第一弹性件的驱动下便可转动至与挡环端壁贴合,以将连接套封堵;本申请中,将螺杆拉出后,无需再通过注浆等作业来封堵连接套,其既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又缩短了在施工现场的施工周期。
可选的,所述封堵组件还包括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固接于所述挡片,所述挡环内圈用于供所述插接块插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片被第一弹性件驱动至与挡环抵接时,插接块插入挡环内圈,从而便可将挡环内圈封堵,其提高了封堵组件对连接套的封堵效果。
可选的,所述挡环内周壁呈内凹的弧形面,所述插接块外周壁呈外凸的弧形面,且所述挡环的内周壁和所述插接块外周壁的弯曲形状一致;
所述挡环的内周壁直径朝向靠近所述连接套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插接块的外周壁直径朝向远离所述挡片的一侧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块较小的一端先进入挡环内圈,随后插接块整体进入挡环挡圈,在此过程中,插接块不会与挡环发生干涉,可以确保挡环内周壁与插接块外周壁之间保持较小的间隙。
可选的,所述插接块外周壁固定连接有柔性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接块外周壁设置柔性垫层,可以填补插接块与挡环之间的间隙,提高挡环和插接块之间的密封性;并且,由于柔性垫层的柔软特性,在插接块插入挡环内圈的过程中,并不会出现柔性垫层与挡环内圈干涉而导致插接块无法插入挡环内圈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封堵组件还包括柔性套,所述柔性套套接于所述挡环外周壁,且所述柔性套端壁与所述挡环远离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形成墙面后,若是水渗入柔性套外壁与墙体之间,则柔性套远离挡环的一端面可以起到止水的作用,其相较于只使用平直的连接套而言,具有更加优异的防水性。
可选的,所述柔性套的外径由所述连接套至所述挡环的一侧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水在柔性套与墙体之间扩散流动,从而提高防渗水的效果。
可选的,还包括辅助固定组件,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连接套内,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连接套弹性连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在由形变状态恢复至常态的过程中,所述限位杆朝向所述连接套的轴线一侧运动;
所述限位杆弹出至所述连接套内时,所述挡片被夹设于所述挡环和所述限位杆侧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块被第一弹性件推入挡环内圈时,限位杆被第二弹性件推入挡片靠近内杆的一侧,从而挡片被夹持于挡环和限位杆之间,限位杆可以防止挡片回弹至限位环槽内。
可选的,所述内部预埋组件还包括止水环,所述止水环固接于所述内杆外周,且所述止水环位于两个所述封堵组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凝固成墙体后,止水环被埋设于墙体内,可以起到止水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端部牵引组件还包括卡具和螺母,所述卡具套接于所述螺杆,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母位于所述卡具远离所述封堵组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卡具和螺母将模板固定,固定时,将卡具套接于螺杆上,再旋拧螺母,直至螺母将卡具抵紧于模板上,便可将对拉螺杆与模板之间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封堵组件,减少人员的作业量,缩短作业周期;
2.通过设置插接块,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封堵组件的封堵效果;
3.通过设置辅助固定组件,能够防止挡片回弹至限位环槽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对拉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封堵组件、辅助固定组件和端部牵引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中封堵组件和辅助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螺杆从连接套中拔出后,插接块将挡环内圈封堵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1、内部预埋组件;11、内杆;12、止水环;13、连接套;131、避让环槽;132、导向孔;2、封堵组件;21、挡环;211、第一铰接座;22、柔性套;23、挡片;231、第二铰接座;24、第一弹性件;25、插接块;251、柔性垫层;26、转轴;3、辅助固定组件;31、限位杆;32、第二弹性件;4、端部牵引组件;41、螺杆;42、卡具;43、螺母;5、模板;6、中间螺杆;7、端部组件;71、套筒;72、端部螺杆;73、夹具;74、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对拉螺杆。参照图2、图3和图4,对拉螺杆包括内部预埋组件1、封堵组件2、辅助固定组件3和端部牵引组件4。
参照图2和图3,内部预埋组件1包括内杆11、止水环12和连接套13;止水环12同轴焊接于内杆11外壁,且止水环12位于内杆11的中部;内杆11两端均开设有外螺纹,内杆11两端各与一个连接套13螺纹连接,连接套13远离内杆11的一端内圈同轴开设有避让环槽131。
参照图3和图4,每一连接套13各与一个封堵组件2连接,封堵组件2包括挡环21、柔性套22、挡片23、第一弹性件24和插接块25;挡环21同轴焊接于连接套13远离内杆11的端壁,柔性套22同轴套接于挡环21外周壁,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密封性,柔性套22延伸至连接套13外周壁处;柔性套22的材质为橡胶,柔性套22的外周壁呈锥形,且柔性套22的外周壁朝向靠近内杆11的一侧逐渐增大,柔性套22远离内杆11的端壁与挡环21远离内杆11的端壁平齐。
参照图3、图4和图5,挡环21内壁延伸至避让环槽131处,挡环21的内周壁直径朝向靠近内杆11的一端逐渐增大。挡片23为圆形片,插接块25一体固接于挡片23上,插接块25的外周壁直径朝向靠近挡片23的一侧逐渐增大;挡环21的内周壁和插接块25的外周壁均为弧形面,挡圈的内周壁呈内凹的圆弧形面,插接块25的外周壁呈外凸的圆弧形面,挡圈的内周壁和插接块25外周壁的弧度一致,插接块25外周壁通过胶水粘接有柔性垫层251,柔性垫层251的材质为硅胶。
参照图4和图5,挡片23通过第一弹性件24弹性铰接于挡环21,插接块25能够随挡片23在第一弹性件24的作用下,从避让环槽131内转动至挡环21内与挡环21内壁抵接;插接块25位于避让环槽131内时,第一弹性件24为形变状态,在插接块25从避让环槽131向挡环21内圈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4的形变量逐渐减小,插接块25位于挡环21内圈时,第一弹性件24仍有一定的形变量,以确保插接块25能够将柔性垫层251抵紧在挡环21内壁。
参照图4,挡环21靠近避让环槽131的端壁焊接有L形的第一铰接座211,挡片23外周壁焊接有第二铰接座231,第一铰接座211与第二铰接座231之间通过转轴26实现铰接,第一弹性件24为扭簧,第一弹性件24套接于转轴26上,且第一弹性件24一端与第一铰接座211焊接,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231焊接。
参照图4和图5,辅助固定组件3包括限位杆31和第二弹性件32,连接套13内壁开设有导向孔132,导向孔132与避让环槽131连通,导向孔132的深度方向与连接套13的轴线方向垂直;限位杆31一端位于导向孔132内,且限位杆31内壁与导向孔132内壁贴合,第二弹性件32为压缩弹簧,第二弹性件32一端与导向孔132内壁焊接,另一端与限位杆31端壁焊接;挡片23上的柔性垫层251被插接块25挤压于挡环21内周壁时,第二弹性件32由压缩状态恢复至为常态,此时限位杆31一端位于导向孔132内,挡片23靠近内杆11的端壁抵接于限位杆31伸出导向孔132的一端侧壁。
参照图2、图3和图5,端部牵引组件4包括螺杆41、卡具42和螺母43,卡具42上开设有通孔,螺杆41穿设于通孔以使得卡具42套接于螺杆41,螺杆41一端穿过挡环21内圈后与连接套13螺纹连接,螺杆41与连接套13螺纹连接时,挡片23位于避让环槽131内;螺杆41从连接套13和挡环21中拔出时,插接块25随挡片23在第一弹性件24的驱动下插入至挡环21内圈;螺母43与螺杆41螺纹连接,且螺母43位于卡具42远离封堵组件2的一侧,模板5被夹设在卡具42和挡环21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对拉螺杆的实施原理为:首先由厂家组装对拉螺杆,组装时,首先将限位杆31推入导向孔132内,使限位杆31与挡片23分离,再将挡片23推入避让环槽131内;之后,将螺杆41从连接套13远离挡环21的一端旋拧入连接套13内,旋拧的过程中,人员按住插接块25以避免挡片23和插接块25从避让环槽131中弹出;随着螺杆41逐渐被拧入插接块25侧方后,人员松开插接块25,此时,在螺杆41的阻挡下,插接块25和挡片23不会从避让环槽131中弹出,之后,人员继续将螺杆41在连接套内旋拧,最后,便可使得螺杆41一端螺纹连接于连接套13内。将连接套13组装完成后,将内杆11两端各螺纹连接于一个连接套13内即可。
将对拉螺杆41组装完成后,人员在施工现场直接使用已经组装好的对拉螺杆,施工时,首先将一侧的模板5置于所需位置,再将对拉螺杆一端的螺杆41穿设于模板5,并将卡具42穿设于螺杆41上,最后,将螺母43螺纹连接于螺杆41上,直至卡具42被夹紧于螺母43和模板5之间,模板5便可被夹紧于卡具42与挡环21之间。将一侧的模板5安装完成后,继续安装另一侧的模板5,安装时,将模板5套接于螺杆41上,并用卡具42和螺母43将模板5固定即可,之后便可进行钢筋网铺设、混凝土浇筑等作业。
待混凝土终凝后并需要拆除模板5时,首先,将螺母43从螺杆41上拧出,再将卡具42从螺杆41上拔出,之后,将螺杆41从连接套13中拧出,待螺杆41与连接套13的螺纹段分离后,将螺杆41从连接套13和模板5中拔出,最后将模板5移除即可。
将螺杆41从连接套13中分离后,在第一弹性件24的驱动下,插接块25随挡片23转动至挡环21内圈,直至插接块25外周壁将柔性垫层251挤压在挡环21内周壁上;插接块25进入挡环21内圈后,第二弹性件32推动限位杆31运动,直至挡片23和插接块25被夹持在限位杆31侧壁和挡环21内周壁之间,便可避免挡片23回转至避让环槽131内,从而实现对挡环21的封堵,即为实现对连接套13的封堵。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预埋组件(1)、封堵组件(2)和端部牵引组件(4);
所述内部预埋组件(1)包括内杆(11)和连接套(13);所述内杆(11)两端各与一个所述连接套(13)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套(13)远离所述内杆(11)的一端于内圈开设有避让环槽(131);
所述封堵组件(2)包括挡环(21)、挡片(23)和第一弹性件(24);
所述挡环(21)固接于所述连接套(13)远离所述内杆(11)的一端,所述挡片(23)一端与所述挡环(2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24)弹性铰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4)的形变量逐渐减小的过程中,所述挡片(23)从所述避让环槽(131)内弹出并转动至与所述挡环(21)靠近所述内杆(11)的一端抵接;
所述端部牵引组件(4)包括螺杆(41),所述螺杆(41)一端穿过所述挡环(21)内圈后与所述连接套(1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2)还包括插接块(25),所述插接块(25)固接于所述挡片(23),所述挡环(21)内圈用于供所述插接块(25)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21)内周壁呈内凹的弧形面,所述插接块(25)外周壁呈外凸的弧形面,且所述挡环(21)的内周壁和所述插接块(25)外周壁的弯曲形状一致;
所述挡环(21)的内周壁直径朝向靠近所述连接套(13)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插接块(25)的外周壁直径朝向远离所述挡片(23)的一侧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25)外周壁固定连接有柔性垫层(2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2)还包括柔性套(22),所述柔性套(22)套接于所述挡环(21)外周壁,且所述柔性套(22)端壁与所述挡环(21)远离所述连接套(13)的一端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22)的外径由所述连接套(13)至所述挡环(21)的一侧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固定组件(3),所述辅助固定组件(3)包括第二弹性件(32)和限位杆(31),所述限位杆(31)位于所述连接套(13)内,所述限位杆(31)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32)与所述连接套(13)弹性连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32)在由形变状态恢复至常态的过程中,所述限位杆(31)朝向所述连接套(13)的轴线一侧运动;
所述限位杆(31)弹出至所述连接套(13)内时,所述挡片(23)被夹设于所述挡环(21)和所述限位杆(31)侧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预埋组件(1)还包括止水环(12),所述止水环(12)固接于所述内杆(11)外周,且所述止水环(12)位于两个所述封堵组件(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牵引组件(4)还包括卡具(42)和螺母(43),所述卡具(42)套接于所述螺杆(41),所述螺母(43)与所述螺杆(41)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母(43)位于所述卡具(42)远离所述封堵组件(2)的一侧。
CN202222718477.6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对拉螺杆 Active CN218715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8477.6U CN21871515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对拉螺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8477.6U CN21871515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对拉螺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5155U true CN218715155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4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8477.6U Active CN21871515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对拉螺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5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PA01010484A (es) Cofia obturadora de anclaje de tension posterior.
US20020007604A1 (en) Intermediate anchorage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CN218715155U (zh) 一种对拉螺杆
KR100617507B1 (ko) 수밀형 맨홀
CN212317316U (zh) 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
KR100760292B1 (ko) 하수관로 비굴착 지수 및 보강공법
JP2976292B2 (ja) 先付け防水地下壁の構築工法及び該構築工法に適用されるセパレータ装置
KR101940025B1 (ko) 옹벽시공용 지압부재와 이를 이용한 인장시공방법
CN110258928B (zh) 一种螺母柱预应力钢筋装置的安装方法
JPH09217497A (ja) 充填剤注入用アタチメント
JP3079852U (ja) 型枠締め付け用埋込み固定具
CN220977669U (zh) 一种预埋槽道固定安装结构
KR20050082101A (ko) 수밀형 맨홀의 접속관 결합구조 및 시공방법
JPH033673Y2 (zh)
CN216920319U (zh) 一种可回收对拉锚索孔封堵件
KR20010072580A (ko) 암벽용 장치
CN117053000B (zh) 一种市政排水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及其对接方法
JP3053221U (ja) 先付け防水地下壁の構築に適用されるセパレータ装置
CN211341192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螺纹套筒埋件的螺纹孔防堵装置
CN106968433B (zh) 钢筋浆锚插接时成孔用的可拆式套筒及施工方法
JPH06341226A (ja) コンクリート型枠用のコーンとこのコーンに用いる型枠締付け金具
JP2004176385A (ja) 柱状構造物の外周に着脱自在に固定される圧入装置の反力受け部材
JP2004036112A (ja) コンクリート型枠保持装置及び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形成方法
JP3237099B2 (ja) 円筒状管における貫通孔の形成用ダボ
JP3004639B1 (ja) 注入樹脂アンカー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