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9672U - 一种污泥回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回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9672U
CN218709672U CN202222782185.9U CN202222782185U CN218709672U CN 218709672 U CN218709672 U CN 218709672U CN 202222782185 U CN202222782185 U CN 202222782185U CN 218709672 U CN218709672 U CN 218709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air guide
aeration
tank
aer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821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永靖
徐洲
王琪琳
翟森茂
孙晶晶
夏贝贝
毛欣宇
陈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22227821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9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9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9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曝气池以及与曝气池连接的沉淀池;曝气池中安装有曝气提升装置,曝气提升装置包括一气泵,气泵输出端连接一导气管,导气管上设有若干从动轮和若干导气钎管;导气钎管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通孔,气泵还与一电机相连,电机输出端安装有一主动轮;沉淀池包括一斜板以及设置在斜板上方的挡板,斜板与挡板之间留有污泥回流口和一螺旋泵,且斜板与沉淀池底部通过竖直板连接;挡板中部设置有若干导流管。本实用新型中曝气提升装置的设计可以加速污泥的曝气速率,并且防止污泥在曝气池底部过多堆积而不利于微生物的再次接种。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回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粪液处理后所产生的污泥,对其进行生化反应使其变成可用肥料,多采用氧化处理工艺,即在氧化池后设置有沉淀池,可使沉淀物回流至氧化池中,进行多次反应维持氧化池中活性污泥的吸附能力。
对于现有技术中沉淀池和氧化池的设置,在工作时存在以下问题:1、污泥回流时,污泥在曝气池中的沉降位置固定,过于堆积不利于微生物的反应;2、污泥在自然沉降时,存在较大污泥不易通过回流口而堵积在回流口处。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污泥回流装置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回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泥在曝气池中容易堆积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防止较大的污泥会堵住回流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曝气池以及与所述曝气池连接的沉淀池;
所述曝气池中安装有一曝气提升装置,所述曝气提升装置包括一竖直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两端分别与气泵的输出端和若干导气钎管连接,所述导气管上还设有若干从动轮;若干所述导气钎管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气泵通过支撑平台与一电机相连,且所述电机输出端安装有一主动轮;
所述沉淀池包括:一斜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斜板上方的挡板,所述斜板与所述挡板之间留有污泥回流口和一螺旋泵,且所述斜板与沉淀池底部通过竖直板连接;所述挡板中部设置有若干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和所述螺旋泵连接所述曝气池和所述沉淀池;
所述导气钎管沿所述导气管末端周向设置,并位于所述竖直板与所述曝气池构成的污泥槽中。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朝向均为向上,用于向污泥中预充氧,使氧气从底部向上升起,提高氧气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导气管转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通过固定支架与所述曝气池内壁连接,且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固定支架为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曝气池外壁上方和底部分别设有污泥输入管和污泥排除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回流口中设有筛网,用于筛解污泥,使较小的污泥可以透过,细化污泥提高反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气钎管靠近所述曝气池底部,即所述导气钎管高度低于所述竖直板高度,便于所述导气钎管从污泥底部对污泥进行充氧。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和所述气泵的输出轴均朝下,便于安装所述导气管以及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高于若干所述导流管高度,使所述电机和所述气泵不与污泥液面相接触,防止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泵转动连接,且连接处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在污泥靠重力作用自然回流时,细小的污泥可以通过筛网再次进入曝气池,对于较大的污泥,螺旋泵定期启动对较大污泥进行压送,使得污泥以较小体积进入曝气池中进行反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泥在自然沉降时,存在较大污泥不易通过回流口而堵积在回流口处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曝气提升装置的设置,将氧气运送到曝气池的底部,使氧气以气泡形式自然升起,既增大了氧气与污泥的接触面积,又可以在氧气升起过程中带动污泥翻转,防止竖直方向上的沉积;同时电机和导气管的配合,可以带动污泥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翻转移动,又防止了水平方向上的沉积,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沉积位置固定的同时,又提高了反应速率,保证了池中污泥浓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A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部分截面图;
图中:1、沉淀池;2、曝气池;3、曝气提升装置;4、支撑平台;5、电机;6、污泥输入管;7、固定支架;8、污泥排出管;9、竖直板;10、螺旋泵;11、斜板;12、挡板;13、皮带;14、气泵;15、导气管;16、筛网;17、主动轮;18、从动轮;19、导流管;20、螺旋泵安装孔;21、通孔;22、导气钎管;23、多向导气装置;24、导气管安装孔;25、污泥回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污泥回流装置的整体截面图,包括沉淀池1以及与沉淀池1连接的曝气池2,沉淀池1中包括一斜板11以及设置在斜板11上方的挡板12,斜板11与挡板12之间留有污泥回流口25和一螺旋泵10,且斜板11与沉淀池底部通过竖直板9连接;挡板12中部设置有若干导流管19,若干导流管19和螺旋泵10连接曝气池2和沉淀池1;曝气池2中安装有一曝气提升装置3,曝气提升装置3通过支撑平台4固定在曝气池2中,导气管25通过支架7故意定在曝气池2中,曝气池2上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污泥输入管6和污泥排出管8。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污泥回流装置的部分结构图和A处的结构截面图,其中曝气提升装置3包括一竖直导气管25,导气管25两端分别与气泵14的输出端和若干导气钎管22连接,导气管25上还设有若干从动轮18;若干导气钎管22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通孔21;气泵14通过支撑平台4与一电机5相连,且电机5输出端安装有一主动轮17,主动轮17通过皮带13与从动轮18连接;
导气管25的一端通过导气管安装孔24安装在多向导气装置23上,若干导气钎管22也安装在多向导气钎管23上,并位于竖直板9与曝气池2构成的污泥槽中。
若干通孔21沿导气钎管22轴向分布,且开口朝上。
本实用新型中,导气管25的直径大于若干导气钎管23的直径,用以满足若干导气钎管23的导气量。
如图4所示,一种污泥回流装置的部分截面图,污泥回流口25中设有一筛网16,螺旋泵10安装在螺旋泵安装孔20中,且开口朝下倾斜安装。挡板12与竖直板9整体成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置曝气提升装置的目的在于,将氧气填充到污泥底部,使氧气从底部自然向上升起的过程中依靠气泡不停的翻动污泥,同时电机带动导气管以及若干导气钎管旋转,防止污泥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沉积,借此来提高污泥的活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污泥靠自身重力作用回流,细小的污泥可以通过筛网再次进入曝气池,对于较大的污泥,螺旋泵定期启动对较大污泥进行压送,使得污泥以较小体积进入曝气池中进行反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泥在自然沉降时,存在较大污泥不易通过回流口而堵积在回流口处的问题。而曝气池中曝气提升装置的设置,可以将氧气运送到曝气池的底部,使氧气以气泡形式自然升起,既增大了氧气与污泥的接触面积,又可以在氧气升起过程中带动污泥翻转,防止竖直方向上的沉积;同时电机和导气管的配合,可以带动污泥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翻转移动,又防止了水平方向上的沉积,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沉积位置固定的同时,又提高了反应速率,保证了池中污泥浓度。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污泥输入管将污泥输送至曝气池中,此时的污泥排出管处于闭合状态,当污泥逐渐堆积到达导流管的位置时,通过导流管进入沉淀池,同时电机和气泵工作,带动导气钎管旋转并产生氧气气泡,此时由于曝气池中充满污泥,氧气气泡会从底部上升,带动污泥翻转;当污泥进入沉淀池后开始沉淀,沉淀下来的污泥通过斜板滑向污泥回流口,再由筛网过滤后进入曝气池底部,一些较大的污泥无法通过筛网时,会由螺旋泵旋转压送至曝气池底部;螺旋泵一般只用于污泥回流的初始阶段,待大部分的污泥都经过螺旋泵压送之后便不需要启动螺旋泵,直到下一批新的污泥进入在重新启动。当污泥的输入量达到一定值时,污泥输入管关闭,沉淀池和曝气池形成一较为稳定的空间,在其内部进行污泥回流,待污泥回流全部结束后,污泥排除管打开,将陈旧的污泥排出。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曝气池以及与所述曝气池连接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池中安装有一曝气提升装置,所述曝气提升装置包括一竖直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两端分别与气泵的输出端和若干导气钎管连接,所述导气管上还设有若干从动轮;若干所述导气钎管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气泵通过支撑平台与一电机相连,且所述电机输出端安装有一主动轮;
所述沉淀池包括:一斜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斜板上方的挡板,所述斜板与所述挡板之间留有污泥回流口和一螺旋泵,且所述斜板与沉淀池底部通过竖直板连接;所述挡板中部设置有若干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和所述螺旋泵连接所述曝气池和所述沉淀池;
所述导气钎管沿所述导气管末端周向设置,并位于所述竖直板与所述曝气池构成的污泥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朝向均为向上,用于向污泥中预充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导气管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通过固定支架与所述曝气池内壁连接,且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固定支架为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外壁上方和底部分别设有污泥输入管和污泥排除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口中设有筛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钎管靠近所述曝气池底部,且所述导气钎管高度低于所述竖直板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所述气泵的输出轴均朝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高于若干所述导流管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泵转动连接,且连接处有密封圈。
CN202222782185.9U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污泥回流装置 Active CN218709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2185.9U CN218709672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污泥回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2185.9U CN218709672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污泥回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9672U true CN218709672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9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82185.9U Active CN218709672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污泥回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9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9213A (zh) 一种圆筒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3697956A (zh)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
CN112408590A (zh) 一种短途回流高浓污泥的好氧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CN106630393A (zh) 一种无人值守ifas或mb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及系统
CN105967333A (zh) 一种处理乡镇生活污水的一体化设备及方法
CN218709672U (zh) 一种污泥回流装置
CN111498979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臭氧投加装置
CN210340465U (zh) 一种新型的sbr反应池
CN216155588U (zh) Mb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3295093U (zh) 污水高效净化生化池
CN210367334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2532667U (zh)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和沼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12800037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797614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器
CN211847598U (zh)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净化设备
KR200355479Y1 (ko) 심층교반 회분식 오·폐수처리시스템
JP4313934B2 (ja) 水中攪拌式散気装置
CN105417694A (zh) 废水后置深度生物反硝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16236542U (zh) 一种污水沉淀分离池
CN211367333U (zh) 一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装置
CN215327599U (zh) 一种地埋式玻璃钢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10974338U (zh) 一种生物絮凝废水处理装置
CN113526665B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工艺
CN220723760U (zh) 一种基于深度处理的污水一体化设备
CN217972906U (zh) 一种集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