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5424U - 光伏组件包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包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5424U
CN218705424U CN202221075967.2U CN202221075967U CN218705424U CN 218705424 U CN218705424 U CN 218705424U CN 202221075967 U CN202221075967 U CN 202221075967U CN 218705424 U CN218705424 U CN 218705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packaging
bearing surface
side wall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59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睿
韩向超
郭志球
王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59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5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5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5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设备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结构。该包装结构包括托盘、封装件和上盖,托盘具有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堆叠件的承载面;封装件设置于托盘的上部;封装件用于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垂直于承载面的侧壁面;上盖用于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的平行于承载面的顶面;沿垂直于承载面的方向,上盖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与封装件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封装件具有远离承载面的上端封口,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封装件在平行于承载面方向上的宽度。本申请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通过采用封装件和上盖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实现大尺寸光伏组件的立式包装,同时提高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包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设备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通常采用集装箱进行运输,在运输之前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打包,以将多个光伏组件包装在一起进行运输,而现有的光伏组件一般采用上下两托的方式进行包装,即将多个光伏组件互相之间横着叠放在一起,即通常采用以组件长边着地的包装结构,将光伏组件打包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打包后的光伏组件堆叠在一起装入集装箱。
然而,随着光伏组件的尺寸越来越大,采用这种上下两托叠放的打包方式,现有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无法满足大尺寸光伏组件(如210组件)的包装要求;为了减小包装后的光伏组件的高度,在集装箱内仅装一拖(即单层)光伏组件,这又极大的浪费集装箱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实现大尺寸光伏组件的可靠包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包括:托盘、封装件和上盖,托盘具有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堆叠件的承载面;封装件设置于托盘的上部;封装件用于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的垂直于承载面的侧壁面;上盖用于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的平行于承载面的顶面;沿垂直于承载面的方向,上盖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与封装件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封装件具有远离承载面的上端封口,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封装件在平行于承载面方向上的宽度。
另外,封装件包括第一封装部,第一封装部上设有多条折线,封装部的表面沿折线可翻折;第一封装部包覆至少部分侧壁面,且多条折线与侧壁面沿垂直于承载面方向的棱边的位置相对应;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侧壁面在垂直于承载面方向上的高度。
另外,第一封装部的一侧设有与折线相平行的第一连接件,第一封装部的另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封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
另外,封装件还包括与第一封装部相连接的第二封装部;第二封装部沿垂直于承载面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一封装部沿垂直于承载面方向上的高度相等;第二封装部的两侧均设有与折线相平行的第二连接件,第二封装部的两侧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封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另外,上盖具有与承载面相平行的第一面,以及围设在第一面四周的第二面;第二面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部分侧壁面。
另外,上述光伏组件包装结构还包括:成对设置的护楞结构,护楞结构垂直于承载面设置;护楞结构包括与折线相平行的卡合部,以及设置在相邻卡合部之间的支撑部;卡合部在垂直于承载面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支撑部在平行于承载面方向上的宽度。
另外,卡合部与侧壁面的棱边的位置相对应,且卡合部的顶部与第二面相接触,卡合部的底部与托盘的底部齐平。
另外,支撑部包括至少两个与卡合部相垂直的第一支撑部,以及倾斜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之间的第二支撑部;成对设置的护楞结构中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部的倾斜方向相反。
另外,沿指向侧壁面的棱边的方向,卡合部与侧壁面的棱边之间的间距为3mm~6mm。
另外,沿垂直于承载面的方向,卡合部凸出于托盘的高度大于或等于侧壁面棱边的长度的80%。
另外,上述光伏组件包装结构还包括打包带,打包带用于绑定光伏组件堆叠件和托盘,还用于绑定封装件和护楞结构。
另外,封装件为封装膜;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方向上的高度大于侧壁面在垂直于承载面方向上的高度;上端封口收缩形成的缩口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的顶面。
另外,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方向上的高度为2400mm~2450mm;承载面具有相垂直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的长度为1000mm~1200mm,第二边的长度为1250mm~13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包括托盘、封装件和上盖,适用于大尺寸光伏组件的立式包装。通过封装件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垂直于承载面的侧壁面,以及通过上盖盖封光伏组件堆叠件的顶面,对光伏组件堆叠件的顶面和部分侧壁面起到保护作用。封装件的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方向的高度大于封装件在平行于承载面方向的宽度,实现大尺寸光伏组件的立式包装,提高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封装件为包装纸或冷缩膜,上盖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与封装件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在封装件为包装纸时,上盖对包装纸的上端封口进行压合固定,提高包装结构的稳定性;在封装件为冷缩膜时,冷缩膜将光伏组件堆叠件的垂直于承载面的侧壁面全部包裹覆盖,且冷缩膜的上端封口收缩形成的缩口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的顶面,对光伏组件堆叠件整体侧壁面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整体性,且便于运输。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对光伏组件堆叠件采用长边侧立的立式包装的方式进行打包,利用成对设置的护楞结构,对包装结构垂直于承载面的外壁面进行卡合固定;同时,护楞结构中的支撑部对包装结构沿垂直于承载面的外壁面形成稳定的支撑,防止光伏组件堆叠件在立式包装时错位移动或因缺乏支撑而出现倾倒,提高了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堆叠件与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装件封装光伏组件堆叠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装件的展开平面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装件的展开平面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盖的展开平面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封装件外部安装护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成对设置的一侧护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成对设置的另一侧护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堆叠件的打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光伏组件堆叠件外部安装护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无法满足大尺寸光伏组件(如210组件)的包装要求。
现有的针对小尺寸和一般尺寸规格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通常将光伏组件采用上下两托叠放的方式堆叠形成光伏组件堆叠件,再将光伏组件堆叠件放置于托盘上,内部采用打包带将光伏组件堆叠件与托盘固定,并使用包装箱进行包装。通常均是以组件长边着地的包装结构进行包装,将多块(如31块)光伏组件横向叠放在一起,为一整托,通过打包带进行打带装箱,然后这样的两整托组件叠加放到一起放入集装箱中。
然而,上述以组件长边着地的打包方式,是针对小尺寸电池片的组件,而随着组件光伏行业的发展,大尺寸的组件慢慢替代小尺寸的组件,此种包装方式对于210及以上的组件已不适合,两整托叠加的打包方式已经超出集装箱的高度,使得组件无法放入;而仅装一拖(即单层)又极大的浪费了集装箱空间。对于210组件,目前规定的210组件的行业统一版型为:2384mm*1303mm,即210组件的整体尺寸为长边2384mm,短边1303mm;针对210及以上尺寸的大组件,采用这种上下两托叠放的打包方式,显然已无法满足包装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解决210及以上尺寸的大组件的包装及运输需求,保证大尺寸光伏组件的可靠包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包括:托盘和封装件,托盘具有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堆叠件的承载面;封装件与托盘固定连接;封装件用于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封装件在垂直于承载面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封装件在平行于承载面方向上的宽度。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封装件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对光伏组件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整体性,便于运输。另外,封装件在垂直于承载面方向的高度大于封装件在平行于承载面方向的宽度,实现对大尺寸光伏组件的立式包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包括:托盘1、封装件3和上盖5,托盘1具有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承载面2;封装件3设置于托盘1的上部;封装件3用于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垂直于承载面2的侧壁面;上盖5用于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平行于承载面2的顶面;沿垂直于承载面2的方向,上盖5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与封装件3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封装件3具有远离承载面2的上端封口,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封装件3在平行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宽度。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包括托盘1、封装件3和上盖5;托盘1用于承托光伏组件堆叠件4,光伏组件堆叠件4放置于托盘1的承载面2上,托盘1的承载面2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底面相适配。上盖5用于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的平行于承载面2的顶面;沿垂直于承载面2的方向,上盖5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与封装件3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封装件3可以为包装纸或冷缩膜,当封装件3为包装纸时,包装纸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4垂直于承载面2的侧壁面(即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四周侧面),包装纸的底部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底部齐平,包装纸用于对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四周侧面起到保护作用,上盖5将包装纸的上边沿压合固定。包装纸具有远离承载面2的上端封口,上端封口与上盖5之间在侧壁面上有交叠,也就是说,上端封口伸入上盖5的内侧壁。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侧壁面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如果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的方向上的高度过高,使得包装纸的上端封口超出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那么在包装纸外部缠绕打包带7时,上盖5和包装纸易受到打包带7的挤压而发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包装纸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4垂直于承载面2的侧壁面时,上端封口位于所述上盖5的内表面。当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小于侧壁面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时,上端封口位于上盖5的下边沿和上边沿之间的内表面位置;当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等于侧壁面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时,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高度齐平。
当封装件3为冷缩膜时,如图2所示,冷缩膜包覆托盘1和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垂直于承载面2的四个侧壁面,且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大于侧壁面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当冷缩膜冷却后,上端封口收缩形成的缩口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的四周边缘处,冷缩膜的下边缘形成于托盘1的外表面,且冷缩膜的下边缘与托盘1的下边缘齐平。
如图3所示,光伏组件41通过横向叠放在托盘1上形成光伏组件堆叠件4,光伏组件堆叠件4与托盘1通过打包带7绑定在一起,具体的,可以通过横向、纵向打包的方式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与托盘1固定。
下面以封装件为包装纸的情况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进行解释说明。
如图4所示,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与托盘1固定后,采用封装件3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4垂直于承载面2的侧壁面,封装件3的底部延伸至托盘1的承载面2,在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部盖设上盖5,上盖5具有与顶面相平行的第一面51以及围设在第一面51四周的第二面52,第二面52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4垂直于承载面2的侧壁面的上端部分,且第二面52在侧壁面从上至下延伸。盖设上盖5后,上盖5压合封装件3(包装纸)的上端封口,也就是说,封装件3的上端封口伸入上盖5的第二面52的内表面。上盖5不仅对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进行包覆,起到保护光伏组件堆叠件顶面的作用。而且,上盖5还对封装件3(包装纸)的上端封口起到压合、固定的作用,使封装件3的安装更为可靠,提高包装结构的可靠性,便于光伏组件的运输。
当封装件3为包装纸时,可以采用整体包装和分体包装两种形式,例如图1中所示的封装件3为整体包装或分体包装,封装件3的内壁尺寸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整体尺寸相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在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壁面均为光伏组件堆叠件4垂直于承载面2的侧壁面。
在封装件3为整体包装的情况下时,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侧壁面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封装件3包括第一封装部31,第一封装部31上设有多条折线32,封装部的表面沿折线32可翻折;第一封装部31包覆至少部分侧壁面,且多条折线32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沿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的棱边的位置相对应。
如图4所示,在封装件3为包装纸的情况下,封装件3的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侧壁面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也就是说,封装件3的上端封口可以位于侧壁面上边沿和下边沿之间的区域,也可以位于侧壁面的上边沿位置处。当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小于侧壁面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时,上端封口位于上盖5的第二面52的下边沿和上边沿之间的内表面(如图4中A处所示);当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等于侧壁面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时,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高度齐平(如图4中B处所示)。
如图5所示,封装件3为整体式结构的第一封装部31,第一封装部31上设有3条折线32,折线32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垂直于承载面2的外棱平行;折线32将第一封装部31依次分为第一区301、第二区302、第三区303和第四区304,参看图1,其中,第一区301、第二区302、第三区303和第四区304分别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背面、右侧面和正面相对应,图5中a为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底部边长(或顶部边长),a的长度范围为1000mm~1200mm;例如,a的长度可以为1000mm、1050mm、1100mm、1150mm或1200mm。b为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正面和背面的底部边长(或顶部边长),b的长度范围为1250mm~1350mm;例如,b的长度可以为1250mm、1280mm、1300mm、1320mm或1350mm。c为封装件3的顶面和底面的周长,c为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右侧面、正面和背面的底部周长(或顶部周长)。因通过在折线32处翻折以将封装件3分成第一区301、第二区302、第三区303和第四区304,为了保证封装件3能够有足够的余量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四周侧壁包覆,因此,通常情况下,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右侧面、正面和背面的底部周长(或顶部周长)应大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右侧面、正面和背面的底部边长(或顶部边长)的加和在折线32的加和;也就是说,c>2a+2b。通常,二者的差值范围在10~20mm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中封装件3为整体式结构时,a的长度为1105mm,b的长度为1306mm,c的长度为4832mm。
需要说明的是,当光伏组件堆叠件4短边着地立式放置时,由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沿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较高,通常高度在2400mm左右,因此立式放置时不方便在光伏组件堆叠件4外部包裹封装件3;此时可以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先长边着地倒置,然后将与承载面2相垂直的各侧面围住进行包裹,最后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扶正使其立式放置,如图5所示,再将倒放时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背面第一区301与倒放时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顶面的第四区304通过第一连接件34连接,实现封装件3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封装部31的一侧设有与折线32相平行的第一连接件34,第一封装部31的另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34与第一封装部3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34可以为双面胶、搭扣等连接件,第一封装部31的两侧可通过黏结、卡扣等方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封装件3还可以为纸箱、金属或其他高分子材料的封装件。
在封装件3为分体包装的情况下时,封装件3还包括与第一封装部31相连接的第二封装部33;第二封装部33沿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一封装部31沿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相等,且第二封装部33沿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小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垂直于承载面2的侧壁面的高度;第二封装部33的两侧均设有与折线32相平行的第二连接件35,第二封装部33的两侧通过第二连接件35与第一封装部31的两侧固定连接。
如图6所示,封装件3包括单片的第二封装部33和整体结构的第一封装部31,在此情况下,第一封装部31与封装件3为整体包装时的第一封装部31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封装件3为分体包装的情况下时,第一封装部31上设有2条折线32,折线32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垂直于承载面2的外棱平行,折线32将第一封装部31依次划分为第一区301、第二区302和第三区303,第一区301、第二区302和第三区303分别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正面、右侧面相对应,第二封装部33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背面相对应。图6中a为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底部边长(或顶部边长),a的长度范围为1000mm~1200mm。b为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正面和背面的底部边长(或顶部边长),其中,第二封装部33的底部边长或顶部边长也为b,b的长度范围为1250mm~1350mm;d为第一封装部31的顶面和底面的周长,因第二封装部33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件35,因此可以不设置封装件3预留量。因第一区301和第三区303分别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接件35与单片的第二封装部33连接,因此,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背面的底部边长(或顶部边长)可以等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右侧面和正面的底部周长(或顶部周长)的加和,也就是说,d=2a+b。本申请实施例中封装件3为整体式结构时,a的长度为1105mm,b的长度为1306mm,d的长度为3516mm。
前面提到,当光伏组件堆叠件4短边着地立式放置时,由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沿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较高,因此立式放置时不方便在光伏组件堆叠件4外部包裹封装件3;此时可以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先长边着地倒置,然后将与承载面2相垂直的各个侧面围住进行包裹,最后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扶正使其立式放置。在封装件3为分体包装的情况下时,在光伏组件堆叠件4倒置时采用第一封装部31包裹光伏组件堆叠件4除去底面、且均与承载面2相垂直的三个侧面进行包裹,再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扶正使其立式放置,将第二封装部33放置于原先倒放时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背面的位置,如图6所示,使第二封装部33的两侧通过第二连接件35分别与倒放时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顶面的第一区301和第三区303通过第一连接件34连接,实现封装件3的安装。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5具有与承载面2相平行的第一面51,以及围设在第一面51四周的第二面52,第二面52包覆部分侧壁面。第一面51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相适配,第一面51用于对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起到保护作用。上盖5也可以采用包装纸材质,在包装纸上设计出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相适配的第一面51,在第一面51的四周边长处设置折线32,使得包装纸边缘处可沿折线32翻折从而形成第二面52,将上盖5放置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顶部时,第一面51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第二面52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4垂直于承载面2的侧壁面的上端区域,且在封装件3为包装纸时,将托盘1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打包固定后,在光伏组件堆叠件4外部包覆包装纸,然后在光伏组件堆叠件4顶部安装上盖5,采用上盖5的第二面52压合包装纸的上端封口,对包装纸起到压合、固定的作用,然后再通过打包带7将封装件3、上盖5和托盘1打包固定,完成光伏组件的包装。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光伏组件包装结构还包括:成对设置的护楞结构6,护楞结构6垂直于承载面2设置;护楞结构6包括与折线32相平行的卡合部61,以及设置在相邻卡合部61之间的支撑部62;卡合部61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支撑部62在平行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61与侧壁面的棱边的位置相对应,且卡合部61的顶部与第二面52相接触,卡合部61的底部与托盘1的底部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62包括至少两个与卡合部61相垂直的第一支撑部621,以及倾斜设置在第一支撑部621之间的第二支撑部622;成对设置的护楞结构6中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部622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样设置有利于包装结构的两侧处于平衡状态,增加整个包装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如图9和图10所示,为成对设置的护楞结构6的结构示意图。在封装件3为包装纸的情况下,护楞结构6安装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和封装件3的外部;其中,两个护楞结构6分别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右侧面对应的封装件3的外部,将位于封装件3内壁侧的光伏组件堆叠件4最外端的光伏组件的表面进行卡合;同时,两个护楞结构6上的卡合部61均与位于封装件3内壁侧的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外表面贴合,以对光伏组件堆叠件4中的多个光伏组件进行卡合,限制位于封装件3内壁侧的最外端的光伏组件向远离其余的光伏组件的方向移动。同时,护楞结构6中的支撑部62对光伏组件堆叠件4垂直于承载面2的侧壁面形成稳定的支撑,防止光伏组件堆叠件4在立式包装时错位移动或因缺乏支撑而出现倾倒,提高了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稳定性。
在封装件3为冷缩膜的情况下,护楞结构6直接安装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外部,将护楞结构6和光伏组件堆叠件4打包后,最后在护楞结构6和光伏组件堆叠件4外部包覆冷缩膜。其中,两个护楞结构6分别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对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最外端的光伏组件的表面进行卡合,同时,两个护楞结构6上的卡合部61均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外表面贴合,以对多个光伏组件进行卡合,限制最外端的光伏组件向远离其余的光伏组件的方向移动,提高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指向侧壁面的棱边的方向,卡合部61与侧壁面的棱边之间的间距为3mm~6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承载面2的方向,卡合部61凸出于托盘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侧壁面的棱边的长度的80%。这样,就使得卡合部61在贴合封装件3或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侧面后能够形成足够的支撑长度,能够对光伏组件堆叠件4起到较为稳定的支撑作用。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光伏组件包装结构还包括打包带7,打包带7用于绑定光伏组件堆叠件4和托盘1,还用于绑定封装件3和护楞结构6。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托盘1还包括垂直于承载面2、且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底座11;底座11设置于承载面2平面背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一侧,且所述底座11上设有用于供打包带7绕过的通孔12。
需要说明的是,当封装件3为包装纸时,光伏组件包装结构最终呈现的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打包时,如图3所示,先通过打包带7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与托盘1打包固定;具体的,可以采用三条打包带7横向打包,打包带7缠绕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外部,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打包后,再通过打包带7纵向打包,可将打包带7绕过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侧面并在底部穿过托盘1的底座11的通孔12,将托盘1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打包固定在一起;接下来,在光伏组件堆叠件4外部安装封装件3,然后在光伏组件堆叠件4顶部安装上盖5,采用上盖5压合包装纸的上端封口,再采用打包带7依次横向打包、纵向打包,以将封装件3、上盖5和托盘1固定连接;接下来,如图8所示,在封装件3外部安装护楞结构6,护楞结构6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右侧面,对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侧面起到稳定支撑作用;最后,如图1所示,通过打包带7横向打包将护楞结构6固定在封装件3外部,以完成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打包。本申请实施例对打包带7的数量不作限制,以能够可靠打包固定光伏组件堆叠件4为宜。
如图2所示,封装件3还可以为封装膜,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大于侧壁面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上端封口收缩形成的缩口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封装件3为冷缩膜时,光伏组件包装结构最终呈现的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打包时,先通过打包带7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与托盘1打包固定;具体的,可以采用打包带7横向打包、纵向打包的方式将托盘1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打包固定在一起;接下来,在光伏组件堆叠件4顶部安装上盖5,如图11所示。然后在打包后的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外部安装护楞结构6,护楞结构6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左侧面、右侧面;最后,如图12所示,通过打包带7横向打包、纵向打包的方式将护楞结构6与光伏组件堆叠件4、上盖5固定在一起;最后,在打包后的护楞结构6、光伏组件堆叠件4、上盖5和托盘1的外部四周包覆一层冷缩膜,待冷缩膜冷却后,上端封口收缩形成的缩口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的四周边缘位置处,对光伏组件堆叠件4四周侧壁面以及顶部边缘均起到保护作用,能够保护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整体外部结构,提高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稳定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对打包带7的数量不作限制,以能够可靠打包固定光伏组件堆叠件4为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为2400mm~2450mm;承载面2具有相垂直的第一边21和第二边22,第一边21的长度为1000mm~1200mm,第二边22的长度为1250mm~1350mm。
如图4所示,承载面2为矩形,第一边21为承载面2的短边,第二边22为承载面2的长边。如图5所示,第一边21的长度与封装件3的第一区301、第三区303的短边长度的相等;第二边22的长度与封装件3的第二区302、第四区304的长边的长度相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包括托盘1、封装件3和上盖5,适用于大尺寸光伏组件的立式包装。通过封装件3包覆光伏组件堆叠件4垂直于承载面2的侧壁面,以及通过上盖5盖封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对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和部分侧壁面起到保护作用。封装件的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承载面2方向的高度大于封装件3在平行于承载面2方向的宽度,实现大尺寸光伏组件的立式包装,提高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封装件3为包装纸或冷缩膜,上盖5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与封装件3在侧壁面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在封装件3为包装纸时,上盖5对包装纸的上端封口进行压合固定,提高包装结构的稳定性;在封装件3为冷缩膜时,冷缩膜将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垂直于承载面2的侧壁面全部包裹覆盖,且冷缩膜的上端封口收缩形成的缩口位于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对光伏组件堆叠件4整体侧壁面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整体性,且便于运输。
本申请实施例对光伏组件堆叠件4采用长边侧立的立式包装的方式进行打包,利用成对设置的护楞结构6,对包装结构垂直于承载面2的外壁面进行卡合固定;同时,护楞结构6中的支撑部62对包装结构沿垂直于承载面2的外壁面形成稳定的支撑,防止光伏组件堆叠件4在立式包装时错位移动或因缺乏支撑而出现倾倒,提高了光伏组件包装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自更动与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1),所述托盘(1)具有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承载面(2);
封装件(3),所述封装件(3)设置于所述托盘(1)的上部;所述封装件(3)用于包覆所述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的侧壁面;
上盖(5),用于包覆所述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平行于所述承载面(2)的顶面;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的方向,所述上盖(5)在所述侧壁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封装件(3)在所述侧壁面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
所述封装件(3)具有远离所述承载面(2)的上端封口,所述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封装件(3)在平行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上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件(3)包括第一封装部(31),所述第一封装部(31)上设有多条折线(32),所述第一封装部(31)的表面沿所述折线(32)可翻折;
所述第一封装部(31)包覆至少部分所述侧壁面,且多条所述折线(32)与所述侧壁面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的棱边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侧壁面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部(3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折线(32)相平行的第一连接件(34),所述第一封装部(31)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34)与所述第一封装部(31)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件(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封装部(31)相连接的第二封装部(33);
所述第二封装部(33)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封装部(31)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封装部(33)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折线(32)相平行的第二连接件(35),所述第二封装部(33)的两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35)与所述第一封装部(31)的两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5)具有与所述承载面(2)相平行的第一面(51),以及围设在所述第一面(51)四周的第二面(52);所述第二面(52)包覆部分所述侧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对设置的护楞结构(6),所述护楞结构(6)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设置;
所述护楞结构(6)包括与所述折线(32)相平行的卡合部(61),以及设置在相邻所述卡合部(61)之间的支撑部(62);
所述卡合部(61)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部(62)在平行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上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61)与所述侧壁面的棱边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卡合部(6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面(52)相接触,所述卡合部(61)的底部与所述托盘(1)的底部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62)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卡合部(61)相垂直的第一支撑部(621),以及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621)之间的第二支撑部(622);
成对设置的护楞结构(6)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撑部(622)的倾斜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指向所述侧壁面的棱边的方向,所述卡合部(61)与所述侧壁面的棱边之间的间距为3mm~6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的方向,所述卡合部(61)凸出于所述托盘(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侧壁面的棱边的长度的80%。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包带(7),所述打包带(7)用于绑定所述光伏组件堆叠件(4)和所述托盘(1),还用于绑定所述封装件(3)和所述护楞结构(6)。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件(3)为封装膜;所述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侧壁面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
所述上端封口收缩形成的缩口位于所述光伏组件堆叠件(4)的顶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封口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方向上的高度为2400mm~2450mm;
所述承载面(2)具有相垂直的第一边(21)和第二边(22),所述第一边(21)的长度为1000mm~1200mm,所述第二边(22)的长度为1250mm~1350mm。
CN202221075967.2U 2022-04-29 2022-04-29 光伏组件包装结构 Active CN218705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5967.2U CN218705424U (zh) 2022-04-29 2022-04-29 光伏组件包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5967.2U CN218705424U (zh) 2022-04-29 2022-04-29 光伏组件包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5424U true CN218705424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5967.2U Active CN218705424U (zh) 2022-04-29 2022-04-29 光伏组件包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5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12587A (en) Pallet load corner protector with locking tabs
US20080251114A1 (en) Method For Packing Solar Battery Elements and Package For Solar Battery Elements
JP5100577B2 (ja) コーナーパッド
US11319134B2 (en) Product packaging system
US4062448A (en) Support member for shrink wrapped articles
CN218705424U (zh) 光伏组件包装结构
CN114426134B (zh) 包装集合体
JP2011240933A (ja) 梱包構造および積層梱包構造
CN214777344U (zh) 光伏组件包装结构
CN215973051U (zh) 装载单元
JP6470657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梱包体
JP6072915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梱包体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梱包方法
CN107685952A (zh) 间隔板及光学膜的包装结构
CN218967705U (zh) 光伏组件集合体包装装置及包装集合体
CN111994465A (zh) 无纸化光伏组件包装装置
CN207226109U (zh) 汽车后背门玻璃包装箱
JP7320752B2 (ja) 梱包物
CN220221661U (zh) 一种长途运输用包装箱
CN215324667U (zh) 包装集合体
CN217436582U (zh) 冰箱包装
JP2003292028A (ja)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シートロールの梱包方法
CN217146882U (zh) 一种封装管壳运输包装盒
CN212638516U (zh) 无纸化光伏组件包装装置
JP3230540U (ja) 軟質シート用梱包箱、及び梱包体
CN221024838U (zh) 一种托盘围板箱用正反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