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3484U - 一种底盘及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盘及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3484U
CN218703484U CN202222827987.7U CN202222827987U CN218703484U CN 218703484 U CN218703484 U CN 218703484U CN 202222827987 U CN202222827987 U CN 202222827987U CN 218703484 U CN218703484 U CN 218703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axle
frame
chassis
link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79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乐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Port Equipment Co Ltd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Port Equipment Co Ltd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Port Equipment Co Ltd,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Po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79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3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3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3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底盘及作业机械。该底盘,包括车架、前桥总成和后桥总成,前桥总成包括连接架,通过第一铰接轴与车架铰接;第一前桥和第二前桥,均连接于连接架上,桥梁轴向均与第一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以随连接架整体在车架的长度方向上摆动。提高负载上限,一般需要增大车架尺寸和桥梁尺寸,以满足承载和稳定性要求。本申请提供的底盘,前桥采用双桥结构,是通过增加桥的数量但无需增大桥梁、车架和轮胎本身尺寸的方案,来显著增大前桥的承载能力,提高负载上限,也使得前桥轮胎的接地压力,满足场地的要求和轮胎承载能力的要求,还提高了底盘的灵活行进能力,增强带着负载进行移动的机动性。

Description

一种底盘及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盘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起重机通过起吊臂起吊重物,随着起重量的增加,起重机的前后桥承载能力需要随同增大。对于正面起吊重物的正面吊而言,前桥桥梁和轮胎的承载能力决定了起吊重量的上限。当有大重载需求,前桥承载能力容易不足,前桥轮胎的接地比压容易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提高负载上限,一般需要增大车架尺寸和桥梁尺寸,以满足承载和稳定性要求。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底盘,前桥采用双桥结构,是通过增加桥的数量但无需增大桥梁、车架和轮胎本身尺寸的方案,来有效提高前桥的承载能力,提高负载上限,以至少一定程度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起重机的前桥承载力容易不足的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底盘,包括车架、前桥总成和后桥总成,所述前桥总成包括:连接架,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车架铰接;第一前桥和第二前桥,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架上,桥梁轴向均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以随所述连接架整体在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上摆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前桥和所述第二前桥中的任意一者与所述连接架相铰接,以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摆动,另一者与所述连接器固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与所述车架相铰接的前桥,其铰接点两侧的至少一侧,与所述车架之间设置有缓冲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桥总成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一前桥和/或所述第二前桥传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设置有一个,并与所述第一前桥或所述第二前桥传动连接;或,所述动力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前桥和所述第二前桥传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为与所述连接架相铰接的前桥提供动力时,所述动力装置相对于和所述连接架相铰接的前桥固定设置,并和该所述前桥传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前桥和所述第二前桥中的任意一者,通过减震连接器或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架柔性连接,以在所述车架的高度方向可浮动设置,另一者与所述连接架固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为液压马达,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车架固连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为所述液压马达供油。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包括有如上所述的底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作业机械为正面吊运起重机。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底盘,设置有两个前桥来承担负载,在无需变动车架和桥梁尺寸的基础上,提高了前桥承载能力,其承载能力是同尺寸单前桥底盘的两倍左右,应用于起重机上,可以极大的提高起吊重物时的负载上限,同时也使得前桥轮胎的接地压力,满足场地的要求和轮胎承载能力的要求,无需设置额外的起吊支撑,结构简洁。且,前桥采用双桥结构,主要用于支撑,后桥为转向桥,同时,第一前桥和第二前桥均连接在连接架上,而连接架与底盘铰接,使前桥总成绕车架横梁在行进方向上前后摆动,适应于带坡度的路面行进,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底盘,还提高了底盘的灵活行进能力,增强带着负载进行移动的机动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底盘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底盘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底盘的第三角度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第一类实施例中前桥总成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装置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装置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第二类实施例中前桥总成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第三类实施例中前桥总成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第四类实施例中前桥总成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第四类实施例中前桥总成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第四类实施例中前桥总成的第三角度示意图。
图1-图11中:
1、车架;2、第一前桥;3、第二前桥;4、连接架;5、第一铰接轴;6、液压泵;7、发动机;9、缓冲器;10、液压马达;11、支座;12、连接座;13、弹性连接器;14、第一限位件;15、第二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底盘,在无需改变车架尺寸的基础上,显著增大前桥的承载能力,提高负载上限,也使得前桥轮胎的接地压力,满足场地的要求和轮胎承载能力的要求,还提高了底盘的灵活行进能力,增强带着负载进行移动的机动性。本申请的实施例还致力于提供一种包括该底盘的作业机械。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1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盘,包括车架1、前桥总成和后桥总成,前桥总成位于车架1的前端,后桥总成位于车架1的后端,前桥总成包括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在车架1的长度方向上排列,二者的轴向与车架1的宽度方向一致。则,该底盘设置有双前桥,提高了前桥的整体承载能力。现有技术中,提高负载上限,通常需要增大车架尺寸和桥梁尺寸,以满足底盘的承载性和稳定性要求。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底盘,如上所述,前桥采用双桥结构,是基于通过增加桥的数量但无需增大桥梁、车架和轮胎本身尺寸的方案,来有效提高前桥的承载能力,提高负载上限,在无需改变车架1尺寸的基础上,其承载能力是同尺寸单前桥底盘的两倍左右,应用于起重机上,尤其是正面起吊重物的正面起重机,可以极大的提高起吊重物时的负载上限,同时也使得前桥轮胎的接地压力,满足场地要求和轮胎承载能力要求,防止承载超大重载时,发生轮胎破裂等问题,也使得,无需设置额外的起吊接地支撑(如现有技术中,底盘上设置有接地支撑,在起吊重物时,接地支撑外伸接地来增加承载力或替代轮胎接地而防止轮爆,在不起吊重物时,接地支撑回缩),结构简洁。
同时,前桥总成包括连接架4,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均连接于连接架4上,而连接架4通过第一铰接轴5与车架1相铰接,第一铰接轴5的轴向与两个前桥的轴向相一致,与车架1的宽度方向相一致,如此,连接架4带着两个前桥,能够整体性地在车架1的长度方向上也是行进方向上摆动,在不平坦的路面行进时前桥总成能够自我动态调节行进角度,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地形,提高了底盘的灵活行进能力,增强带着负载进行移动的机动性。且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与连接架4连接,前桥总成整体摆动,底盘与底面始终是面接触,在自动适应不平坦的路面时,能保证移动的平稳性。
如此设置,本申请提供的底盘,结构简洁,显著增大了前桥的承载能力和前桥轮胎的整体负载能力,提高负载上限,还提高了底盘的灵活行进能力,增强带着负载进行移动的机动性,当该底盘用于起重机上时,可以显著提高起重机所能起吊的负载上限,且在起吊负载时,直接使用前桥作为支撑,并可携带负载平稳移动,至少一定程度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正面起重机的前桥承载力容易不足的问题。
当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均与连接架4相连,连接架4通过第一铰接轴5与车架1相铰接,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整体相对于车架1摆动,而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均与连接架4相连。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可以均与连接架4固连,如图7所示,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的桥梁均与连接架4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或通过连接块及紧固件紧固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中的任意一者与连接架4相铰接,以在车架1的宽度方向摆动,另一者与连接架4固连,如此设置,两个前桥与连接架4的连接为三点连接,可以更好地保证三个连接点的平面性,提高两个前桥的受力平衡性;同时,可以增强减前桥总成的震缓冲性能,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平坦的地形,提高承载重大负载进行移动时的平稳性。
例如,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前桥2通过第二铰接轴8和连接架4相铰接,具体而言,第一前桥2的桥梁上设置有支座11,支座11通过第二铰接轴8与连接架4相铰接,第二铰接轴8的轴向与第一铰接轴5的轴向相垂直,第二铰接轴8的轴向与车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而第二前桥3和连接架4固连,如此,不仅可以增强减震缓冲性能,且两个前桥与连接架4的连接为三点连接,可以更好地保证三个连接点的平面性,提高两个前桥的受力平衡性。
当然,一种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前桥2与连接架4固连,第二前桥3与连接架4相铰接,如图8所示。
而与车架1相铰接的前桥,其铰接点两侧的至少一侧,在底盘的高度方向上,与车架1之间设置有缓冲器9。如图5、图6和图8所示,如此设置,可以增强减震性能,前桥在摆动时,不会与车架1产生撞击,也不会产生大幅度摆动,提高平稳性。优选的实施例中,与车架1相铰接的前桥,其铰接点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器9。
如图3和图4所示,当第一前桥2与连接架4铰接,而第二前桥3与连接架4固连时,第一前桥2的位于第二铰接轴8两侧的桥梁段上,均设置有缓冲器9。缓冲器9沿底盘高度方向设置、位于桥梁和连接架4之间,也可以说,在轴向上,第一前桥2的桥梁中部通过第二铰接轴8与连接架4铰接,两端通过缓冲器9与连接架4柔性连接。
当第二前桥3与连接架4铰接,而第一前桥2与连接架4固连时,第二前桥3的位于铰接点两侧的桥梁段上,设置有缓冲器9,如图8所示。
缓冲器9,可以是橡胶缓冲器9、液压缓冲器9和弹簧缓冲器9中的任意一种,例如液压弹簧或油气弹簧。
当前桥与连接架4铰接时,不便于和发动机7进行刚性连接而建立驱动传动。因此,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前桥总成还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设置在连接架4上,与底盘上的发动机柔性连接,并与第一前桥2和/或第二前桥3传动连接,而驱动该前桥的轮胎转动。
动力装置可设置有一个,与第一前桥2的传动轴传动连接,或与第二前桥3的传动轴传动连接。
或者,动力装置设置有两个,一个与第一前桥2的传动轴传动连接,另一个与第二前桥3的传动轴传动连接。
当动力装置为与连接架4相铰接的前桥提供动力时,动力装置与该前桥相对固定,即随该前桥摆动,从而与该前桥能够建立刚性的传动连接,并保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该动力装置可以通过连接座与该和连接架4具有铰接关系的前桥的桥梁固连,或者,固定在支座11上,并与该前桥的传动轴传动连接,如此,使动力装置与该铰接式前桥联动,即随该前桥摆动,而保证动力传递。
具体举例说明,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均连接在连接架4上,且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均与连接架4固连时,动力装置可固定在连接架4上。动力装置可以设置有一个,与第一前桥2或第二前桥3相连,也可以是设置有两个,两个动力装置分别与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相连,如图7所示。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当第一前桥2与连接架4铰接,第二前桥3与连接架4固连时,若动力装置设置有一个,当与第一前桥2相连时,可通过连接座12与第一前桥2的桥梁固连,例如连接座12固定在第一前桥2的桥梁上,动力装置固定在连接座12上,如图5所示,或动力装置固定在支座11上;当动力装置与第二前桥3相连时,可与连接架4固连,如图6所示,也可以通过连接座12与第二前桥3的桥梁固连。若动力装置设置有两个,一个与第一前桥2的桥梁固连并与第一前桥2的传动轴传动连接,另一个与第二前桥3的传动轴传动连接,可与第二前桥3的桥梁固连,也可固定在连接架4上。
同样,当第一前桥2与连接架4固连,第二前桥3与连接架4铰接时,若动力装置设置有一个,当与第一前桥2相连时,可与连接架4固连,也可通过连接座与第一前桥2的桥梁固连,当与第二前桥3相连时,可固定在第二前桥3的桥梁上。若动力装置设置有两个,一个固定在连接架4上,与第一前桥2的传动轴传动连接,另一个与第二前桥3的桥梁固连并与第二前桥3的传动轴传动连接。
动力装置可以是电动马达或液压马达10。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装置为液压马达10,底盘的车架1上还固连有液压泵6和发动机7,液压泵6与液压马达10相连,为液压马达10供油。如此设置,该底盘使用液压系统驱动,液压马达10固定在前桥上,随同前桥摆动,不影响驱动稳定性,且能更好地适应不平坦的地形。
底盘的后桥总成,设置有一个后桥,该后桥为转向桥,也可以说,该后桥与底盘的转向总成相连。如此,本申请提供的底盘,前桥为双桥且为驱动桥,可为单前桥驱动或为双前桥驱动,后桥为转向桥,同时,前桥可进行摆动,自动适应不平坦的地形,减缓震动,非常适用于携带大负载进行移动行进,增强底盘的负载能力和机动性。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前桥2和第二前桥3中的任意一者,弹性连接器13与连接架4柔性连接,以在车架1的高度方向浮动设置,另一者与连接架4固连。如此设置,既能稳固的支撑车架1,为吊运负载提供稳定性,又能增强减震性能,且通过高度方向的浮动设置,在某些实施例中,还能够调节该浮动设置的前桥的支撑力,从而能够主动调整第一前桥2、第二前桥3的承载力分布情况,确保与车架1固定相连的前桥的所受的负载处于可承受的范围。
弹性连接器13可为减震器、缓冲器等,例如,油气悬挂、缓冲油缸等。如此,既能够具备减震性能,当弹性连接器13能够调节自身压力时,例如缓冲油缸的输出压力可调时,还可以对该前桥的支撑力进行主动调节。
为增强浮动设置的前桥与车架1的连接稳固性,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架4上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防止浮动设置的前桥在车架1的长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产生错位移动。如此,既能保证浮动设置的前桥在高度方向可浮动,又能防止该前桥在长度方向错位移动,增强稳定性。
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件14和第二限位件15。第一限位件14沿车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一端与浮动设置的前桥固连,另一端与连接架4活动连接,以随该浮动设置的前桥浮动,并用于防止浮动设置的前桥在车架1的长度方向上产生较大的错位移动。如图9-图11所示,以第一前桥2与连接架4柔性连接为例,第一限位件14的一端与第一前桥2固连,另一端与连接架4活动连接。该活动连接可以是铰接,例如通过铰接球体,或者,通过沿连接架4宽度或高度方向设置的铰接轴,与连接架4铰接,从而可以跟随第一前桥2在高度方向浮动;也可以是滑动连接,例如第一限位件14的另一端铰接有滑块,而滑块与连接架4滑动连接,从而第一限位件14可以随第一前桥2在高度方向浮动。同时,由于第一限位件14在车架1长度方向上的连接限制,有效防止第一前桥2在车架1长度方向上产生较大移动。
同时,第一限位件14与第一前桥2的固连,可以是第一限位件14的端部具有与桥梁贴合连接的连接板或套设在桥梁上的连接管,增强连接的稳固性。第一限位件14具体可以是连接板或连接支架。
第二限位件15沿车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一端与连接架4铰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件14或浮动设置的前桥铰接,两端的铰接轴的轴向均与车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从而,并不会限制该浮动设置的前桥在高度方向浮动,又能够防止该前桥相对于车架1在车架1的宽度方向位移。第二限位件9可以是杆状,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该作业机械包括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该则作业机械的前桥为双桥结构,提高了前桥承载能力,可以提高该作业机械的负载能力。该作业机械可为正面起重机,如此,可以显著提高所能起吊的负载上限,且在起吊负载时,直接使用前桥作为支撑,并可携带负载平稳移动。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底盘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部件、装置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附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部件、装置。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中,各部件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前桥总成和后桥总成,所述前桥总成包括:
连接架,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车架铰接;
第一前桥和第二前桥,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架上,桥梁轴向均与所述第一铰接轴轴向平行,以随所述连接架整体在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上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桥和所述第二前桥中的任意一者与所述连接架相铰接,以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摆动,另一者与所述连接架固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车架相铰接的前桥,其铰接点两侧的至少一侧,与所述车架之间设置有缓冲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总成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一前桥和/或所述第二前桥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设置有一个,并与所述第一前桥或所述第二前桥传动连接,或,所述动力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前桥和所述第二前桥传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与所述连接架相铰接的前桥提供动力时,所述动力装置相对于和所述连接架相铰接的前桥固定设置,并和该所述前桥的传动轴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液压马达,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车架固连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为所述液压马达供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桥和所述第二前桥中的任意一者,通过减震连接器或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架柔性连接,以在所述车架的高度方向浮动设置,另一者与所述连接架固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以防止浮动设置的前桥在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上产生错位移动;和/或,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以防止所述浮动设置的前桥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产生错位位移。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底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机械为正面吊运起重机。
CN202222827987.7U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底盘及作业机械 Active CN218703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7987.7U CN218703484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底盘及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7987.7U CN218703484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底盘及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3484U true CN218703484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0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7987.7U Active CN218703484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底盘及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3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8573A (zh) 气囊提升桥结构板簧悬架系统和汽车
CN103273817A (zh) 一种左右贯通式蓄能悬架
CN105059408A (zh) 被动适应地形的履带式移动平台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CN107054502B (zh) 一种带有可提升结构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底盘
CN103660842A (zh) 板簧平衡悬架机构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
CN204149799U (zh) 一种空气悬挂系统
CN218703484U (zh) 一种底盘及作业机械
CN104773044A (zh) 一种低速牵引车用悬挂装置
CN207293993U (zh) 一种高稳定平衡的汽车起重机
CN212708819U (zh) 一种电动车辆用多连杆智能调节悬挂架
KR101342394B1 (ko) 트랙터의 차체 승강 장치
CN101613063A (zh) 铁路起重机及其吊臂支撑装置
CN104843599A (zh) 一种起重机配重装置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CN104290558A (zh) 工程车辆摆臂式平衡驱动机构
CN213831263U (zh) 底盘悬挂机构及配送机器人
CN201442502U (zh) 双后桥空气悬架
CN109050655B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车辆的独立悬挂的液压轮边驱动装置
AU2014202860B2 (en) Rear suspension for swather tractor
CN110862052A (zh) 一种连杆式自动升降机构
CN214822447U (zh) 一种减震装置及伸缩臂叉车
CN215705519U (zh) 悬架机构和两栖车辆
CN115709952A (zh) 一种吊运机械及支撑力调节方法
CN204340592U (zh) 一种汽车减震系统
CN211592138U (zh) 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
CN107364499B (zh) 一种三轮车车厢的安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