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2735U - 太阳能供电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供电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2735U
CN218702735U CN202222310752.0U CN202222310752U CN218702735U CN 218702735 U CN218702735 U CN 218702735U CN 202222310752 U CN202222310752 U CN 202222310752U CN 218702735 U CN218702735 U CN 218702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unit
solar
box body
driving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07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3107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2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2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2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供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及汽车,该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盒体、至少一个光伏单元和升降机构;其中,盒体的任意一侧为开口侧;各光伏单元设置于盒体内,各光伏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叠设的太阳能电池板,每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可彼此相互展开或折叠;升降机构设置于盒体内,升降机构用于承载各光伏单元,升降机构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各光伏单元相对于开口侧进行运动。同现有技术相比,可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并且可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的问题。

Description

太阳能供电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供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和运输工具,并且,为了实现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也已逐渐取代燃油车,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由于受电池容量、温度等一系列因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并不理想。同时,当新能源汽车的电量用尽后,需要配合充电桩对其进行充电后,方能继续行驶。另外,由于目前充电桩的普及率较低,导致新能源汽车会有里程焦虑,无法行驶到较偏远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及汽车,可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并且可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的任意一侧为开口侧;
至少一个光伏单元,设置于所述盒体内;各所述光伏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叠设的太阳能电池板,每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可彼此相互展开或折叠;
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用于承载各所述光伏单元;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各所述光伏单元相对于所述开口侧进行运动;
其中,当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各所述光伏单元朝所述开口侧的方向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各所述光伏单元暴露于所述盒体外;当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各所述光伏单元朝远离所述开口侧的方向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各所述光伏单元收纳于所述盒体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
如上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设置于汽车的车顶,所述盒体背离所述车顶的一侧为所述开口侧;
电池模块,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各所述光伏单元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太阳能供电装置可通过盒体设置于汽车的车顶,同时,当升降机构驱动各光伏单元朝开口侧的方向运动至第一预设位时,各光伏单元可被升降机构从开口侧托出盒体外,使得各光伏单元的每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可相互展开,从而保证各光伏单元可接收光照辐射,并通过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输送至汽车的电池模块,从而实现对电池模块的充电,因此,可在无法通过充电桩实现对电池模块充电的场景下,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另外,在完成对电池模块的充电后,又可对光伏单元每相邻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依次进行折叠,使得光伏单元中的各太阳能电池板可实现叠设,同时,又可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各光伏单元朝远离开口侧的方向运动至第二预设位,使得盒体又可实现对各光伏单元的收纳,从而不会对汽车的正常行驶造成影响。
另外,各所述光伏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每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均与一个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各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其中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相对于另一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进行翻转,使相邻的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彼此展开或折叠。
另外,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固定座,固设于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其中一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
电机驱动件;所述电机驱动件具有主轴,所述电机驱动件的所述主轴与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另一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
其中,各所述驱动组件中,所述固定座固定支撑所述电机驱动件。
另外,当所述光伏单元在展开或折叠时,各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翻转的方向均相同。
另外,所述光伏单元设有两个;
其中一个所述光伏单元的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展开方向,与另一个所述光伏单元的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展开方向相反。
另外,所述光伏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铰接件,且每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铰接件转动连接。
另外,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平台,用于承载各所述光伏单元;
驱动装置,与所述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平台相对于所述开口侧进行直线运动。
另外,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还包括:
顶盖,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上;
驱动机构,与所述顶盖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顶盖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侧。
另外,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顶盖沿平行于所述开口侧的方向滑动,使所述顶盖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太阳能供电装置中,光伏单元的各太阳能电池板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太阳能供电装置中,光伏单元的各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顶盖打开盒体的开口侧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顶盖与驱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铰接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太阳能供电装置与汽车之间的系统模块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安装在汽车上且光伏单元的各太阳能电池板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安装在汽车上且光伏单元的各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盒体1、至少一个光伏单元2和升降机构。
其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盒体1可拆卸地设置于汽车上,且盒体1的任意一侧为开口侧11。并且,各光伏单元2设置于盒体1内。同时,如图1所示,各光伏单元2包括:若干块依次叠设的太阳能电池板21,并且,结合图2所示,每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之间可彼此相互展开或折叠。此外,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设置于盒体1内,该升降机构用于承载各光伏单元2,并且,该升降机构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各光伏单元3相对于开口侧11进行运动。
在实际应用时,如图1和图5所示,当升降机构驱动各光伏单元2朝开口侧11的方向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各光伏单元2暴露于盒体1外。而当升降机构驱动各光伏单元2朝远离开口侧11的方向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各光伏单元2又可收纳于盒体1内。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可通过盒体1设置于汽车的车顶,同时,当升降机构驱动各光伏单元2朝开口侧11的方向运动至第一预设位时,各光伏单元2又可被升降机构从开口侧11托出盒体1外,此时,可将各光伏单元2每相邻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进行可相互展开,从而使得各光伏单元2可接收光照辐射,并通过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输送至汽车的电池模块,以实现对电池模块的充电,因此,可在无法通过充电桩实现对电池模块充电的场景下,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从而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另外,在完成对电池模块的充电后,又可将光伏单元2每相邻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依次进行折叠,使得光伏单元2中的各太阳能电池板21可实现叠设,同时,又可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各光伏单元2朝远离开口侧11的方向进行运动,并当各光伏单元2运动至第二预设位时,又可通过盒体1实现对各光伏单元2的收纳,从而不会对汽车的正常行驶造成影响。
另外,作为优选地方案,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各光伏单元2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组件22,且每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均与一个驱动组件22连接,并且,各驱动组件2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中的其中一块太阳能电池板21相对于另一块太阳能电池板21进行翻转,使相邻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可实现自动展开或自动折叠,从而方便了用户的光伏单元2中各太阳能电池板21的展开或折叠进行操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驱动组件22可驱动太阳能电池板21进行翻转,结合图5所示,各驱动组件22还包括:固定座221和电机驱动件222。其中,固定座221固设于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中的其中一块太阳能电池板21上。其次,电机驱动件222具有主轴223,并且,该电机驱动件222的主轴223与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中的另一块太阳能电池板21连接。因此,通过电机驱动件222对其中一块太阳能电池板21的驱动,使得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可实现自动折叠或自动展开。另外,结合图5所示,在各驱动组件22中,固定座221还固定支撑电机驱动件222,通过固定座221可对电机驱动件222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可保证电机驱动件222在驱动太阳能电池板21进行翻转时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能够使相邻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在折叠后,彼此之间可紧密贴合,如图5所示,电机驱动件222的主轴223包括:第一轴段2231、平行于第一轴段2231的第二轴段2232、连接第一轴段2231和第二轴段2232的第三轴段2233。其中,如图5所示,第一轴段2231可与电机驱动件222连接,其次,第二轴段2232与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中的其中一块太阳能电池板21连接,同时,第三轴段2233设置于第一轴段2231和第二轴段2232之间,通过第三轴段2233可将第一轴段2231与第二轴段2232错开,使得第一轴段2231与第二轴段2232之间可形成一段高度差。因此,当电机驱动件222在驱动太阳能电池板21进行翻转时,结合图1和图2所示,通过第一轴段2231与第二轴段2232之间形成的高度差,可使太阳能电池板21具有一定的翻转空间,从而有效避免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在折叠或展开时,彼此之间产生干涉,同时,还可使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在折叠后可紧密贴合。此外,作为优选地方案,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各光伏单元2还包括:至少一个铰接件23,并且,每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11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铰接件23转动连接。通过铰接件23可使得任意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在彼此展开或折叠时,可提高各太阳能电池板21的翻转性能。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铰接件23可以是由第一合页231和第二合页232构成铰链,且铰链的第一合页231和第二合页232之间可通过枢转轴233转动连接,使得第一合页231和第二合页232彼此和相对转动。并且,在实际应用时,可将铰链的第一合页231与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中的其中一块太阳能电池板21连接,同时,将第二合页232与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中的另一块太阳能电池板21连接,从而即可实现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1之间的展开或折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当光伏单元2中的太阳能电池板21大于两块时,如图1和图2所示,各驱动组件22驱动太阳能电池板21翻转的方向相同,即光伏单元2在展开或折叠时,每个驱动组件22均可驱动与其连接太阳能电池板21朝同一方向进行翻转,如图2所示,从而使得光伏单元2中的各太阳能电池板21均可朝同一个方向展开。然而,作为优选地方案,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光伏单元2可设有两个,且两个光伏单元2依次设置,同时,两个光伏单元2中的各太阳能电池板21的展开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两个光伏单元2中的各太阳能电池板21全部展开后,可有效增大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光照范围。比如说,结合图2所示,可将太阳能供电装置设置于汽车的车顶,从而使得其中一个光伏单元2中的各太阳能电池板21可向汽车的车头方向逐渐展开,而另一个光伏单元2中的各太阳能电池板21可向汽车的车尾方向逐渐展开,使得两个光伏单元2在展开后不但可实现对电池模块的充电,而且还能实现对汽车的遮挡,避免汽车因暴晒导而致车内温度出现过高的现象,从而可有效延长车内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并且,当两个光伏单元2中的各太阳能电池板21全部展开后,可将其中任意一个光伏单元2作为向汽车车头方向展开的光伏单元,如图2所示,且该光伏单元2中最前侧的太阳能电池板21在展开后,该太阳能电池板21正好可挡住汽车的前挡,并且,通过图2不难看出,该太阳能电池板21在展开后,该太阳能能电池板21可倾斜设置,使得该太阳能电池板21正好可匹配汽车前挡的倾斜角度,因此,在保证光照面积的同时,还能提高对前挡的遮光率,进一步防止阳光通过前挡射入汽车内部,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车内的温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使升降机构可驱动各光伏单元2相对于开口侧11进行直线运动。该升降机构包括:平台31和驱动装置32。其中,平台31用于承载各光伏单元2,同时,驱动装置32与平台31连接,且该驱动装置32可用于驱动平台31相对于开口侧11进行直线运动,因此,当驱动装置32驱动平台31朝开口侧11的方向运动时,各光伏单元2可被平台31逐渐从盒体1的开口侧11拖出盒体1外。而当各光伏单元2完成折叠后,驱动装置32又可驱动平台31朝远离开口侧11的方向运动,使得各光伏单元2可逐渐进入盒体1内,使得盒体1又可实现对各光伏单元2的收纳。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32可以采用气缸,当然在实际应用时,驱动装置32也可采用其他的驱动部件,比如丝杆机构,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驱动装置32的结构作具体限定。
另外,作为优选地方案,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供电装置还包括:顶盖4和驱动机构5,且顶盖4可活动地设置于盒体1上,同时,驱动机构5与顶盖4连接,该驱动机构5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顶盖4,使顶盖4可打开或封闭盒体1的开口侧11。由此可知,通过驱动机构5对顶盖4的驱动,使得顶盖4可实现对盒体1开口侧11的打开或封闭。比如说,当不需要将光伏单元2展开时,光伏单元2可收纳于盒体1内,此时的顶盖4可关闭盒体1的开口侧,从而可有效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灰尘、雨水对光伏单元2造成的侵蚀。而当需要将光伏单元2展开时,驱动机构5可先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顶盖4,使得顶盖4可打开开口侧11,然后,升降机构可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各光伏单元2,使得升降机构可将各光伏单元2从盒体1的开口侧11托出至盒体1外,使得光伏单元2可顺利展开。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5可用于驱动顶盖4沿平行于开口侧11的方向进行滑动,使得顶盖4可通过滑动的形式,实现对开口侧11的打开或封闭。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所示,顶盖4可滑动地设置于盒体1的开口侧11,即可在盒体1任意相对的两侧的侧壁分别设置可被顶盖4部分嵌入的滑槽12,同时,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与电机51连接的丝杆52,通过电机51可驱动丝杆52旋转,另外,丝杆52还与顶盖4连接。因此,当电机51驱动丝杆52进行旋转时,顶盖4可借助与盒体1的滑动连接,将丝杆52的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使得顶盖4可沿平行于开口侧11的方向进行滑动,从而即能使顶盖4实现对开口侧11的打开或封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5仅以驱动顶盖4进行滑动的形式,实现对盒体1的开口侧11的打开或封闭,而在实际应用时,驱动机构5也可驱动顶盖4通过翻转的形式实现对开口侧11的打开或封闭。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顶盖4对开口侧11的打开或封闭的形式作具体限定。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汽车,包括: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池模块10。其中,太阳能供电装置设置于汽车的车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太阳能供电装置的盒体1是可拆卸地设置于汽车的车顶,同时,可将盒体1背离车顶的一侧作为开口侧11,从而使得各光伏单元2的太阳能电池板21可在汽车的车顶实现展开或折叠。并且,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盒体1在汽车车顶上的安装,如图1和图2所示,盒体1任意相对的两侧有部分向外凸出形成筋条13,且各筋条13上分别分布若干个安装孔14。因此,在对盒体1进行固定时,可通过多个锁紧件与各安装孔14的配合,可将盒体1牢牢的固定与汽车的车顶上。
此外,如图7所示,电池模块10与各光伏单元2的太阳能电池板21电连接,从而当各光伏单元2的各太阳能电池板21在受到光照辐射后,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输送至电池模块10,从而达到对电池模块10的充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升降机构3、驱动机构5以及光伏单元2的各驱动组件22接收到的电信号,均为汽车的主控模块6发送的电信号,即用户可通过汽车的主控模块6对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升降机构3、驱动机构5以及光伏单元2的各驱动组件22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开口侧11的打开和封闭、光伏单元2的升降以及各光伏单元2的展开或折叠,均可由用户在车内进行操作。当然,在实际应用时,也可在车内或车外设置一独立的控制装置,通过该控制装置可同样对太阳能供电装置进行操作。
参考图8和图9,其中图8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安装在汽车上且光伏单元的各太阳能电池板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安装在汽车上且光伏单元的各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需要说明地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时,可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太阳能供电装置的至少一个光伏单元2向下移动,进而收纳在盒体1中,并驱动顶盖4盖住盒体1。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的任意一侧为开口侧;
至少一个光伏单元,设置于所述盒体内;各所述光伏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叠设的太阳能电池板,每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可彼此相互展开或折叠;
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用于承载各所述光伏单元;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各所述光伏单元相对于所述开口侧进行运动;
其中,当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各所述光伏单元朝所述开口侧的方向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各所述光伏单元暴露于所述盒体外;当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各所述光伏单元朝远离所述开口侧的方向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各所述光伏单元收纳于所述盒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伏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每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均与一个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各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其中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相对于另一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进行翻转,使相邻的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彼此展开或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固定座,固设于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其中一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
电机驱动件;所述电机驱动件具有主轴,所述电机驱动件的所述主轴与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另一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
其中,各所述驱动组件中,所述固定座固定支撑所述电机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伏单元在展开或折叠时,各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翻转的方向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单元设有两个;
其中一个所述光伏单元的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展开方向,与另一个所述光伏单元的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展开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铰接件,且每相邻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铰接件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平台,用于承载各所述光伏单元;
驱动装置,与所述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平台相对于所述开口侧进行直线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还包括:
顶盖,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上;
驱动机构,与所述顶盖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驱动顶盖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顶盖沿平行于所述开口侧的方向滑动,使所述顶盖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侧。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设置于汽车的车顶,所述盒体背离所述车顶的一侧为所述开口侧;
电池模块,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各所述光伏单元电连接。
CN202222310752.0U 2022-08-30 2022-08-30 太阳能供电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18702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0752.0U CN218702735U (zh) 2022-08-30 2022-08-30 太阳能供电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0752.0U CN218702735U (zh) 2022-08-30 2022-08-30 太阳能供电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2735U true CN218702735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1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0752.0U Active CN218702735U (zh) 2022-08-30 2022-08-30 太阳能供电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2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33322A1 (en) Solar power management for a vehicle
US5076634A (en) Sun visor for motor vehicles
CN108466563B (zh) 一种具有收放功能的电动车太阳能充电装置
CN101786422A (zh) 一种风能与太阳能互补电动汽车
US20230173898A1 (en) Pickup Truck Bed Solar Cover System
CN218702735U (zh) 太阳能供电装置及汽车
KR200456607Y1 (ko) 캠핑카본체를 덮는 태양전지판 전개장치
CN10935321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太阳能面板储纳调节装置
CN113708717A (zh) 一种可伸缩可折叠的电动汽车光伏遮阳装置
CN211641889U (zh) 一种升降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US11791765B2 (en) Solar power generator having variable shape
CN201841945U (zh) 顶棚带有自动和手动跟踪太阳的太阳能充电板电动车
CN204687866U (zh) 一种电动车及电动车充电系统
CN112319235A (zh) 一种新能源自行充电增加续航里程汽车及使用方法
CN112848860A (zh) 一种汽车遮阳装置
JPH0684758U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充電用電源
CN210416240U (zh) 一种厢式货车光伏组件升降装置
CN215552570U (zh) 一种电动汽车
CN211592257U (zh) 一种车载自动伸缩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10854988A (zh) 无人机无线电能补充系统
CN212243005U (zh) 一种便于夜间使用的充电桩
CN111251921A (zh) 一种实用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216486807U (zh) 一种带可收纳伞体的智能信号灯
CN212992253U (zh) 无人机起降平台光伏供电装置
CN220553974U (zh) 太阳能光伏装置、套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