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7060U - 打磨治具 - Google Patents

打磨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97060U
CN218697060U CN202222651832.2U CN202222651832U CN218697060U CN 218697060 U CN218697060 U CN 218697060U CN 202222651832 U CN202222651832 U CN 202222651832U CN 218697060 U CN218697060 U CN 218697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pull rod
cylinder
workpiec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18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天华
陈庆妹
曾祥鸿
余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18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97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97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97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磨治具,用于固定多个工件,包括底座、气缸、多个盖板和拉杆;气缸固定于底座;多个盖板位于气缸背离底座一侧,并支承于底座上,各个盖板均设有通孔;拉杆穿过各个通孔,拉杆的一端固持于盖板,另一端与气缸传动连接;多个盖板与多个工件交错贴合,气缸用于驱动拉杆朝向底座位移,以拉紧各个盖板,进而将多个工件固持于底座上。本申请的打磨治具可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打磨,提高了加工效率,且通过拉杆与通孔的配合对工件实现定位功能,提高了打磨精度。

Description

打磨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磨治具。
背景技术
手机中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以去除刀纹和刀痕,提升表面光洁度。现有的手机中框多采用单件打磨的方式加工,加工效率相对较低,设备利用率也相对较低。若对多个中框同时进行打磨,则可能出现中框定位不牢,加工精度较低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磨治具,以提高打磨效率和打磨精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磨治具,用于固定多个工件,包括底座、气缸、多个盖板和拉杆;气缸固定于底座;多个盖板位于气缸背离底座一侧,并支承于底座上,各个盖板均设有通孔;拉杆穿过各个通孔,拉杆的一端固持于盖板,另一端与气缸传动连接;多个盖板与多个工件交错贴合,气缸用于驱动拉杆朝向底座位移,以拉紧各个盖板,进而将多个工件固持于底座上。
本申请打磨治具通过设置底座以提供支承力,并通过设置固定于底座的气缸,为打磨治具提供夹紧工件的夹紧力。通过在气缸背离底座的一侧设置多个支承于底座的盖板,以实现同时固持多个工件的效果,进而提高对工件的打磨效率。
其中,通过将拉杆一端固持于盖板,另一端与气缸传动连接,以使得拉杆可穿过各个盖板的通孔对各个工件形成定位,以提高对工件的定位精度。通过设置多个盖板与多个工件交错贴合,实现相邻两个盖板对一个工件的固持,以保证工件在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盖板之间夹设一个工件,且相邻两个盖板的其中一个设有凸块,另一个设有凹槽,凸块穿过工件并伸入凹槽内,以实现相邻两个盖板之间的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相邻两个盖板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凸块和凹槽,使得相邻两个盖板的位置相对固定,且相对位置的精度得以保证。同时,凸块可穿过工件再伸入凹槽内,也使得相邻两个盖板之间的工件得以定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盖板之间设有至少两对相互配合的凸块和凹槽,凸块和凹槽分别分布于两个相邻的盖板上,每个凸块均穿过工件伸入一个凹槽内,以实现相邻两个盖板之间的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相邻两个盖板之间设置多对相互配合的凸块和凹槽,每个凸块均穿过工件伸入一个凹槽内,可以使得相邻两个盖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固定,避免在打磨过程中产生位移而影响加工精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盖板上还设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用于伸入其相邻的工件内,以定位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定位凸台,并将定位凸台伸入其相邻的工件内,以实现盖板与工件之间的相对定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凸块与定位凸台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凸块与定位凸台为一体结构,可以简化盖板的结构。
在一种实施例中,各个盖板上的通孔相互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各个盖板上的通孔相互对齐,以保证拉杆顺利穿过各个盖板。
在一种实施例中,拉杆背离气缸的一端设有固持部,固持部的外轮廓至少部分超出通孔,以压紧盖板。
通过在拉杆背离气缸的一端设置固持部,且固持部的外轮廓至少部分超出通孔,以使得拉杆拉紧盖板时,固持部超出通孔的外轮廓对盖板施加压力,从而压紧盖板,保证对工件的固持。
在一种实施例中,拉杆可相对通孔转动,且使得固持部相对于盖板具有第一配合位和第二配合位;当固持部位于第一配合位时,固持部的外轮廓至少部分超出通孔,以压紧盖板;当固持部位于第二配合位时,固持部完全收容于通孔内,以使得盖板可以从固持部一侧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拉杆相对通孔转动,并使固持部相对盖板形成第一配合位和第二配合位。当固持部随拉杆转动于第一配合位时,固持部可压紧盖板,实现对工件的固持。当固持部随拉杆转动于第二配合位时,盖板和工件可以从固持部的一侧取出,便于装入或取出工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拉杆靠近气缸的一端也设有固持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拉杆靠近气缸的一端也设置固持部,当其也位于第二配合位时,拉杆可以从通孔中抽出,以便于取出盖板和工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打磨治具还包括转接板,转接板同时与拉杆和气缸固定连接,以使得拉杆经转接板转接至气缸。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接板,使拉杆经转接板转接至气缸,以使得拉杆相对气缸的位置可改变,进而可适配不同型号的盖板和工件,由此提高打磨治具的适用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气缸的数量为两个,对应拉杆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气缸间隔固定于底座上;同一盖板上的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一个拉杆穿过各个盖板上的第一通孔,另一个拉杆穿过各个盖板上的第二通孔,且每个拉杆与一个气缸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同一盖板上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使得两个拉杆分别穿过各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与对应气缸的传动连接。通过设置两个间隔固定于底座上的气缸,同时设置两个与气缸对应的拉杆,以使得工件受到均匀的夹紧力,进而提高工件在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打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打磨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打磨治具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打磨治具的盖板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打磨治具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打磨治具的拉杆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打磨治具的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底座中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可以包括”、“包含”、或“可以包含”表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件等的存在,并不限制其他的一个或多个更多功能、操作、元件等。此外,术语“包括”或“包含”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相应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打磨治具100的工作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打磨治具100可应用于打磨设备200中,且在图1的示意中,打磨设备200为一种手机中框自动打磨设备。打磨设备200还包括工作台201、打磨机202、控制面板203。其中,打磨机202和打磨治具100均可拆卸式地安装在工作台201上,打磨治具100位于工作台201和打磨机202之间,用于固定工件。打磨机202可相对打磨治具100具有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从而对工件的四周进行打磨。控制面板203可控制打磨设备200的运行状态。
请参阅图2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打磨治具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打磨治具100包括底座10和气缸20。气缸20固定于底座10上,底座10可提供支承力,气缸20则可为打磨治具100提供夹紧工件301的夹紧力。
其中,底座10包括底板11和支承柱12,底板11可固定安装于工作台201上。支承柱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承柱12间隔固定于底板11上,并沿垂直于底板11的方向延伸。气缸20包括缸体21和顶杆22,缸体21固定于支承柱12上,顶杆22沿背离底板11的方向设置,且顶杆22的一端连接于缸体21。顶杆22可相对缸体21滑动,滑动方向平行于支承柱12延伸方向。
本申请打磨治具100还包括盖板30和拉杆40,盖板30位于气缸20背离底座10一侧,也即盖板30位于气缸20背离底板11一侧,且盖板30支承于支承柱12上。盖板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盖板30与工件301交错重叠,且相邻两个盖板30之间用于夹持并固定一个工件301,同时盖板30露出工件301所需打磨的结构。在图2的示意中,工件301对应可以为手机中框,待打磨部分为手机中框四周的边框。
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各个盖板30上均设有通孔31,拉杆40依次穿过各个盖板30的通孔31,且拉杆40一端固持于最远离底座10的一个盖板30上,另一端与气缸20传动连接。在开始打磨时,气缸20驱动拉杆40朝向底座10的方向移动,从而可拉紧各个盖板30。因相邻两个盖板30夹持一个工件301,盖板30与工件301形成面贴合的状态。在盖板30受拉力的同时,工件301也同步受到一定的夹紧力,本申请打磨治具100得以将多个工件301固持于底座10上,打磨机202便可对多个工件301同时进行打磨。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打磨治具100,因可同时固持多个工件301进行打磨,从而提高了工件301的打磨效率。同时,因拉杆40可穿过各个通孔31连接盖板30与气缸20,拉杆40实际也穿过了各个工件301,并可对各个工件301形成定位效果。结合盖板30对工件301的夹紧力,可以提高本申请打磨治具100对工件301的定位精度。且相邻两个盖板30共同作用对同一个工件301进行固持,进而保证了工件301在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
同时,在图2至图3示意的实施例中,各个盖板30上的通孔31相互对齐,以保证拉杆40顺利穿过各个盖板30。可以理解的,多个盖板30上的通孔31,沿气缸20中的顶杆22的滑动方向,相互对齐。由此,顶杆22在驱动拉杆40运动的过程中,拉杆40可以对盖板30仅形成拉力,而不会在垂直于其位移的方向上,对盖板30形成推力。也即,当多个通孔31沿顶杆22的滑动方向对齐时,拉杆40不会造成盖板30的横向位移,进而保证到各个盖板30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
请回看图2,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气缸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气缸20分列于支承柱12的相对两侧。相对应的,拉杆40的数量也为两个。每个拉杆40用于与一个气缸20传动连接。每个拉杆40从支承柱12的两侧分别穿过各个盖板30以及盖板30夹设的各个工件301,且每个拉杆40的一端均固持于最远端的盖板30,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气缸20。
同时,结合图2至图3所示,同一盖板30上的通孔31还包括第一通孔31a和第二通孔31b。各个第一通孔31a相互对齐,且各个第二通孔31b也相互对齐。两个拉杆40分别穿过各个第一通孔31a和各个第二通孔31b,并分别形成与其对应气缸20之间的传动连接。两个气缸20分别驱动其传动连接的拉杆40位移,两个拉杆40也从支承柱12的两侧同时拉紧盖板30.在本实施例中,工件301整体受到的夹紧力相对均匀,进而可提高工件301在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当工件301为手机中框时,工件301通常的构造为长方形,对应盖板30也可以匹配设置为长方形。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1a和第二通孔31b可沿长方形的盖板30的对角线分布,以使得工件301受力更均匀,以进一步提高工件301在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缸20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多个气缸20间隔分布于底座10上,并分别传动连接有一个拉杆40。各个拉杆40也从盖板30的不同通孔31中穿过,以提供工件301更均匀的夹紧力。通常的,当工件301的面积相对较大时,可以适当增加气缸20的数量,并匹配盖板30中通孔31的位置,以依据实际工作场景进行匹配调整达到紧固工件301的效果。
请参阅图4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盖板30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板30a与盖板30b为图2中两个相邻的盖板30。图5则示意了夹设于两个盖板之间的工件301的具体结构。盖板30a与盖板30b共同作用以固定图5所示的工件301。
在图4的示意中,盖板30a设有凸块32,凸块32位于盖板30a朝向盖板30b的一侧表面上,并朝向盖板30b突出。凸块32的高度超过工件301的厚度;相匹配的,盖板30b设有凹槽33,凹槽33位于盖板30b朝向盖板30a的一侧表面上。且盖板30a中凸块32的位置,与盖板30b中凹槽33的位置对齐,凸块32与凹槽33的形状也相互匹配,并形成间隙配合的状态。由此,当盖板30a和盖板30b分别从两侧贴合于工件301上时,凸块32可以穿过工件301并伸入到凹槽33中,以使得盖板30a与盖板30b的位置相对固定。同时,凸块32穿过工件301后再伸入凹槽33内,使得位于盖板30a与盖板30b之间的工件301可以通过凸块32的结构得以定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每对相互配合的凸块32和凹槽33均分布于相邻两个盖板30之间。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凸块32均位于同一个盖板30上,此时两个凹槽33均位于另一个盖板30上。也即如图4所示,当两个凸块32均位于盖板30a朝向盖板30b的一侧上,两个凹槽33也均位于盖板30b朝向盖板30a的一侧上。两对相互配合的凸块32和凹槽33,使得盖板30a与盖板30b之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固定,从而避免了工件301在打磨过程中产生位移而影响加工精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盖板30上可以同时设置一个凸块32和一个凹槽33的结构,相对应的,另一个盖板30上同时设置一个凹槽33和一个凸块32的结构。也即可以在盖板30a朝向盖板30b的一侧上分别设置凸块32和凹槽33,盖板30b朝向盖板30a的一侧上也分别设置相对应配合的凹槽33和凸块32。该设置也可以使得盖板30a与盖板30b贴合在一起时,两对凸块32和凹槽33的配合能够对其定位更精准。
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对相邻两盖板30上的凸块32与凹槽33的数量、形状和位置作出示例性介绍,并不代表盖板30的实际结构。也即在本申请其他的实施例中,凸块32与凹槽33的形状、数量和位置均可以依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匹配调整,以使得相邻两个盖板30之间相对固定即可。但需要提出的是,每对凸块32和凹槽33需要基于工件301的结构设置,以避免凸块32对工件301形成干涉。
如图5所示,工件301上具有镂空结构3011。请回看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盖板30上还设有定位凸台34,定位凸台34与凸块32均位于盖板30的同一侧。且定位凸台34朝向工件301一侧突出,以伸入工件301内。具体的,定位凸台34可以伸入工件301的镂空结构3011内。定位凸台34与工件301上的镂空结构3011相互配合,从而对工件301进行定位。可以理解的,镂空结构3011可以是工件301对应定位凸台34而设置的,专用于加工过程中定位的结构。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镂空结构3011也可以是工件301出于自身功能需要而设置的结构。此时,定位凸台34则对应不同工件301的镂空结构3011而匹配设置。
定位凸台34的位置与镂空结构3011的位置对齐,且定位凸台34的形状与镂空结构3011的形状相互匹配,由此定位凸台34伸入镂空结构3011内以限定工件301相对于盖板30的位置,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可以理解的,定位凸台34也可以与盖板30上的凹槽33分布于同一侧,同样也可以对盖板30与工件301之间的位置进行定位。且定位凸台34的数量、位置以及形状均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匹配调整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凸块32与定位凸台34可以为一体结构设置。也即,凸块32与定位凸台34的形状、结构、大小和位置均一致,由此不仅保证了盖板30与工件30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同时还可以简化盖板30的结构。
请参阅图6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拉杆4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拉杆40背离气缸20的一端设有固持部41a。也即,固持部41a固持于最远离底座10的一个盖板30。其中,固持部41a的外轮廓部分超出通孔31。可以理解的,固持部41a超出通孔31的外轮廓卡持在最远离底座10的一个盖板30的通孔31处,可以保证拉杆40不会从盖板30靠近底座10的一侧掉落。同时,在气缸20提供驱动力使得拉杆40向底板11方向移动时,固持部41a也随拉杆40具有向底板11方向移动的趋势,从而可对盖板30施加压力,以压紧各个盖板30,保证对工件301的固持。
在一种实施例中,拉杆40可以设置为圆柱状,对应通孔31也可以设置为圆形,以使得拉杆40可相对通孔31转动。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孔31可设置为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均大于圆柱状拉杆40的截面直径,同时固持部41a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长方形。以使得当拉杆40转动时,固持部41a相对于盖板30具有第一配合位411和第二配合位412(请配合参见图2至图7)。
如图7中的A所示,当固持部41a位于第一配合位411时,固持部41a在001方向上的长度小于通孔31在001方向上的长度,同时固持部41a在002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通孔31在002方向上的长度。此时若气缸20给拉杆40施加一个朝向底座10的拉力,由于固持部41a卡持在通孔31处,固持部41a可以压紧盖板30,以对工件301进行定位。
如图7中的B所示,当固持部41a位于第二配合位412时,固持部41a完全收容于通孔31内。也即固持部41a在001方向上和002方向上的长度均分别小于通孔31在001方向上和002方向上的长度。此时盖板30可以从固持部41a一侧取出,从而可以取出工件301。
请看回图6,在一种实施例中,拉杆40靠近气缸20的一端也可以设置固持部41b。请结合图2至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固持部41b相对于盖板30也具有第一配合位411和第二配合位412。同时,当固持部41a与固持部41b同时位于第二配合位412时,拉杆40可以从通孔31中抽出,以便于取出盖板30和工件301。
请结合图2至图8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打磨治具100还包括转接板50。转接板50位于盖板30与气缸20之间,并同时与拉杆40和气缸20固定连接。也即,转接板50与拉杆40靠近气缸20的一端固定连接,同时与气缸20的顶杆22固定连接。转接板50可在气缸20提供的驱动力下,随顶杆22沿支承柱12的延伸方向滑动。其中,转接板50对应拉杆40的位置上设置过孔51,也即过孔51的位置与盖板30上的通孔31的位置对齐,以使得拉杆40可以基于过孔51穿过转接板50。
需要说明的,拉杆40上的固持部41b与过孔51位置对应,并通过过孔51固持于转接板50。固持部41b相对于转接板50也具有第一配合位411和第二配合位412。当固持部41b完全收容于过孔51内且固持部41a也完全收容于通孔31内时,拉杆40可相对盖板30和转接板50抽出,以利于取出工件301。
可以理解的,由于转接板50的设置,从而将拉杆40经转接板50转接至气缸20,使得拉杆40相对于气缸20的位置可以改变。也即,可以在转接板50上的不同位置设置过孔51,拉杆40可穿过任意的过孔51与气缸20传动连接。由此既保证了气缸20可驱动拉杆40朝向底板11移动,同时仅需改变与工件301相匹配的盖板30便可实现对不同型号的工件301进行打磨,由此提高本申请打磨治具100的适用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各个层叠的盖板30中包括一个盖板30c,盖板30c为最靠近气缸20的一个盖板30。此时,盖板30c可以固定在底座10上,并通过与支承柱12固定连接以承载其余的盖板30。
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至图9所示,底座10还可以设置固定板13,固定板13位于支承柱12背离底板11一侧,固定板13用于与盖板30c连接,并承载各个盖板30。固定板13上还可以设置定位销131,定位销131可以伸入盖板30c内,以限定盖板30c和底座10的相对位置。其中,定位销131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且两个定位销131的直径可以不同,以起到防呆作用。可以理解的,固定板13在对应盖板30的通孔31位置也设有孔洞132,以确保拉杆40可以穿过孔洞132与气缸20传动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打磨治具,用于固定多个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气缸,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
多个盖板,位于所述气缸背离所述底座一侧,并支承于所述底座上,各个所述盖板均设有通孔;
拉杆,穿过各个所述通孔,所述拉杆的一端固持于所述盖板,另一端与所述气缸传动连接;
多个所述盖板与多个所述工件交错贴合,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拉杆朝向所述底座位移,以拉紧各个所述盖板,进而将多个所述工件固持于所述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盖板之间夹设一个所述工件,且相邻两个所述盖板的其中一个设有凸块,另一个设有凹槽,所述凸块穿过所述工件并伸入所述凹槽内,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盖板之间的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盖板之间设有至少两对相互配合的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分别分布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盖板上,每个所述凸块均穿过所述工件伸入一个所述凹槽内,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盖板之间的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还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用于伸入其相邻的所述工件内,以定位所述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与所述定位凸台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盖板上的所述通孔相互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设有固持部,所述固持部的外轮廓至少部分超出所述通孔,以压紧所述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可相对所述通孔转动,且使得所述固持部相对于所述盖板具有第一配合位和第二配合位;当所述固持部位于所述第一配合位时,所述固持部的外轮廓至少部分超出所述通孔,以压紧所述盖板;当所述固持部位于所述第二配合位时,所述固持部完全收容于所述通孔内,以使得所述盖板可以从所述固持部一侧取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靠近所述气缸的一端也设有所述固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治具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同时与所述拉杆和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拉杆经所述转接板转接至所述气缸。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数量为两个,对应所述拉杆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气缸间隔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同一所述盖板上的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一个所述拉杆穿过各个所述盖板上的所述第一通孔,另一个所述拉杆穿过各个所述盖板上的所述第二通孔,且每个所述拉杆与一个所述气缸传动连接。
CN202222651832.2U 2022-10-09 2022-10-09 打磨治具 Active CN218697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1832.2U CN218697060U (zh) 2022-10-09 2022-10-09 打磨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1832.2U CN218697060U (zh) 2022-10-09 2022-10-09 打磨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97060U true CN218697060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4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1832.2U Active CN218697060U (zh) 2022-10-09 2022-10-09 打磨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97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97060U (zh) 打磨治具
CN205309869U (zh) 一种手机外壳cnc五轴加工治具
CN211761331U (zh) 治具
CN218698172U (zh) 一种能够夹紧装配的传动连杆
CN216912871U (zh) 辅助定位组装治具
CN213592314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定位装置
CN210281188U (zh) 一种快速装夹对位的焊接治具
CN210099844U (zh) 一种针对大型电锤电动工具的加工中心专用治夹具
CN101020385A (zh) 半自动印版装夹机构
CN208713692U (zh) 一种卡具及压合装置
CN215473188U (zh) 粘框机
CN221494843U (zh) 一种汽车后桥组件焊接定位装置
CN219945296U (zh) 一种柔性加工自锁无动力复合夹具
CN214921780U (zh) 车底座加工用快速定位装置
CN213592332U (zh) 一种可互换的机加工夹具
CN114952237B (zh) 辅料装配机构、方法及电子产品组件
CN114346901B (zh) 自动夹紧装置及孔抛机
CN218340422U (zh) 一种手动控制的擦胶治具
CN210677912U (zh) 铸铝车轮支架整体机加夹具机构
CN215967527U (zh) 多工序快速定位加工夹具
CN217194449U (zh) 一种橡胶密封件专用修边装置
CN212824735U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用抛光夹具
CN215092308U (zh) 一种自动下料装置
CN217890709U (zh) 装夹治具
CN219254821U (zh) 一种机械零件夹持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