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6324U - 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96324U CN218696324U CN202223136391.9U CN202223136391U CN218696324U CN 218696324 U CN218696324 U CN 218696324U CN 202223136391 U CN202223136391 U CN 202223136391U CN 218696324 U CN218696324 U CN 2186963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ecial
- block
- bearing plate
- shaped workpiece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装夹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包括承载板以及夹紧组件;所述承载板设于加工设备的操作台上;所述夹紧组件宝包括固定块与运动块;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运动块可滑移设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运动块形成用于第二异形块伸入的夹持空间,向所述运动块施力,所述运动块靠近所述固定块,实现对第一异形块的固定;通过移动运动块,移动块靠近固定块,实现对异形工件的夹持固定,减少加工设备对异形工件加工时,异形工件发生偏移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对异形工件的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装夹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为满足机械设备的需要,常需加工一些异形工件,通过在异形工件上进行铣削、钻孔作业等加工工艺以满足对机械设备加工的需要。
如图1所示,异形工件包括第一异形块以及若干第二异形块;若干第二异形块固定在第一异形块上,其中,第一异形块沿第二异形块的一侧间隔设置,并且若干第二异形块对称设置在第一异形块的两侧。
相关技术中,对上述异形工件进行加工时,先将异形工件固定在加工设备的操作平台上,然后操作加工设备对异形件进行加工处理。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将异形工件固定在加工设备进行加工时,加工设备与异形工件接触,由于异形工件形状不规则,存在在操作平台上滑移的现象,造成对异形工件加工精确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对异形工件加工,异形工件与操作台出现滑移导致降低异形工件加工精度现象的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包括承载板以及夹紧组件;
所述承载板设于加工设备的操作台上;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块与运动块;
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承载板上;
所述运动块可滑移设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运动块形成用于第二异形块伸入的夹持空间,向所述运动块施力,所述运动块靠近所述固定块,实现对第一异形块的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承载板固定在加工设备的操作台上,移动运动块,运动块远离固定块,运动块与固定块之间的夹持空间增大,将异形工件安装在于固定块与运动块之间,移动运动块,运动块靠近固定块,运动块将异形工件抵紧,异形工件的两侧与运动块以及固定块抵紧,实现对异形工件的夹持固定,通过移动运动块,移动块靠近固定块,实现对异形工件的夹持固定,减少加工设备对异形工件加工时,异形工件发生偏移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对异形工件的加工精度。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驱使运动块的驱动件;
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螺杆;
所述驱动螺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运动块与所述驱动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螺杆的轴向与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螺杆,驱动螺杆运动,驱动螺杆带动运动块运动,运动块靠近固定块实现对异形工件的夹持固定个,同样地,运动块远离固定块,便于将异形工件放置或者在固定块与运动块形成的夹持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螺杆运动的操作杆;
所述操作杆可拆卸设于所述驱动螺杆上,所述操作杆与所述驱动螺杆的轴向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操作杆,操作杆运动,操作杆的运动带动驱动螺杆运动,驱动螺杆的运动带动运动块运动,实现驱使运动块运动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用于对连接杆支撑的多个支撑块;
多个所述支撑块设于所述承载板上,其中,多个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上设有用于第一异形块伸入并实现固定的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形工件放置在运动块与固定块形成的夹持空间时,异形工件的某一侧伸入到容纳槽内,提高了对异形工件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了对异形工件加工的精度。
可选的,多个所述支撑块关于所述承载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块关于承载板的宽度防线个对称设置,平衡对异形工件的固定承载力,减少加工设备对异形工件加工时,出现某侧受力过大造成异形工件损坏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承载板上设有用于与加工设备操作台固定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栓安装在固定孔内,转动螺栓,螺栓与加工设备连接,实现承载板与加工设备的固定,进而提高对异形工件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驱使相对称的所述支撑块靠近或者远离的移动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螺杆;
所述移动螺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移动螺杆上设置有正螺纹段与反螺纹段,所述移动螺杆的轴向与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相同;
所述支撑块分别设于所述正螺纹段以及所述反螺纹段,其中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承载板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移动螺杆,移动螺杆转动带动支撑块相互靠近,对称的支撑块空间减少,便于实现对同类较小异形工件的支撑,同理地,转动移动螺杆,移动螺杆转动,移动螺杆的转动带动支撑块相互远离,对称的支撑块空间增大,便于实现对同类较大异形工件的支撑,以此提高了工装夹具的适用范围。
可选的,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弧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弧倒角,加工设备靠近异形工件对其加工时,异形工件与圆弧倒角接触,圆弧倒角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异形工件与支撑块之间的接触力,进而减少对异形工件加工中的损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移动运动块,运动块靠近固定块,运动块将异形工件抵紧,异形工件的两侧与运动块以及固定块抵紧,实现对异形工件的夹持固定,通过移动运动块,移动块靠近固定块,实现对异形工件的夹持固定,减少加工设备对异形工件加工时,异形工件发生偏移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对异形工件的加工精度;
2.本申请通过异形工件放置在运动块与固定块形成的夹持空间时,异形工件的某一侧伸入到容纳槽内,提高了对异形工件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了对异形工件加工的精度;
3.本申请通过转动移动螺杆,移动螺杆转动,移动螺杆的转动带动支撑块相互远离,对称的支撑块空间增大,便于实现对同类较大异形工件的支撑,以此提高了工装夹具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异形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承载板;11、固定孔;2、夹紧组件;21、固定块;22、运动块;23、驱动螺杆;3、操作杆;4、支撑块;41、容纳槽;5、移动组件;51、移动螺杆;511、正螺纹段;512、反螺纹段;6、异形工件;61、第一异形块;62、第二异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
实施例一:
参照图2,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包括承载板1以及夹紧组件2;承载板1通过螺栓固定在加工设备的操作台上,为便于将承载板1固定在加工设备的操作台上,承载板1上开设有用于与加工设备的操作台固定的固定孔11,其中为提高承载板1与加工设的操作台稳固固定,固定孔11在承载板1上均匀分布,本申请中的固定孔11数量为四个;夹紧组件2安装在承载板1上,夹紧组件2用于对异形工件6进行固定。
参照图2,夹紧组件2包括固定块21、运动块22、支撑块4以及驱动件;固定块21固定在承载板1上;运动块22可滑移安装在承载板1上,固定块21与运动块22形成用于第二异形块62伸入的夹持空间,向运动块22施力,运动块22靠近固定块21,实现对第一异形块61的固定;驱动件与运动块22连接,驱动件用于驱使运动块22靠近或远离固定块21。
参照图2,固定块21与承载板1的固定方式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固定的方式、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但凡能实现将固定块21固定在承载板1上的作用即可,本申请为便于实现固定块21与承载板1的固定,固定块21与承载板1的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参照图2、图3,驱动件包括驱动螺杆23以及操作杆3;驱动螺杆23转动连接于承载板1上,运动块22与驱动螺杆23螺纹连接,驱动螺杆23的轴向与承载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
参照图2、图3,为便于提高驱动螺杆23的操作性,将操作杆3可拆卸安装在驱动螺杆23的端部,操作杆3与驱动螺杆23的轴向垂直,转动操作杆3,操作杆3的转动带动驱动螺杆23运动,驱动螺杆23运动带动运动块22运动,便于实现运动块22靠近或者远离固定块21的目的。
参照图1、图2,为提高工装夹具对异形工件6的固定效果,将支撑块4固定在承载板1上,通过支撑块4与异形工件6的接触,实现分散异形工件6承载力的作用,提高对异形工件6的固定效果;
其中,为进一步提高对异形工件6的固定效果,在支撑块4远离承载板1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第一异形块61伸入并实现固定的容纳槽41,容纳槽41的形状与相邻第二异形块62形成的空间相适配;
本申请中的支撑块4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支撑块4关于承载板1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参照图2,为减少在对异形工件6夹持中存在异形工件6与夹具接触造成损伤现象的出现,在容纳槽41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弧倒角;加工设备对异形工件6进行加工时,异形工件6与容纳槽41上的圆弧倒角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对异形工件6受到的加工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少对异形工件6加工时的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的实施原理为:转动驱动螺杆23,驱动螺杆23带动运动块22运动,运动块22远离固定块21,将异形工件6安装在固定块21与运动块22之间的空隙,调整异形工件6,异形工件6伸入到容纳槽41内,且异形工件6与支撑块4抵紧,转动驱动螺杆23,驱动螺杆23带动运动块22运动,运动块22靠近固定块21,实现对异形工件6的固定。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用于驱使相对称的支撑块4靠近或者远离的移动组件5;移动组件5安装在承载板1上。
参照图4,移动组件5包括移动螺杆51;移动螺杆51转动连接于承载板1上,移动螺杆51上设置有正螺纹段511与反螺纹段512,移动螺轴向与承载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支撑块4分别螺纹连接在正螺纹段511以及反螺纹段512,其中,支撑块4与承载板1滑动连接;
为便于驱使移动螺杆51的转动,在移动螺杆51的端部焊接有移动手轮,转动移动手轮,移动手轮转动带动移动螺杆51运动,移动螺杆51的转动带动支撑块4运动,对称的支撑块4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实现对不同规格异形工件6的夹持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的实施原理为:转动驱动螺杆23,驱动螺杆23带动运动块22运动,运动块22远离固定块21,将异形工件6安装在固定块21与运动块22之间的空隙,调整异形工件6,异形工件6伸入到容纳槽41内,且异形工件6与支撑块4抵紧,转动驱动螺杆23,驱动螺杆23带动运动块22运动,运动块22靠近固定块21,实现对异形工件6的固定;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异形工件6进行夹持固定时,转动移动螺杆51,移动螺杆51的转动带动相对称支撑块4,相对称的支撑块4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实现不同规格异形工件6的夹持固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以及夹紧组件(2);
所述承载板(1)设于加工设备的操作台上;
所述夹紧组件(2)包括固定块(21)与运动块(22);
所述固定块(21)设于所述承载板(1)上;
所述运动块(22)可滑移设于所述承载板(1)上,所述固定块(21)与所述运动块(22)形成用于第二异形块(62)伸入的夹持空间,向所述运动块(22)施力,所述运动块(22)靠近所述固定块(21),实现对第一异形块(61)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使运动块(22)的驱动件;
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螺杆(23);
所述驱动螺杆(23)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板(1)上,所述运动块(22)与所述驱动螺杆(23)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螺杆(23)的轴向与所述承载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螺杆(23)运动的操作杆(3);
所述操作杆(3)可拆卸设于所述驱动螺杆(23)上,所述操作杆(3)与所述驱动螺杆(23)的轴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2)还包括用于对连接杆支撑的多个支撑块(4);
多个所述支撑块(4)设于所述承载板(1)上,其中,多个所述支撑块(4)远离所述承载板(1)的一侧上设有用于第一异形块(61)伸入并实现固定的容纳槽(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块(4)关于所述承载板(1)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上设有用于与加工设备操作台固定的固定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使相对称的所述支撑块(4)靠近或者远离的移动组件(5);
所述移动组件(5)包括移动螺杆(51);
所述移动螺杆(51)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板(1)上,所述移动螺杆(51)上设置有正螺纹段(511)与反螺纹段(512),所述移动螺杆(51)的轴向与所述承载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
所述支撑块(4)分别设于所述正螺纹段(511)以及所述反螺纹段(512),其中所述支撑块(4)与所述承载板(1)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41)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弧倒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36391.9U CN218696324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36391.9U CN218696324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96324U true CN218696324U (zh) | 2023-03-24 |
Family
ID=85623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36391.9U Active CN218696324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96324U (zh) |
-
2022
- 2022-11-24 CN CN202223136391.9U patent/CN2186963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105611U (zh) | 一种工业加工机床用固定装置 | |
CN1726115A (zh) | 带有工件托盘交换模块的机床 | |
KR20170009060A (ko) | 터닝 센터의 소재 교환 장치 | |
CN218696324U (zh) | 一种异形件工装夹具 | |
CN214867371U (zh) | 一种四柱多孔钻及其工作台 | |
CN213615335U (zh) | 平面加工用装夹结构 | |
CN211565648U (zh) | 一种六点定位夹具 | |
CN210909022U (zh) | 一种方盘壳体车铣加工用固定夹具 | |
CN210549472U (zh) | 一种双动柱卧式钻攻机 | |
CN218746397U (zh) | 一种多工件铣削工装夹具 | |
CN218612823U (zh) | 一种摇臂钻床工作台 | |
CN219358780U (zh) |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液压联动式装夹控制装置 | |
CN218362277U (zh) | 一种高效的机床零部件加工用钻孔装置 | |
CN218746345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机械夹具 | |
CN215699958U (zh) | 一种快拆座的第一夹具 | |
CN219152217U (zh) | 一种龙门刨床的工件夹紧机构 | |
CN214722505U (zh) | 轴类工件高效同心找准装卡托盘 | |
CN217020279U (zh) | 一种螺杆加工夹具 | |
CN212734335U (zh) | 一种钻模工装 | |
CN109262321B (zh) | 基于cnc加工的柔性夹具 | |
CN218836118U (zh) | 一种防工件变形的四爪卡盘 | |
CN215393902U (zh) | 一种方便调试的四轴夹具 | |
CN214770487U (zh) | 一种液压泵后盖加工用定位夹具 | |
CN215941878U (zh) | 一种配电柜加工用激光切割设备 | |
CN215657861U (zh) | 一种数控车床用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