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2040U -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2040U
CN218682040U CN202221551274.6U CN202221551274U CN218682040U CN 218682040 U CN218682040 U CN 218682040U CN 202221551274 U CN202221551274 U CN 202221551274U CN 218682040 U CN218682040 U CN 218682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tomizer
hole
shell
storag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512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潮先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um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um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um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um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512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2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2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2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底座及雾化组件,壳体内部分隔为经过油孔相连通储油腔和雾化腔,雾化组件设置于雾化腔内;在储油腔内设置聚油密封件,且聚油密封件的聚油部设置于临近储油腔与雾化器之间的过油孔处;当储油腔内烟油较少时,储油腔内的烟油会聚集于聚油部,因聚油部的容积远小于储油腔的容积,所以较少的烟油也能被雾化组件吸出,有利于将储油腔内的烟油最大量的使用干净,避免了烟油使用不完全造成浪费;同时,对于不可重复注油的一次性的雾化器来说,也可延长雾化器的使用时间,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而对于可重复注油的雾化器来说,也可避免储油腔内未吸收完全的烟油与新灌注的烟油交叉,造成烟油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烟替代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模仿香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香烟相似的气溶胶、味道和感觉,因电子雾化装置酷炫的外形和抽吸的方便性,使得电子雾化装置得到迅速的推广使用。
通常,烟油型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包括壳体、底座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雾化组件,而壳体内部设置有经雾化组件分隔而成的储油腔体和雾化腔体,其使用原理一般是:雾化组件的吸油棉通过导油孔吸油,雾化组件的发热丝对吸油棉吸出的烟油进行加热,在吸嘴处吸气触发气动开关,使发热丝通电后发热,使液态的烟油受热高温雾化形成气雾,再经过气流的流动将气雾带至吸嘴处供使用者吸食。
而现有的吸油棉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部分伸入储油腔体内吸油;一种是成品芯,吸油棉封堵住导油孔处,在导油孔处吸油。对于成品芯式的吸油棉,因装配需求,导油孔总会高出储油腔底部一定的高度,而在储油腔内烟油较少时,成品芯的吸油棉难以吸到储油腔内的烟油;对于不可重复注油的一次性的雾化器来说,会造成少量烟油的浪费,缩短雾化器的使用时间,增加使用成本;对于可重复注油的雾化器来说,可能会造成储油腔内未吸收完全的烟油与新灌注的烟油交叉,造成烟油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吸干储油腔内烟油,延长雾化器使用时间、降低使用成本,也可避免烟油交叉污染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插接的底座及雾化组件,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储油腔和雾化腔、且所述储油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经过油孔连通,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且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聚油密封件,所述聚油密封件包括密封部、聚油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密封部和聚油部;所述底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间隙,所述聚油部临近所述过油孔设置,且所述聚油部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聚油部呈阶梯状设置,且所述连接部的表面高于所述聚油部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接触烟油的上端面向所述聚油部方向倾斜设置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分隔套筒、第一吸油元件、套管、第二吸油元件和发热元件,所述第二吸油元件包覆于所述发热元件,所述分隔套筒、第二吸油元件、套管和所述第一吸油元件依次套设设置;所述分隔套筒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底座,且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所述储油腔和雾化腔,所述过油孔开设于所述分隔套筒,所述套管在与所述过油孔对应处开设有导油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油部嵌设于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聚油部一侧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聚油部另一侧抵触所述分隔套筒,且所述过油孔漏出于所述聚油部底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油密封件为硅胶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包括插接端和注油端,所述底座插接于所述插接端,所述注油端设置有注油孔和烟雾孔,所述分隔套筒插接于所述烟雾孔,且所述烟雾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外壳包括开口端和吸嘴,所述外壳经所述开口端罩设于所述内壳,所述吸嘴与所述烟雾孔连通,且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封油部密封所述注油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封油部与所述注油孔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吸嘴与所述烟雾孔之间的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封压盖,所述封压盖盖设于所述注油端、且盖压所述密封圈,所述封压盖在与所述注油孔和烟雾孔对应处开设有通孔。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和上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与所述雾化器适配。
上述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该雾化器在储油腔内设置有聚油密封件,且聚油密封件的聚油部设置于临近储油腔与雾化器之间的过油孔处;当储油腔内烟油较少时,聚油密封件会将储油腔内的烟油聚集于聚油部,因聚油部的容积远小于储油腔的容积,所以烟油较少时也能通过临近的过油孔被雾化组件吸出,有利于将储油腔内的烟油最大量的使用干净,避免了烟油使用不完全造成浪费;同时,对于不可重复注油的一次性的雾化器来说,也可延长雾化器的使用时间,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而对于可重复注油的雾化器来说,也可避免储油腔内未吸收完全的烟油与新灌注的烟油交叉,造成烟油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一种雾化器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为应用本实施方式雾化器10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请参阅图3、图4,雾化器10是电子雾化装置的气溶胶发生装置,该雾化器10包括壳体12、与壳体12插接的底座14及雾化组件16,壳体12内部分隔为储油腔15和雾化腔17、且储油腔15与雾化腔17之间经过油孔1622连通,雾化组件16设置于雾化腔17内、且与储油腔15连通。使用时,储油腔15内灌注有烟油,雾化组件16可经过油孔1622吸收部分烟油供雾化所需,当雾化组件16通电后,会产生高温,将雾化组件16吸收的烟油高温雾化形成烟雾,供使用者吸食。本实施例中,壳体12与底座14之间还设置有聚油密封件18,聚油密封件18包括密封部182、聚油部184和连接部186,连接部186两端分别连接密封部182和聚油部184;底座14设置有定位槽142,密封部182设置于壳体12内壁与底座14之间的间隙,聚油部184临近过油孔1622设置,且聚油部184设置于定位槽142内。也即聚油密封件18可经壳体12内壁与底座14的夹紧以及定位槽142的定位固定于储油腔15内部,且可起到密封和聚油的双重效果。
该雾化器10在储油腔15内设置有聚油密封件18,且聚油密封件18的聚油部184设置于临近储油腔15与雾化器10之间的过油孔1622处;当储油腔15内烟油较少时,聚油密封件18会将储油腔15内的烟油聚集于聚油部184,因聚油部184的容积远小于储油腔15的容积,所以烟油较少时也能通过临近的过油孔1622被雾化组件16吸出,有利于将储油腔15内的烟油最大量的使用干净,避免了烟油使用不完全造成浪费;同时,对于不可重复注油的一次性的雾化器10来说,可也延长雾化器10的使用时间,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而对于可重复注油的雾化器10来说,也可避免储油腔15内未吸收完全的烟油与新灌注的烟油交叉,造成烟油污染。
具体的,连接部186与聚油部184呈阶梯状设置,且连接部186的表面高于聚油部184的表面;连接部186和聚油部184在与底座14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凹槽结构或是阶梯状结构,可便于定位槽142的边缘插设于凹槽结构或是定位槽142槽壁抵触阶梯状结构,从而使得聚油部184的底部可容置于定位槽142内。储油腔15内灌注有烟油时,烟油较多时,连接部186和聚油部184的阶梯状表面均能接触到烟油;当烟油较少时,因连接部186与聚油部184呈阶梯状设置,且聚油部184的表面较低,较少的烟油会聚集于聚油部184,而连接部186的阶梯状表面即无法接触到烟油,此时,聚油部184的烟油还可继续供雾化组件16吸收雾化,有利于将储油腔15内的烟油雾化完全。
进一步的,连接部186接触烟油的上端面向聚油部184方向倾斜设置设置,可有利于烟油向聚油部184集中,特别是烟油较少时,有利于烟油流向聚油部184。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6包括分隔套筒162、第一吸油元件164、套管166、第二吸油元件168和发热元件,第二吸油元件168包覆于发热元件,分隔套筒162、第二吸油元件168、套管166和第一吸油元件164依次套设设置;分隔套筒162两端分别固定于壳体12和底座14,且将壳体12内部分隔为储油腔15和雾化腔17,过油孔1622开设于分隔套筒162,套管166在与过油孔1622对应处开设有导油孔1662。雾化组件16的各元件在安装于壳体12内部时就已组装完成,即雾化组件16为一种成品芯,安装时将整个雾化组件16直接插设于底座14后与壳体12固定即可,壳体12内部无需单独设置分隔储油腔15和雾化腔17的隔板。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壳体12内可以设置分隔储油腔15和雾化腔17的隔板,也可以是不设置第一吸油元件164。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吸油元件164和第二吸油元件168,是保证烟油可均匀的浸入第二吸油元件168,避免较多烟油直接与第二吸油元件168接触造成第二吸油元件168烟油分布不均。
本实施例中,聚油部184嵌设于定位槽142内,且聚油部184一侧连接于连接部186,聚油部184另一侧抵触分隔套筒162,且过油孔1622漏出于聚油部184底部;一方面可避免聚油部184直接抵触过油孔1622导致密封不紧密而可能漏油,另一方面过油孔1622稍漏出于聚油部184底部可保证烟油较完全地被吸收,而不会有较多残留。
当然,作为优选,聚油密封件18为硅胶件。因硅胶材质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安全性能高;另一方面硅胶材质的形变能力好,用于间隙的密封性能高。
请参阅图3、图4,本实施例中,壳体12包括内壳122和外壳124,内壳122包括插接端和注油端,底座14插接于插接端,注油端设置有注油孔1222和烟雾孔1224,分隔套筒162插接于烟雾孔1224,且烟雾孔1224与雾化腔17连通;外壳124包括开口端和吸嘴1242,外壳124经开口端罩设于内壳122,吸嘴1242与烟雾孔1224连通,且外壳124内壁设置有封油部1244密封注油孔1222。也即内壳122和外壳124之间可拆卸设置,当需要向储油腔15内灌注烟油时,将外壳124拆掉,漏出内壳122的注油孔1222,即可向储油腔15内注油;再将外壳124套设于内壳122,即可封闭注油孔1222。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内壳122与外壳12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6,且密封圈126密封封油部1244与注油孔1222之间的间隙以及吸嘴1242与烟雾孔1224之间的间隙;一方面可避免烟油从注油孔1222与封油部1244之间的间隙漏出,导致雾化器10漏油;另一方面可避免雾化形成的烟雾从吸嘴1242与烟雾孔1224之间的间隙漏出,影响吸食口感。
请参阅图4,进一步的,内壳122与外壳124之间设置有封压盖128,封压盖128盖设于注油端、且盖压密封圈126,封压盖128在与注油孔1222和烟雾孔1224对应处开设有通孔。封压盖128可将密封圈126盖压固定,避免密封圈126移动或变形对密封性能造成影响,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能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20和雾化器10,主机20与雾化器10适配。主机20设置有第一磁吸元件,雾化器10设置有第二磁吸元件,主机20与雾化器10之间经第一磁吸元件和第二磁吸元件磁吸连接。雾化器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雾化器10与主机20之间也可通过锁扣等插拔连接。
具体的,主机20是电子烟的控制中心,包括壳套、电池和控制主板,电池和控制主板之间电连接、且均设置于壳套内,控制主板设置有气动开关,气动开关控制主机20与雾化器10之间的通断电。当需要使用电子烟时,在吸嘴1242处吸气启动气动开关,以使控制主板与电池、雾化组件16通电,以便使发热元件通电加热第二导油元件上的烟油,产生烟雾供使用者吸食。壳套还开设有与外部连通供雾化器10进气的通孔。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插接的底座及雾化组件,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储油腔和雾化腔、且所述储油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经过油孔连通,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且与所述储油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聚油密封件,所述聚油密封件包括密封部、聚油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密封部和聚油部;所述底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间隙,所述聚油部临近所述过油孔设置,且所述聚油部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聚油部呈阶梯状设置,且所述连接部的表面高于所述聚油部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接触烟油的上端面向所述聚油部方向倾斜设置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分隔套筒、第一吸油元件、套管、第二吸油元件和发热元件,所述第二吸油元件包覆于所述发热元件,所述分隔套筒、第二吸油元件、套管和所述第一吸油元件依次套设设置;所述分隔套筒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底座,且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所述储油腔和雾化腔,所述过油孔开设于所述分隔套筒,所述套管在与所述过油孔对应处开设有导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油部嵌设于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聚油部一侧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聚油部另一侧抵触所述分隔套筒,且所述过油孔漏出于所述聚油部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油密封件为硅胶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包括插接端和注油端,所述底座插接于所述插接端,所述注油端设置有注油孔和烟雾孔,所述分隔套筒插接于所述烟雾孔,且所述烟雾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外壳包括开口端和吸嘴,所述外壳经所述开口端罩设于所述内壳,所述吸嘴与所述烟雾孔连通,且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封油部密封所述注油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封油部与所述注油孔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吸嘴与所述烟雾孔之间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封压盖,所述封压盖盖设于所述注油端、且盖压所述密封圈,所述封压盖在与所述注油孔和烟雾孔对应处开设有通孔。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与所述雾化器适配。
CN202221551274.6U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682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1274.6U CN218682040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1274.6U CN218682040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2040U true CN218682040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5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51274.6U Active CN218682040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2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4464B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9805456B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747223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203369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611012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0782921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1510570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9825224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3925218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203335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158009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3604377U (zh) 一种电子烟
CN110973703A (zh) 带凸起式雾化芯的烟弹和电子烟
CN218682040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158010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5775565U (zh) 电子烟
CN210203334U (zh) 一种雾化器底座及雾化器
CN213785367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2306815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4759144U (zh) 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09825216U (zh) 一种电子烟本体及电子烟
CN21636366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203346U (zh) 一种有注油开关的一次性电子烟
CN217722688U (zh) 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60506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