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2260U - 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2260U
CN218672260U CN202223169253.0U CN202223169253U CN218672260U CN 218672260 U CN218672260 U CN 218672260U CN 202223169253 U CN202223169253 U CN 202223169253U CN 218672260 U CN218672260 U CN 218672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nition
pipe
gas
supply pip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92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才
刘刚
胡婷婷
陈令清
周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yunto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yunt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yunt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yunt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92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2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2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2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包括点火枪(1)和保护壳(2),所述点火枪(1)套装在保护壳(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枪(1)包括点火电极(11)、供气管(12)、固定支架(13)和保持支架(14),所述点火电极(11)和供气管(12)穿过固定支架和保持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点火电极包括电极针(111)、中间绝缘套(112)和绝缘磁管(113),所述供气管(12)包括进气接头(121)、进气管(122)、分气板(123)和电弧引针(1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火装置,点火火焰强度高、火焰状态稳定,整体点火成功率高、使用范围广、安全可靠且结构紧凑、拆卸方便、维护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点火装置是燃烧器的核心部件,作为燃烧器产生火焰的工具,一般都是通过点火电极对地放电的方式产生点火电弧,进而建立引燃火,其可靠性及稳定性是燃烧器能够建立主燃火焰的保障。
目前油田注汽锅炉燃烧器配用点火装置在启动点火时,常出现点火火焰强度不够、断火、点火成功率低等现象,大多还存在结构复杂、拆装不便、绝缘磁管易损坏、维护复杂、维修困难等问题。如果在燃烧器助燃风为热风的情况下,点火电极接口内置的点火装置还存在整体失效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使其实现点火火焰强度高、火焰状态稳定,整体点火成功率高、使用范围广、安全可靠且结构紧凑、拆卸方便、维护简单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包括点火枪和保护壳,点火枪套装在保护壳内,该点火枪包括点火电极、供气管、固定支架和保持支架,所述点火电极和供气管穿过固定支架和保持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点火电极包括电极针、中间绝缘套和绝缘磁管,所述绝缘磁管套接并固定在保持支架上,所述中间绝缘套从固定支架穿过并与内侧绝缘磁管端面相接;所述电极针由中间绝缘套前端面穿入并从绝缘磁管末端引出,所述电极针套设在绝缘磁管内;所述供气管包括进气接头、进气管、分气板和电弧引针。
进一步,所述中间绝缘套与固定支架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中间绝缘套外圆设置扳手卡槽。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尾端为U型半管结构,朝着电极针的方向开口;U型半管高度为供气管直径大小的0.5-0.8倍,U型半管长度为供气管直径大小的1.2-3.5倍。
进一步,所述分气板套设在U型半管起始位置,分气板设有中心通孔,围绕中心通孔均布数个同径通孔,通孔直径为2-5mm,通孔总通流面积为供气管通流截面积的0.25-0.4倍。
进一步,所述电弧引针设置在U型半管末端,电弧引针高度为供气管直径大小的0.8-1.2倍。
进一步,所述电极针末端折弯并指向电弧引针,两者间距为5-10mm。
进一步,所述保护壳包括安装支架和护管,所述护管的管口与安装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安装支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护管设置有气压平衡孔,保持支架与气压平衡孔相间布置。
进一步,点火电极为一组或者两组,当使用两组点火电极时,两组点火电极以供气管为中心对称布置,工作时其中一组作为备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供气管末端为U型半管结构,在U型半管结构起始相接位置套设有分气板、末端设置电弧引针,通过控制点火电极针与电弧引针的间距离来调节点火电弧的强度,燃气经供气管,被分气板打散后向U型半管外扩散并与空气充分混合,混合气经点火电弧引燃形成的引燃火不仅强度高、状态稳定,而且火焰直径和长度大,提高了点火成功率。
2、点火枪套装在保护壳内,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保护壳能够有效的降低绝缘磁管损坏的风险;维护时仅需解除点火电极和进气管接口连接件后将点火枪从保护壳内单独抽出进行,拆卸方便、维护省时高效。
3、点火电极接口、进气接口均布设在燃烧器外部,避免了高温助燃风长期吹扫造成的损坏,使得适用广泛、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中点火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中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局部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中保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的轴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点火枪、11.点火电极、12.供气管、13.固定支架、14.保持支架、
111.电极针、112.中间绝缘套、113.绝缘磁管、121.进气接头、122.进气管、123.分气板、124.电弧引针、131.气管通孔、132.绝缘套螺孔、133.台阶孔、134.安装通孔、135.紧固螺孔、141.气管支撑通孔、142.绝缘磁管支撑通孔、143.锁紧螺孔;
2.保护壳、21.安装支架、22.护管、211.固定通孔、212.固定螺孔、221.气压平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包括点火枪1和保护壳2,点火枪1套装于保护壳2内,该点火枪1包括点火电极11、供气管12、固定支架13和保持支架14,固定支架13和保持支架14上分别设置有通孔,点火电极11和供气管12穿过固定支架13和保持支架14平行设置;其中点火电极11包括电极针111、中间绝缘套112和绝缘磁管113,绝缘磁管113套接并固定在保持支架14上,中间绝缘套112从固定支架13穿过并与内侧绝缘磁管113端面相接;电极针111由中间绝缘套112穿入并从绝缘磁管113的末端引出,该电极针111套设在绝缘磁管113内;
供气管12包括进气接头121、进气管122、分气板123和电弧引针124;供气管12靠近中间绝缘套112的一侧与进气接头121连通,进气接头121为螺纹连接结构或快速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进气接头优选螺纹连接结构;电弧引针124设置在供气管12的末端,分气板123设置在供气管12靠近电弧引针124的位置,用于将燃气打散,与空气充分混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支架13和保持支架14,使得点火电极11与供气管12之间的固定,保持点火电极11轴向与供气管12平行,确保火焰稳定燃烧。同时,在燃气管的尾部设置有分气板123,可以将燃气管中的燃气打散,与空气充分混合,更有利于火焰的燃烧。此外,燃气管的尾端还设置有电弧引针124,该电弧引针124与电极针111保持一定的间距,使用前进行调整可以提高点火的成功率。
具体而言,固定支架13端面设置有便于供气管12穿过的气管通孔131、便于中间绝缘套112安装的绝缘套螺孔132、连接固定点火枪1的台阶孔133、用于点火装置安装的安装通孔134;固定支架13侧面设置有将供气管12紧固的紧固螺孔135;
保持支架14端面设置有便于供气管12套装的气管支撑通孔141、便于绝缘磁管113套装的绝缘磁管支撑通孔142;固定支架13外圆面轴向布置有将供气管12和绝缘磁管113锁紧的锁紧螺孔143。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绝缘套112与固定支架1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螺纹固定,中间绝缘套112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固定支架13与中间绝缘套112相接孔对应设置有内螺纹,不仅可以方便安装、固定,同时也方便后期维护、检修,利于拆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中间绝缘套112外圆上设置有扳手卡槽,方便使用扳手进行安装或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管122尾端为U型半管结构,朝着电极针111的方向开口;U型半管高度为供气管12直径大小的0.5-0.8倍,U型半管长度为供气管12直径大小的1.2-3.5倍;
分气板123套设在U型半管起始位置,分气板123设有中心通孔,围绕中心通孔均布数个同径通孔,通孔直径为2-5mm,通孔总通流面积为供气管12通流截面积的0.25-0.4倍;
电弧引针124设置在U型半管末端,电弧引针124高度为供气管12直径大小的0.8-1.2倍;电弧引针124为三角形并指向电极针111;
电极针111末端折弯并指向电弧引针124,两者间距为5-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2包括安装支架21和护管22,所述护管22的管口与安装支架2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3与安装支架2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护管22的管口与安装支架21优选通过组焊固定。
具体而言,安装支架21上设置有安装点火装置的固定通孔211;根据固定支架13上台阶孔133分布情况对应设置的固定螺孔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护管22设置有多个气压平衡孔221,保持支架14上设置有多个平衡孔,保持支架14与气压平衡孔221相间布置。保持支架14外圆面与护管22内壁小间隙配合,使用环境中水汽或微尘长时间侵入并积累会致使间隙弥合,各分段间易产生气压差,造成点火枪1从护管22中拔不出来。设置气压平衡孔221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点火电极11为一组或者两组,当使用两组点火电极11时,两组点火电极11以供气管12为中心对称布置,工作时其中一组作为备用。
使用时,保持支架14通过气管支撑通孔141从供气管12(12)末端套入,同时将绝缘磁管113由支撑通孔穿入,绝缘磁管113前端与中间绝缘套112相接,调整保持支架14间距后在锁紧螺孔143中装入紧定螺钉进行锁紧。
电极针111由中间绝缘套112前端面穿入并从绝缘磁管113末端引出,电极针111与中间绝缘套112螺纹副连接固定,末端折弯并指向电弧引针124,调整两者尖端间距为5-10mm。
点火枪1从保护壳2前端装入,固定支架13与安装支架21端面贴合,确认保持支架14与护管22上的气压平衡孔221相间布置,在台阶孔133中装入螺钉并连接固定螺孔212进行固定。
点火装置由燃烧器壳体安装接口装入,紧固件从固定通孔211装入进行连接固定。电极针111端头插接胶木高压帽并通过点火高压线与点火变压器连通。进气接头121接进气软管并与气源连通。由点火高压包输出高压电,在电极针111与电弧引针124间产生点火电弧。燃气经供气管12,被分气板123打散后向U型半管外扩散并与空气充分混合,混合气经点火电弧引燃形成强度高、状态稳定、直径和长度大的引燃火。
点火装置需要维护时,先将胶木高压帽从电极针111端头解除、进气接头121接口与进气软管解除、拆出台阶孔133中的螺钉,仅需把点火枪1从保护壳2中抽出进行维护或调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包括点火枪(1)和保护壳(2),所述点火枪(1)套装在保护壳(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枪(1)包括点火电极(11)、供气管(12)、固定支架(13)和保持支架(14),所述点火电极(11)和供气管(12)穿过固定支架和保持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点火电极包括电极针(111)、中间绝缘套(112)和绝缘磁管(113),所述绝缘磁管(113)套接并固定在保持支架(14)上,所述中间绝缘套(112)从固定支架(13)穿过并与内侧绝缘磁管(113)端面相接;所述电极针(111)由中间绝缘套(112)前端面穿入并从绝缘磁管(113)末端引出,所述电极针(111)套设在绝缘磁管(113)内;所述供气管(12)包括进气接头(121)、进气管(122)、分气板(123)和电弧引针(1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绝缘套(112)与固定支架(13)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中间绝缘套(112)外圆设置扳手卡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22)尾端为U型半管结构,朝着电极针(111)的方向开口;U型半管高度为供气管(12)直径大小的0.5-0.8倍,U型半管长度为供气管(12)直径大小的1.2-3.5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板(123)套设在U型半管起始位置,分气板(123)设有中心通孔,围绕中心通孔均布数个同径通孔,通孔直径为2-5mm,通孔总通流面积为供气管(12)通流截面积的0.25-0.4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引针(124)设置在U型半管末端,电弧引针(124)高度为供气管(12)直径大小的0.8-1.2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针(111)末端折弯并指向电弧引针(124),两者间距为5-10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包括安装支架(21)和护管(22),所述护管(22)的管口与安装支架(2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3)与安装支架(2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管(22)设置有气压平衡孔(221),保持支架(14)与气压平衡孔(221)相间布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点火电极(11)为一组或者两组,当使用两组点火电极(11)时,两组点火电极(11)以供气管(12)为中心对称布置,工作时其中一组作为备用。
CN202223169253.0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 Active CN218672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9253.0U CN218672260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9253.0U CN218672260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2260U true CN218672260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9253.0U Active CN218672260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2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68975A1 (en) Burner
CN104075342B (zh) 一种工业燃烧器用预混式抗干扰点火枪
CN201396783Y (zh) 燃烧器用点火与火焰监测一体化装置
US6345979B1 (en) Oxygen-fuel pilot with integral ignition
CN218672260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配用后混式点火装置
US20230086672A1 (en) Combustor
CN101109518A (zh) 一种工业燃烧器点火枪
JP5812919B2 (ja) バーナ
CN217482761U (zh) 煤粉燃烧器点火装置、煤粉燃烧器和锅炉
WO1996014540A1 (fr) Bruleur pilote et tuyere a gaz/bruleur pilote a base de ce meme bruleur pilote
CN212227101U (zh) 一种燃气点火枪
CN106246356B (zh) 用于液体冲压发动机带火焰稳定功能的点火装置
CN209763140U (zh) 一种自动点火装置
CN207922218U (zh) 离子探针型点火枪
CN214745900U (zh) 一种双级燃料供应半预混式点火装置
CN203223916U (zh) 两级火焰安全长明灯
CN219530847U (zh) 一种高压引射式点火燃烧器
CN219367689U (zh) 一种可用于长明火的点火枪
CN215175230U (zh) 一种用于全预混燃烧器上的旁路点火装置
CN216693637U (zh) 一种点火设备
CN204574116U (zh) 预混燃气点火枪
CN210861181U (zh) 一种用于全预混表面燃烧器锅炉的点火燃烧器
CN210320024U (zh) 一种用于火焰原子荧光光谱仪的自动点火系统
CN217004455U (zh) 点火器
CN214840798U (zh) 气体燃料的部分预混燃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