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04455U - 点火器 - Google Patents

点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04455U
CN217004455U CN202123270483.1U CN202123270483U CN217004455U CN 217004455 U CN217004455 U CN 217004455U CN 202123270483 U CN202123270483 U CN 202123270483U CN 217004455 U CN217004455 U CN 217004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ir
ignition
supply channel
igni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04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ke Shanghai Combus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ke Shanghai Combus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ke Shanghai Combus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ke Shanghai Combus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04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04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04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04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点火器,其包括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在所述第一供气通道中形成第一混合气体,在所述第二供气通道中形成第二混合气体,在所述第二供气通道内还设置有点火电极的电极头部分用以点燃所述第二混合气体形成火球;引火通道,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气通道连通,其第二端向二次点火部的前端延伸,以将火球引至所述二次点火部的所述前端的出口。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点火器为前端一次点火、后端二次点火,这种设置有助于提高点火成功率。

Description

点火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点火装置,特别是锅炉燃烧器用点火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点火器的工作原理为空气与燃气经过管道喷出后预混,通过电极打火点燃形成火焰,加热或者引燃相应的燃烧设备。
但是目前的燃烧设备领域,由于炉膛的差异化和改造化导致的在燃烧过程中,炉膛内部压力上下波动、不稳定、产生背压、和内部结构受热程度的不确定性,点火器的燃气压力与空气压力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要想稳固空气压力,便需要在建设的成本上选用更大功率的空压机,甚至鼓风机,在能到达点火器设计出口的预混空燃比效果,否则在燃烧负荷提升超过50%后,大多数炉膛内部由于正压导致的炉膛背压过大,引起点火器火焰过短,无法引燃高负荷区域,导致现场火焰脱火现象、点火器火焰喘息现象、炉膛震动频率增幅现象、甚至熄灭导致的检测火焰分析仪识别火焰丢失,最终整个锅炉系统主燃料跳闸(MFT)报警急停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点火器,其在上述不利于点火成功的条件下,仍可以提供稳定的点火成功率。
为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火器,其包括预混部以及与所述预混部耦合并连通的二次点火部,第一供气通道,所述第一供气通道自所述预混部延伸至所述二次点火部,在其中接入的第一空气分量和第一燃气分量混合后形成第一混合气体,所述第一混合气体被送至所述第一供气通道的位于所述二次点火部的前端的出口;第二供气通道,设置于所述预混部中,在所述第二供气通道中接入的第二空气分量和第二燃气分量混合后形成第二混合气体,在所述第二供气通道内还设置有点火电极的电极头部分用以点燃所述第二混合气体形成火球;引火通道,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气通道连通,其第二端向所述二次点火部的前端延伸,以将所述火球引至所述二次点火部的所述前端的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火通道,的所述第二端向延伸至临近所述第二供气通道的出口的位置以使得所述火球点燃所述第一混合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二次点火部的一侧耦合喷嘴,所述喷嘴具有导流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供气通道提供的第一混合气体提供至临近所述引火通道的所述第二端以使得所述火球点燃所述第一混合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空气进气口部,所述空气进气口部包括连接空气气源的空气进口,与所述第一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空气支路以及与所述第二供气通道连通的第二空气支路;还包括燃气进气口部,所述燃气进气口部包括连接燃气气源的燃气进口,与所述第一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燃气支路以及与所述第二供气通道连通的第二燃气支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支路中设置有第一空气节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空气支路中设置有第二空气节流装置;所述第一燃气支路中设置有第一燃气节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燃气支路中设置有第二燃气节流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气通道与所述引火通道同心设置或并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电极的所述电极头设置在所述第二供气通的靠近所述二次点火部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电极与所述第二供气通道交叉设置或者所述点火电极设置于所述预混部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供气通道的一端密封地设置带有观察镜的端部密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供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预混部与所述二次点火部之间的缓冲腔。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点火器为后端二次点火,这种设置有助于提高点火成功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点火器可以采用较短的点火电极,从而节省材料成本,缩短供货周期。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点火器还具有实时观火功能,可以在线根据观察到的火焰情况,调整空燃配比,维护成本低,保养便捷。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点火器具有节流装置,可以控制每个支路的空气或燃气的流速,从而形成期望的空气燃料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点火器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点火器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点火器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端点火的点火器,其可以具有较短的点火电极。此外,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点火器还可以具有实时观火功能,可以在线根据观察到的火焰情况,调整空燃配比,维护成本低,保养便捷。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点火器器具有较好的火焰强度和钢性,消除火焰的绕流现象,燃气可充分燃烧,可适应多种燃烧工况以及燃烧设备。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及进行说明。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如图1、2、3所示,依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包括点火器本体100,其包括相互连接预混部110和与预混部110连通的二次点火部120。其中预混部110内部具有空气进气口部130以及燃气进气口部140,空气进气口部130的进口连接空气源提供的空气A,燃气进气口部140连通燃气源提供的燃气G。
如图1、2所示,第一供气通道150与空气进气口部130之间通过第一空气支路131连通,第一供气通道150还与燃气进气口部140通过第一燃气支路141连通。在第一空气支路131可以设置第一空气节流装置以控制其中通过空气的流速,类似的,在第一燃气支路141中也可以设置第一燃气节流装置以控制其中的燃气的流速。
其中,进入第一供气通道150内的第一空气分量与第一燃气分量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气体M1,第一供气通道150沿二次点火部120将第一混合气体M1传送到二次点火部120的远离预混部110的一端120A,即前端,二次点火部120中有引火通道121,用于将火球从点火器的后端,即预混部110的一侧,引至点火器的二次点火部120的前端,且引火通道121设置为其前端临近第一供气通道150的前端相以实现利用引来的火球将第一混合气体M1点燃。
所述第一供气通道150如图1、2所示可以提供于套管13与绝缘套管4之间的环状柱体空间。其中,套管13与绝缘套管4一直延伸至二次点火部120的远离预混部110的前端120A,从而第一供气通道150可以将第一混合气体M1输送至该前端120A点燃。
此外,可以在预混部110与点火部120的连接处提供缓冲腔1,该缓冲腔1与第一供气通道150连通。
预混部110与二次点火部120可以一体铸造而成,或者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单独成型,并通过连接器,例如六角轴套接头7连接在一起。
另外,如图1、2所示,预混部110的中部有沿点火器的长度方向贯通的通道形成第二供气通道160,第二供气通道160与空气进气口部130通过第二空气支路132连通,该通道160与燃气进气口部140通过第二燃气支路142连通。其中,在第二空气支路132可以设置第二空气节流装置以控制其中通过空气的流速,而类似的,在第二燃气支路142中也可以设置第二燃气节流装置以控制其中的燃气的流速。从第二空气支路132进入通道160的第二空气分量与通过第二燃气支路142进入通道160的第二燃气分量在通道内会发生混合形成第二混合气体M2,该第二混合气体M2会沿通道160向二次点火部120提供。
二次点火部120包括的引火通道121由套管13形成,套管13通过直管接头2与预混部110相连接,直管接头2被构型为具有中间的通孔从而使得引火通道121与第二供气管道16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点火电极设置在第二供气通道160内的任意位置,尤其是设置在临近二次点火部120的与所述第二控制支路132和第二燃气支路142有一定距离的位置。这样第二控制支路132和第二燃气支路142提供的空气和燃气可以首先混合形成第二混合气体M2后再被点火电极3点燃。点火电极3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二供气通道160交叉设置,例如图1、3所示的正交设置,从而使得点火电极3的电极头31位于第二供气通道160内。当然,点火电极3也可以其它角度与第二供气通道160交叉,这种设置方便对点火电极的更换。当然,应当理解,点火电极3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其他方式设置在预混部110的内部,只要其电极头部分31可对第二供气通道160内的第二混合气体M2点火即可。
点火电极3打火时电极头31在所述第二供气通道160内将所述第二混合气体M2点燃,产生瞬时火球,即一次点火。火球经过直管结构2和引火通道121向二次点火部120的远离预混部110的远端120A的套管13的出口13A传递,并在设置在出口13A处的喷嘴6处与第二供气通道150导来的第一混合气体M1发生混合作用并引燃第一混合气体M1,如图3所示。在此处,所述套管13的出口13A以及所述绝缘套管4的出口共同形成所述点火部120的出口,其中所述套管13的出口13A以及所述绝缘套管4的出口在点火器的长度方向上可以是平齐的,或者是间隔一端距离的。
喷嘴6如图所示可以具有与绝缘套管4平齐的外轮廓。其在靠近点火部120的一端可以具有喷嘴开口61,开口的孔径被设置为大于套管13的直径,从而在喷嘴开口61与套管13的远端13A之间形成供第一混合气体M1通过截面为环形的通道。喷嘴开口可以设置为具有与引火通道的第二端基本平齐的内侧端面611。
应当理解,可以通过加入上述第一空气节流装置、第二空气节流装置、第一燃气节流装置、第二燃气节流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通过使得上述节流装置具有不同的节流特性从而控制。节流装置可以为节流孔板,即,第一空气节流装置、第二空气节流装置、第一燃气节流装置,和第二燃气节流装置可以分别为第一空气节流孔板11、第二空气节流孔板12、第一燃气节流孔板9、第二燃气节流孔板10。上述节流孔板可以为设置为调整所述第一混合气体M1和/或所述第二混合气体M2的空气燃料比至期望的比例。上述节流孔板可以为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混合气体M1的形成与所述第二混合气体M2的形成同步进行。
还可以为第二供气通道提供端部密封件8.端部密封件8上可以提供观察镜以在一次点火时实时在线观察一次点火情况,从而可以调整空气和燃气的供气速度。
第一燃气节流孔板10与第二燃气节流孔板11安装在所述第一燃气支路141、第二燃气支路142内,例如可以通过螺纹配合安装,以第一燃气节流孔板9为例,即第一燃气节流孔板9和第一燃气支路141分别包括螺纹,可用内六角扳手将第一燃气节流孔板9拧到第一燃气支路141中。类似的,第一空气节流孔板11与第二空气节流孔板12安装在所述第一空气支路131、第二空气支路132内,例如可以通过螺纹配合安装,以第一空气节流孔板11为例,即第一空气节流孔板11和第一空气支路131分别包括螺纹,可用内六角扳手将第一空气节流孔板11拧到第一空气支路131中。最后用堵头5将预混部110上设置的测口堵住密封,防止气体泄漏,此外,两处堵头5的连接处还可以拓展增加压力表等加测设备,以便于现场根据实际工况来调整点火器的参数。
应当理解,本申请中的节流孔板可以制作成如上所述的可拆卸的结构,或者也可以制作成与相应的支路一体的结构。在可拆卸的结构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螺纹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诸如卡接等本领域常用的连接方式。
依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点火器与传统点火产品相比,由于后端点火的产品特性,不需要考虑电极长度,因此可以选用短点火电极,大大节省更换电极设备成本和供货周期,轻便简洁的操作和维护调试手段,节省了人员操作的人工成本,较高的火焰强度和钢性,消除火焰的绕流现象,充分燃烧,适应各种燃烧工况以及燃烧设备。最终协助燃烧设备的稳定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效果。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先前描述被提供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所界定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旨在限于本文所展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广范围。
此外,虽然与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相关联的优点已经被描述在那些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展现这样的优点,并且并非所有的实施方式需要必然地展示这样的优点以落入该技术的范围。因此,本公开和相关联的技术可包括未明确示出或在这里描述的其它实施方式。因此,本公开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混部以及与所述预混部耦合并连通的二次点火部,
第一供气通道,所述第一供气通道自所述预混部延伸至所述二次点火部,在其中接入的第一空气分量和第一燃气分量混合后形成第一混合气体,所述第一混合气体被送至所述第一供气通道的位于所述二次点火部的前端的出口;
第二供气通道,设置于所述预混部中,在所述第二供气通道中接入的第二空气分量和第二燃气分量混合后形成第二混合气体,在所述第二供气通道内还设置有点火电极的电极头部分用以点燃所述第二混合气体形成火球;
引火通道,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气通道连通,其第二端向所述二次点火部的前端延伸,以将所述火球引至所述二次点火部的所述前端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通道,的所述第二端向延伸至临近所述第二供气通道的出口的位置以使得所述火球点燃所述第一混合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点火部的一侧耦合喷嘴,所述喷嘴具有导流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供气通道提供的第一混合气体提供至临近所述引火通道的所述第二端以使得所述火球点燃所述第一混合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进气口部,所述空气进气口部包括连接空气气源的空气进口,与所述第一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空气支路以及与所述第二供气通道连通的第二空气支路;还包括燃气进气口部,所述燃气进气口部包括连接燃气气源的燃气进口,与所述第一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燃气支路以及与所述第二供气通道连通的第二燃气支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支路中设置有第一空气节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空气支路中设置有第二空气节流装置;所述第一燃气支路中设置有第一燃气节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燃气支路中设置有第二燃气节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气通道与所述引火通道同心设置或并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电极的所述电极头设置在所述第二供气通的靠近所述二次点火部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电极与所述第二供气通道交叉设置或者所述点火电极设置于所述预混部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气通道的一端密封地设置带有观察镜的端部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预混部与所述二次点火部之间的缓冲腔。
CN202123270483.1U 2021-12-23 2021-12-23 点火器 Active CN217004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0483.1U CN217004455U (zh) 2021-12-23 2021-12-23 点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0483.1U CN217004455U (zh) 2021-12-23 2021-12-23 点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04455U true CN217004455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88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0483.1U Active CN217004455U (zh) 2021-12-23 2021-12-23 点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04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3711B (zh) 一种气氢气氧火炬式电点火装置
CN105910134A (zh) 一种等离子体点火助燃系统
CN209925082U (zh) 燃气机的主动式预燃室结构
CN207880835U (zh) 一种用于余热锅炉的燃烧器
CN217004455U (zh) 点火器
CN101571289B (zh) 燃气脉动燃烧加热炉
CN207831347U (zh) 一种便携式燃气灶具用炉头
CN106246356B (zh) 用于液体冲压发动机带火焰稳定功能的点火装置
CN215909094U (zh) 恒功率低氮氧化物点火枪
CN217464416U (zh) 点火器
CN211925752U (zh) 一种多功能脉冲烧嘴
CN210601622U (zh) 一种适用于气体燃料的可调式分级着火燃烧器
CN113654082A (zh) 恒功率低氮氧化物点火枪及其使用方法
CN208382143U (zh) 一种多气体混烧燃烧器
CN215175230U (zh) 一种用于全预混燃烧器上的旁路点火装置
CN2237784Y (zh) 火焰喷射式点火装置
CN205746964U (zh) 训练模拟火灾点火器
KR101960630B1 (ko) 고효율 가스버너장치
CN210921372U (zh) 一种半预混燃气点火枪
CN205388320U (zh) 一种新型气化燃烧机伴烧点火系统
CN219036723U (zh) 一种具备自动点火功能的预混烧嘴
CN219607074U (zh) 一种二次助燃风节能天然气温喷枪
RU248539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жигания топлива и способ сжигания топлива
CN115468162A (zh) 一种引射式微预混分级燃烧的长明灯
CN219640245U (zh) 一种燃料喷枪以及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