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3250U - 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3250U
CN218663250U CN202123217855.4U CN202123217855U CN218663250U CN 218663250 U CN218663250 U CN 218663250U CN 202123217855 U CN202123217855 U CN 202123217855U CN 218663250 U CN218663250 U CN 218663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unting
contact plate
bracket
support column
sh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178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国昌
孙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novatio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nnovatio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nnovatio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nnovatio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178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3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3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3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工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包括中心托架和侧边托架,中心托架的顶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边支撑柱,侧边支撑柱远离中心托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外壳,活动外壳内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远离侧边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向板,转向板的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转向板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接触板底座。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板以弹簧远离侧边支撑柱的一端为中心,依靠限位杆和活动槽的限位使接触板在有支撑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去贴合船舶的侧壁面,增加了装置的使用范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
背景技术
合金船舶运输包括公路运输、水路驳船运输、远洋集装箱船运输、杂货船运输及码头中转和合金船舶吊装,但由于合金船舶的超尺寸、超重及高货值、易损坏的特征,对运输工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必须由专业的团队进行整体规划方案和现场管理,并对绑扎、吊装进行细致专业的设计,但是目前的运输过程都是捆绑是运输,不能保证合金船舶在运输过程的稳定性和固定性能,并且如果路程遥远,还需要考虑减震性。
经检索申请号CN201820959995.8公开了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包括第一抬梁、第二抬梁、第一托架、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上端设置有第一侧位支撑柱,所述第一侧位支撑柱上端设置有第一侧位楔块,所述第一侧位支撑柱一侧设置有第一中位支撑柱,所述第一托架上设置有弯折处加强板,所述第一托架后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上端设置有第二侧位支撑柱,所述第二侧位支撑柱上端设置有第二侧位楔块。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该方案的侧位支撑柱为固定式,其与船舶接触的面无法调节,因此适用范围有限,在吊装不同的船舶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吊装工装,吊装成本大,同时托架与托架之间为独立式结构,当在吊装过程中,遇到晃动如风吹动时,容易使船舶在两组托架之间产生位移,进而改变船舶吊装的重心,严重时能导致船舶直接倾斜掉落,给吊装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经济财产造成威胁。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包括中心托架和设置在中心托架侧面的侧边托架,所述中心托架的顶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适应性支撑组件,所述适应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中心托架两侧顶端的侧边支撑柱,所述侧边支撑柱远离中心托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外壳,所述侧边支撑柱的顶端面对应活动外壳轴心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活动外壳的侧壁面均匀开设有四组活动槽,所述弹簧远离侧边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向板,所述转向板的侧壁面对应活动槽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可在活动槽内上下滑动限位杆,所述转向板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接触板支撑柱,所述接触板支撑柱远离转向板的端面固定安装有接触板底座。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板的直径为活动外壳内径的零点六倍,所述转向板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护壳,所述弹簧护壳向下延伸覆盖弹簧的上部分。
作为优选,所述接触板底座为顶端面镂空的块,所述接触板底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可在接触板底座内转动的滚轮底座,所述滚轮底座的侧壁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四组联动杆。
作为优选,所述接触板底座的侧壁面对应联动杆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联动杆贯穿卡槽并延伸至接触板底座外侧,所述联动杆可在卡槽上下滑动和转动,所述联动杆远离滚轮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套接在接触板底座的外壁面。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底座的顶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牛眼滚轮,所述接触板底座的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对应牛眼滚轮的位置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接触板的顶端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牛眼滚轮的厚度为避让槽厚度的一点五倍。
作为优选,所述侧边托架的左右两侧的前后端面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与侧边托架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防护杆远离侧边托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法兰盘,所述中心托架的左右两侧对应防护杆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防护杆可在连接槽内前后滑动,所述防护杆通过法兰盘与中心托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侧边托架对应侧边支撑柱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适应性支撑组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不同类型的船舶其两侧的侧壁面倾斜角度均不同,通过在活动外壳内设置弹簧,并在弹簧的一端安装转向板以及开设可容纳转向板上的限位杆进行滑动的活动槽,可使接触板根据不同船舶两侧的斜面进行贴合,使转向板以弹簧远离侧边支撑柱的一端为中心,依靠限位杆和活动槽的限位使接触板在有支撑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去贴合船舶的侧壁面,增加了装置的使用范围的效果。
(2)、该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将船舶运至吊装工作上时,可提拉并旋转转动环使联动杆移动至卡槽顶部,此时牛眼滚轮贯穿避让槽并延伸至接触板的顶端面,避让槽内的牛眼滚轮16可帮助船舶在中心托架和侧边托架上滑动时减少摩擦力,同时提供左右两端的支撑力,帮助工人快速运输船舶至合适的位置,在船舶达到合适位置后,转动转动环,带动转动环上的联动杆滑入卡槽底部,从而使牛眼滚轮重新缩回接触板底座内部,使接触板表面的橡胶垫与船舶接触,增加摩擦力,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劳动效率。
(3)、该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在进行吊装船舶时,将侧边托架上的防护杆穿过连接槽然后通过螺栓固定,在增加托架的稳定性时,也可根据不同的船舶长度更换安装有不同长度防护杆的侧边托架与中心托架连接,在增加稳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吊装工装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边支撑柱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外壳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触板拆分图。
图例说明:
1、中心托架;2、侧边托架;3、侧边支撑柱;4、活动外壳;5、弹簧;6、活动槽;7、转向板;8、弹簧护壳;9、限位杆;10、接触板支撑柱;11、接触板底座;12、滚轮底座;13、联动杆;14、卡槽;15、转动环;16、牛眼滚轮;17、接触板;18、避让槽;19、加强板;20、防护杆;21、法兰盘;22、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中心托架1和设置在中心托架1侧面的侧边托架2,中心托架1的顶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边支撑柱3,侧边支撑柱3为倾斜设置的矩形块,侧边支撑柱3远离中心托架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外壳4,活动外壳4为中空的圆形杆,侧边支撑柱3的顶端面对应活动外壳4轴心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弹簧5,弹簧5为弹力弹簧,活动外壳4的侧壁面均匀开设有四组活动槽6,活动槽6是上下两端为半圆中间为矩形的槽,弹簧5远离侧边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向板7,转向板7为圆形板且转向板7的直径为活动外壳4内径的零点六倍,转向板7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护壳8,弹簧护壳8向下延伸覆盖弹簧5的上部分,转向板7的侧壁面对应活动槽6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杆9,限位杆9为圆形杆,限位杆9可在活动槽6内上下滑动,诉转向板7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接触板支撑柱10,接触板支撑柱10为圆形块,接触板支撑柱10远离转向板7的端面固定安装有接触板底座11,接触板底座11为顶端面镂空的圆形块,接触板底座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可在接触板底座11内转动的滚轮底座12,滚轮底座12为圆形板,滚轮底座12的侧壁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四组联动杆13,联动杆13为矩形板,接触板底座11的侧壁面对应联动杆13的位置开设有卡槽14,卡槽14为L形槽,联动杆13贯穿卡槽14并延伸至接触板底座11外侧,联动杆13可在卡槽14上下滑动和转动,联动杆13远离滚轮底座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环15,转动环15为圆形环,转动环15套接在接触板底座11的外壁面,滚轮底座12的顶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牛眼滚轮16,牛眼滚轮16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接触板底座11的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接触板17,接触板17为圆形板,接触板17对应牛眼滚轮16的位置开设有避让槽18,接触板17的顶端面设置有橡胶垫,可增加与船舶的摩擦力,牛眼滚轮16的厚度为避让槽18厚度的一点五倍。
所述侧边托架2的左右两侧的前后端面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杆20,防护杆20为矩形长杆,防护杆20与侧边托架2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板19,加强板19为三角形块,可增加防护杆20的结构稳定性和支撑力,防护杆20远离侧边托架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法兰盘21,法兰盘21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中心托架1的左右两侧对应防护杆20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22,连接槽22为矩形槽,防护杆20可在连接槽22内前后滑动,防护杆20通过法兰盘21与中心托架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进行吊装船舶时,将侧边托架2上的防护杆20穿过连接槽22然后通过螺栓固定,在增加托架的稳定性时,也可根据不同的船舶长度更换安装有不同长度防护杆20的侧边托架2与中心托架1连接,在增加稳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吊装工装的使用范围。
将船舶运至吊装工作上时,可提拉并旋转转动环15使联动杆13移动至卡槽14顶部,此时牛眼滚轮16贯穿避让槽18并延伸至接触板17的顶端面,避让槽18内的牛眼滚轮16可帮助船舶在中心托架1和侧边托架2上滑动时减少摩擦力,同时提供左右两端的支撑力,帮助工人快速运输船舶至合适的位置,在船舶达到合适位置后,转动转动环15,带动转动环15上的联动杆13滑入卡槽14底部,从而使牛眼滚轮16重新缩回接触板底座11内部,使接触板17表面的橡胶垫与船舶接触,增加摩擦力,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劳动效率。
不同类型的船舶其两侧的侧壁面倾斜角度均不同,通过在活动外壳4内设置弹簧5,并在弹簧5的一端安装转向板7以及开设可容纳转向板7上的限位杆9进行滑动的活动槽6,可使接触板17根据不同船舶两侧的斜面进行贴合,使转向板7以弹簧5远离侧边支撑柱3的一端为中心,依靠限位杆9和活动槽6的限位使接触板17在有支撑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去贴合船舶的侧壁面,增加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包括中心托架(1)和设置在中心托架(1)侧面的侧边托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托架(1)的顶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适应性支撑组件,所述适应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中心托架(1)两侧顶端的侧边支撑柱(3),所述侧边支撑柱(3)远离中心托架(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外壳(4),所述侧边支撑柱(3)的顶端面对应活动外壳(4)轴心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弹簧(5),所述活动外壳(4)的侧壁面均匀开设有四组活动槽(6),所述弹簧(5)远离侧边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向板(7),所述转向板(7)的侧壁面对应活动槽(6)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可在活动槽(6)内上下滑动限位杆(9),所述转向板(7)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接触板支撑柱(10),所述接触板支撑柱(10)远离转向板(7)的端面固定安装有接触板底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板(7)的直径为活动外壳(4)内径的零点六倍,所述转向板(7)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护壳(8),所述弹簧护壳(8)向下延伸覆盖弹簧(5)的上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底座(11)为顶端面镂空的块,所述接触板底座(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可在接触板底座(11)内转动的滚轮底座(12),所述滚轮底座(12)的侧壁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四组联动杆(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底座(11)的侧壁面对应联动杆(13)的位置开设有卡槽(14),所述联动杆(13)贯穿卡槽(14)并延伸至接触板底座(11)外侧,所述联动杆(13)可在卡槽(14)上下滑动和转动,所述联动杆(13)远离滚轮底座(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环(15),所述转动环(15)套接在接触板底座(11)的外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底座(12)的顶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牛眼滚轮(16),所述接触板底座(11)的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接触板(17),所述接触板(17)对应牛眼滚轮(16)的位置开设有避让槽(18),所述接触板(17)的顶端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牛眼滚轮(16)的厚度为避让槽(18)厚度的一点五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托架(2)的左右两侧的前后端面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杆(20),所述防护杆(20)与侧边托架(2)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板(19),所述防护杆(20)远离侧边托架(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法兰盘(21),所述中心托架(1)的左右两侧对应防护杆(20)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22),所述防护杆(20)可在连接槽(22)内前后滑动,所述防护杆(20)通过法兰盘(21)与中心托架(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托架(2)对应侧边支撑柱(3)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适应性支撑组件。
CN202123217855.4U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 Active CN218663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7855.4U CN218663250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7855.4U CN218663250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3250U true CN218663250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5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17855.4U Active CN218663250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3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1307A (zh) 一种塔架用配重装置
CN218663250U (zh) 一种40m铝合金船舶运输与吊装用工装
CN102491200A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移动配重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起重机
CN212796650U (zh) 一种大型预制构件转运装置
CN211930076U (zh) 一种具有分类存放功能的电力设备维修用工具车
CN205989304U (zh) 定位装夹机构
CN212315299U (zh) 一种起重设备防摇装置
CN211419493U (zh) 一种叉车用电缆线盘固定装置
CN108163739B (zh) 一种海洋工程船用起重装置
CN108147336B (zh) 塔筒维护装置和方法
CN212330874U (zh) 一种夹轮器安装专用工具
CN213199565U (zh) 起吊式冲锋舟拖车设备
CN210029771U (zh) 一种混合式多层龙门吊架
CN211393598U (zh) 一种用于风电检修起重机的抱塔装置
CN21377111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提升机
CN215886102U (zh) 一种滑轨反吊装置
CN209890095U (zh) 电葫芦小车及吊机
CN215326584U (zh) 一种窗洞吊车
CN213707536U (zh) 一种液压侧力臂自锁式自动夹轨器
CN215974579U (zh) 一种可调式起重机吊钩
CN215055486U (zh) 建筑施工用卸料平台
CN218113642U (zh) 太阳能板运输工装
CN210505371U (zh) 一种电缆线盘用多功能升降装置
CN218860148U (zh) 一种长江大跨越塔井筒吊装专用抱杆和吊装系统
CN211034942U (zh) 一种延伸型行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