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9304U - 定位装夹机构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夹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9304U
CN205989304U CN201620829264.2U CN201620829264U CN205989304U CN 205989304 U CN205989304 U CN 205989304U CN 201620829264 U CN201620829264 U CN 201620829264U CN 205989304 U CN205989304 U CN 205989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platform
support
main body
position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92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庸健
胡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ENGTO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ENGTO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ENGTO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ENGTO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292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9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9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93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夹机构,属于机械加工辅助设备领域,包括操作平台、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前辅助支撑架以及后辅助支撑架,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主体和安装于第一支架主体的第一吊装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包括第二支架主体和安装于第二支架主体的第二吊装组件,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主体均安装于操作平台,前辅助支撑架与后辅助支撑架位于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主体之间,前辅助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操作平台,后辅助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操作平台。该定位装夹机构能够将汽车吊起,汽车吊起后维修与检修的工作操作方便快捷,操作的空间大,提高工作效率,汽车吊装后不易掉落,操作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定位装夹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装夹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维修和检修或者汽车生产完毕后的调整工作,都需要在一个专门的场所进行,一般进行车辆的调试时,将车辆行驶到操作平台上,将车辆的位置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停靠,才能进行相应的检修工作。检修时,在检修平台的底部设置操作槽,检修人员进入到操作槽内进行操作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检修或者维修时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需要在操作平台上设置操作槽,需要破坏地面,不便于地面后续的使用,且地面为混凝土制成,操作槽的加工困难,制造的空间为固定空间,不便于调整,使用过程中空间小,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装夹机构,以改善现有技术的汽车维修的场所结构单一、加工不便且维修工人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夹机构,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操作平台、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前辅助支撑架以及后辅助支撑架,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主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第一吊装组件,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包括第二支架主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第二吊装组件,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和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相对设置且均安装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前辅助支撑架与所述后辅助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和所述第二支架主体之间,所述前辅助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后辅助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前辅助支撑架与所述操作平台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后辅助支撑架与所述操作平台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平台为矩形板,所述操作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震带,所述减震带的长度沿所述操作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带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减震带沿所述操作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前辅助支撑架和所述后辅助支撑架均位于两条所述减震带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凹陷部,每个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方向朝向所述操作平台的下表面,每条所述减震带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凹陷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设置为矩形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操作平台的长度方向,所述限位槽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操作平台的宽度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带的厚度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槽深,其中,所述减震带的厚度方向以及所述限位槽的槽深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架以及包括承重杆,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底梁、主梁以及两根支撑杆,所述底梁活动安装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底梁可沿其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操作平台往复滑动,所述主梁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底梁,所述主梁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承重杆,两根所述主梁通过所述承重杆固定连接,同一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主梁,其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底梁,同一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根所述支撑杆的安装于所述底梁的两个端部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吊装组件安装于所述承重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架还包括辅助固定杆,所述辅助固定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主梁,所述辅助固定杆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承重杆,所述第一吊装组件位于两根所述辅助固定杆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底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每根所述底梁的底部安装有滑轮组,每个所述滑轮组行走于相应的所述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辅助支撑架包括转动板、折叠杆以及加固杆,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有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板相对于所述操作平台的转动角度,所述折叠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板,所述折叠杆与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转动板与所述操作平台的转动轴线,所述加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折叠杆,所述加固杆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转动板,所述加固杆位于所述折叠杆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夹机构,该定位装夹机构的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同时,该定位装夹机构能够将汽车吊起,汽车吊起后维修与检修的工作操作方便快捷,操作的空间大,提高工作效率,汽车吊装后不易掉落,操作安全可靠。具体如下:
该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夹机构,结构简单,包括操作平台、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操作平台为水平设置的平台,可以直接在地面设置该操作平台,安装方便,地面能够承受的力大,操作平台不易损坏;在操作平台上设置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相对间隔设置,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用于吊装汽车,汽车停靠在操作平台上的设定位置后,分别通过第一支架组件上的第一吊装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上的第二吊装组件将车体的两端吊起,车体悬空,车体与操作平台的上表面具有空间,且该空间按需进行调整,进行维修和检修时,空间大,操作方便,且不需要在地面设置槽,不用破坏地面,安装于加工方便。同时,车体吊装后,将前辅助支撑架和后辅助支撑架转动起来,支撑在车体的底部,能够承受一部分车体的重量,操作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装夹机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装夹机构的操作平台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装夹机构的前辅助支撑架的侧视图(打开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装夹机构的前辅助支撑架的俯视图(打开状态)。
附图标记汇总:
操作平台100,前辅助支撑架200,后辅助支撑架300,
第一支架主体101,第一吊装组件102,第二支架主体103,第二吊装组件104,减震带105,凹陷部106,
第一支撑架201,承重杆202,底梁203,主梁204,支撑杆205,
辅助固定杆206,滑轮207,滑槽208,第二支撑架209,横杆210,
转动板301,折叠杆302,加固杆303。
具体实施方式
汽车维修或者检修时,为了便于对汽车的底部进行检查,通常检修场所都需要在地面设置操作槽,工作人员位于操作槽内,然后对车体的底部进行检查,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便于工作人员的行动,操作槽的空间有限,操作人员的行动受到极大的限制,不便于车体的维修,效率低,成本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设计了一种定位装夹机构,该定位装夹机构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安装方便,同时,该定位装夹机构能够将汽车吊装起来,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操作人员的行动空间大,操作灵活方便,提高了效率。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设计了一种定位装夹机构,该定位装夹机构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安装方便,同时,该定位装夹机构能够将汽车吊装起来,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操作人员的行动空间大,操作灵活方便,提高了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夹机构,该定位装夹机构为汽车的检修或者维修时的辅助定位工具,维修时,将汽车吊装,然后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准确性。定位装夹机构包括操作平台100、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前辅助支撑架200以及后辅助支撑架300。
汽车行驶至操作平台100上,然后,在设定位置停靠,再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进行升高定位,即可对汽车进行维修处理。操作平台100优选设置为矩形板,采用钢材料制成,结构强度高,加工制造方便,将操作平台100设置在地面上,操作平台100水平设置,便于汽车的停靠,汽车停靠在操作平台100后,不易相对滑动,维修以及检修时更加安全可靠,操作平台100的面积按需设置,长度和宽度适当做大一些,便于不同车型的汽车进行维修,操作平台100主要起汽车吊装前的定位作用,操作平台100的厚度不宜过厚,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且操作平台100水平设置,平铺在地面上,地面承受较大的力。而汽车行驶到操作平台100后,操作平台100将汽车的力均匀分散,使得汽车作用在地面的力不会将地面损坏,更加安全。
请参阅图1,操作平台100设置在地面后,将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安装于操作平台100上,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用于将汽车吊装,显然,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沿汽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用于分别吊装其汽车的两个端部,最终实现汽车的整体吊装。实际加工时,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主体101和第一吊装组件102,第一支架主体10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架201以及包括承重杆202,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架201包括底梁203、主梁204以及两根支撑杆205,所述底梁203活动安装于所述操作平台100,所述底梁203可沿其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操作平台100往复滑动,所述主梁204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底梁203,所述主梁204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承重杆202,两根所述主梁204通过所述承重杆202固定连接,同一所述第一支撑架201的每根所述支撑杆205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主梁204,其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底梁203,同一所述第一支撑架201的两根所述支撑杆205的安装于所述底梁203的两个端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吊装组件102安装于所述承重杆202,第一支架组件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且结构牢固,汽车吊装后,汽车的重力作用在两个第一支撑架201上,且汽车的重力通过承重杆202传递给主梁204,然后通过主梁204传递给底梁203,底梁203将力传递给操作平台100,最终被地面吸收,两个第一支撑架201受力均匀,两个第一支撑架201不易侧倒,吊装安全可靠。
同时,同一第一支撑架201的主梁204的两侧分别有支撑杆205,一根支撑杆205的一端焊接于底梁203的一端,其另一端焊接于主梁204,另一根支撑杆205的一端焊接于底梁203的另一端,其另一端焊接于主梁204,即支撑杆205、主梁204和底梁203之间形成了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强度高,结构牢固可靠,结构稳定。
由于汽车的重力较大,汽车吊装过程中,承重杆202承受的力较大,承重杆202易出现弯曲甚至折断的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每个第一支撑架201还包括辅助固定杆206,辅助固定杆206的一端安装于主梁204,辅助支撑杆205的另一端安装于承重杆202,第一吊装组件102位于两根辅助固定杆206之间,辅助固定杆206与主梁204采用焊接、辅助固定杆206与承重梁采用焊接,焊接结构牢固可靠,整体结构强度高,不易损坏。辅助固定杆206支撑在承重杆202和主梁204之间,主梁204、辅助支撑杆205和承重杆202形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
进一步的,第一支架主体101与操作平台100滑动连接,第一支架主体101相对于操作平台100朝向或者远离第二支架主体103滑动,进而改变了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体型的汽车的吊装,同时,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不使用时,能够滑动至一起,节省了空间,操作平台100上的空间大,能够为其他加工工序提供空间。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保证滑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操作平台100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滑槽208,每个滑槽208的长度方向沿底梁203的长度方向延伸,每根底梁203的底部安装有滑轮207组,每个滑轮207组行走于相应的滑槽208,通过滑轮207组件与滑槽208的配合使用,摩擦力小,滑动更加方便快捷,滑动更加灵活,滑轮207在滑槽208内滑动,位置更加稳定,滑动更加安全。
第二支架组件包括第二支架主体103和第二吊装组件104,第二吊装组件104用于吊装汽车,第二支架主体10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架209以及横杆210,两个第二支撑架209通过横杆210固定连接,每个第二支撑架209滑动连接于操作平台100,第二支撑架209的结构简单,交给方便,实际应用时,第二支架组件用于吊装前车头,前车头重量轻,吊装方便。同时,第二支撑架209能够相对于操作平台100滑动,便于根据不同车辆的尺寸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汽车的吊装,使用范围广。
汽车吊装后,汽车悬空,在进行维修或者检修时,为了有效避免汽车直接下落而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在操作平台100上设置有前辅助支撑架200以及后辅助支撑架300,汽车吊装后,将前辅助支撑架200和后辅助支撑架300打开,图4和图5为前辅助支撑架打开状态的示意图,支撑在汽车的底部,前辅助支撑架200靠近汽车的前端,后辅助支撑架300靠近汽车的后端,汽车受力均匀。前辅助支撑架200和后辅助支撑架300转动连接于操作平台100,汽车未吊装前,前辅助支撑架200和后辅助支撑架300嵌设在操作平台100内,与操作平台100的上表面平齐,便于汽车行驶到操作平台100上,汽车行驶至指定位置后,汽车吊装起来,热后将前辅助支撑架200和后辅助支撑架300转动,支撑在汽车的底部即可,操作灵活快捷。
优选的,前辅助支撑架200包括转动板301、折叠杆302以及加固杆303,转动板301转动连接于操作平台100,操作平台100设置有限位部,用于限制转动板301相对于操作平台100的转动角度,折叠杆302转动连接于转动板301,折叠杆302与转动板30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转动板301与操作平台100的转动轴线,加固杆30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折叠杆302,加固杆303的另一端卡接于转动板301,加固杆303位于折叠杆302与操作平台100之间。前辅助支撑架200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未使用时,转动板301贴合在操作平台100上,折叠杆302贴合在转动板301上,加固杆303也贴合在转动板301上,使用时,将转动板301相对于操作平台100转动,转动的角度大于90度,结构更加稳定,然后,将折叠杆302打开,支撑在车体底部,再将加固杆303支撑在转动板301和折叠杆302之间,折叠杆302的位置固定,在汽车的重力作用下不易变形,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支撑作用。
限位部可以是一根限位杆,使用前辅助支撑架200后,打开限位杆,支撑在转动板301和操作平台100之间,限制转动板301相对于操作平台100的转动,汽车的重量通过限位杆传递给操作平台100。
将汽车吊装在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上时,需要先将汽车停靠在操作平台100上,汽车停靠在操作平台100后,为了保证安全,汽车不相对于操作平台100滑动,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操作平台100为矩形板,操作平台100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震带105,减震带105的长度沿操作平台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汽车行驶到操作平台100后,汽车的车轮压在减震带105上,减震带105与车轮之间摩擦力大,汽车不易相对于操作平台100滑动,减震带105优选采用橡胶制成,变形好,能够增大车轮与减震带105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摩擦力。显然,减震带105可以设置为整体结构,直接在操作平台100上铺设一层减震带105,但是,为了节省材料,便于汽车的定位,将减震带105设置为两条,两条所述减震带105沿所述操作平台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汽车行驶至操作平台100后,汽车的两侧的车轮分别压在对应的减震带105上,既保证了汽车不易相对滑动,同时,节省了减震带105的材料,节省了成本。
由于减震带105的宽度变窄,安装后,减震带105在车轮的外力作用下易变形,进而导致减震带105的位置发生改变,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操作平台100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凹陷部106,每个所述凹陷部106的凹陷方向朝向所述操作平台100的下表面,每条所述减震带105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凹陷部106内,凹陷部106可以是直接在操作平台100上压制的凹痕,能够将减震带105进行定位即可。凹陷部106优选设置为限位槽,限位槽具有一定的深度,将减震带105直接安装于限位槽内,减震带105的定位效果更好,为了避免汽车轮胎内限位槽的槽口划伤,将限位槽的槽深设计为小于减震带105的厚度,限位槽的槽深方向垂直于操作平台100的表面,减震带105放置在限位槽后,凸出限位槽的槽口,汽车的车轮接触减震带105,不易直接接触限位槽的槽口,不易摩擦损坏汽车的车轮。限位槽优选为矩形槽,加工方便,减震带105为长方体形,放置在限位槽后,与限位槽的配合关系好,便于汽车停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操作平台、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前辅助支撑架以及后辅助支撑架,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主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第一吊装组件,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包括第二支架主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第二吊装组件,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和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相对设置且均安装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前辅助支撑架与所述后辅助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和所述第二支架主体之间,所述前辅助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后辅助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前辅助支撑架与所述操作平台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后辅助支撑架与所述操作平台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为矩形板,所述操作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震带,所述减震带的长度沿所述操作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带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减震带沿所述操作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前辅助支撑架和所述后辅助支撑架均位于两条所述减震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凹陷部,每个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方向朝向所述操作平台的下表面,每条所述减震带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凹陷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设置为矩形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操作平台的长度方向,所述限位槽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操作平台的宽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带的厚度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槽深,其中,所述减震带的厚度方向以及所述限位槽的槽深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架以及包括承重杆,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底梁、主梁以及两根支撑杆,所述底梁活动安装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底梁可沿其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操作平台往复滑动,所述主梁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底梁,所述主梁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承重杆,两根所述主梁通过所述承重杆固定连接,同一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主梁,其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底梁,同一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根所述支撑杆的安装于所述底梁的两个端部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吊装组件安装于所述承重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架还包括辅助固定杆,所述辅助固定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主梁,所述辅助固定杆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承重杆,所述第一吊装组件位于两根所述辅助固定杆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底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每根所述底梁的底部安装有滑轮组,每个所述滑轮组行走于相应的所述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辅助支撑架包括转动板、折叠杆以及加固杆,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有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板相对于所述操作平台的转动角度,所述折叠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板,所述折叠杆与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转动板与所述操作平台的转动轴线,所述加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折叠杆,所述加固杆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转动板,所述加固杆位于所述折叠杆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
CN201620829264.2U 2016-08-02 2016-08-02 定位装夹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89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9264.2U CN205989304U (zh) 2016-08-02 2016-08-02 定位装夹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9264.2U CN205989304U (zh) 2016-08-02 2016-08-02 定位装夹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9304U true CN205989304U (zh) 2017-03-01

Family

ID=58107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926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89304U (zh) 2016-08-02 2016-08-02 定位装夹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93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6987A (zh) * 2019-04-17 2019-06-25 北京铠钺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车维修辅助装置
CN110497364A (zh) * 2019-08-27 2019-11-26 贵州大学 一种适应于大型农业机械的自动控制化维修平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6987A (zh) * 2019-04-17 2019-06-25 北京铠钺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车维修辅助装置
CN109926987B (zh) * 2019-04-17 2024-02-13 北京铠钺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车维修辅助装置
CN110497364A (zh) * 2019-08-27 2019-11-26 贵州大学 一种适应于大型农业机械的自动控制化维修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7118B (zh) 车载多功能检修升降平台
CN104400750B (zh) 一种管路阀门拆装辅具及管路阀门拆装方法
CN106946161B (zh) 一种搬运汽车零部件的起重机
CN205989304U (zh) 定位装夹机构
CN203683016U (zh) 一种栓接板抗滑移试验省力吊装装置
CN203247031U (zh) 遮板运输吊装装置
CN201342973Y (zh) 自动安全撑杆装置
CN203440751U (zh) 一种自行式桥下施工平台
CN204897238U (zh) 一种起重机可移动驾驶室防坠落结构
CN204848138U (zh) 一种堆垛机紧凑式起升导向轮
CN205989305U (zh) 定位工装
CN207642281U (zh) 滚轮式砂箱柄翻转装置
CN109244946A (zh) 一种电力综合检修装置
CN204917773U (zh) 一种可调节式配重支撑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起重机
CN202626840U (zh) 铁路现浇梁边梁挡碴墙施工吊篮装置
CN209890170U (zh) 一种移动自升式吊码仰装装置
CN208906929U (zh) 双滑轨立柱检验反重力装载机械手
CN210132415U (zh) 一种脱硫塔的安装装置
CN207452715U (zh) 一种用于桥梁主拱的检查车
CN105776029A (zh) 起重机重锤式起升限位装置
CN205873829U (zh) 车载多功能检修升降平台
CN206751239U (zh) 一种安全便捷减震型起重机支脚
CN206634973U (zh) 航空发动机支撑装置
CN211470593U (zh) 一种铁路车辆配件更换起吊装置
CN219751605U (zh) 一种工程加固施工用吊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