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1003U - 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1003U
CN218641003U CN202223073110.XU CN202223073110U CN218641003U CN 218641003 U CN218641003 U CN 218641003U CN 202223073110 U CN202223073110 U CN 202223073110U CN 218641003 U CN218641003 U CN 218641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ttenuation
camber beam
front fork
electric vehicle
fram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31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Kaij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Kaij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Kaij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Kaij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31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1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1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1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包括弯梁、前叉、后叉和立柱,所述弯梁一端连接前叉,所述弯梁远离前叉一端连接后叉,所述弯梁上方靠近前叉一端连接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连接把手,所述弯梁中间下方连接电控箱架,所述弯梁靠近后叉一端上方连接第一后减震安装板,所述弯梁中间上方安装车座架,所述前叉上端两侧安装前减震上安装块,所述前叉下端连接防磨套,所述防磨套外侧连接前减震连接板,所述前叉下端内侧安装前减震下安装块,所述前减震下安装块置于防磨套上面,所述前减震上安装块连接前减震器,所述前减震器下端连接前减震连接板与前减震下安装块。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车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由于其环保、便捷的特点,越来越多地成为大众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特别是在主城区,由于交通易堵塞,电动车更是成为了第一代步工具,因而电动车的结构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
但目前的传统两轮电动车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加工,生产,组装繁杂,维修、维护成本高。因为结构复杂,外形不规整,因此需要更多的覆盖件遮蔽车体,造成资源浪费。结构件、覆盖件多造成自重大,移动困难,骑行惯性大,刹车距离长。车体大,停放占用面积大,单位面积停放的数量少,小空间无法进入,狭小路径无法通行。体积大,自重大造成转弯半径大,并且原地转弯不灵活,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则是因为沿用传统摩托车的构件,简单的把发动机更换为电动机。没有根据电动车做工与传动简单的特性,重新进行整车设计,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体现了结构简洁的风格,减少多余的覆盖件,节省了覆盖件数量,节约了资源,因为整车简洁,除去了多余的部件,减轻了重量,解决了传统车型过重,移动困难的问题,同时使驾乘、操控更轻松、灵活,同时由于降低了整车的重量,使车辆在同等电量的情况下比传统车型的行驶距离更远,降低了充电所需要的成本,独特的结构设计,使车体宽度更小,解决了车体大,停放占用空间大,单位面积停放数量少的问题,新的设计使本品仅相当于一辆自行车的停放空间,极大的节省了有限的地面停车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包括弯梁,所述弯梁一端连接前叉,所述弯梁远离前叉一端连接后叉,所述弯梁上方靠近前叉一端连接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连接把手,所述弯梁中间下方连接电控箱架,所述弯梁靠近后叉一端上方连接第一后减震安装板,所述弯梁中间上方安装车座架。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所述电控箱架下部连接电池盒,所述电控箱架一侧安装脚踏板,所述电控箱架上部中间安装连接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所述前叉上端两侧安装前减震上安装块,所述前叉下端连接防磨套,所述防磨套外侧连接前减震连接板,所述前叉下端内侧安装前减震下安装块,所述前减震下安装块置于防磨套上面,所述前减震上安装块连接前减震器,所述前减震器下端连接前减震连接板与前减震下安装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所述后叉上面安装弯梁连接块,所述后叉上面外侧安装第二后减震安装板,所述后叉底部安装后连接块,所述第二后减震安装板连接后减震器,所述后减震器前端连接第一后减震安装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所述弯梁、前叉、立柱、电控箱架、第一后减震安装板与车座架为一体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所述电控箱架、电池盒、脚踏板与连接块为一体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所述前叉、前减震上安装块与前减震下安装块为一体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所述后叉、弯梁连接块、第二后减震安装板与后连接块为一体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所述车座架上面连接车座,所述车座为弧形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新型通过弯梁、前叉和后叉直接连接的结构,大量减少了多余的覆盖件与非必要的结构件,节约了资源,因为整车简洁,除去了多余的部件,减轻了重量,解决了传统车型过重,移动困难的问题,同时使驾乘、操控更轻松、灵活,同时由于降低了整车的重量,使车辆在同等电量的情况下比传统车型的行驶距离更远,降低了充电所需要的成本。
2、通过在电控箱架上安装控制器,电池等部件,对电动车的电机,启动等进行控制,电控箱架中间的连接块使架体更牢固,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因为颠簸而导致电控箱架掉落。
3、通过前叉对电动车的前轮进行操控,比如车轮的转动等,同时前减震器对前轮行驶在颠簸路面时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避免因为颠簸而可能出现的机械故障。
4、本新型的后叉通过螺栓与弯梁直接连接,避免了过多的结构件使整车重量过重,同时也避免了结构件过多从而增加车辆出现机械故障的概率,且后减震器可以有效的降低颠簸路面对后轮的冲击,增加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
5、本新型的弯梁、前叉、立柱、电控箱架、第一后减震安装板与车座架为一体结构,减少了螺栓的连接形式,降低了车辆出现机械故障的几率,同时结构一体式的设计也增加了车辆整体的稳固性,使车辆使用寿命更长。
6、本新型的电控箱架、电池盒、脚踏板与连接块为一体结构,更好的避免了结构件过多而引起的重量增加,且因为一体式的结构使连接更牢固,不易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掉落等问题影响行车安全。
7、本新型的前叉、前减震上安装块与前减震下安装块为一体结构,使连接更牢固,同时一体式结构使安装在上面的前减震器也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同时一体式结构可以减少结构件之间的连接达到降低机械故障率的效果。
8、本新型的后叉、弯梁连接块、第二后减震安装板与后连接块为一体结构,一体式的结构使后叉的稳定性更高,减少结构件降低重量的同时也减少了车辆行驶中的机械故障率。
9、本新型的车座为弧形设计,比现有的平面式的电动车车座更贴合人体,使骑乘者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叉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弯梁;2、前叉;3、后叉;4、立柱;5、把手;6、电控箱架;7、电池盒;8、连接块;9、脚踏板;10、前减震上安装块;11、前减震连接板;12、前减震器;13、前减震下安装块;14、防磨套;15、弯梁连接块;16、第二后减震安装板;17、后减震器;18、第一后减震安装板;19、后连接块;20、车座架;21、车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的请参照图1,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包括弯梁1,所述弯梁1一端连接前叉2,所述弯梁1远离前叉2一端连接后叉3,所述弯梁1上方靠近前叉2一端连接立柱4,所述立柱4顶部连接把手5,所述弯梁1中间下方连接电控箱架6,所述弯梁1靠近后叉3一端上方连接第一后减震安装板18,所述弯梁1中间上方安装车座架20,通过弯梁、前叉和后叉直接连接的结构,大量减少了多余的覆盖件与非必要的结构件,节约了资源,因为整车简洁,除去了多余的部件,减轻了重量,解决了传统车型过重,移动困难的问题,同时使驾乘、操控更轻松、灵活,同时由于降低了整车的重量,使车辆在同等电量的情况下比传统车型的行驶距离更远,降低了充电所需要的成本。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电控箱架6下部连接电池盒7,所述电控箱架6一侧安装脚踏板9,所述电控箱架6上部中间安装连接块8,通过在电控箱架上安装控制器,电池等部件,对电动车的电机,启动等进行控制,电控箱架中间的连接块使架体更牢固,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因为颠簸而导致电控箱架掉落。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所述前叉2上端两侧安装前减震上安装块10,所述前叉2下端连接防磨套14,所述防磨套14外侧连接前减震连接板11,所述前叉2下端内侧安装前减震下安装块13,所述前减震下安装块13置于防磨套14上面,所述前减震上安装块10连接前减震器12,所述前减震器12下端连接前减震连接板11与前减震下安装块13,通过前叉对电动车的前轮进行操控,比如车轮的转动等,同时前减震器对前轮行驶在颠簸路面时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避免因为颠簸而可能出现的机械故障。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所述后叉3上面安装弯梁连接块15,所述后叉3上面外侧安装第二后减震安装板16,所述后叉3底部安装后连接块19,所述第二后减震安装板16连接后减震器17,所述后减震器17前端连接第一后减震安装板18,后叉通过螺栓与弯梁直接连接,避免了过多的结构件使整车重量过重,同时也避免了结构件过多从而增加车辆出现机械故障的概率,且后减震器可以有效的降低颠簸路面对后轮的冲击,增加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所述弯梁1、前叉2、立柱4、电控箱架6、第一后减震安装板18与车座架20为一体结构,减少了螺栓的连接形式,降低了车辆出现机械故障的几率,同时结构一体式的设计也增加了车辆整体的稳固性,使车辆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所述电控箱架6、电池盒7、脚踏板9与连接块8为一体结构,更好的避免了结构件过多而引起的重量增加,且因为一体式的结构使连接更牢固,不易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掉落等问题影响行车安全。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所述前叉2、前减震上安装块10与前减震下安装块13为一体结构,使连接更牢固,同时一体式结构使安装在上面的前减震器也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同时一体式结构可以减少结构件之间的连接达到降低机械故障率的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所述后叉3、弯梁连接块15、第二后减震安装板16与后连接块19为一体结构,一体式的结构使后叉的稳定性更高,减少结构件降低重量的同时也减少了车辆行驶中的机械故障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所述车座架20上面连接车座21,所述车座21为弧形设计,比现有的平面式的电动车车座更贴合人体,使骑乘者更舒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上”、“顶”、“底”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包括弯梁(1)、前叉(2)、后叉(3)和立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梁(1)一端连接前叉(2),所述弯梁(1)远离前叉(2)一端连接后叉(3),所述弯梁(1)上方靠近前叉(2)一端连接立柱(4),所述立柱(4)顶部连接把手(5),所述弯梁(1)中间下方连接电控箱架(6),所述弯梁(1)靠近后叉(3)一端上方连接第一后减震安装板(18),所述弯梁(1)中间上方安装车座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架(6)下部连接电池盒(7),所述电控箱架(6)一侧安装脚踏板(9),所述电控箱架(6)上部中间安装连接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2)上端两侧安装前减震上安装块(10),所述前叉(2)下端连接防磨套(14),所述防磨套(14)外侧连接前减震连接板(11),所述前叉(2)下端内侧安装前减震下安装块(13),所述前减震下安装块(13)置于防磨套(14)上面,所述前减震上安装块(10)连接前减震器(12),所述前减震器(12)下端连接前减震连接板(11)与前减震下安装块(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3)上面安装弯梁连接块(15),所述后叉(3)上面外侧安装第二后减震安装板(16),所述后叉(3)底部安装后连接块(19),所述第二后减震安装板(16)连接后减震器(17),所述后减震器(17)前端连接第一后减震安装板(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梁(1)、前叉(2)、立柱(4)、电控箱架(6)、第一后减震安装板(18)与车座架(20)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架(6)、电池盒(7)、脚踏板(9)与连接块(8)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2)、前减震上安装块(10)与前减震下安装块(13)为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3)、弯梁连接块(15)、第二后减震安装板(16)与后连接块(19)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架(20)上面连接车座(21),所述车座(21)为弧形设计。
CN202223073110.X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 Active CN218641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3110.XU CN218641003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3110.XU CN218641003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1003U true CN218641003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9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3110.XU Active CN218641003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1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03779U (zh) 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构
CN1318254C (zh) 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和备有该车架的两轮车或三轮车
CN218641003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
CN100418838C (zh) 踏板摩托车
CN201573740U (zh) 一种骑式两轮摩托车
CN111717013A (zh) 全地形车
CN103481967B (zh) 三轮车
CN202063228U (zh) 三轮摩托车前减震
CN111634334B (zh) 一种小微型电动车用后副车架及悬架装置
CN205469534U (zh) 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CN210971387U (zh) 电动车
CN202345845U (zh) 机动两轮车后踏板
CN219505988U (zh) 一种电动叉车行车制动转向结构
CN204641882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汽车
CN212766615U (zh) 方向柱总成
CN216443707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218617029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减震型车架
CN204688319U (zh) 电动车架
CN216185730U (zh) 轻量化高强度电动车车架
CN218703711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212473790U (zh) 一种可拆卸座椅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4112771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CN21626971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CN85102254A (zh) 电动摩托车
CN218777591U (zh) 一种机动三轮车用一体式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