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6975U - 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6975U
CN218626975U CN202223111681.8U CN202223111681U CN218626975U CN 218626975 U CN218626975 U CN 218626975U CN 202223111681 U CN202223111681 U CN 202223111681U CN 218626975 U CN218626975 U CN 218626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utensil
cooking appliance
cover
supporting frame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16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术平
袁勇
陈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16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6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6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6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其中,烹饪器具外壳包括:上盖组件及底壳,所述上盖组件包括:盖体及支撑架,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盖体顶面开设有装配口,所述支撑架架设在所述装配口处并与所述盖体相连,所述支撑架的顶面用于装配所述烹饪器具的承载面板,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具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可至少解决烹饪器具外壳内顶面支撑柱过长,导致支撑柱与烹饪器具内部电子元器件发生干涉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无需传导式加热而能够直接在锅底产生热量,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电磁炉无油烟、可移动、方便快捷,成为现代家庭厨房的必备品。使用时,电磁线盘中通入交变电流,通过整流元件(如硅整流器)把220V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通过LC谐振在电磁线盘中产生高频磁场,利用铁质锅具切割交变磁力线,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量。
相关技术中,电磁炉的外壳一般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的顶部用于装配瓷板,装配好瓷板后的上盖再与下盖进行组装。在瓷板与上盖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将瓷板与上盖进行粘合,然后再使用重物对瓷板进行紧压,以保证瓷板与上盖之间的密封性。正因如此,上盖的内顶面上需要设置向下延伸的支撑柱,当使用重物对瓷板进行紧压时,支撑柱可以支撑上盖与瓷板,避免上盖遭到损坏。
但是,要保证支撑柱的支撑作用,就必须保证支撑柱的高度高于上盖其余结构的高度。而支撑柱过高,当装配好瓷板的上盖与下盖组装时,支撑柱会限制电磁炉内部元器件的摆放,或者与电磁炉内部元器件产生干涉,甚至与下盖产生干涉导致上盖与下盖无法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可至少解决烹饪器具外壳内顶面支撑柱过长,导致支撑柱与烹饪器具内部电子元器件发生干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外壳,包括:上盖组件及底壳,所述上盖组件包括:盖体及支撑架,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盖体顶面开设有装配口,所述支撑架架设在所述装配口处并与所述盖体相连,所述支撑架的顶面用于装配所述烹饪器具的承载面板,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具有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通过将支撑架分离出来装配承载面板,支撑架底部设置的支撑柱的高度可以无需高于盖体其余结构的高度,支撑柱的高度可以设计得更短。可以防止上盖组件与底壳组装时,支撑柱限制烹饪器具内部元器件摆放或者与元器件发生干涉,甚至导致上盖组件与底壳无法组装的问题出现。并且,较短的支撑柱高度可以保证支撑柱的强度,防止在紧压承载面板的工序中,支撑柱折断的问题出现。另外,较短的支撑柱还可节省材料成本。此外,将支撑架分离出来装配承载面板的方式,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整块上盖装配承载面板的方式,无需整块上盖均采用高温材料,只需使得靠近承载面板的支撑架采用耐高温材料即可,可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的周侧设置有卡扣,所述装配口处对应所述卡扣设置有扣孔,所述卡扣与所述扣孔配合相连。如此,可实现支撑架与盖体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的周侧设置有安装柱,所述装配口处对应所述安装柱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孔通过紧固件相连。如此,可实现支撑架与盖体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对位标识,所述对位标识用于安装所述承载面板于所述支撑架时的对位,和,所述对位标识用于支撑架安装于所述盖体时的对位,起到防呆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顶面围绕所述装配口设置有一圈凸台。凸台可阻止盖体顶面的水渍从支撑架与盖体之间的装配缝隙进入烹饪器具内部,损坏烹饪器具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并且,凸台还能架高支撑架,使承载面板与盖体顶面保持一定高度,可减小盖体顶面塑胶烫伤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宗,烹饪器具外壳还包括:防滑圈,所述防滑圈用于装配所述承载面板,所述防滑圈与所述支撑架相连。如此,可防止承载面板与支撑架装配时打滑,以及承载面板装配完成后的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的底面沿径向由外而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水墙以及第二挡水墙,所述盖体的顶面设置有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远离所述装配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水墙架设在所述凸起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水墙伸入所述凹槽中。如此,可进一步加强支撑架与盖体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与所述支撑架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可进一步加强支撑架与盖体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挡水墙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可进一步加强支撑架与盖体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承载面板、加热装置以及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外壳,所述承载面板装配于所述烹饪器具外壳的支撑架上,所述加热装置装配于所述烹饪器具外壳的容置腔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将烹饪器具外壳中支撑架分离出来装配承载面板,支撑架底部设置的支撑柱的高度可以无需高于盖体其余结构的高度,支撑柱的高度可以设计得更短。可以防止上盖组件与底壳组装时,支撑柱限制烹饪器具内部元器件摆放或者与元器件发生干涉,甚至导致上盖组件与底壳无法组装的问题出现。并且,较短的支撑柱高度可以保证支撑柱的强度,防止在紧压承载面板的工序中,支撑柱折断的问题出现。另外,较短的支撑柱还可节省材料成本。此外,将支撑架分离出来装配承载面板的方式,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整块上盖装配承载面板的方式,无需整块上盖均采用高温材料,只需使得靠近承载面板的支撑架采用耐高温材料即可,可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电磁炉上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的支撑架的一视角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的支撑架的一视角图;
图6为相关技术中电磁炉上盖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的对比图;
图7为相关技术中电磁炉紧压承载面板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紧压承载面板的对比图;
图8为图7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的盖体的一视角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的盖体的一视角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盖体与支撑架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盖体与支撑架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
2-支撑柱;
100-烹饪器具;
200-烹饪器具外壳;
210-上盖组件;
211-盖体;
2111-装配口;
2112-扣孔;
2113-安装孔;
2114-凸台;
2115-凸起;
2116-凹槽;
212-支撑架;
2121-支撑柱;
2122-卡扣;
2123-安装柱;
2124-对位标识;
2125-第一挡水墙;
2126-第二挡水墙;
220-底壳;
230-防滑圈;
300-承载面板;
400-加热装置;
500-风扇;
600-显示板;
700-电源板;
800-重物;
900-贴面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磁炉、电陶炉等一系列需要装配承载面板的厨房用具。
下面以电磁炉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做进一步阐述。
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产生涡旋电流,涡旋电流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相关技术中,电磁炉的外壳一般包括:上盖和下盖,图1为相关技术中电磁炉上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上盖1的顶部用于装配瓷板,装配好瓷板后的上盖1再与下盖进行组装。在瓷板与上盖1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将瓷板与上盖1进行粘合,然后再使用重物对瓷板进行紧压,以保证瓷板与上盖1之间的密封性。正因如此,上盖1的内顶面上需要设置向下延伸的支撑柱2,当使用重物对瓷板进行紧压时,支撑柱2可以支撑上盖1与瓷板,避免上盖遭到损坏。
但是,要保证支撑柱2的支撑作用,就必须保证支撑柱2的高度高于上盖1的其余结构的高度,例如,支撑柱2的高度必须盖于上盖1外形的高度也必须高于上盖1的内顶面上具有的安装柱的高度。而支撑柱2过高时,当装配好瓷板的上盖1与下盖组装时,支撑柱2会限制电磁炉内部元器件的摆放,或者与电磁炉内部元器件产生干涉,甚至与下盖产生干涉导致上盖1与下盖无法组装。支撑柱2过高还会限制其强度,当紧压瓷板时,支撑柱2容易折断。另外,支撑柱2过高还会增加材料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其中,烹饪器具外壳中上盖组件包括盖体及支撑架,将支撑架分离出来用于装配承载面板,如此,支撑架底部设置的支撑柱的高度可以无需高于盖体其余结构的高度,支撑柱的高度可以设计得更短。
一方面,可以防止上盖组件与底壳组装时,支撑柱限制烹饪器具内部元器件摆放或者与元器件发生干涉的问题出现,完成上盖组件与底壳的顺利安装。另一方面,较短的支撑柱高度可以保证支撑柱的强度,防止紧压承载面板工序中,支撑柱折断。并且,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整块上盖装配承载面板的方式,无需整块上盖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只需靠近承载面板的支撑架采用耐高温材料即可,可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还可减少紧压承载面板时的码垛场地,等等。
下面参考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进行详细描述。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包括:承载面板300以及烹饪器具外壳200,承载面板300装配于烹饪器具外壳200上,烹饪器具外壳200具有容置腔,在容置腔中可装配烹饪器具100所必须的部件以及电子元器件。
实际运用中,烹饪器具外壳200一般采用塑胶材料制成,承载面板300可以使陶瓷面板或者微晶玻璃面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烹饪器具外壳200以及承载面板300的材料不做限制。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还包括:加热装置400,当烹饪器具100为电磁炉时,加热装置400可以为线圈盘,当烹饪器具100为电陶炉时,加热装置400可以为远红外盘,在此不进行一一穷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中,以加热装置400为线圈盘为例进行说明。
加热装置400装配于烹饪器具外壳200所具有的容置腔中,加热装置400可对承载面板300上放置的锅具进行加热。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还可以包括:风扇500、显示板600以及电源板700等。风扇500、显示板600以及电源板700等均设置在烹饪器具100的容置腔中。风扇500用于对烹饪器具100内部进行散热,防止机体内部高温烧毁烹饪器具100。显示板600可显示烹饪器具100工作时的温度、时间、功率等功能参数,显示板600上还可设置触控按键、按钮等供使用者对烹饪器具100进行调节。电源板700用于对风扇500、加热装置400以及显示板600等提供电能和进行控制,电源板700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进行连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200的支撑架212的一视角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200的支撑架212的一视角图,参考图3并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200包括:上盖组件210及底壳220,上盖组件210包括:盖体211及支撑架212,盖体211与底壳220围合形成用于装配烹饪器具100所需部件及电子元器件的容置腔,盖体211顶面开设有装配口2111,支撑架212架设在装配口2111处并与盖体211相连。
支撑架212的顶面用于装配承载面板300,可参考图4,图4中支撑架212所示面可用于装配承载面板300,承载面板300与支撑架212一般采用粘接的方式。支撑架212的底部具有支撑柱2121,可参考图5,图5中支撑架212所示面上设置有一圈支撑柱2121。
图6为相关技术中电磁炉上盖1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210的对比图,参考图6所示,容易理解的是,通过将支撑架212分离出来装配承载面板300,支撑架212底部设置的支撑柱2121的高度可以无需高于盖体211其余结构的高度,支撑柱2121的高度可以设计得更短,例如图6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210中,支撑柱2121的高度可以比相关技术中上盖1上的支撑柱2121短上许多。
如此,可以防止上盖组件210与底壳220组装时,支撑柱2121限制烹饪器具100内部元器件摆放或者与元器件发生干涉,甚至导致上盖组件210与底壳220无法组装的问题出现。并且,较短的支撑柱2121高度可以保证支撑柱2121的强度,防止在紧压承载面板300的工序中,支撑柱2121折断的问题出现。另外,较短的支撑柱2121还可节省材料成本。此外,将支撑架212分离出来装配承载面板300的方式,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整块上盖装配承载面板300的方式,无需整块上盖均采用高温材料,只需使得靠近承载面板300的支撑架212采用耐高温材料即可,可降低生产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不止如此,图7为相关技术中电磁炉紧压承载面板300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紧压承载面板300的对比图,图8为图7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和图8所示,容易理解的是,在使用重物800紧压承载面板300,保证密封性的工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占场地较小,可方便工序的进行。并且,当承载面板300装配完成后,还可节省码垛场地。另外,上盖组件210中盖体211与支撑架212分离,盖体211可单独存放,保证贴面标签900处(见图3)的干净,防止积灰。
需要提到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采用小面积承载面板300,相比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100顶面为一整块大面积承载面板300的方式,可降低成本。其中,小面积承载面板300(以圆形承载面板300为例)的直径要求需要大于180mm,例如180mm、200mm、240mm、260mm等。
本实用新型不止于此,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200的盖体211的一视角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外壳200的盖体211的一视角图,参考图5、图9和图10所示,关于支撑架212与盖体211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支撑架212的周侧设置卡扣2122,在装配口2111处的盖体211上对应卡扣2122设置扣孔2112,卡扣2122与扣孔2112配合实现支撑架212与盖体211之间的连接。当然,也可在支撑架212上设置扣孔2112,在盖体211上设置卡扣2122。
继续参考图5、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212的周侧设置有安装柱2123,装配口2111处的盖体211上对应安装柱2123设置有安装孔2113,安装柱2123与安装孔2113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实现支撑架212与盖体211之间的连接。当然,也可在支撑架212上设置安装孔2113,在盖体211上设置安装柱2123。
当然,也可采用卡扣2122与扣孔2112配合、安装柱2123与安装孔2113配合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支撑柱2121与盖体211的连接稳固性。
继续参考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支撑架212的上表面设置对位标识2124,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在支撑架212的上表面具有有相对设置一对三角形对位标识2124,该对位标识2124可用于安装承载面板300于支撑架212时的对位以及支撑架212安装于盖体211时的对位,起到防呆作用。
继续参考图3所示,为了保证承载面板300的装配稳固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防滑圈230,防滑圈230装配好承载面板300后再与支撑架212粘接相连。可防止承载面板300与支撑架212装配时打滑,以及承载面板300装配完成后的滑动。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的盖体211与支撑架212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的盖体211与支撑架212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盖体211顶面围绕装配口2111设置有一圈凸台2114,凸台2114可阻止盖体211顶面的水渍从支撑架212与盖体211之间的装配缝隙进入烹饪器具100内部,损坏烹饪器具100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并且,凸台2114还能架高支撑架212,使承载面板300与盖体211顶面保持一定高度,可减小盖体211顶面塑胶烫伤的风险。
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所示,为了加强烹饪器具100的防水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支撑架212的底面沿径向由外而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水墙2125和第二挡水墙2126,在盖体211顶面设置有凸起2115和凹槽2116,凸起2115位于凹槽2116远离装配口2111的一侧,第一挡水墙2125架设在凸起2115远离凹槽2116的一侧,第二挡水墙2126伸入凹槽2116中,形成“弓”字形挡水结构,如此,可进一步加强支撑架212与盖体211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另外,参考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凸起2115与支撑架212的底面之间、凹槽2116与第二挡水墙2126之间设置密封件(图12中黑色填充物),密封件与支撑架212和盖体211之间的装配缝隙过盈配合,防止水渍从支撑架212与盖体211之间的装配缝隙进入烹饪器具100内部,进一步加强烹饪器具100的防水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组件(210)及底壳(220);
所述上盖组件(210)包括:盖体(211)及支撑架(212);
所述盖体(211)与所述底壳(220)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盖体(211)顶面开设有装配口(2111),所述支撑架(212)架设在所述装配口(2111)处并与所述盖体(211)相连;
所述支撑架(212)的顶面用于装配所述烹饪器具的承载面板(300),所述支撑架(212)的底部具有支撑柱(2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2)的周侧设置有卡扣(2122),所述装配口(2111)处对应所述卡扣(2122)设置有扣孔(2112),所述卡扣(2122)与所述扣孔(2112)配合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2)的周侧设置有安装柱(2123),所述装配口(2111)处对应所述安装柱(2123)设置有安装孔(2113),所述安装柱(2123)与所述安装孔(2113)通过紧固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2)的上表面设置有对位标识(2124),所述对位标识(2124)用于安装所述承载面板(300)于所述支撑架(212)时的对位,和,所述对位标识(2124)用于支撑架(212)安装于所述盖体(211)时的对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11)顶面围绕所述装配口(2111)设置有一圈凸台(2114)。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圈(230);
所述防滑圈(230)用于装配所述承载面板(300),所述防滑圈(230)与所述支撑架(21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2)的底面沿径向由外而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水墙(2125)以及第二挡水墙(2126),所述盖体(211)的顶面设置有凸起(2115)和凹槽(2116),所述凸起(2115)位于所述凹槽(2116)远离所述装配口(2111)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水墙(2125)架设在所述凸起(2115)远离所述凹槽(2116)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水墙(2126)伸入所述凹槽(2116)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15)与所述支撑架(212)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16)与所述第二挡水墙(2126)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面板(300)、加热装置(400)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外壳(200);
所述承载面板(300)装配于所述烹饪器具外壳的支撑架(212)上,所述加热装置(400)装配于所述烹饪器具外壳的容置腔中。
CN202223111681.8U 2022-11-22 2022-11-22 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8626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1681.8U CN218626975U (zh) 2022-11-22 2022-11-22 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1681.8U CN218626975U (zh) 2022-11-22 2022-11-22 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6975U true CN218626975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0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1681.8U Active CN218626975U (zh) 2022-11-22 2022-11-22 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6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94141C (en) Cooking appliance with electric heating
EP3903652B1 (en) Cooking utensil
CN104257268B (zh) 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JP685101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8626975U (zh) 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
CN207132397U (zh) 电磁炉
CN207136740U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WO2022057570A1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CN210300603U (zh) 烹调器
CN209032009U (zh) 煎烤机及烹饪组件
CN212912760U (zh)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915023U (zh) 烹饪器具
CN211432333U (zh) 烹饪锅具以及烹调器
CN211632780U (zh) 一种烹调器
WO2015104144A1 (en) Induction cooker
CN210128378U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上盖组件及电磁加热装置
CN219264380U (zh) 烹饪器具
CN210267378U (zh) 定位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2489530U (zh) 一种可拆式电煮锅
CN217610506U (zh) 一种蒸笼及蒸笼组件
CN216822997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846212U (zh) 烹饪器具
CN217464555U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套组
CN21538355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4180048U (zh) 烹饪锅、烹饪锅具以及分体式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