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4401U - 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4401U
CN218624401U CN202221835536.1U CN202221835536U CN218624401U CN 218624401 U CN218624401 U CN 218624401U CN 202221835536 U CN202221835536 U CN 202221835536U CN 218624401 U CN218624401 U CN 218624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sound wave
intercooling
wave generator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55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农明生
王宏进
李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55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4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4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4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和车辆,属于汽车制造领域技术领域。该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包括,本体,其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旁支管,所述旁支管的一端和所述输入端连接;释放管,所述释放管的一端和所述输出端连接;电子阀,其安装于所述旁支管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电子阀和中冷出气管的连接口连接,用于所述中冷出气管内的部分气流经所述旁支管进入所述本体,用于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本实用新型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通过电子阀和中冷出气管的连接口连接,中冷出气管内的部分气流经旁支管进入本体,用于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进而提升整车声音品质的优点。

Description

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中冷系统以空气作热交换介质,将经过涡轮增压器增压以后的高温进气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以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同时具备一定的消音降噪功能,现有中冷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中冷系统只通过增加谐振腔被动消除由于增压产生的气流声,不能主动增加有正向作用的声音成分,未能改善提升整车声音品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该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本体开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旁支管的一端和输入端连接,释放管的一端和输出端连接,电子阀安装于旁支管的另一端,通过电子阀和中冷出气管的连接口连接,中冷出气管内的部分气流经旁支管进入本体,用于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进而提升整车声音品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所述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包括:本体,其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旁支管,所述旁支管的一端和所述输入端连接;释放管,所述释放管的一端和所述输出端连接;电子阀,其安装于所述旁支管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电子阀和中冷出气管的连接口连接,用于所述中冷出气管内的部分气流经所述旁支管进入所述本体,用于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本体包括:上部结构,其具有一体成型、且并排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下部结构,其位于所述上部结构的下部、并连接,所述下部结构具有一体成型、且并排设置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震动组件,安装于所述上部结构和所述下部结构的连接处;其中,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均注有空气,所述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侧面,用于所述气流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空气产生对抗,以激励所述震动组件震动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相邻的侧面下部具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槽道;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相邻的侧面上部具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槽道;其中,所述第一槽道和所述第二槽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部结构的下端内侧具有向上的第一安装槽;所述下部结构的上端外侧具有延所述下部结构的上端周向设置的环形边,且所述环形边的外侧具有一体成型的连接环,所述下部结构的上端和所述环形边、所述连接环围成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设置;其中,所述连接环的上端和所述上部结构的下端外侧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部结构的外壁下部周向具有多个第一安装耳;所述下部结构的外壁上部周向具有多个第二安装耳,且所述第二安装耳和所述第一安装耳相对设置、并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震动组件包括:中心板,其位于所述间隙、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之间、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之间;环形弹性件,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内侧边、连接边和外侧边,所述内侧边和所述中心板的边沿连接,所述外侧边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用于固定所述环形弹性件;上弹性条,固定于所述中心板的上面中部,并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插于所述第一槽道;下弹性条,固定于所述中心板的下面中部,并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二弹性片插于所述第二槽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边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且所述第一弧面的高度小于所述内侧边的高度,所述第一弧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弧面的高度,所述第二弧面的高度小于所述外侧边的高度,以使得所述中心板震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侧面通过第一连接拉筋连接,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的侧面通过第二连接拉筋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输出端开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部,且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同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适于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
本技术方案的车辆包括如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因而其具有如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的全部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的声浪发声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声浪发声器的示意性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中冷组件;101、中冷出气管;102、连接口;103、中冷器本体;104、中冷旁通管;105、中冷进气管;
200、声浪发声器;201、本体;202、输入端;203、输出端;204、旁支管;205、释放管;206、电子阀;207、上部结构;208、第一腔室;209、第二腔室;210、下部结构;211、第三腔室;212、第四腔室;213、震动组件;214、第一连接结构;215、第一槽道;216、第二连接结构;217、间隙;218、第一安装槽;219、环形边;220、连接环;221、第二安装槽;222、第一安装耳;223、第二安装耳;224、中心板;225、环形弹性件;226、第二槽道;227、内侧边;228、连接边;229、外侧边;230、上弹性条;231、第一弹性片;232、下弹性条;233、第二弹性片;234、第一连接拉筋;235、第二连接拉筋;
2281、第一弧面;2282、第二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的示意性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的声浪发声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声浪发声器的示意性剖面图。如图1至图3所示。
本实施例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一般性地可包括:声浪发声器200和中冷组件100,该声浪发声器200可包括:本体201、旁支管204、释放管205和电子阀206。其中,本体201具有输入端202和输出端203,旁支管204的一端和输入端202连接,释放管205的一端和输出端203连接,电子阀206安装于旁支管204的另一端。其中,电子阀206和中冷出气管101的连接口102连接,用于中冷出气管101内的部分气流经旁支管204进入本体201,用于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
本申请的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通过电子阀206和中冷出气管101的连接口102连接,使中冷出气管101内的部分气流经旁支管204进入本体201,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进而提升整车声音品质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旁支管204的一端和输入端202一般为螺纹连接,密封性较好,且该旁支管204的长度以实际需求而定,旁支管204的另一端和电子阀206的出口螺纹连接,密封性较好。释放管205的一端和输出端203一般为螺纹连接,密封性较好,该释放管205的长度以实际需求而定。电子阀206为现有的电子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中冷组件100一般可包括中冷器本体103、中冷出气管101、连接口102、中冷旁通管104和中冷进气管105。其中,中冷进气管105和中冷器本体103的进气端连接,中冷出气管101和中冷进气管105的出气端连接,中冷旁通管104和中冷出气管101连接。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体201一般性地可包括上部结构207、下部结构210和震动组件213。其中,上部结构207,其具有一体成型、且并排设置的第一腔室208和第二腔室209。下部结构210,其位于上部结构207的下部、并连接,下部结构210具有一体成型、且并排设置的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震动组件213安装于上部结构207和下部结构210的连接处。其中,第一腔室208、第二腔室209、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均注有空气,输入端202位于第一腔室208的侧面,用于气流进入第一腔室208和空气产生对抗,以激励震动组件213震动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
气流通过输入端202进入第一腔室208,该气流和第一腔室208、第二腔室209、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内的空气产生对抗,进而激励震动组件213震动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提升整车声音品质的优点。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腔室208和第二腔室209相邻的侧面下部具有第一连接结构214,第一连接结构214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槽道215。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相邻的侧面上部具有第二连接结构216,第二连接结构216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槽道226。其中,第一槽道215和第二槽道226同轴设置,第一连接结构214和第二连接结构216之间具有间隙217。
通过第一连接结构214将第一腔室208和第二腔室209连接但不连通,第二连接结构216将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连接但不连通,形成四个独立的腔室,增加和气流对抗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腔室208位于第三腔室211的上方,第二腔室209位于第四腔室212的上方,结构节凑,同时具有较好的对抗气流效果。第一槽道215和第二槽道226的结构尺寸相同,相对设置,且同轴,用于安装震动组件213的第一弹性片231和第二弹性片233,使得第一腔室208、第二腔室209、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密封。
此外,第一腔室208和第二腔室209的结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腔室208和第二腔室209的结构尺寸相同时,具有结构整齐、美观的效果。当第一腔室208和第二腔室209的结构尺寸不相同时,前提是需满足空气容留量,具有节省空间。
此外,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的结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的结构尺寸相同时,具有结构整齐、美观的效果。当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的结构尺寸不相同时,前提是需满足空气容留量,具有节省空间。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部结构207的下端内侧具有向上的第一安装槽218。下部结构210的上端外侧具有延下部结构210的上端周向设置的环形边219,且环形边219的外侧具有一体成型的连接环220,下部结构210的上端和环形边219、连接环220围成第二安装槽221,且第二安装槽221和第一安装槽218相对设置。其中,连接环220的上端和上部结构207的下端外侧相抵。
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槽221和第一安装槽218将震动组件213的外侧边229卡合,将环形弹性件225固定,同时具有密封效果。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部结构207的外壁下部周向具有多个第一安装耳222。下部结构210的外壁上部周向具有多个第二安装耳223,且第二安装耳223和第一安装耳222相对设置、并可拆卸地连接。安装便捷,且便于拆装维修。
其中,第一安装耳222和第二安装耳223均具有螺孔,用于螺栓插入、并螺纹连接,使得上部结构207和下部结构210可拆卸地连接。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震动组件213一般性地可包括:中心板224、环形弹性件225、上弹性条230和下弹性条232,该环形弹性件225可包括内侧边227、连接边228和外侧边229。中心板224位于间隙217、第一腔室208和第三腔室211之间、第二腔室209和第四腔室212之间,用于将第一腔室208和第三腔室211之间、第二腔室209和第四腔室212封堵。内侧边227和中心板224的边沿连接,外侧边229位于第二安装槽221和第一安装槽218的内部,用于固定环形弹性件225。上弹性条230固定于中心板224的上面中部,并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弹性片231,第一弹性片231插于第一槽道215,这样可将第一腔室208、第二腔室209密封避免泄漏空气。下弹性条232固定于中心板224的下面中部,并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弹性片233,第二弹性片233插于第二槽道226,这样可将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密封避免泄漏空气。
通过中心板224和环形弹性件225将第一腔室208、第二腔室209、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隔开,并密封。在气流进入第一腔室208后,中心板224被激励的向下,此时的第三腔室211、第四腔室212和第二腔室209内的空气压力驱动中心板224向上,这样中心板224就被激励震动。
通过设置内侧边227、连接边228和外侧边229使得中心板224被气流和空气激励震动,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
通过借助涡轮增压器与中冷组件100之间较强的压力脉动,激励中心板224振动,增强进气正向噪声,与中冷组件100原有的消音谐振腔一起作用,去掉不需要的进气噪声成分的基础上,有效避免涡轮增压器压气噪声,发动机噪声隔绝干扰,适当增加对声品质有正向作用的声音成分,改善车内声品质,进而增强车内“动力感”声学感受。
在本实施例中,内侧边227开有开口,中心板224的边沿插于该开口中,并融为一体,密封效果好,避免空气泄漏。上弹性条230融于中心板224的上面中部,连接紧固,上弹性条230融于中心板224的下面中部,连接紧固。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板224为圆形或者矩形,具体形状以实际使用需求为准,环形弹性件225一般为橡胶材质。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边228包括第一弧面2281和第二弧面2282,且第一弧面2281的高度小于内侧边227的高度,第一弧面2281的高度大于第二弧面2282的高度,第二弧面2282的高度小于外侧边229的高度,以使得中心板224震动。
通过将第一弧面2281和第二弧面2282设置成高度不一致,具有较好的作用力,促使中心板224更好的震动,进一步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腔室208和第二腔室209的侧面通过第一连接拉筋234连接,以增加牢固性。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的侧面通过第二连接拉筋235连接,以增加牢固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输出端203开设于第二腔室209的侧部,且输入端202和输出端203同轴设置。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适于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
本技术方案的车辆包括如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因而其具有如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的全部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201),其具有输入端(202)和输出端(203);
旁支管(204),所述旁支管(204)的一端和所述输入端(202)连接;
释放管(205),所述释放管(205)的一端和所述输出端(203)连接;
电子阀(206),其安装于所述旁支管(204)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电子阀(206)和中冷出气管(101)的连接口(102)连接,用于所述中冷出气管(101)内的部分气流经所述旁支管(204)进入所述本体(201),用于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201)包括:
上部结构(207),其具有一体成型、且并排设置的第一腔室(208)和第二腔室(209);
下部结构(210),其位于所述上部结构(207)的下部、并连接,所述下部结构(210)具有一体成型、且并排设置的第三腔室(211)和第四腔室(212);
震动组件(213),安装于所述上部结构(207)和所述下部结构(210)的连接处;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208)、所述第二腔室(209)、所述第三腔室(211)和所述第四腔室(212)均注有空气,所述输入端(202)位于所述第一腔室(208)的侧面,用于所述气流进入所述第一腔室(208)和所述空气产生对抗,以激励所述震动组件(213)震动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208)和所述第二腔室(209)相邻的侧面下部具有第一连接结构(214),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14)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槽道(215);
所述第三腔室(211)和所述第四腔室(212)相邻的侧面上部具有第二连接结构(216),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6)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槽道(226);
其中,所述第一槽道(215)和所述第二槽道(226)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14)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6)之间具有间隙(2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结构(207)的下端内侧具有向上的第一安装槽(218);
所述下部结构(210)的上端外侧具有延所述下部结构(210)的上端周向设置的环形边(219),且所述环形边(219)的外侧具有一体成型的连接环(220),所述下部结构(210)的上端和所述环形边(219)、所述连接环(220)围成第二安装槽(221),且所述第二安装槽(221)和所述第一安装槽(218)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连接环(220)的上端和所述上部结构(207)的下端外侧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结构(207)的外壁下部周向具有多个第一安装耳(222);
所述下部结构(210)的外壁上部周向具有多个第二安装耳(223),且所述第二安装耳(223)和所述第一安装耳(222)相对设置、并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震动组件(213)包括:
中心板(224),其位于所述间隙(217)、所述第一腔室(208)和所述第三腔室(211)之间、所述第二腔室(209)和所述第四腔室(212)之间;
环形弹性件(225),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内侧边(227)、连接边(228)和外侧边(229),所述内侧边(227)和所述中心板(224)的边沿连接,所述外侧边(229)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21)和所述第一安装槽(218)的内部,用于固定所述环形弹性件(225);
上弹性条(230),固定于所述中心板(224)的上面中部,并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弹性片(231),所述第一弹性片(231)插于所述第一槽道(215);
下弹性条(232),固定于所述中心板(224)的下面中部,并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弹性片(233),所述第二弹性片(233)插于所述第二槽道(2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边(228)包括第一弧面(2281)和第二弧面(2282),且所述第一弧面(2281)的高度小于所述内侧边(227)的高度,所述第一弧面(2281) 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弧面(2282)的高度,所述第二弧面(2282)的高度小于所述外侧边(229)的高度,以使得所述中心板(224)震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208)和所述第二腔室(209)的侧面通过第一连接拉筋(234)连接,所述第三腔室(211)和所述第四腔室(212)的侧面通过第二连接拉筋(23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端(203)开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09)的侧部,且所述输入端(202)和所述输出端(203)同轴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适于增强进气正向声音成分。
CN202221835536.1U 2022-07-15 2022-07-15 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8624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5536.1U CN218624401U (zh) 2022-07-15 2022-07-15 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5536.1U CN218624401U (zh) 2022-07-15 2022-07-15 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4401U true CN21862440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5536.1U Active CN218624401U (zh) 2022-07-15 2022-07-15 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4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54569B2 (ja) 電気空気式音響ホーン
CN218624401U (zh) 带声浪发声器的中冷系统及车辆
JP2005513942A5 (zh)
CN208587453U (zh) 一种汽车空滤器支架隔振垫及汽车空滤器安装结构
CN213331330U (zh) 一种车用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US6474284B1 (en) Air-routing system, especially a suction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0420831C (zh) 具有二次补气结构的发动机及二次补气空滤器
CN208966454U (zh) 一种进气管总成
US5052348A (en) Cooling system for an engine
CN208237948U (zh) 吸油烟机
CN209212373U (zh) 一种中冷管路消音器以及中冷管路总成
CN203009121U (zh) 一种乘用车发动机顶置空气滤清器
CN218760184U (zh) 一种车辆用进气道
CN201106500Y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
CN112377667A (zh) 一种消除气流脉动及车内噪声的碳罐电磁阀及管路系统
CN219549092U (zh) 一种微型改进型负压吸引泵
CN217176769U (zh) 空气滤清器
CN213775848U (zh) 新型减噪环
CN209088702U (zh) 一种电机非轴伸端消音风罩
CN214304084U (zh) 一种静音变频发电机外置式化油器结构
CN220053504U (zh) 一种流道板去涡流结构
CN220581133U (zh) 一种静音发电机组
CN215832232U (zh) 一种房车空调的冷凝器罩
CN212867701U (zh) 一种中冷器与上护板的连接结构
JPH10311259A (ja) 車両の吸気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