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9772U - 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9772U
CN218619772U CN202222445434.5U CN202222445434U CN218619772U CN 218619772 U CN218619772 U CN 218619772U CN 202222445434 U CN202222445434 U CN 202222445434U CN 218619772 U CN218619772 U CN 218619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hauler
piston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454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永军
王海霞
叶枝春
雷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nl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nl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nl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nl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454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9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9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9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曳引机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包括曳引机本体,所述曳引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滑杆,四个所述滑杆上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塞。该实用新型,弹簧一的弹力则会对安装板的运动趋势进行缓冲,进而起到降低曳引机本体发生摇晃的情况,而且活塞在气筒内部滑动时,活塞会压缩气筒内部的空气,气筒内部的空气会从出气孔挤出,出气孔的直径有限,所以部分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会在气筒内部被压缩,气体被压缩需要活塞做功,进而降低活塞下降的动能,实现对安装板的缓冲,进一步的降低曳引机本体摇晃的幅度,进而提高装置对曳引机本体支撑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曳引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曳引机又称电梯主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其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机底座与安装平面等结合处在拧紧螺栓前必须用塞尺检查是否存在间隙,如有间隙用垫片垫实,任何形式的间隙都将影响曳引机或电梯的运行功能。
现有的电梯曳引机所用减震机构的结构单一,对电梯曳引机的弹性支撑效果不够稳定,容易对电梯曳引机造成晃动的问题发生,从而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所以设计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用以克服这类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以解决现有电梯曳引机所用减震机构结构单一,对电梯曳引机的弹性支撑效果不够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包括曳引机本体,所述曳引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滑杆,四个所述滑杆上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塞,所述曳引机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气筒,四个所述气筒的内壁分别与四个活塞的外侧滑动连接,四个所述滑杆上均套设有弹簧一,四个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活塞以及支撑板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气筒的外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孔,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上穿插有四个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条,两个所述橡胶条的顶部均与支撑板相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筒的外侧固定有均匀分布的气管,所述气管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气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与气管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四个所述滑杆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圆孔,四个所述滑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四个所述圆块的底部分别与四个圆孔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气槽,所述气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端与气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贯穿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分别套设于四个圆块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气槽的内壁通过四个导管分别与四个圆孔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分别套设于四个气筒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端插接于安装板上并与其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板上嵌设有四个与其固定连接的密封环,四个所述密封环的内圈分别与四个滑杆滑动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结构紧凑,弹簧一的弹力则会对安装板的运动趋势进行缓冲,进而起到降低曳引机本体发生摇晃的情况,而且活塞在气筒内部滑动时,活塞会压缩气筒内部的空气,气筒内部的空气会从出气孔挤出,出气孔的直径有限,所以气体排出的效率有限,所以部分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会在气筒内部被压缩,气体被压缩需要活塞做功,进而降低活塞下降的动能,实现对安装板的缓冲,进一步的降低曳引机本体摇晃的幅度,进而提高装置对曳引机本体支撑的稳定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限位杆会对支撑板提供限位,橡胶条可以对支撑板提供缓冲,从而进一步的对曳引机本体进行缓冲,有效的提高装置对曳引机本体支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主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曳引机本体;2、安装板;3、滑杆;4、活塞;5、支撑板;6、气筒;7、弹簧一;8、出气孔;9、固定板;10、限位杆;11、橡胶条;12、气管;13、通孔;14、滑块;15、弹簧二;16、圆孔;17、圆块;18、气槽;19、升降杆;20、稳定板;21、横板;22、限位柱;23、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包括曳引机本体1,曳引机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滑杆3,四个滑杆3上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塞4,曳引机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气筒6,四个气筒6的内壁分别与四个活塞4的外侧滑动连接,四个滑杆3上均套设有弹簧一7,四个弹簧一7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活塞4以及支撑板5固定连接,四个气筒6的外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孔8,支撑板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9,支撑板5上穿插有四个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底端均与固定板9固定连接,固定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条11,两个橡胶条11的顶部均与支撑板5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固定板9与承重板固定,安装板2可以对曳引机本体1进行安装,曳引机本体1在使用时出现震动后会带动安装板2晃动,安装板2底部的滑杆3与支撑板5的配合作用可以起到对安装板2限位的作用,安装板2只能竖向进行移动,安装板2移动的过程中会通过活塞4挤压弹簧一7,弹簧一7的弹力则会对安装板2的运动趋势进行缓冲,进而起到降低曳引机本体1发生摇晃的情况,而且活塞4在移动的过程中与气筒6的相互配合也可以起到对安装板2限位的目的,避免安装板2发生横向的晃动,降低曳引机本体1摇晃的情况出现,而且活塞4在气筒6内部滑动时,活塞4会压缩气筒6内部的空气,气筒6内部的空气会从出气孔8挤出,出气孔8的直径有限,所以气体排出的效率有限,所以部分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会在气筒6内部被压缩,气体被压缩需要活塞4做功,进而降低活塞4下降的动能,实现对安装板2的缓冲,进一步的降低曳引机本体1摇晃的幅度,进而提高装置对曳引机本体1支撑的稳定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限位杆10会对支撑板5提供限位,橡胶条11可以对支撑板5提供缓冲,从而进一步的对曳引机本体1进行缓冲,有效的提高装置对曳引机本体1支撑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4,其中:气筒6的外侧固定有均匀分布的气管12,气管12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13,气管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4,滑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5,弹簧二15的另一端与气管1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活塞4发生移动将气体通过出气孔8排出后,气体会通过通孔13被注入到气管12内部,气体随着气体在气管12内部聚集,气体的压力会推动滑块14在气管12内部滑动,滑动的过程中会压缩弹簧二15,这一过程中需要消耗活塞4的动能,进而对活塞4起到缓冲的作用,实现对曳引机本体1的缓冲,有效的提升曳引机本体1运行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4,其中:四个滑杆3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5的下方,固定板9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圆孔16,四个滑杆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17,四个圆块17的底部分别与四个圆孔16的内壁相接触,固定板9的内部开设有气槽18,气槽1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杆19,升降杆19的底端与气槽18的内壁滑动连接,升降杆19的顶端贯穿固定板9并固定连接有稳定板20,稳定板20分别套设于四个圆块17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气槽18的内壁通过四个导管分别与四个圆孔16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曳引机本体1运行过程中安装板2下降时,滑杆3会带动圆块17插入到对应的圆孔16内部,圆孔16内部的气体接着会通过导管被注入到气槽18内部,气体随着气体的注入,气体会推动升降杆19沿着气槽18的内壁上移,升降杆19上移后会带动稳定板20与支撑板5相接触,进而对支撑板5起到支撑的作用,有效的降低支撑板5摇晃的情况,并且可以降低支撑板5受力发生形变的情况出现,进而提高装置对曳引机本体1支撑的稳定性,而且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4,其中:安装板2的下方设置有横板21,横板21分别套设于四个气筒6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横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2,限位柱22的顶端插接于安装板2上并与其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横板21与限位柱22的配合可以对安装板2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的降低活塞4与气筒6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活塞4与气筒6之间的磨损,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4,其中:支撑板5上嵌设有四个与其固定连接的密封环23,四个密封环23的内圈分别与四个滑杆3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板5上嵌设的四个密封环23可以对滑杆3与支撑板5之间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气筒6内部的气体从滑杆3与支撑板5之间的缝隙排出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固定板9与承重板固定,安装板2可以对曳引机本体1进行安装,曳引机本体1在使用时出现震动后会带动安装板2晃动,安装板2底部的滑杆3与支撑板5的配合作用可以起到对安装板2限位的作用,安装板2只能竖向进行移动,安装板2移动的过程中会通过活塞4挤压弹簧一7,弹簧一7的弹力则会对安装板2的运动趋势进行缓冲,进而起到降低曳引机本体1发生摇晃的情况,而且活塞4在移动的过程中与气筒6的相互配合也可以起到对安装板2限位的目的,避免安装板2发生横向的晃动,降低曳引机本体1摇晃的情况出现,而且活塞4在气筒6内部滑动时,活塞4会压缩气筒6内部的空气,气筒6内部的空气会从出气孔8挤出,出气孔8的直径有限,所以气体排出的效率有限,所以部分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会在气筒6内部被压缩,气体被压缩需要活塞4做功,进而降低活塞4下降的动能,实现对安装板2的缓冲,进一步的降低曳引机本体1摇晃的幅度,进而提高装置对曳引机本体1支撑的稳定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限位杆10会对支撑板5提供限位,橡胶条11可以对支撑板5提供缓冲,从而进一步的对曳引机本体1进行缓冲,有效的提高装置对曳引机本体1支撑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包括曳引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滑杆(3),四个所述滑杆(3)上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塞(4),所述曳引机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气筒(6),四个所述气筒(6)的内壁分别与四个活塞(4)的外侧滑动连接,四个所述滑杆(3)上均套设有弹簧一(7),四个所述弹簧一(7)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活塞(4)以及支撑板(5)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气筒(6)的外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孔(8),所述支撑板(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支撑板(5)上穿插有四个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的底端均与固定板(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条(11),两个所述橡胶条(11)的顶部均与支撑板(5)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6)的外侧固定有均匀分布的气管(12),所述气管(12)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13),所述气管(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5),所述弹簧二(15)的另一端与气管(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滑杆(3)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5)的下方,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圆孔(16),四个所述滑杆(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17),四个所述圆块(17)的底部分别与四个圆孔(16)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板(9)的内部开设有气槽(18),所述气槽(1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杆(19),所述升降杆(19)的底端与气槽(1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19)的顶端贯穿固定板(9)并固定连接有稳定板(20),所述稳定板(20)分别套设于四个圆块(17)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气槽(18)的内壁通过四个导管分别与四个圆孔(16)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下方设置有横板(21),所述横板(21)分别套设于四个气筒(6)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横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2),所述限位柱(22)的顶端插接于安装板(2)上并与其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上嵌设有四个与其固定连接的密封环(23),四个所述密封环(23)的内圈分别与四个滑杆(3)滑动连接。
CN202222445434.5U 2022-09-15 2022-09-15 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 Active CN218619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5434.5U CN218619772U (zh) 2022-09-15 2022-09-15 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5434.5U CN218619772U (zh) 2022-09-15 2022-09-15 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9772U true CN218619772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66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45434.5U Active CN218619772U (zh) 2022-09-15 2022-09-15 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97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46843A (zh) * 2023-09-18 2023-10-27 沈阳蓝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机减震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46843A (zh) * 2023-09-18 2023-10-27 沈阳蓝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机减震结构
CN116946843B (zh) * 2023-09-18 2023-12-26 沈阳蓝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机减震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19772U (zh) 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
CN202140372U (zh) 一种带缓冲装置的液压油缸
CN210368140U (zh) 一种用于针织机的防震动底座
CN110145543A (zh) 具有径向保护结构的复式磁悬浮轴承组件
CN212447214U (zh) 一种农机工程减震装置
CN215805033U (zh) 一种陶瓷加工用智能型减震空压机
CN2504244Y (zh) 新型导向装置
CN208396907U (zh) 一种便携式消防水泵
CN210165616U (zh) 一种具有防震固定底座的空气源热泵
CN211259464U (zh) 一种纺织机械减震装置
CN205527247U (zh) 弹力缓冲垫式轮罐耳
CN202391360U (zh) 防断脱抽油杆悬接装置
CN214717399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水泥粉磨装置
CN212867814U (zh) 一种空压机的减震支撑装置
CN2661918Y (zh) 抽油机用导向式平衡装置
CN2669614Y (zh) 茶叶揉捻机
CN213141078U (zh) 一种抗震耐磨耐疲劳的滑动导靴
CN208343906U (zh) 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支架
CN201255090Y (zh) 立式压缩机
CN219529689U (zh) 一种高速电梯高性能减震橡胶装置
CN220406595U (zh) 一种卷材除尘机构的销锁限位装置
CN216715108U (zh) 一种盾构法施工盾构机的减震装置
CN216345208U (zh) 一种大型高纯氧气生产用压缩机减振台
CN213387556U (zh) 一种管桩起重机的弹簧缓冲装置
CN116281491B (zh) 一种基于静音电梯的降噪缓冲型橡胶垫及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