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8645U - 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8645U
CN218618645U CN202223187747.1U CN202223187747U CN218618645U CN 218618645 U CN218618645 U CN 218618645U CN 202223187747 U CN202223187747 U CN 202223187747U CN 218618645 U CN218618645 U CN 218618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lifting
driving
fram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77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银辉
王杰
李竞强
陈刚
赵柏林
范雁兵
张志君
赵文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in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ai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int Corp filed Critical Chaint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31877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8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8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8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专用升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两侧竖直安装有导向架,两个导向架之间设有用于托住物料上升的托架,所述两个导向架上均安装有用于驱动托架上升或下降的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提升单元用于与托架连接后带动托架移动,所述驱动单元用于为提升单元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利用双驱动电机配合驱动单元,可以使托架的四角同步受力上升或下降,其省去了机械同步传动,节省了机械结构空间,可在输送面极低等空间限制情况下使用,同时驱动电机固定在车架上,降低了移动设备重心,提高了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专用升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移动输送设备,如移动小车,需要配备升降功能,同时有需要保证物料通过,一般采用4吊点升降,但是由于输送面高度极低等空间限制情况,不便做单电机两侧机械同步传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急需设计一种双电机同步驱动,没有机械同步传动的机构,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升降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具备输送面高度极低等空间限制情况下完成升降功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双驱动升降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两侧竖直安装有导向架,两个导向架之间设有用于托住物料上升的托架,所述两个导向架上均安装有用于驱动托架上升或下降的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提升单元用于与托架连接后带动托架移动,所述驱动单元用于为提升单元提供动力。
上述技术利用双驱动电机配合驱动单元,可以使托架的四角同步受力上升或下降,其省去了机械同步传动,节省了机械结构空间,可在输送面极低等空间限制情况下使用,同时驱动电机固定在车架上,降低了移动设备重心,提高了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单元包括有安装在导向架底部的主动链轮和安装在导向架顶部的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缠绕有链条,且链条两端通过安装在托架外侧的连接件与托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有安装于导向架内的车架顶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万向联轴器与主动链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组件中提升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提升单元分别安装在引导架的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可以使4吊点的托架受力更为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架内壁的底部安装有物料输送机;所述托架的内侧竖直安装有护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架的正面和背面以及两侧分别安装有横向导轮和纵向导轮,所述横向导轮和纵向导轮均与导向架滚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对托架进行限位的同时,还能便于引导托架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架两侧的底部还设有用于自动张紧链条的自动张紧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链条长时间使用下松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架上安装有扫码器,所述导向架的内侧对应扫码器竖直安装有二维码带。
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以通过扫码器对位于导向架内侧的二维码带读取高度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利用双驱动电机配合驱动单元,可以使托架的四角同步受力上升或下降,其省去了机械同步传动,节省了机械结构空间,可在输送面极低等空间限制情况下使用,同时驱动电机固定在车架上,降低了移动设备重心,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导向架;3、驱动电机;4、万向联轴器;5、主动链轮;6、从动链轮;7、链条;8、托架;9、纵向导轮;10、横向导轮;11、连接件;12、扫码器;13、二维码带;14、自动张紧装置;15、物料输送机;16、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双驱动升降装置,包括车架1,车架1的两侧竖直安装有导向架2,两个导向架2之间设有用于托住物料上升的托架8,两个导向架2上均安装有用于驱动托架8上升或下降的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包括提升单元和驱动单元,提升单元用于与托架8连接后带动托架8移动,驱动单元用于为提升单元提供动力,利用双驱动电机3配合驱动单元,可以使托架8的四角同步受力上升或下降,其省去了机械同步传动,节省了机械结构空间,可在输送面极低等空间限制情况下使用,同时驱动电机3固定在车架1上,降低了移动设备重心,提高了稳定性。
请参阅图1和图2,提升单元包括有安装在导向架2底部的主动链轮5和安装在导向架2顶部的从动链轮6,主动链轮5和从动链轮6之间缠绕有链条7,且链条7两端通过安装在托架8外侧的连接件11与托架8连接。
驱动单元包括有安装于导向架2内的车架1顶部的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通过万向联轴器4与主动链轮5连接。
提升组件中提升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提升单元分别安装在引导架的两侧,可以使4吊点的托架8受力更为稳定。
托架8内壁的底部安装有物料输送机15;托架8的内侧竖直安装有护栏16。
托架8的正面和背面以及两侧分别安装有横向导轮10和纵向导轮9,横向导轮10和纵向导轮9均与导向架2滚动连接,可以在对托架8进行限位的同时,还能便于引导托架8上下移动。
导向架2两侧的底部还设有用于自动张紧链条7的自动张紧装置14,可以避免链条7长时间使用下松动。
托架8上安装有扫码器12,导向架2的内侧对应扫码器12竖直安装有二维码带13,可以通过扫码器12对位于导向架2内侧的二维码带13读取高度位置。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导向架2和驱动电机3安装在车架1上,导向架2上下分别装有从动链轮6和主动链轮5,链条7绕在从动链轮6和主动链轮5上并与托架8上的连接件11连接,纵向导轮9和横向导轮10均固定安装在托架8上,并可沿导向架2上下滚动,从而实现对托架8的上下导向,链条7连接件11安装在托架8上,并与链条7连接,自动张紧装置14安装在导向架2上,在弹簧的作用下压紧链条7,从而保证链条7时刻处于张紧状态,物料输送机15固定安装在托架8上,驱动电机3通过万向联轴器4将动力传递到主动链轮5上,主动链轮5会使链条7驱动托架8携带物料输送机15升降,此时安装在托架8上的扫码器12对位于导向架2内侧的二维码带13读取高度位置,同时驱动电机3自带编码器,通过实时监测高度信息和闭环控制实现两侧同步驱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两侧竖直安装有导向架(2),两个导向架(2)之间设有用于托住物料上升的托架(8),所述两个导向架(2)上均安装有用于驱动托架(8)上升或下降的提升组件;
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提升单元用于与托架(8)连接后带动托架(8)移动,所述驱动单元用于为提升单元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单元包括有安装在导向架(2)底部的主动链轮(5)和安装在导向架(2)顶部的从动链轮(6),所述主动链轮(5)和从动链轮(6)之间缠绕有链条(7),且链条(7)两端通过安装在托架(8)外侧的连接件(11)与托架(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有安装于导向架(2)内的车架(1)顶部的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万向联轴器(4)与主动链轮(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中提升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提升单元分别安装在引导架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8)内壁的底部安装有物料输送机(15);所述托架(8)的内侧竖直安装有护栏(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8)的正面和背面以及两侧分别安装有横向导轮(10)和纵向导轮(9),所述横向导轮(10)和纵向导轮(9)均与导向架(2)滚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2)两侧的底部还设有用于自动张紧链条(7)的自动张紧装置(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8)上安装有扫码器(12),所述导向架(2)的内侧对应扫码器(12)竖直安装有二维码带(13)。
CN202223187747.1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 Active CN218618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7747.1U CN218618645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7747.1U CN218618645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8645U true CN218618645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2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7747.1U Active CN218618645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86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88286U (zh) 一种港口运输用卸货轨道
CN218618645U (zh) 一种双驱动升降装置
CN212607898U (zh) 一种电动升降皮带直角移载机
CN113459877A (zh) 一种带应急功能的电池升降换向装置及换电站
CN216710963U (zh) 碱料自动翻转添料机构
CN218260390U (zh) 一种搬运rgv升降装置
CN213230201U (zh) 一种快捷式e型连续提升机
KR20090009513U (ko) 고양정 스태커크레인의 소형 경량화구조
CN112875118A (zh) 一种电池自动充电存储调度系统
CN217946411U (zh) 一种立体仓的物料箱运输轨道结构
CN216549460U (zh) 一种新型搬运车顶升机构
CN217919684U (zh) 一种清洗架运输储存装置
CN217676602U (zh) 单柱式垂直输送机
CN216915946U (zh) 一种板件运输台车
CN213386077U (zh) 一种叉板顶升式穿梭车
CN218370609U (zh) 一种双节升降机构
CN219708063U (zh) 货物输送平台
CN218290309U (zh) 一种agv用举升装置及agv
CN220283474U (zh) 一种用于货叉装配流水线的升降小车
CN220201285U (zh) 一种小型托盘提升机
CN218491373U (zh) 一种料框运送机器人
CN215208326U (zh) 一种移动式悬臂升降平台
CN213651058U (zh) 用于背负式agv小车和倍速链流水线的对接装置
CN218231065U (zh) 一种快递自动卸车设备
CN216234715U (zh) 一种过桥架装配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