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6551U - 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6551U
CN218616551U CN202222009664.7U CN202222009664U CN218616551U CN 218616551 U CN218616551 U CN 218616551U CN 202222009664 U CN202222009664 U CN 202222009664U CN 218616551 U CN218616551 U CN 218616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impact
impact beam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96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娟
齐延乐
高业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96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6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6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6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包括上防撞梁和处于所述上防撞梁下方的下防撞梁,所述下防撞梁与所述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防撞梁采用上防撞梁和下防撞梁的双防撞梁结构,纵梁采用上纵梁和下纵梁的双纵梁结构,增加了承载受力的面积,下防撞梁辅助上防撞梁承担碰撞力,可有效避免碰撞时防撞梁折弯失效;下纵梁辅助上纵梁承担碰撞力,抗弯能力强,提升了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防撞梁安装在车体的纵梁前端,其为汽车的碰撞提供安全防护作用。
现有的防撞梁都采用单防撞梁结构,其面积小,导致防护区域小。在碰撞时,由于单防撞梁的承载受力的面积小,容易出现折弯失效的情况。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新型的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成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该防撞梁采用双防撞梁设计,增加了承载受力的面积,增加了力的传递路径,可有效避免碰撞时防撞梁折弯失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撞梁,包括上防撞梁和处于所述上防撞梁下方的下防撞梁,所述下防撞梁与所述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防撞梁包括上防撞梁前板、上防撞梁后板和连接在所述上防撞梁前板与所述上防撞梁后板之间的上防撞梁侧板;
所述上防撞梁前板、所述上防撞梁侧板及所述上防撞梁后板之间围成有上防撞梁空腔。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防撞梁包括下防撞梁前板、下防撞梁后板和连接在所述下防撞梁前板与所述下防撞梁后板之间的下防撞梁侧板;
所述下防撞梁前板、所述下防撞梁侧板及所述下防撞梁后板之间围成有下防撞梁空腔。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沿着前后方向上,所述下防撞梁的前侧表面处于所述上防撞梁的前侧表面的后方预设距离。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防撞梁连接结构,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撞梁和与所述防撞梁连接的两根纵梁;
所述纵梁包括上纵梁和处于所述上纵梁下方的下纵梁,所述下纵梁与所述上纵梁之间连接有纵梁连接件;
两根所述上纵梁分别与所述上防撞梁连接,两根所述下纵梁分别与所述下防撞梁连接。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纵梁的前端处于所述上防撞梁的端部的内侧;
所述上纵梁的前端的外侧与所述上防撞梁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外侧支撑结构。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侧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块连接呈L形的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块连接呈L形的第二支架板;
所述第一支架的一块所述第一支架板与所述上纵梁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一支架板与所述上防撞梁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的两块所述第二支架板对应连接在两块所述第一支架板上。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纵梁的前端的内侧与所述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内侧支撑结构。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侧支撑结构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包括连接呈L形的两块第三支架板;
所述第三支架的一块所述第三支架板与所述上纵梁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三支架板与所述上防撞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撞梁连接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其采用上防撞梁和下防撞梁的双防撞梁结构,增加了承载受力的面积,上防撞梁和下防撞梁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起到连接作用和力的传递作用,上防撞梁和下防撞梁的碰撞力可通过防撞梁连接板传递,下防撞梁辅助上防撞梁承担碰撞力,可有效避免碰撞时防撞梁折弯失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连接结构及具有该防撞梁连接结构的车辆,纵梁对应地采用上纵梁与下纵梁,分别与上防撞梁和下防撞梁对应连接组成框架结构,上纵梁与下纵梁之间连接有纵梁连接件,提高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力可通过纵梁连接件传递,下纵梁辅助上纵梁承担自防撞梁传来的碰撞力,抗弯能力强,提升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与纵梁连接的立体图,其中,图1的视角为从防撞梁侧向纵梁侧看;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与纵梁连接的立体图,其中,图2的视角为从纵梁侧向防撞梁侧看;
图3为上防撞梁与上纵梁连接的侧视图;
图4为下防撞梁与下纵梁连接的侧视图;
图5为在上纵梁的前端的外侧与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外侧支撑结构的放大图;
图6为在上纵梁的前端的内侧与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内侧支撑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梁1,包括上防撞梁11和处于上防撞梁11下方的下防撞梁12,下防撞梁12与上防撞梁11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1安装在纵梁2的前端,起到碰撞时承载受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1,采用上防撞梁11和下防撞梁12的双防撞梁结构。上防撞梁11起到主要受力和传力作用,下防撞梁12到辅助受力和传力作用。上防撞梁11为起到主要作用的主防撞梁,下防撞梁12为起辅助作用的辅防撞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1,采用上防撞梁11和下防撞梁12,增加了承载受力的面积,上防撞梁11和下防撞梁12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13。防撞梁连接板13一方面起到连接作用,提高上防撞梁11和下防撞梁12的稳定性。防撞梁连接板13另一方面还起到力的传递作用,上防撞梁11和下防撞梁12的碰撞力可通过防撞梁连接板13传递,下防撞梁12辅助上防撞梁11承担碰撞力,可有效避免碰撞时防撞梁1折弯失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下防撞梁12与上防撞梁11之间连接有多块防撞梁连接板13,多块防撞梁连接板13间隔布置在下防撞梁12与上防撞梁11之间,进一步提高了下防撞梁12与上防撞梁11的连接稳定性,也增加了力的传递路径,力的传递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防撞梁11包括上防撞梁前板111、上防撞梁后板112和连接在上防撞梁前板111与上防撞梁后板112之间的上防撞梁侧板113。
上防撞梁前板111、上防撞梁侧板113及上防撞梁后板112之间围成有上防撞梁空腔114。
本实施例中,上防撞梁11呈箱型结构,其包括上防撞梁前板111、上防撞梁后板112和上防撞梁侧板113,并且三者之间围成有上防撞梁空腔114,在受力碰撞时,上防撞梁空腔114具有溃缩吸能效果。
上防撞梁侧板113可与上防撞梁后板112一体成型。
上防撞梁前板111起到碰撞时主要承载受力的作用,上防撞梁后板112与纵梁2连接,可将力传递到纵梁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防撞梁前板111的面积大于上防撞梁后板112的面积,使得主要承载受力的上防撞梁前板111的面积较大,增加了Z向尺寸,可与碰撞物件接触的面积增大,有利于上防撞梁11的平稳受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防撞梁后板112上具有后板凹槽1121。后板凹槽1121的开口朝向纵梁2。后板凹槽1121起到弱化上防撞梁后板112的作用,在上防撞梁后板112传递一定大小的碰撞力时,其会沿着后板凹槽1121向后折弯,起到溃缩吸能的效果,以减小传递给纵梁2的碰撞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下防撞梁12包括下防撞梁前板121、下防撞梁后板122和连接在下防撞梁前板121与下防撞梁后板122之间的下防撞梁侧板123。
下防撞梁前板121、下防撞梁侧板123及下防撞梁后板122之间围成有下防撞梁空腔124。
本实施例中,下防撞梁12呈箱型结构,其包括下防撞梁前板121、下防撞梁后板122和下防撞梁侧板123,并且三者之间围成有下防撞梁空腔124,在受力碰撞时,下防撞梁空腔124具有溃缩吸能效果。
下防撞梁侧板123可与下防撞梁后板122一体成型。防撞梁连接板13连接在下防撞梁前板121与下防撞梁前板121之间。
下防撞梁前板121起到碰撞时辅助上防撞梁前板111承载受力的作用,上防撞梁前板111的力可通过防撞梁连接板13传递到下防撞梁前板121,共同承担受力。下防撞梁后板122与纵梁2连接,可将力传递到纵梁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下防撞梁前板121的面积小于下防撞梁后板122的面积。下防撞梁前板121用于辅助上防撞梁前板111承载受力,提升下部的碰撞接触面积和向后传力,下防撞梁前板121承受的力相对较小,无需设计面积过大。纵梁2的下纵梁22与上纵梁21相比,下纵梁22较细,不能承受太大的载荷。而将下防撞梁前板121的面积设计为小于下防撞梁后板122的面积,在力从下防撞梁前板121传递到下防撞梁后板122时,力的强度或载荷会减小,利于保护下纵梁22。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沿着前后方向上,下防撞梁12的前侧表面处于上防撞梁11的前侧表面的后方预设距离。也即是,下防撞梁前板121处于上防撞梁前板111的后方一定距离,避免上防撞梁11与下防撞梁12同时与碰撞物件接触,瞬间接触力过大,容易导致整车结构性失稳,出现不可预料的变形。下防撞梁12向后的整体传力路径弱于上防撞梁11的路径,下防撞梁12滞后于上防撞梁11与碰撞物件接触,能够保证下防撞梁12的承载力是缓慢上升,避免瞬间受力过大造成弯折失效。
结合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梁连接结构,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防撞梁1和与防撞梁1连接的两根纵梁2。
纵梁包括上纵梁21和处于上纵梁21下方的下纵梁22,下纵梁22与上纵梁21之间连接有纵梁连接件23。
两根上纵梁21分别与上防撞梁11连接,两根下纵梁22分别与下防撞梁12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连接结构包括防撞梁1和两根纵梁2。
有关防撞梁1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考前面对防撞梁1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每根纵梁2都相应地采用双纵梁结构,纵梁包括上纵梁21和下纵梁22,上纵梁21为主纵梁,起到主要受力作用,下纵梁22为辅纵梁,起到辅助受力作用。
下纵梁22与上纵梁21之间连接有纵梁连接件23,纵梁连接件23靠近上纵梁21和下纵梁22的前端。纵梁连接件23可为连接板或连接梁。
上纵梁21的前端与上防撞梁11连接,下纵梁22的前端与下防撞梁12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纵梁2对应地采用上纵梁21与下纵梁22,分别与上防撞梁11和下防撞梁12对应连接组成框架结构,上纵梁21与下纵梁22之间连接有纵梁连接件23,提高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力可通过纵梁连接件23传递,下纵梁22辅助上纵梁21承担自防撞梁传来的碰撞力,抗弯能力强,提升了安全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上纵梁21的前端处于上防撞梁11的端部的内侧。上纵梁21的前端的外侧与上防撞梁11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外侧支撑结构3。
外侧支撑结构3用于提高上纵梁21的前端外侧与上防撞梁11的结构强度。
外侧支撑结构3可为支架、加强板、加强肋等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外侧支撑结构3包括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
第一支架31包括两块连接呈L形的第一支架板311,第二支架32包括两块连接呈L形的第二支架板321。
第一支架31的一块第一支架板311与上纵梁21连接,另一块第一支架板311与上防撞梁11连接。
第二支架32的两块第二支架板321对应连接在两块第一支架板311上。
本实施例中,外侧支撑结构3包括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两者组成能了软硬支撑区。
第一支架31的强度相对第二支架32较弱,第一支架31的面积相对第二支架32较大。
第一支架31由两块第一支架板311连接呈L形结构。第二支架32由两块第二支架板321连接呈L形结构。
第一支架31连接在上纵梁21的前端的外侧与上防撞梁11的端部之间,在碰撞时,可允许上防撞梁11的端部局部向后弯折。
第二支架32连接到第一支架31上,起到辅助加强的作用,其与第一支架31重合的区域为硬支撑区,可提供足够的支撑,以使得上防撞梁11在该区域不向后弯折,避免上防撞梁11在上纵梁21的前端直接弯折失效,从而裸露出上纵梁21的前端的危险情况发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两块第二支架板321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架加强板322,进一步提高第二支架32的结构强度,优化硬支撑区。第二支架加强板322可与第二支架板321焊接或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纵梁21的前端的内侧与上防撞梁11之间连接有内侧支撑结构4。
内侧支撑结构4用于提高上纵梁21的前端内侧与上防撞梁11的结构强度。
内侧支撑结构4可为支架、加强板、加强肋等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内侧支撑结构4包括第三支架41,第三支架41包括连接呈L形的两块第三支架板411。
第三支架41的一块第三支架板411与上纵梁21连接,另一块第三支架板411与上防撞梁11连接。
本实施例中,内侧支撑结构4为第三支架41,第三支架41由两块第三支架板411连接呈L形结构。第三支架41连接在上纵梁21的前端的内侧与上防撞梁11之间,以提高该区域的结构强度,避免上防撞梁11在该区域弯折失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两块第三支架板411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架加强板412,进一步提高第三支架41的结构强度,优化支撑效果。第三支架加强板412可与第三支架板411焊接或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着垂直方向上,内侧支撑结构4连接在上防撞梁11与上纵梁21的上部。
上防撞梁11的下部有下防撞梁12分担受力,因此不容易出现弯折。上防撞梁11的上表面需要内侧支撑结构4以避免弯折变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如前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撞梁连接结构,抗弯能力强,提升了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各钣金件的连接可采用现有的焊接方式、铆接方式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防撞梁和处于所述上防撞梁下方的下防撞梁,所述下防撞梁与所述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
在沿着前后方向上,所述下防撞梁的前侧表面处于所述上防撞梁的前侧表面的后方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撞梁包括上防撞梁前板、上防撞梁后板和连接在所述上防撞梁前板与所述上防撞梁后板之间的上防撞梁侧板;
所述上防撞梁前板、所述上防撞梁侧板及所述上防撞梁后板之间围成有上防撞梁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撞梁包括下防撞梁前板、下防撞梁后板和连接在所述下防撞梁前板与所述下防撞梁后板之间的下防撞梁侧板;
所述下防撞梁前板、所述下防撞梁侧板及所述下防撞梁后板之间围成有下防撞梁空腔。
4.一种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和与所述防撞梁连接的两根纵梁;
所述纵梁包括上纵梁和处于所述上纵梁下方的下纵梁,所述下纵梁与所述上纵梁之间连接有纵梁连接件;
两根所述上纵梁分别与所述上防撞梁连接,两根所述下纵梁分别与所述下防撞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的前端处于所述上防撞梁的端部的内侧;
所述上纵梁的前端的外侧与所述上防撞梁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外侧支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块连接呈L形的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块连接呈L形的第二支架板;
所述第一支架的一块所述第一支架板与所述上纵梁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一支架板与所述上防撞梁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的两块所述第二支架板对应连接在两块所述第一支架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的前端的内侧与所述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内侧支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支撑结构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包括连接呈L形的两块第三支架板;
所述第三支架的一块所述第三支架板与所述上纵梁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三支架板与所述上防撞梁连接。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连接结构。
CN202222009664.7U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616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9664.7U CN218616551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9664.7U CN218616551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6551U true CN21861655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60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9664.7U Active CN218616551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6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4560B (zh) 电动汽车及其车身结构
JP4486337B2 (ja)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CN111169547B (zh) 车身传力结构及汽车
CN108016506B (zh) 车辆机舱总成
CN110481477B (zh) 吸能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9204567B (zh) 电动汽车及其车身结构
CN110304146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车架连接件、车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CN212047576U (zh) 一种前副车架及车辆
CN109204528B (zh) 车辆及其车身结构
JP2007126093A (ja) 車両用フレーム構造
CN218616551U (zh) 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2267638U (zh) 一种下弯纵梁及车辆
CN211543704U (zh) 一种纯电动车下车身结构及纯电动车
CN107985422A (zh) 纯电动汽车的下车身结构
CN111169268B (zh) 电池包侧碰保护框架及汽车
CN110588785A (zh) 一种下弯纵梁及车辆
CN215244716U (zh) 前防撞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232086U (zh) 用于车辆偏置碰撞的碰撞引导结构及车辆
CN215793136U (zh) 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CN113968282B (zh) 车辆前舱框架和车辆
CN112109811B (zh) 车身结构和包括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CN212667513U (zh) 一种地板横梁和车内地板组件
CN111169267B (zh) 电池包保护框架及汽车
CN114932953A (zh) 车身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1516757A (zh) 一种纵梁结构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