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5135U -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5135U
CN218615135U CN202222192304.5U CN202222192304U CN218615135U CN 218615135 U CN218615135 U CN 218615135U CN 202222192304 U CN202222192304 U CN 202222192304U CN 218615135 U CN218615135 U CN 218615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ion
piece
mold
ejecto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923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eilun Deheng M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eilun Deheng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eilun Deheng M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eilun Deheng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923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5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5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5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包括顶出件、顶出基座、脱模控制件、以及作用件,所述顶出件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结构的结构成型腔、限制端活动设置在所述顶出基座上,所述顶出件的侧壁上形成有导向面,所述脱模控制件位于所述顶出件设置有导向面的一侧,所述作用件作用于所述顶出件;当所述顶出基座带动所述顶出件沿顶出方向运动时,所述脱模控制件与所述导向面接触滑动配合以引导顶出件的自由端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本实用新型其可以有效避免脱模顶出过程中对产品结构造成损坏;且其对安装运行空间要求低,可以适用于内部空间较小的模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被广泛应用至各类产品生产中。
现有很多注塑产品会带有倒扣结构,这类产品在倒扣结构的脱模方式通常采用人工剥离脱模或者斜顶脱模,人工剥离脱模这类方式在脱模是比较容易拉伤、损坏产品结构;而斜顶脱模其需要一个较大的安装运行空间,即对模具的内部空间有一定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其通过设置导向面、脱模控制件、以及作用件,使得在顶出件沿着顶出方向将产品顶出模具的型腔的同时,顶出件的自由端还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使得位于结构成型腔内的产品结构与结构成型腔自动脱离,可以有效避免脱模顶出过程中对产品结构造成损坏;且其对安装运行空间要求低,可以适用于内部空间较小的模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设置在模具中用于顶出产品,包括顶出件、顶出基座、脱模控制件、以及作用件,所述顶出件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结构的结构成型腔、限制端活动设置在所述顶出基座上,所述顶出件的侧壁上形成有导向面,所述脱模控制件位于所述顶出件设置有导向面的一侧,所述作用件作用于所述顶出件使得所述顶出件具有朝向所述脱模控制件侧运动的趋势;
当所述顶出基座带动所述顶出件沿顶出方向运动时,所述脱模控制件与所述导向面接触滑动配合以引导顶出件的自由端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而使位于结构成型腔内的产品结构与结构成型腔脱离。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导向面、脱模控制件、以及作用件,使得在顶出件沿着顶出方向将产品顶出模具的型腔的同时,所述顶出件的自由端还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使得位于结构成型腔内的产品结构与结构成型腔自动脱离,可以有效避免脱模顶出过程中对产品结构造成损坏;且其对安装运行空间要求低,可以适用于内部空间较小的模具。
当所述顶出件顶出退回时能够在顶出方向和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实现复位,为下次作业作出准备。
所述模具顶出结构特别适用于产品中产品结构为倒扣结构。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顶出件顶出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结构成型腔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侧和侧壁侧;沿所述顶出件顶出方向,所述导向面向所述开口侧到侧壁侧方向倾斜。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导向面特殊的倾斜方式,使其和脱模控制件配合下实现所述顶出件在顶出过程中,其自由端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位于结构成型腔内的产品结构通过结构成型腔的开口侧与之脱离。
顶出件在未顶出时,所述结构成型腔的开口侧会与模具上对应结构或者另一顶出件配合实现闭合以成型产品结构。
当然,当顶出件顶出速度确定时,设计者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导向面的倾斜角度,实现对所述顶出件自由端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移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面与所述结构成型腔的开口侧同侧。
上述结构,当所述顶出件顶出过程中,所述作用件作用于所述顶出件使得所述导向面和所述脱模控制件能够配合接触,所述导向面与所述脱模控制件配合实现所述顶出件的自由端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当所述顶出件顶出退回过程中,所述顶出件在作用件的作用下使其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移进行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件限制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顶出基座上,且所述顶出件的转轴与所述顶出件的顶出方向垂直。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所述顶出件相对于所述顶出基座转动,实现所述顶出件的自由端能够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顶出结构包括设置在模具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供所述顶出件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脱模控制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作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脱模控制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穿孔中用于与所述导向面配合的脱模控制部、以及所述脱模控制部相对两侧向外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穿孔侧壁的控制固定部。
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所述脱模控制件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作用件包括抵靠件、以及弹性件,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作用孔,所述作用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穿孔的轴线呈交角设置且所述作用孔与所述第一穿孔连通,所述作用孔与所述脱模控制件位于所述顶出件的两侧;所述抵靠件可沿所述作用孔轴线方向活动的设置在所述作用孔内,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抵靠件使得所述抵靠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穿孔侧运动趋势。
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所述作用件的安装,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抵靠件使得所述抵靠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穿孔侧运动趋势使得所述抵靠件与顶出杆抵接并使所述顶出杆具有朝向朝向所述脱模控制件侧运动的趋势;
具体的,所述抵靠件包括与所述作用孔孔径相匹配的抵靠基座,所述抵靠基座安装在所述作用孔远离所述第一穿孔的一端,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抵靠基座和抵靠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抵靠基座和抵靠件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顶出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顶出件,两个所述顶出件未顶出时,两个所述顶出件的结构成型腔组合以共同成型产品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模具顶出结构能够适应更多不同形状的产品结构,并在不损坏产品结构的情况下实现脱模顶出。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顶出件相对设置在所述脱模控制件的两侧,
沿所述顶出件顶出方向,两个所述顶出件的导向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所述脱模控制件为一圆柱,两个所述顶出件未顶出状态下,所述脱模控制件的直径大于两个所述导向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且小于或等于两个所述导向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两个所述导向面之间的距离为垂直于顶出杆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两个所述导向面之间的距离。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顶出基座带动两个所述顶出杆顶出时,所述脱模控制件与两个所述顶出杆上的导向面配合使得两个顶出杆的自由端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而相互远离,从而使位于结构成型腔内的产品结构与结构成型腔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顶出结构包括定位转轴,所述顶出基座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定位转轴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安装凹槽相对的侧壁,所述顶出件的限制端套设在所述定位转轴上,所述定位转轴形成为所述顶出件的转轴。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包括模具、以及上述的模具顶出结构,所述模具顶出结构设置在所述模具上,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时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
具体的,所述模具顶出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上,所述第二模具上设置有顶针板,所述顶出基座设置在所述顶针板上,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顶出结构和注塑模具结构,其通过设置导向面、脱模控制件、以及作用件,使得在顶出件沿着顶出方向将产品顶出模具的型腔的同时,顶出件的自由端还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使得位于结构成型腔内的产品结构与结构成型腔自动脱离,可以有效避免脱模顶出过程中对产品结构造成损坏;且其对安装运行空间要求低,可以适用于内部空间较小的模具。
(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顶出结构和注塑模具结构,其结构设置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顶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具顶出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出件;101自由端;102限制端;103结构成型腔;1031开口侧;1032侧壁侧;104导向面;2顶出基座;201安装凹槽;3脱模控制件;301脱模控制部;302控制固定部;4作用件;401抵靠件;5安装座;501第一穿孔;502作用孔;6定位转轴;7模具;701第一模具;702第二模具;7021顶针板;8模具顶出结构;a产品;a1产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模具顶出结构,设置在模具中用于顶出产品,包括顶出件1、顶出基座2、脱模控制件3、以及作用件4,所述顶出件1的自由端101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结构的结构成型腔103、限制端102活动设置在所述顶出基座2上,所述顶出件1的侧壁上形成有导向面104,所述脱模控制件3位于所述顶出件1设置有导向面104的一侧,所述作用件4作用于所述顶出件1使得所述顶出件1具有朝向所述脱模控制件3侧运动的趋势;
当所述顶出基座2带动所述顶出件1沿顶出方向运动时,所述脱模控制件3与所述导向面104接触滑动配合以引导顶出件1的自由端101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而使位于结构成型腔103内的产品结构与结构成型腔103脱离。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导向面104、脱模控制件3、以及作用件4,使得在顶出件1沿着顶出方向将产品顶出模具的型腔的同时,所述顶出件1的自由端101还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使得位于结构成型腔103内的产品结构与结构成型腔103自动脱离,可以有效避免脱模顶出过程中对产品结构造成损坏;且其对安装运行空间要求低,可以适用于内部空间较小的模具。
当所述顶出件1顶出退回时能够在顶出方向和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实现复位,为下次作业作出准备。
所述模具顶出结构特别适用于产品中产品结构为倒扣结构。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顶出件1顶出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结构成型腔103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侧1031和侧壁侧1032;沿所述顶出件1顶出方向,所述导向面104向所述开口侧1031到侧壁侧1032方向倾斜。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导向面104特殊的倾斜方式,使其和脱模控制件3配合下实现所述顶出件1在顶出过程中,其自由端101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位于结构成型腔103内的产品结构通过结构成型腔103的开口侧1031与之脱离。
顶出件1在未顶出时,所述结构成型腔103的开口侧1031会与模具上对应结构或者另一顶出件1配合实现闭合以成型产品结构。
当然,当顶出件1顶出速度确定时,设计者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导向面104的倾斜角度,实现对所述顶出件1自由端101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移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面104与所述结构成型腔103的开口侧1031同侧。
上述结构,当所述顶出件1顶出过程中,所述作用件4作用于所述顶出件1使得所述导向面104和所述脱模控制件3能够配合接触,所述导向面104与所述脱模控制件3配合实现所述顶出件1的自由端101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当所述顶出件1顶出退回过程中,所述顶出件1在作用件4的作用下使其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移进行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件1限制端102转动设置在所述顶出基座2上,且所述顶出件1的转轴与所述顶出件1的顶出方向垂直。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所述顶出件1相对于所述顶出基座2转动,实现所述顶出件1的自由端101能够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顶出结构包括设置在模具上的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设置有供所述顶出件1穿过的第一穿孔501,所述脱模控制件3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上,所述作用件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上。
进一步地,所述脱模控制件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穿孔501中用于与所述导向面104配合的脱模控制部301、以及所述脱模控制部301相对两侧向外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穿孔501侧壁的控制固定部302。
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所述脱模控制件3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作用件4包括抵靠件401、以及弹性件,所述安装座5上设置有作用孔502,所述作用孔50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穿孔501的轴线呈交角设置且所述作用孔502与所述第一穿孔501连通,所述作用孔502与所述脱模控制件3位于所述顶出件1的两侧;所述抵靠件401可沿所述作用孔502轴线方向活动的设置在所述作用孔502内,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抵靠件401使得所述抵靠件401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穿孔501侧运动趋势。
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所述作用件4的安装,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抵靠件401使得所述抵靠件401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穿孔501侧运动趋势使得所述抵靠件401与顶出杆抵接并使所述顶出杆具有朝向朝向所述脱模控制件3侧运动的趋势;
具体的,所述抵靠件401包括与所述作用孔502孔径相匹配的抵靠基座,所述抵靠基座安装在所述作用孔502远离所述第一穿孔501的一端,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抵靠基座和抵靠件401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抵靠基座和抵靠件401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顶出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顶出件1,两个所述顶出件1未顶出时,两个所述顶出件1的结构成型腔103组合以共同成型产品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模具顶出结构能够适应更多不同形状的产品结构,并在不损坏产品结构的情况下实现脱模顶出。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顶出件1相对设置在所述脱模控制件3的两侧,
沿所述顶出件1顶出方向,两个所述顶出件1的导向面10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所述脱模控制件3为一圆柱,两个所述顶出件1未顶出状态下,所述脱模控制件3的直径大于两个所述导向面104之间的最小距离且小于或等于两个所述导向面104之间的最大距离。
两个所述导向面104之间的距离为垂直于顶出杆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两个所述导向面104之间的距离。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顶出基座2带动两个所述顶出杆顶出时,所述脱模控制件3与两个所述顶出杆上的导向面104配合使得两个顶出杆的自由端101在垂直于顶出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位移而相互远离,从而使位于结构成型腔103内的产品结构与结构成型腔103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顶出结构包括定位转轴6,所述顶出基座2设置有安装凹槽201,所述定位转轴6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安装凹槽201相对的侧壁,所述顶出件1的限制端102套设在所述定位转轴6上,所述定位转轴6形成为所述顶出件1的转轴。
如图1—5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包括模具7、以及上述的模具顶出结构8,所述模具顶出结构8设置在所述模具7上,所述模具7包括第一模具701和第二模具702,所述第一模具701和第二模具702合模时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
具体的,所述模具顶出结构8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702上,所述第二模具702上设置有顶针板7021,所述顶出基座2设置在所述顶针板7021上,所述安装座5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702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具顶出结构,设置在模具中用于顶出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出件(1)、顶出基座(2)、脱模控制件(3)、以及作用件(4),所述顶出件(1)的自由端(101)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结构的结构成型腔(103)、限制端(102)活动设置在所述顶出基座(2)上,所述顶出件(1)的侧壁上形成有导向面(104),所述脱模控制件(3)位于所述顶出件(1)设置有导向面(104)的一侧,所述作用件(4)作用于所述顶出件(1)使得所述顶出件(1)具有朝向所述脱模控制件(3)侧运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顶出件(1)顶出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结构成型腔(103)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侧(1031)和侧壁侧(1032);沿所述顶出件(1)顶出方向,所述导向面(104)向所述开口侧(1031)到侧壁侧(1032)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件(1)限制端(102)转动设置在所述顶出基座(2)上,且所述顶出件(1)的转轴与所述顶出件(1)的顶出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模具上的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设置有供所述顶出件(1)穿过的第一穿孔(501),所述脱模控制件(3)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上,所述作用件(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控制件(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穿孔(501)中用于与所述导向面(104)配合的脱模控制部(301)、以及所述脱模控制部(301)相对两侧向外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穿孔(501)侧壁的控制固定部(30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件(4)包括抵靠件(401)、以及弹性件,所述安装座(5)上设置有作用孔(502),所述作用孔(50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穿孔(501)的轴线呈交角设置且所述作用孔(502)与所述第一穿孔(501)连通,所述作用孔(502)与所述脱模控制件(3)位于所述顶出件(1)的两侧;所述抵靠件(401)可沿所述作用孔(502)轴线方向活动的设置在所述作用孔(502)内,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抵靠件(401)使得所述抵靠件(401)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穿孔(501)侧运动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顶出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顶出件(1),两个所述顶出件(1)未顶出时,两个所述顶出件(1)的结构成型腔(103)组合以共同成型产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出件(1)相对设置在所述脱模控制件(3)的两侧,
沿所述顶出件(1)顶出方向,两个所述顶出件(1)的导向面(10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所述脱模控制件(3)为一圆柱,两个所述顶出件(1)未顶出状态下,所述脱模控制件(3)的直径大于两个所述导向面(104)之间的最小距离且小于或等于两个所述导向面(104)之间的最大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转轴(6),所述顶出基座(2)设置有安装凹槽(201),所述定位转轴(6)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安装凹槽(201)相对的侧壁,所述顶出件(1)的限制端(102)套设在所述定位转轴(6)上。
10.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7)、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顶出结构(8),所述模具顶出结构(8)设置在所述模具(7)上,所述模具(7)包括第一模具(701)和第二模具(702),所述第一模具(701)和第二模具(702)合模时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
CN202222192304.5U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结构 Active CN218615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2304.5U CN218615135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2304.5U CN218615135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5135U true CN218615135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9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92304.5U Active CN218615135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5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95408U (zh) 汽车薄壁保险杠模具用氮气弹簧辅助顶出机构
CN218615135U (zh)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结构
CN111645282B (zh) 静模预抽芯模具结构
CN214324062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CN210553225U (zh) 一种五金模具便捷式脱模结构
CN214645602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7802980U (zh) 一种可分离的模具结构
CN111152424A (zh) 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
CN213797907U (zh) 易于脱模的外壳零件注塑模具
CN219381458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14872420U (zh) 汽车消声器拼装式外壳精密注塑模具
CN219486470U (zh) 一种双顶出机构
CN111113823B (zh) 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19256377U (zh) 模具的开合结构
CN214000355U (zh) 镂空收纳篮快速注塑模具
CN214773760U (zh) 汽车中控台本体注塑模具强脱二次顶出机构
CN217531726U (zh) 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和注塑模具
CN219789129U (zh) 防止圆柱结构出模变形的注塑模
CN210590346U (zh) 注塑模具模内自动装配结构
CN220562096U (zh) 一种顶出抽芯装置及模具
CN219855571U (zh) 一种塑料模具油缸斜抽滑块内置斜顶装置
CN214562703U (zh) 一种带小型倒扣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20903995U (zh) 注塑模具四面二次抽芯锁止机构
CN219028340U (zh) 一种具有斜孔抽芯机构的模具
CN218256557U (zh) 一种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