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6709U -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6709U
CN218596709U CN202222328046.9U CN202222328046U CN218596709U CN 218596709 U CN218596709 U CN 218596709U CN 202222328046 U CN202222328046 U CN 202222328046U CN 218596709 U CN218596709 U CN 218596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egeneration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80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行
段传林
杨志敏
王哲
刘通
齐杭
全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ton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80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670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7475 priority patent/WO202404551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6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6709U/zh
Priority to TW112209167U priority patent/TWM652140U/zh
Priority to TW112209272U priority patent/TWM654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循环模组将来自于滚筒内湿循环气流输送至除湿模组进行烘干,除湿模组对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吸附水分,以使干燥的循环气流输出到滚筒中。再生模组使干燥的再生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以将除湿模组的至少一部分脱附水分,使其恢复吸附水分能力;冷凝模组用于对再生模组输出的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以形成为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排出。除湿模组、循环模组及冷凝模组为各自独立的模组,除湿模组分别与循环模组、冷凝模组连接固定,以形成整体化模组,方便拆装于机架上,也可以作为单独的设备对空气进行烘干。

Description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背景技术
在人们对健康品质生活的追求愈加高涨、城市居民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等因素的助推下,洗烘一体机横空出世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洗烘一体机尤其适合梅雨季节时期的南方家庭、空气质量差不适合户外晒衣的北方家庭,以及想要衣物即洗即穿或追求衣物更加蓬松舒适的使用人群。
现有一部分的洗烘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利用蒸发器对洗烘机内筒的潮湿空气进行加热吸湿,得到高温空气之后,再重新进入洗烘机内筒,从而使衣物中的水分得以蒸发。但是,蒸发器的整体温度一致,在潮湿空气蒸发的过程中,蒸发器对潮湿空气的吸湿能力下降,导致吸湿效率低、烘干时间长,功耗高。还有一部分采用冷凝水喷淋或冷凝器直接对湿气流除湿的方式,该方式处理过的气流仍然夹带很高比例的水分,且循环利用还需要对气流升温-降温除湿-再升温,除湿效率较低,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除湿处理过的气流仍然夹带很高比例的水分,且循环利用还需要对气流升温-降温除湿-再升温,除湿效率较低,功耗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模组,包括:
循环模组,其与洗烘一体机的滚筒连通,循环模组将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进行除湿;
除湿模组,其分别连通所述循环模组和滚筒,除湿模组用于对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吸附水分,以使干燥的循环气流输出到滚筒中;
再生模组,其安装于除湿模组的壳体上,再生模组连通所述除湿模组,以使干燥的再生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以将除湿模组的至少一部分脱附水分,使其恢复吸附水分能力;
冷凝模组,连通到再生模组的再生风出口,用于对再生模组输出的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以形成为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其中,
除湿模组分别与循环模组、冷凝模组连接固定,以形成整体化模组。
进一步地,烘干模组还包括:
搭接部,设置在所述整体化模组的四周,用于将所述整体化模组固定连接至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模组具有除湿模组上壳体和除湿模组下壳体;所述再生模组具有再生模组上壳体和再生模组下壳体;所述循环模组具有循环模组上壳体和循环模组下壳体;所述冷凝模组具有冷凝模组上壳体和冷凝模组下壳体;
所述除湿模组下壳体、再生模组下壳体、循环模组下壳体及冷凝模组下壳体一体成型为烘干模组下壳体;
所述搭接部设置在所述烘干模组下壳体上。
进一步地,烘干模组还包括:
循环出风通道,一端与所述除湿模组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波纹软管与滚筒连接。
进一步地,烘干模组还包括:
循环进风通道,其安装在滚筒上,一端与所述滚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模组连通。
进一步地,烘干模组还包括:
所述循环进风通道内设有过滤组件,用于过滤循环气流中的杂质。
进一步地,再生模组包括:
加热模块,其入口端设有再生风机安装部,用于蒸发掉除湿模组吸附的水分;
再生风机,安装在再生风机安装部上且与冷凝沐足连通,用于将冷凝模组冷凝形成的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输送至加热模块;
进一步地,冷凝模组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和冷凝水排水口;
冷却水进口与所述机架上的进水阀通过第一软管连接;
冷却水出口和冷凝水排水口均与滚筒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洗烘一体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模组中至少一部分用于吸收循环气流中的水分,至少另一部分被再生模组作用下恢复水分吸附能力,冷凝模组将再生模组蒸发的含有水蒸汽的气流冷却干燥,如此循环,完成对湿循环气流的除湿工作;除湿模组、循环模组和冷凝模组连接固定形成整体化模组,可以单独作为空气烘干设备,也可以安装到洗烘一体机上用于衣物除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烘干模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烘干模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除湿模组;2、再生模组;21、加热模块;22、再生风机;3、循环模组;4、冷凝模组;50、搭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现有技术中除湿处理过的气流仍然夹带很高比例的水分,且循环利用还需要对气流升温-降温除湿-再升温,除湿效率较低,功耗较大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模组,包括:其与洗烘一体机的滚筒连通,循环模组3将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1进行除湿;除湿模组1,其分别连通所述循环模组3和滚筒,除湿模组1用于对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吸附水分,以使干燥的循环气流输出到滚筒中;再生模组2,其安装于除湿模组1的壳体上,再生模组2连通所述除湿模组1,以使干燥的再生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1,以将除湿模组1的至少一部分脱附水分,使其恢复吸附水分能力;冷凝模组4,连通到再生模组2的再生风出口,用于对再生模组2输出的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以形成为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其中,除湿模组1分别与循环模组3、冷凝模组4连接固定,以形成整体化模组。
在该实施例中,烘干模组用于将湿气流烘干,该气流我们定义为再生气流;其中,循环模组3做气流在滚筒和除湿模组1之间循环的动力,循环模组3将来自于滚筒内湿循环气流输送至除湿模组1进行吸湿处理,除湿模组1对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吸附水分,以使干燥的循环气流输出到滚筒中。再生模组2连通所述除湿模组1的一部分,以使干燥的再生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1的这部分,以将除湿模组1的至少一部分脱附水分,使其恢复吸附水分能力;冷凝模组4连通到再生模组2的再生风出口,用于对再生模组2输出的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以形成为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排出。除湿模组1、循环模组3及冷凝模组4为各自独立的模组,除湿模组分别与循环模组3、冷凝模组4连接固定,以形成整体化模组,方便拆装于机架上,也可以作为单独的设备对空气进行烘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烘干模组还包括:搭接部50,设置在所述整体化模组的四周,用于将所述整体化模组固定连接至机架上。具体地,在除湿模组1、循环模组3和冷凝模组4中每个模组上设置至少一个搭接部50,以保证整体化模组受力匀化。
所述除湿模组1具有除湿模组上壳体和除湿模组下壳体;所述再生模组2具有再生模组上壳体和再生模组下壳体;所述循环模组3具有循环模组上壳体和循环模组下壳体;所述冷凝模组4具有冷凝模组上壳体和冷凝模组下壳体;所述除湿模组下壳体、再生模组下壳体、循环模组下壳体及冷凝模组下壳体一体成型为烘干模组下壳体;所述搭接部50至少设置在所述烘干模组下壳体上。在该技术方案中,一体成型的烘干模组下壳体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并且能够为烘干模组提供一定支撑力,因此,只需要在烘干模组下壳体的四周边缘设置搭接部50就能够将整个烘干模组搭接在机架上。
除湿模组1、再生模组2、循环模组3冷凝模组4与机架之间是固定连接关系,因此,上述四个模组的壳体上的进/出风口可以是固定连接。循环模组3与滚筒之间需要软连接,以避免因滚筒和机架的震动的振幅和频率不同而受到破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除湿模组还包括:出风通道,一端与所述除湿模组1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波纹软管与滚筒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波纹软管连通除湿模组1和滚筒内部,避免循环出风通道和除湿模组1因滚筒转动受到破坏。循环出风通道作为经过转轮模块吸湿得到干燥气流进入滚筒的通道。可选地,在滚筒出风通道设置过滤组件,用于对从滚筒进入到除湿模组的气流进行过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除湿模组还包括:进风通道,其可以安装在滚筒上,一端与所述滚筒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模组3连通。进一步地,除湿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循环进风通道内的过滤组件,用于过滤循环气流中的杂质。在循环进风通道内设置过滤组件(可以是滤网)以去除循环气流中的杂质,避免毛絮和灰尘杂质进入到循环模组3以及除湿模组1,进而避免上述模组阻塞或杂质燃烧等现象的产生。毛絮和灰尘杂质来自于滚筒,因此,将循环进风通道安装在滚筒上,利于直接过滤循环气流,避免循环进风通道和及循环模组3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再生模组2包括:加热模块21,用于对位于再生通道中的除湿模组1部分进行水分脱附;再生风机22,安装在再生风机22安装部上且与冷凝模组连通,用于将冷凝模组4冷凝形成的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输送至加热模块21;加热模块21加热除湿模组1的一部分,使其上吸附的水分蒸发,再生风机22将风输送至加热模块21形成高温的再生气流,加快恢复除湿模组1的水分吸附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冷凝模组4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和冷凝水排水口;冷却水进口与所述机架上的进水阀通过第一软管连接;冷却水出口和冷凝水排水口可选地均与滚筒排水口连通。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洗烘一体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模组,因此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烘干模组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9)

1.一种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模组(3),其与洗烘一体机的滚筒连通,循环模组(3)将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1)进行除湿;
除湿模组(1),其连通所述循环模组(3)和滚筒,除湿模组(1)用于吸附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的水分,并使干燥的循环气流输出到滚筒中;
再生模组(2),其安装于除湿模组(1)的壳体上,再生模组(2)与所述除湿模组(1)位于再生气流通道的部分气流连通,以使干燥的再生气流输出到该部分除湿模组(1),以将除湿模组(1)的至少一部分脱附水分;
冷凝模组(4),连通到再生模组(2)的再生气流出口,用于对再生模组(2)输出的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以形成为低温干燥的气流;其中,
除湿模组(1)分别与循环模组(3)、冷凝模组(4)连接固定,以形成整体化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搭接部(50),设置在所述整体化模组的四周,用于将所述整体化模组固定连接至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组(1)具有除湿模组上壳体和除湿模组下壳体;所述再生模组(2)具有再生模组上壳体和再生模组下壳体;所述循环模组(3)具有循环模组上壳体和循环模组下壳体;所述冷凝模组具有冷凝模组上壳体和冷凝模组下壳体;
所述除湿模组下壳体、再生模组下壳体、循环模组下壳体及冷凝模组下壳体一体成型为烘干模组下壳体;
所述搭接部(50)设置在所述烘干模组下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循环出风通道,一端与所述除湿模组(1)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波纹软管与滚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循环进风通道,其安装在滚筒上,一端与所述滚筒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模组(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循环进风通道内设有过滤组件,用于过滤循环气流中的杂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组(1)、再生模组(2)、循环模组(3)、冷凝模组是分立的,并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形成为整体化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冷凝模组(4)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和冷凝水排水口;
冷却水进口与所述机架上的进水阀通过第一软管连接;
冷却水出口和冷凝水排水口均与滚筒排水口连通。
9.一种洗烘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模组。
CN202222328046.9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Active CN218596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8046.9U CN218596709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PCT/CN2023/077475 WO2024045512A1 (zh) 2022-08-31 2023-02-21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TW112209167U TWM652140U (zh) 2022-08-31 2023-08-28 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
TW112209272U TWM654760U (zh) 2022-08-31 2023-08-30 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8046.9U CN218596709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6709U true CN218596709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9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8046.9U Active CN218596709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6709U (zh)
TW (1) TWM65214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2140U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92018U (zh)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KR20240035642A (ko) 건조 장치 및 세탁 건조 일체형 기기
CN218596709U (zh)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WO2024169189A1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09147287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106440353A (zh)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气能热水器
CN215523558U (zh) 一种除湿效率高的双再生转轮除湿机
CN214168489U (zh) 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0320382U (zh) 一种快速除湿机
CN206911084U (zh) 一种实验室用除湿器
CN220079486U (zh) 一种烘干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11575345U (zh) 一种节能转轮除湿装置
CN212158081U (zh) 一种新型除湿烘干机
CN219550712U (zh) 一种低露点除湿装置
CN219621459U (zh) 烘干装置和衣物处理设备
CN214992518U (zh) 一种烘干冷却装置
CN220524228U (zh) 一种工业智能型空调除湿机组
CN219908304U (zh) 干衣机
WO2024146215A1 (zh) 加热装置、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WO2024208189A1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TWI852747B (zh) 烘乾模組和衣物處理設備
CN212511544U (zh) 一种具备循环功能的除湿机构
CN220707562U (zh) 一种用于工业转轮除湿超低电耗联供装置
CN219868241U (zh) 一种带调节阀板的除湿机
CN218511048U (zh) 一种封闭环境专用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16

Address after: Room 808, Building 3, No. 21 Fenghui Avenue,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10039

Patentee after: Nanjing Ston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55 1802, Building D1, Nanshan Zhiyuan, No. 1001, Xueyuan Avenue, Changyu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