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68489U - 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68489U
CN214168489U CN202023130199.XU CN202023130199U CN214168489U CN 214168489 U CN214168489 U CN 214168489U CN 202023130199 U CN202023130199 U CN 202023130199U CN 214168489 U CN214168489 U CN 214168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air
exchange assembly
housing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301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广起
苗雨来
朱磊
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301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68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68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68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换热组件包括壳体、风道、流道和多个喷淋孔;风道设置于壳体内;流道设置于壳体上;多个喷淋孔设置于壳体上,与流道相连通,朝向风道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组件,在壳体上设置有流道和喷淋孔,流道与喷淋孔相连通,液体进入流道后,可由喷淋孔喷出,并喷向风道内或过滤件上,进而对风道内或过滤件上的毛屑进行冲刷。并且在壳体上设置流道和喷淋孔,无需在风道中设置额外的喷淋管,简化了换热组件的结构和生产工艺。在壳体上设置喷淋孔,使得喷淋孔喷出的液体更加均匀,提升对风道和过滤件的冲洗效果。

Description

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洗衣机在洗涤完成后,需要向洗衣筒内通入热风,并通过热风对衣物进行烘干。
在相关技术中,为减少能源的浪费,热风需要循环使用,通常在桶体上侧设置出风口,热风从出风口进入烘道进行加热后,再次进入桶体内。而为了防止桶内的毛絮带入烘道内,会在出风口设置滤网及滤网冲洗结构,而滤网冲洗结构通常选用喷淋管,然而喷淋管不仅安装复杂,且喷出的水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换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包括壳体、风道、流道和多个喷淋孔;风道设置于壳体内;流道设置于壳体上;多个喷淋孔设置于壳体上,与流道相连通,朝向风道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组件,在壳体上设置有流道和喷淋孔,流道与喷淋孔相连通,液体进入流道后,可由喷淋孔喷出,并喷向风道内或过滤件上,进而对风道内或过滤件上的毛屑进行冲刷,避免毛屑在风道或过滤件上堆积,确保风道内或过滤件上的毛屑不会随热空气循环至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中。
并且在壳体上设置流道和喷淋孔,无需在风道中设置额外的喷淋管,简化了换热组件的结构和生产工艺。在壳体上设置喷淋孔,使得喷淋孔喷出的液体更加均匀,提升对风道和过滤件的冲洗效果。
在烘干衣物时,由衣物处理装置中流出的热风进入到风道内,并在风道内与喷淋孔喷淋出的液体进行换热。换热后,由衣物处理装置中流出的热风温度降低,使得热风中含有的高温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进而降低热风中的水分含量,使得回流至衣物处理装置内的热风更加干燥,进而提升对衣物的烘干效果。
由于提升了对衣物的烘干效果,使得衣物可被更快速地烘干,进而提升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效率,缩短衣物烘干所需的时长。并且可减少烘干衣物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进而降低衣物处理装置烘干衣物所需的成本,提升衣物处理装置的品质。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换热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用于衣物处理装置,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内筒,内筒上设置有通孔;多个喷淋孔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相错开。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喷淋孔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相错开,避免由喷淋孔喷淋出的液体经通孔进入到内筒中而打湿内筒中的衣物,进而提升对衣物的干燥效果。
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内筒,内筒用于洗涤衣物,并在洗涤完成后,向内筒中通入热风,以干燥内筒中的衣物。
具体地,喷淋孔喷淋出的液体可沿内筒壁或外桶壁流动至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管路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一过滤件;第一进气口设置于壳体上,与风道相连通;第一过滤件设置于第一进气口处,与壳体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过滤件,设置于第一进气口,用于过滤从内筒流入第一进气口的气体。第一进气口为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与换热组件的连通口,即内筒中的湿热风经过第一进气口流入换热组件中,内筒在对衣物进行其他处理的过程中,例如洗涤、烘干等处理,会使衣物的毛屑、线头等杂物从衣物上脱落,通过在第一进气口的位置设置第一过滤组件能够避免毛屑、线头等杂物进入到换热组件内,从而避免了换热组件被堵塞的问题发生。
具体地,衣物处理装置为滚筒洗衣机,内筒在对衣物进行清洗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杂物残留在内筒中,在滚筒洗衣机的风机作用下,质量较轻的杂物随流动的空气流至第一进气口处,杂物能够被第一过滤件阻挡在换热组件之外,避免杂物进入到第一腔体中导致的换热组件堵塞的问题发生。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件选为空隙较小的纺织物,使第一过滤件不仅能够阻挡杂物进入到换热组件中,还能够对颗粒较小的杂物起到吸附作用,提高了对造物的过滤效果。
具体地,液体可选用冷水。湿热分风与喷淋孔所喷淋出的水接触后,与喷淋出的水进行换热,使湿热分风降温,在温度下降的过程中,湿热分风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滴落在风道内,实现了对通过换热组件的湿热分风进行降温的作用。相比于翅片式、套管式的换热器,提高了湿热分风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对内筒内空气的冷凝降温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换热组件中的风道与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相连通,使喷淋在第一腔体内作为液体的水和从湿热分风中冷凝出的水均通过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排出衣物处理装置。风道与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沿重力方向分布,即风道高于排水通道设置,使风道内的水能够受重力作用向排水通道内流动。
流道所连接的水源为冷水源,使流道内的水的温度低于湿热空气的温度,提高了对湿热空气中水的冷凝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喷淋孔沿流道分布,多个喷淋孔中至少部分喷淋孔朝向第一过滤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喷淋孔与第一过滤件对应设置,从喷淋孔喷出的液体能够直接作用在第一过滤件上,在喷出的液体的压力作用下,毛屑和线头等杂物能够从第一过滤件上脱落,起到了对第一过滤件快速清理的作用。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喷淋孔,不仅提高了壳体内液体与湿热风的接触面积,还能够通过喷淋孔喷出的液体对第一过滤件上杂物冲刷,无需人工对第一过滤件进行清理。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过滤件设置在换热组件上,位于换热组件的第一进风口处,通过利用喷淋的方式对第一过滤件进行清洗,能够减少衣物处理装置后续的使用保养成本,无需对衣物处理装置进行拆卸就能够快速清理第一过滤件上的杂物。
并且,由于第一过滤件设置在换热组件上,位于换热组件的第一进风口处,流道设置于风道内,即流道位于第一过滤部件的下风处,而第一过滤部件过滤的毛屑等杂质粘附于第一过滤部件的上风侧,所以由流道喷淋出的液体是由第一过滤部件的下风侧向上风侧喷淋,进而更加易于将第一过滤部件过滤的毛屑等杂质冲离第一过滤部件,进而提升对第一过滤部件的清洗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设置于壳体上,与风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进气口与风道相连通,第二进气口将风道与换热装置的外部空气相连通,以使换热装置外的外部新鲜空气能够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到第二腔体内,使得在烘干过程中衣物中的湿热空气能够快速被降温。在烘干结束之后,继续通过第二进气口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中输入空气,从而能够使整个衣物处理装置内的风道系统快速降温冷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进气口设置于第一壳体上;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连接第二进气口设置于第二壳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设置第一腔体,第二壳体内设置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形成风道。第一进气口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第一进气口的一端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第一进气口的第二端与内筒相连通,使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中的湿热空气能够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到第一腔体内,进入到第一腔体中的湿热空气与换热装置进行换热。第二进气口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第二进气口的第一端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第二进气口的另一端与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空气相连通,以使外部空气能够通过第二进气口输入至第二腔体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连通,与换热装置换热后的空气和从外部输入的空气在第二腔体中混合后经由出气口输出,通过将换热后的空气与外部输入的气体进行混合,实现了对换热后的空气进行降温,进而使换热后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进一步提高对换热后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冷凝效果。
在衣物烘干完成后,关闭烘干通道内的加热装置,使加热装置不再对空气进行加热,衣物烘干装置中的风机继续工作带动内筒内的湿热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到第一腔体内换热,同时衣物处理装置外的空气继续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到第二腔体内,将换热后的空气和外部空气送入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中,使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快速降温干燥,减少了内筒中的冷凝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密封连接,具体可选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焊接连接。还可选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还可选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法兰连接,并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安装有密封垫圈,提高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设置于内筒的顶壁上,第二壳体设置于内筒的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筒的顶壁为内筒的圆周的上部位置,侧壁为非圆周位置。而将第一壳体设置于内筒的顶壁上,第二壳体设置于内筒的侧壁上,实现了对壳体的安装和固定,并且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位置更加合理。
具体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相垂直,第二壳体设置在内筒的后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过滤件,第二过滤件设置于第二进气口处,与壳体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进气口的第二过滤件。第二进气口能够将风道与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相连通。在第二进气口上设置第二过滤件,能够使外部空气中的杂质无法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到换热组件中,进一步避免了换气组件被杂质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二过滤件为海绵。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二过滤件选为透气海绵,不仅外部空气能够自由地通过透气海绵进入到风道内,还能够避免外部空气中杂质进入到风道内。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为相互连通的腔体,第一腔体内的空气是由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流出的,流入第一腔体中的空气内存在还有洗涤剂成分的水蒸气,在冷凝水蒸气的过程中,洗涤剂会在换热组件的内部形成泡沫。将透气海绵设置在第二进气口的位置,还能够避免第二腔体内产生的泡沫从第二进气口处溢出。
第二过滤件与第二进气口可拆卸相连。
第二过滤件选为透气海绵,透气海绵能够从第二进气口内取出,便于对透气海绵进行日常清洗维护。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换热组件,因此该衣物处理装置具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换热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外桶,壳体与外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的一端与外桶相连接,风道内的冷凝水和喷淋出的液体可经第一进气口后沿外桶流动至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内,喷淋在第一过滤部件上的液体也可沿外桶流动至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内,进而避免有液体在在风道内积聚,确保换热组件排液的流畅性。
并且由于风道内的液体经沿外桶流动至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内,沿外桶流动的液体可降低外桶的温度,以降低外桶与内筒之间的热空气的温度,进而使得外桶与内筒之间的热空气内的水蒸气液化,进一步降低热空气的湿度,提升热空气的干燥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壳体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风道相连通,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内筒、风机、烘道和加热组件;内筒嵌于外桶内;风机的进气端与壳体设置有出气口的一端相连接;烘道的一端与风机的出风端相连接,烘道的另一端与内筒相连接;加热组件设置于烘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风机,风机能够带动空气流动,从而使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中的湿热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口流经换热组件后流回内筒,另外,风机可以使外部的新鲜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流经换热组件后进入到内筒中。风机具体选型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衣物处理装置进行合理配置,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具体地,在烘干衣物时,空气在烘道内被加热组件加热,并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到内筒中。热空气在内筒中将衣物的水分蒸发,进入到外桶中,再经第一进气口进入到换热组件内。在换热组件的风道内,热空气与流道内的液体和喷淋孔喷淋出的液体换热,热空气被降温,水蒸气冷凝,进而降低热空气中湿度。除湿后的热空气再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烘道,以此形成循环。
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置于第一进气口上。
换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进气口位置的第一密封件,通过在第一进气口位置设置第一密封件,能够避免气体和液体在第一进气口的位置流出,提高了换热组件密封性。
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设置于出气口上。
在该设计中,换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出气口位置的第二密封件,能够避免换热组件内部的液体和气体通过出气口流出换热组件,提高换热组件整体的密封性能。
加热组件包括电热管和防护罩。防护罩为导热性能好的材质制成。防护罩能够避免电热管直接与气体接触,在换热组件中的过滤装置失效的情况下,通过设置防护罩能够避免电热管与杂质接触导致衣物处理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装置为洗衣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洗衣机、干衣机、洗干一体机。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具有烘干衣物功能的设备,不限于上述三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左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沿A-A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主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沿B-B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沿C-C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主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沿E-E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俯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左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换热组件,110壳体,112第一壳体,114第二壳体,116风道,124喷淋孔,126进液口,128流道,130第一进气口,140第二进气口,150出气口,160第一过滤件,170第一密封件,180第二过滤件,190第二密封件,200外桶,300风机,400烘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换热组件100和衣物处理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100,包括壳体110、风道116、流道128和多个喷淋孔124;风道116设置于壳体110内;流道128设置于壳体110上;多个喷淋孔124设置于壳体110上,与流道128相连通,朝向风道116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组件100,在壳体110上设置有流道128和喷淋孔124,流道128与喷淋孔124相连通,液体进入流道128后,可由喷淋孔124喷出,并喷向风道116内或过滤件上,进而对风道116内或过滤件上的毛屑进行冲刷,避免毛屑在风道116或过滤件上堆积,确保风道116内或过滤件上的毛屑不会随热空气循环至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中。
并且在壳体110上设置流道128和喷淋孔124,无需在风道116中设置额外的喷淋管,简化了换热组件100的结构和生产工艺。在壳体110上设置喷淋孔124,使得喷淋孔124喷出的液体更加均匀,提升对风道116和过滤件的冲洗效果。
换热组件100在烘干衣物时,由衣物处理装置中流出的热风进入到风道116内,并在风道116内与喷淋孔喷淋出的液体进行换热。换热后,由衣物处理装置中流出的热风温度降低,使得热风中含有的高温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进而降低热风中的水分含量,使得回流至衣物处理装置内的热风更加干燥,进而提升对衣物的烘干效果。
由于提升了对衣物的烘干效果,使得衣物可被更快速地烘干,进而提升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效率,缩短衣物烘干所需的时长。并且可减少烘干衣物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进而降低衣物处理装置烘干衣物所需的成本,提升衣物处理装置的品质。
壳体110上设置有进液口126,进液口126与流道128相连通,以使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进液管通过进液口126向流道128内输送液体。
如图3所示,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热空气的流动方向。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换热组件100用于衣物处理装置,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内筒,内筒上设置有通孔;多个喷淋孔124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相错开。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喷淋孔124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相错开,避免由喷淋孔124喷淋出的液体经通孔进入到内筒中而打湿内筒中的衣物,进而提升对衣物的干燥效果。
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内筒,内筒用于洗涤衣物,并在洗涤完成后,向内筒中通入热风,以干燥内筒中的衣物。
具体地,喷淋孔124喷淋出的液体可沿内筒壁或外桶壁流动至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管路中。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3所示,换热组件100包括第一进气口130和第一过滤件160;第一进气口130设置于壳体110上,与风道116相连通;第一过滤件160设置于第一进气口130处,与壳体11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过滤件160,设置于第一进气口130,用于过滤从内筒流入第一进气口130的气体。第一进气口130为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与换热组件100的连通口,即内筒中的湿热风经过第一进气口130流入换热组件100中,内筒在对衣物进行其他处理的过程中,例如洗涤、漂白等处理,会使衣物的毛屑、线头等杂物从衣物上脱落,通过在第一进气口130的位置设置第一过滤组件能够避免毛屑、线头等杂物进入到换热组件100内,从而避免了换热组件100被堵塞的问题发生。
具体地,衣物处理装置为滚筒洗衣机,内筒在对衣物进行清洗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杂物残留在内筒中,在滚筒洗衣机的风机300作用下,质量较轻的杂物随流动的空气流至第一进气口130处,杂物能够被第一过滤件160阻挡在换热组件100之外,避免杂物进入到第一腔体中导致的换热组件100堵塞的问题发生。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件160选为空隙较小的纺织物,使第一过滤件160不仅能够阻挡杂物进入到换热组件100中,还能够对颗粒较小的杂物起到吸附作用,提高了对造物的过滤效果。
具体地,如图6所示,液体可选用冷水。湿热分风与喷淋孔124所喷淋出的水接触后,与喷淋出的水进行换热,使湿热分风降温,在温度下降的过程中,湿热分风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滴落在风道116内,实现了对通过换热组件100的湿热分风进行降温的作用。相比于翅片式、套管式的换热器,提高了湿热分风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对内筒内空气的冷凝降温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换热组件100中的风道116与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相连通,使喷淋在第一腔体内作为液体的水和从湿热分风中冷凝出的水均通过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排出衣物处理装置。风道116与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沿重力方向分布,即风道116高于排水通道设置,使风道116内的水能够受重力作用向排水通道内流动。
流道128所连接的水源为冷水源,使流道128内的水的温度低于湿热空气的温度,提高了对湿热空气中水的冷凝效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3所示,多个喷淋孔124沿流道128分布,多个喷淋孔124中至少部分喷淋孔124朝向第一过滤件160。
在该实施例中,喷淋孔124与第一过滤件160对应设置,从喷淋孔124喷出的液体能够直接作用在第一过滤件160上,在喷出的液体的压力作用下,毛屑和线头等杂物能够从第一过滤件160上脱落,起到了第一过滤件160快速清理的作用。通过在壳体110上设置喷淋孔124,不仅提高了壳体110内液体与湿热分风的接触面积,还能够通过喷淋孔喷出的液体对第一过滤件160上杂物冲刷,无需人工对第一过滤件160进行清理。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过滤件160设置在换热组件100上,位于换热组件100的第一进风口处,通过利用喷淋的方式对第一过滤件160进行清洗,能够减少衣物处理装置后续的使用保养成本,无需对衣物处理装置进行拆卸就能够快速清理第一过滤件160上的杂物。
并且,由于第一过滤件160设置在换热组件100上,位于换热组件100的第一进风口处,流道设置于风道116内,即流道位于第一过滤部件的下风处,而第一过滤部件过滤的毛屑等杂质粘附于第一过滤部件的上风侧,所以由流道喷淋出的液体是由第一过滤部件的下风侧向上风侧喷淋,进而更加易于将第一过滤部件过滤的毛屑等杂质冲离第一过滤部件,进而提升对第一过滤部件的清洗效果。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9所示,换热组件100还包括第二进气口140,第二进气口140设置于壳体110上,与风道116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第二进气口140与风道116相连通,第二进气口140将风道116与换热装置的外部空气相连通,以使换热装置外的外部空气能够通过第二进气口140进入到第二腔体内,使得在烘干过程中衣物中的湿热空气能够快速被降温。在烘干结束之后,继续通过第二进气口140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中输入空气,从而能够使整个衣物处理装置内的风道116系统快速降温冷却。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壳体110包括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4;第一进气口130设置于第一壳体112上;第二壳体114与第一壳体112相连接第二进气口140设置于第二壳体114上。
在该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00的壳体110包括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4,第一壳体112内设置第一腔体,第二壳体114内设置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形成风道116。第一进气口130设置在第一壳体112上,第一进气口130的一端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第一进气口130的第二端与内筒相连通,使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中的湿热空气能够通过第一进气口130进入到第一腔体内,进入到第一腔体中的湿热空气与换热装置进行换热。第二进气口140设置在第二壳体114上,第二进气口140的第一端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第二进气口140的另一端与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空气相连通,以使外部空气能够通过第二进气口140输入至第二腔体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连通,与换热装置换热后的空气和从外部输入的空气在第二腔体中混合后经由出气口150输出,通过将换热后的空气与外部输入的气体进行混合,实现了对换热后的空气进行降温,进而使换热后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进一步提高对换热后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冷凝效果。
在衣物烘干完成后,关闭烘干通道内的加热装置,使加热装置不再对空气进行加热,衣物烘干装置中的风机300继续工作带动内筒内的湿热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30进入到第一腔体内换热,同时衣物处理装置外的空气继续通过第二进气口140进入到第二腔体内,将换热后的空气和外部空气送入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中,使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快速降温干燥,减少了内筒中的冷凝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4之间密封连接,具体可选为第一壳体112与第二壳体114相焊接。还可选为第一壳体112与第二壳体11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还可选为第一壳体112与第二壳体114之间法兰连接,并在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4之间设置安装有密封垫圈,提高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4之间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第一壳体112设置于内筒的顶壁上,第二壳体114设置于内筒的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112设置于内筒的顶壁上,第二壳体114设置于内筒的侧壁上,实现了对壳体110的安装和固定,并且使得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4的位置更加合理。
具体地,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4相垂直,第二壳体114设置在内筒的后侧壁上。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9所示,换热组件100还包括第二过滤件180,第二过滤件180设置于第二进气口处,与壳体11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进气口140的第二过滤件180。第二进气口140能够将风道116与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相连通。在第二进气口140上设置第二过滤件180,能够使外部空气中的杂质无法通过第二进气口140进入到换热组件100中,进一步避免了换气组件被杂质堵塞。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第二过滤件180为海绵。
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二过滤件180选为透气海绵,不仅外部空气能够自由地通过透气海绵进入到风道116内,还能够避免外部空气中杂质进入到风道116内。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116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为相互连通的腔体,第一腔体内的空气是由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流出的,流入第一腔体中的空气内存在还有洗涤剂成分的水蒸气,在冷凝水蒸气的过程中,洗涤剂会在换热组件100的内部形成泡沫。将透气海绵设置在第二进气口140的位置,还能够避免第二腔体内产生的泡沫从第二进气口140处溢出。
第二过滤件180与第二进气口140可拆卸相连。
第二过滤件180选为透气海绵,透气海绵能够从第二进气口140内取出,便于对透气海绵进行日常清洗维护。
实施例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0,因此该衣物处理装置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1所示,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外桶200,壳体110与外桶20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10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30的一端与外桶200相连接,风道116内的冷凝水和喷淋出的液体可经第一进气口130后沿外桶200流动至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内,喷淋在第一过滤部件上的液体也可沿外桶200流动至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内,进而避免有液体在在风道116内积聚,确保换热组件100排液的流畅性。
并且由于风大内的液体经沿外桶200流动至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通道内,沿外桶200流动的液体可降低外桶200的温度,以降低外桶200与内筒之间的热空气的温度,进而使得外桶200与内筒之间的热空气内的水蒸气液化,进一步降低热空气的湿度,提升热空气的干燥效果。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1所示,壳体110上设置有出气口150,出气口150与风道116相连通,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内筒、风机300、烘道400和加热组件;内筒嵌于外桶200内;风机300的进气端与壳体110设置有出气口150的一端相连接;烘道400的一端与风机300的出风端相连接,烘道400的另一端与内筒相连接;加热组件设置于烘道400内。
在该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风机300,风机300能够带动空气流动,从而使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中的湿热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口140流经换热组件100后流回内筒,并使外部的新鲜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30流经换热组件100后进入到内筒中。风机300具体选型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衣物处理装置进行合理配置,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具体地,在烘干衣物时,空气在烘道400内被加热组件加热,并在风机300的作用下进入到内筒中。热空气在内筒中将衣物的水分蒸发,进入到外桶200中,再经第一进气口130进入到换热组件100内。在换热组件100的风道116内,热空气与流道内的液体和喷淋孔喷淋出的液体换热,热空气被降温,水蒸气冷凝,进而降低热空气中湿度。除湿后的热空气再在风机300的作用下进入烘道400,以此形成循环。
实施例十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换热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70,第一密封件170设置于第一进气口130上。
换热组件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进气口130位置的第一密封件170,通过在第一进气口130位置设置第一密封件170,能够避免气体和液体在第一进气口130的位置流出,提高了换热组件100密封性。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9和图10所示,换热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90,设置于出气口150上。
在该设计中,换热组件100还包括设置在出气口150位置的第二密封件190,能够避免换热组件100内部的液体和气体通过出气口150流出换热组件100,提高换热组件100整体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加热组件包括电热管和防护罩。防护罩为导热性能好的材质制成。防护罩能够避免电热管直接与气体接触,在换热组件100中的过滤装置失效的情况下,通过设置防护罩能够避免电热管与杂质接触导致衣物处理装置。
实施例十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衣物处理装置为洗衣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在该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洗衣机、干衣机、烘干机。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具有烘干衣物功能的设备,不限于上述三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0);
风道(116),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
流道(128),设置于所述壳体(110)上;
多个喷淋孔(124),设置于所述壳体(110)上,与所述流道(128)相连通,朝向所述风道(116)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组件(100)用于衣物处理装置,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内筒,所述内筒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多个喷淋孔(124)的位置与所述通孔的位置相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进气口(130),设置于所述壳体(110)上,与所述风道(116)相连通;
第一过滤件(16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口(130)处,与所述壳体(11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喷淋孔(124)沿所述流道(128)分布,所述多个喷淋孔(124)中至少部分喷淋孔(124)朝向所述第一过滤件(160)。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进气口(140),设置于所述壳体(110)上,与所述风道(116)相连通。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包括:
第一壳体(112),所述第一进气口(13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2)上;
第二壳体(114),与所述第一壳体(112)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口(140)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14)上。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112)设置于所述内筒的顶壁上,所述第二壳体(114)设置于所述内筒的侧壁上。
8.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过滤件(180),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口(140)处,与所述壳体(110)相连接。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过滤件(180)为海绵。
10.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10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桶(200),所述壳体(110)与所述外桶(200)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上设置有出气口(150),所述出气口(150)与所述风道(116)相连通,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
内筒,嵌于所述外桶(200)内;
风机(300),所述风机(300)的进气端与所述壳体(110)设置有所述出气口(150)的一端相连接;
烘道(400),所述烘道(400)的一端与所述风机(300)的出风端相连接,所述烘道(400)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筒相连接;
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烘道(400)内。
CN202023130199.XU 2020-12-23 2020-12-23 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214168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0199.XU CN214168489U (zh) 2020-12-23 2020-12-23 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0199.XU CN214168489U (zh) 2020-12-23 2020-12-23 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68489U true CN214168489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07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30199.XU Active CN214168489U (zh) 2020-12-23 2020-12-23 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68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7860B (zh) 干衣系统及干衣系统的线屑清理方式
TW200404116A (en) Drum type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CN201770878U (zh) 干衣机
CN101173440B (zh) 一种采用热泵作为热源的洗衣干燥机干燥方法
WO2009157696A2 (ko) 응축식 건조장치
CN201258401Y (zh) 利用热泵系统烘干的洗衣干衣机
CN111101351B (zh) 烘干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06676815B (zh) 烘干洗衣机
CN214168489U (zh) 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1809339B (zh) 一种壁挂式洗衣机
CN214362376U (zh) 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0766046U (zh) 一种干衣机底座及干衣机
CN114657756A (zh) 换热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4736781U (zh) 一种洗干机的排气装置及洗干机
JP2021525557A (ja) タンブル乾燥機
JP4013693B2 (ja) 洗濯乾燥機
CN111576012A (zh) 一种干衣设备
CN112831996B (zh) 毛絮过滤收集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3957682A (zh) 一种冷凝装置及具有该冷凝装置的衣物处理设备
CN218508087U (zh) 一种洗烘一体机
CN219385706U (zh) 衣物处理装置
WO2022199640A1 (zh) 洗干一体设备
CN214736782U (zh) 一种洗干机排气装置的排气通道及洗干机
CN114687176B (zh) 外筒组件、干衣设备
CN214736783U (zh) 一种排气装置的排气口组件及洗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