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2018U -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2018U
CN218492018U CN202222314788.6U CN202222314788U CN218492018U CN 218492018 U CN218492018 U CN 218492018U CN 202222314788 U CN202222314788 U CN 202222314788U CN 218492018 U CN218492018 U CN 218492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ehumidification
regeneration
circulation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47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行
段传林
杨志敏
王哲
刘通
齐杭
全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ton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47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2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2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2018U/zh
Priority to TW112209166U priority patent/TWM654755U/zh
Priority to AU2023335689A priority patent/AU2023335689A1/en
Priority to KR1020257008676A priority patent/KR20250050968A/ko
Priority to PCT/CN2023/115747 priority patent/WO2024046358A1/zh
Priority to EP23859387.5A priority patent/EP4582616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包括:循环模组将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位于循环气流通道的部分进行除湿;除湿模组用于吸附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的水分;再生模组连通所述除湿模组位于再生气流通道的部分,以使干燥的再生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以将除湿模组位于该通道的部分脱附水分;冷凝模组,用于对再生模组输出的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以形成为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其中,除湿模组与机架连接固定,循环模组和/或冷凝模组与滚筒连接固定。除湿模组、循环模组和冷凝模组是各自独立的模组,除湿模组固定连接至机架,循环模组和冷凝模组根据洗烘一体机的机架、滚筒的尺寸和位置关系选择固定连接至机架或滚筒上。

Description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背景技术
在人们对健康品质生活的追求愈加高涨、城市居民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等因素的助推下,洗烘一体机横空出世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洗烘一体机尤其适合梅雨季节时期的南方家庭、空气质量差不适合户外晒衣的北方家庭,以及想要衣物即洗即穿或追求衣物更加蓬松舒适的使用人群。
现有的洗烘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利用蒸发器对洗烘机内筒的潮湿空气进行加热吸湿,得到高温空气之后,再重新进入洗烘机内筒,从而使衣物中的水分得以蒸发。但是,蒸发器的整体温度一致,在潮湿空气蒸发的过程中,蒸发器对潮湿空气的吸湿能力下降,导致吸湿效率低、烘干时间长,功耗高。还有一部分采用冷凝水喷淋或冷凝器直接对湿气流除湿的方式,该方式处理过的气流仍然夹带很高比例的水分,且循环利用还需要对气流升温-降温除湿-再升温,除湿效率较低,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除湿处理过的气流仍然夹带很高比例的水分,且循环利用还需要对气流升温-降温除湿-再升温,除湿效率较低,功耗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模组,包括:
循环模组,其与洗烘一体机的滚筒连通,循环模组将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位于循环气流通道的部分进行除湿;
除湿模组,其连通所述循环模组和滚筒,除湿模组用于吸附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的水分;
再生模组,其安装于除湿模组的上,再生模组连通所述除湿模组位于再生气流通道的部分,以使干燥的再生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以将除湿模组位于该通道的部分脱附水分;
冷凝模组,连通到再生模组的再生风出口,用于对再生模组输出的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以形成为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其中,
除湿模组与机架连接固定,循环模组和/或冷凝模组与滚筒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除湿模组还包括:
出风通道,一端与所述除湿模组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波纹软管与滚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模组和冷凝模组与滚筒连接固定,包括:
除湿模组和循环模组通过第二波纹软管连通;
再生模组与冷凝模组通过第三波纹软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模组与滚筒连接固定;
所述冷凝模组与机架连接固定;
除湿模组和循环模组通过第二波纹软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模组与滚筒连接固定;
循环模组与机架连接固定;
再生模组与冷凝模组通过第三波纹软管连通;
循环模组与滚筒通过第四波纹软管连通。
进一步地,除湿模组还包括:
进风通道,其安装在滚筒上,一端与所述滚筒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模组连通;
所述进风通道内设有过滤组件,用于过滤循环气流中的杂质。
进一步地,再生模组包括:
加热模块,其入口端设有再生风机安装部,所述加热模块用于蒸发掉所述除湿模组上吸附的水分;
再生风机,安装在再生风机安装部上且与冷凝模组连通,用于将冷凝模组冷凝形成的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输送至加热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还提出了一种洗烘一体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烘干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烘干模组,其中,除湿模组、循环模组及冷凝模组为各自独立的模组;除湿模组和其上安装的再生模组可固定连接到机架上,以减少或消除滚筒振动对除湿模组的影响,循环模组和冷凝模组中至少一个固定连接至滚筒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烘干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除湿模组;11、转轮;12、转轮壳体;2、再生模组;21、加热模块;22、再生风机;3、循环模组;4、冷凝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现有技术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除湿处理过的气流仍然夹带很高比例的水分,且循环利用还需要对气流升温-降温除湿-再升温,除湿效率较低,功耗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模组,包括:循环模组3,其与洗烘一体机的滚筒连通,循环模组3将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1位于循环气流通道的部分进行除湿;除湿模组1,其连通所述循环模组3和滚筒,除湿模组1用于吸附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的水分;再生模组2,其安装于除湿模组1的上,再生模组2连通所述除湿模组1位于再生气流通道的部分,以使干燥的再生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1,以将除湿模组1位于该通道的部分脱附水分;冷凝模组4,连通到再生模组2的再生风出口,用于对再生模组2输出的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以形成为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其中,除湿模组1与机架连接固定,循环模组3和/或冷凝模组4与滚筒连接固定。或者除湿模组1和循环模组3与冷凝模组4其中至少之一与机架固定连接,其他模组与滚筒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除湿模组1中位于循环气流通道的部分用于吸附循环气流中的水分,而除湿模组1中位于再生气流通道的部分利用再生模组2对其进行脱附;其中,循环模组3做气流在滚筒和除湿模组1之间循环的动力,循环模组3将来自于滚筒内湿循环气流输送至除湿模组1进行吸附脱水,除湿模组1对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吸附水分,以使干燥的循环气流输出到滚筒中。再生模组2连通所述除湿模组1,以使干燥的再生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1位于再生气流通道的部分,以将除湿模组1在该再生气流通道的部分脱附水分,使其恢复吸附水分能力;冷凝模组4连通到再生模组2的再生风出口,用于对再生模组2输出的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以形成为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排出。除湿模组1、循环模组3及冷凝模组4为各自独立的模组;除湿模组1和其上安装的再生模组2可固定连接到机架上,以减少或消除滚筒振动对除湿模组1的影响,循环模组3和冷凝模组4中至少一个固定连接至滚筒上。当然,与再生模组2连通的再生风机22也可选地固定至机架或滚筒上。由于循环模组3、冷凝模组4、再生风机22等对振动并不敏感,所以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或空间布置的需求进行设置。
优选地,除湿模组1,其包括转轮11及封闭于转轮壳体12内的转轮11,转轮11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吸附湿循环气流中的水分;转轮11与转轮壳体12的顶壁和底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转轮壳体12上设有再生模组2安装部;循环模组3,其位于除湿模组1的上游或下游;再生模组2,其安装于再生模组2安装部,再生模组2与转轮11的至少另一部分紧邻,以蒸发掉所述转轮11上吸附的水分;转轮11在转轮壳体12内持续旋转,湿循环气流经过转轮11与转轮壳体12的顶壁和底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转轮11的至少一部分与湿循环气流接触并吸附循环气流中的水分,得到干燥的循环气流;干燥的循环气流经过滚筒内的待烘干物再次形成湿循环气流;当转轮11转到安装于转轮壳体12上的再生模组2所在的区域时,再生模组2蒸发掉吸附在转轮11上的水分,如此循环,转轮11持续吸收湿循环气流中水分,并通过再生模组2恢复吸附能力。优选地,循环模组3位于除湿模组1的上游,将湿循环气流吹至除湿模组1,使气流在除湿模组1和滚筒之间循环流通。冷凝模组4与再生模组2连通,将再生模组2输出的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以形成为低温干燥的气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除湿模组1还包括:出风通道,一端与所述除湿模组1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波纹软管与滚筒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波纹软管连通除湿模组1和滚筒内部,避免出风通道和除湿模组1因滚筒转动受到破坏。出风通道作为经过除湿模组1吸湿得到干燥气流进入滚筒的通道,可选地,在出风通道设置过滤组件或者阀门,避免在烘干模组在非工作状态时,滚筒内的杂质或水分通过出风通道进入到除湿模组1中,对除湿模组1中零件造成破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模组3和冷凝模组4与滚筒连接固定,包括:除湿模组1和循环模组3通过第二波纹软管连通;再生模组2与冷凝模组4通过第三波纹软管连通;循环模组3与滚筒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除湿模组1固定在机架上,循环模组3和冷凝模组4与滚筒连接固定:除湿模组1进风口和循环模组3出风口通过第二波纹软管连通;再生模组2与冷凝模组4进风口通过第三波纹软管连通;循环模组3进风口与滚筒出风口连通,避免除湿模组1与再生模组2、循环模组3因滚筒的震动的振幅和频率不同而受到破坏。循环模组3固定安装到滚筒上,循环模组3进风口与滚筒连通,可选地,循环模组3进风口与滚筒出风口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模组3与滚筒连接固定;所述冷凝模组4与机架连接固定;除湿模组1和循环模组3通过第二波纹软管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除湿模组1和冷凝模组4固定安装到机架上,循环模组3固定安装到滚筒上。除湿模组1进风口和循环模组3出风口通过第二波纹软管连通,避免滚筒和机架的震动的振幅和频率不同导致除湿模组1和循环模组3受损。除湿模组1和冷凝模组4以及再生模组2都与机架固定连接,因此,三者间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优选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模组4与滚筒连接固定;循环模组3与机架连接固定;再生模组2与冷凝模组4通过第三波纹软管连通;循环模组3与滚筒通过第四波纹软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除湿模组1还包括:进风通道,其安装在滚筒上,一端与所述滚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模组3连通;所述进风通道内设有过滤组件,用于过滤循环气流中的杂质。在进风通道内设置过滤组件(可以是滤网)以去除循环气流中的杂质,避免毛絮和灰尘杂质进入到循环模组3以及除湿模组1,进而避免上述模块阻塞或杂质燃烧等现象的产生。毛絮和灰尘杂质来自于滚筒,因此,将进风通道安装在滚筒上,利于直接过滤循环气流,避免进风通道和其下游的第四波纹软管及循环模组3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再生模组2包括:加热模块21,其入口端设有再生风机22安装部,加热模块21用于蒸发掉所述除湿模组1上吸附的水分;再生风机22,安装在再生风机22安装部上且与冷凝模组4连通,用于将再生模组2冷凝形成的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输送至加热模块21;加热模块21加热,使除湿模组1吸附的水分蒸发,再生风机22将风输送至加热模块21形成高温的再生气流,加快恢复除湿模组1的水分吸附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冷凝模组4设有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和冷凝水排水口;冷却水进口与所述机架上的进水阀通过第一软管连接。冷却水出口和冷凝水排水口与洗烘一体机排水管的连通,直接将冷凝水或冷却水排出。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洗烘一体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烘干模组,因此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烘干模组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8)

1.一种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模组(3),其与洗烘一体机的滚筒连通,循环模组(3)将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1)位于循环气流通道的部分进行除湿;
除湿模组(1),其连通所述循环模组(3)和滚筒,除湿模组(1)用于吸附来自滚筒的湿循环气流的水分;
再生模组(2),其安装于除湿模组(1)的上,再生模组(2)连通所述除湿模组(1)位于再生气流通道的部分,以使干燥的再生气流输出到除湿模组(1),以将除湿模组(1)位于该通道的部分脱附水分;
冷凝模组(4),连通到再生模组(2)的再生风出口,用于对再生模组(2)输出的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以形成为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其中,
除湿模组(1)与机架连接固定,循环模组(3)和/或冷凝模组(4)与滚筒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除湿模组(1)还包括:
出风通道,一端与所述除湿模组(1)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波纹软管与滚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模组(3)和冷凝模组(4)与滚筒连接固定,包括:
除湿模组(1)和循环模组(3)通过第二波纹软管连通;
再生模组(2)与冷凝模组(4)通过第三波纹软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模组(3)与滚筒连接固定;
所述冷凝模组(4)与机架连接固定;
除湿模组(1)和循环模组(3)通过第二波纹软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模组(4)与滚筒连接固定;
循环模组(3)与机架连接固定;
再生模组(2)与冷凝模组(4)通过第三波纹软管连通;
循环模组(3)与滚筒通过第四波纹软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除湿模组(1)还包括:
进风通道,其安装在滚筒上,一端与所述滚筒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模组(3)连通;
所述进风通道内设有过滤组件,用于过滤循环气流中的杂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再生模组(2)包括:
加热模块(21),其入口端设有再生风机安装部,所述加热模块(21)用于蒸发掉所述除湿模组(1)上吸附的水分;
再生风机(22),安装在再生风机安装部上且与冷凝模组(4)连通,用于将冷凝模组(4)冷凝形成的低温干燥的再生气流输送至加热模块。
8.一种洗烘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模组。
CN202222314788.6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Active CN218492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4788.6U CN218492018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TW112209166U TWM654755U (zh) 2022-08-31 2023-08-28 一種烘乾模組及衣物處理裝置
AU2023335689A AU2023335689A1 (en) 2022-08-31 2023-08-30 Drying module, and washing-drying integrated machine
KR1020257008676A KR20250050968A (ko) 2022-08-31 2023-08-30 건조 모듈 및 일체형 세탁건조기
PCT/CN2023/115747 WO2024046358A1 (zh) 2022-08-31 2023-08-30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EP23859387.5A EP4582616A1 (en) 2022-08-31 2023-08-30 Drying module, and washing-drying integrated machin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4788.6U CN218492018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2018U true CN218492018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9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4788.6U Active CN218492018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2018U (zh)
TW (1) TWM6547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512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深圳洛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WO2024046358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深圳洛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512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深圳洛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WO2024046358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深圳洛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4755U (zh) 2024-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92015U (zh) 烘干模组和洗烘一体机
CN218521473U (zh) 烘干模组和洗烘一体机
CN218492018U (zh)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CN201503090U (zh) 一种空气热管热能回收节能除湿系统
CN104233735A (zh) 一种热泵干衣机及干衣方法
CN102401430B (zh) 冷冻与转轮吸附耦合运行的除湿装置
CN104727111B (zh) 一种干衣机及控制方法
WO2017036281A1 (zh) 一种高效的直排式热泵干衣机
CN107477909A (zh) 一种热泵溶液除湿型织物烘干机
CN114060972A (zh) 一种高温热泵除湿机
CN219315306U (zh) 衣物处理设备
KR20250050968A (ko) 건조 모듈 및 일체형 세탁건조기
CN202350194U (zh) 冷冻与转轮吸附耦合运行的除湿装置
CN117127372A (zh) 一种热泵与转轮除湿混合的干衣机
CN213119332U (zh) 一种低露点复合除湿机
CN218596709U (zh)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CN219550712U (zh) 一种低露点除湿装置
CN108917022A (zh) 一种循环去湿空气净化器
CN220707562U (zh) 一种用于工业转轮除湿超低电耗联供装置
CN219908314U (zh) 一种洗护设备
CN220079486U (zh) 一种烘干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14275992U (zh) 一种冷冻转轮混合除湿装置
CN216404848U (zh) 干衣机及其预冷结构
CN212158081U (zh) 一种新型除湿烘干机
CN221172906U (zh) 一种用于降低空气湿度的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24

Address after: Room 808, Building 3, No. 21 Fenghui Avenue,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10039

Patentee after: Nanjing Ston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55 1802, Building D1, Nanshan Zhiyuan, No. 1001, Xueyuan Avenue, Changyu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