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4805U - 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4805U
CN218594805U CN202221143414.6U CN202221143414U CN218594805U CN 218594805 U CN218594805 U CN 218594805U CN 202221143414 U CN202221143414 U CN 202221143414U CN 218594805 U CN218594805 U CN 218594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ox
clamping
distance
fixing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34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eshu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eshu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eshu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eshu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434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4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4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4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置物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一种置物箱,其包括箱本体,箱本体具有用于放置物品的凹腔以及与凹腔连通的开口,箱本体的底部下表面上设置有卡扣部件,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相对于箱本体形成有突出部,突出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朝下的第一固定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其通过配合支撑杆能加强卡板箱的箱体整体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置物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
背景技术
置物箱是在塑料卡板的基础上配合能存放物品的箱体,而制作成的装载周转箱,适用工厂周转,产品储存。可折叠和堆码,降低产品损耗,提高效率,节省空间,方便回收,节约包装费用。主要应用各种零部件和原料的包装,储存和运输,汽车零部件,衣服面料,蔬菜等集装化包装,是一款应用极广泛的物流容器。置物箱。
CN210823265U公开一种卡板箱,底座前后两侧上端分别设有若干槽,槽和槽之间的第二相邻块表面设有第二卡槽,左槽或右槽包括第一旋接槽、第一开放槽、轴销道;中间槽或槽包括第二旋接槽、第二开放槽、第三旋接槽,第二开放槽底面具有凸块,第一旋接槽的上部设有第一回字形肩体,第二旋接槽或第三旋接槽的上部设有具有挡墙槽的第二回字形肩体;前侧板或后侧板下端设有若干连接块,连接块和连接块之间的第四相邻块表面设有第二卡凸;左连接块或右连接块包括第一旋接体,第一旋转体延伸有旋转肩体,设于第一旋接体上的轴销孔和轴销拨口,轴销设于轴销孔上。
但是置物箱为了轻便耐用,置物箱的箱体一般由塑料制成的,这导致箱体本身强度不够。当需要多层叠放时,容易导致箱体结构损坏而导致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置物箱,其包括箱本体,所述箱本体具有用于放置物品的凹腔以及与所述凹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箱本体的底部下表面上设置有卡扣部件,所述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相对于所述箱本体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朝下的第一固定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与所述箱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框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突出部,每个突出部的下表面均形成有所述第一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置物箱底座,其包括卡板本体及与所述卡板本体连接并支撑所述卡板本体的支撑脚,所述卡板本体上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板本体和/或支撑脚上还设置有朝上的第二固定槽。
优选地,所述卡板本体与所述支撑脚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槽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卡板本体上,每个第二固定槽由设置在所述卡板本体的朝上的凹槽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置物箱组件,其包括上述的置物箱及上述的置物箱底座,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槽,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固定槽中,并且位于所述箱本体的外侧,所述卡扣部件与所述卡接机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支撑杆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卡扣部件包括连接柱和卡块,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箱本体的底部下表面连接,另一端设有相对所述连接柱的外侧面凸起的卡块;所述卡接机构设有设置在卡接机构一侧的置入孔、相对所述置入孔的另一侧设置的卡扣孔,所述卡扣部件插入所述置入孔后,所述箱本体周向旋转一定角度带动卡扣部件移动到所述卡扣孔,可将所述箱本体安装在所述卡板本体上,所述箱本体的底部下表面与所述卡块的上表面之间距离,大于所述卡板本体的上下表面之间距离。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多个且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形成有可与所述第一固定槽相配合的第一卡接件,另一端形成有可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周壁对与第一固定槽配合的第一卡接件的径向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周壁对与第二固定槽配合的第二卡接件的径向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包括朝下设置的提手部和朝下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个以上且间隔设置,所述加强筋的侧面与所述箱本体的外壁连接,所述加强筋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提手部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槽由两个相邻的加强筋、以及所述提手部和所述箱本体的外壁围合形成;
所述第一卡接件为凸字形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的凸端和所述凸端的相对一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提手部和所述箱本体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相适配;所述凸端的相邻两个侧面的距离,与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两侧加强筋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槽由设置在所述卡板本体上且向上凸起的卡接凸台,以及沿径向贯穿所述卡接凸台的中部的卡接凹槽形成,所述卡接凹槽形的底壁低于与所述卡板本体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卡接件的靠近所述置物箱的一端形成有内卡台,另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卡接凹槽相配合的外卡台,所述内卡台的下表面和所述外卡台的下表面之间高度差,与所述卡板本体的上表面和所述卡接凹槽的底壁之间高度差相适配,所述卡接凹槽的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外卡台的左右两端的距离相适配,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卡接凹槽形相配合时,所述内卡台位于所述卡接凸台的内侧,所述内卡台的左端较所述卡接凸台与卡接凹槽的左端连接处向左突出,且所述内卡台的右端较所述卡接凸台与卡接凹槽的右端连接处向右突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其能加强卡板箱的箱体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置物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固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卡接件的仰视图;
图6为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框的局部放大的仰视图;
图7为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槽与第一卡接件相配合的仰视图。
图中:支撑杆1、第一卡接件101、凸端102、第二卡接件103、内卡台104、外卡台105、台阶106;
箱本体2、固定框201、第一固定槽202、提手部203、加强筋204;
卡板本体3、支撑脚301、第二固定槽302、卡接凹槽303、卡接凸台3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置物箱,其包括箱本体2,箱本体2具有用于放置物品的凹腔以及与凹腔连通的开口,箱本体2的底部下表面上设置有卡扣部件,箱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201,固定框201相对于箱本体2形成有突出部,突出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朝下的第一固定槽202。箱本体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202,使用时可通过支撑杆1的一端安装至第一固定槽202上,支撑杆1对箱本体2起到支撑箱本体2的作用,以加强箱本体2的结构强度。以解决当需要多层叠放时,容易导致箱本体2结构损坏而导致发生事故。
在优选实施例中,固定框201与箱本体2一体成型,固定框201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突出部,每个突出部的下表面均形成有第一固定槽202。固定框201可以时箱本体2的开口处外周的圆环或多个圆弧段,圆环或多个圆弧段上设置有多个突出部。形成的多个第一固定槽202可用于连接多个支撑杆1,从而可提供多个用于支撑杆1的支撑位置,进一步加强箱本体2的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四个支撑杆1,安装在箱本体2的四个边角处位置对应的第一固定槽202内。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置物箱底座,其包括卡板本体3及与卡板本体3连接并支撑卡板本体3的支撑脚301,卡板本体3上设置有卡接机构,卡板本体3和/或支撑脚301上还设置有朝上的第二固定槽302。置物箱底座一般用于放置及支撑箱本体2,使用时,将箱本体2放置在置物箱底座顶部,置物箱底座上的第二固定槽302和第一固定槽202分别连接支撑杆1,使得置物箱底座上放置的置物箱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以解决当需要多层叠放时,容易导致箱本体2的结构损坏而导致发生事故。
卡板又称之为托盘。卡板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一种载货平台,而且是活动的平台,或者说是可移动的地面。即使放在地面上失去灵活性的货物,一经装上卡板便立即获得了活动性,成为灵活的流动货物,因为装在卡板上的货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可以转入运动的准备状态中。这种以卡板为基本工具组成的动态装卸方法,就叫做卡板作业。
在优选实施例中,卡板本体3与支撑脚301一体成型,第二固定槽302多个且间隔设置在卡板本体3上,每个第二固定槽302由设置在卡板本体3的朝上的凹槽形成。朝上的凹槽是指凹槽的凹面朝向上。第二固定槽302可以由卡板本体3的顶面向下凹形成;第二固定槽302也由一个沿卡板本体3的顶面突出部分,且该突出部分中间具有向下凹的凹槽形成;第二固定槽302也可以由沿卡板本体3的顶面突出的凸台和沿顶面向下凹的凹槽相配合形成。多个第二固定槽302的设置可为支撑杆1提供多个安装位置,从而进一步加强箱本体2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置物箱组件,其包括上述的置物箱及上述的置物箱底座,还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一端插入第一固定槽202,另一端插入第二固定槽302中,并且位于箱本体2的外侧,卡扣部件与卡接机构可拆卸连接。置物箱组件通过第一固定槽202和第二固定槽302分别连接安装支撑杆1,使得置物箱底座上放置的置物箱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以解决当需要多层叠放时,容易导致箱本体2的结构损坏而导致发生事故。
置物箱组件在使用时,首先箱本体2和卡板本体3通过卡扣部件与卡接机构安装好,实现将箱本体2放置在卡板本体3上,此时可应用于一些对箱本体2的结构强度不高的场景。完成箱本体2和卡板本体3安装后,箱本体2和卡板本体3还能背向移动一段距离,使箱本体2和卡板本体3之间的上下距离增加;当需要加强箱本体2的强度时,支撑杆1将上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槽202内,使支撑杆1与第一连接端相对固定,然后将箱本体2抬起,此时将将支撑杆1的下端移动至第二固定槽的上方,进一步将支撑杆1和箱本体2放下安装至第二固定槽,在重力作用下使得箱本体2压紧支撑杆1,而支撑杆1与卡板本体3实现对箱本体2支撑作用。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槽202的下表面和第二固定槽30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支撑杆1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相适配。支撑杆1一般采用钢材制成,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1可具有稍有弹性的支撑杆1。第一固定槽202的下表面和第二固定槽30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是指支撑杆1分别与第一固定槽202和第二固定槽302相配合后,支撑杆1和第一固定槽202相配合的配合面,与支撑杆1和第二固定槽302相配合的配合面的之间距离。距离相适配是指距离相等或比支撑杆1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稍大,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固定槽202的下表面和第二固定槽30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比支撑杆1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稍大,此时可采用稍有弹性的支撑杆1。通过上述设置,可方便地将支撑杆1安装至第一固定槽202和第二固定槽302,使得置物箱组件的使用简单,且由于箱本体2一般会具有第一固定槽202相似结构和卡板本体3一般会具有第二固定槽302相似结构,可以避免重新设计箱本体2和卡板本体3。
在优选实施例中,卡扣部件包括连接柱和卡块,连接柱的一端与箱本体2的底部下表面连接,另一端设有相对连接柱的外侧面凸起的卡块;卡接机构设有设置在卡接机构一侧的置入孔、相对置入孔的另一侧设置的卡扣孔,卡扣部件插入置入孔后,箱本体2周向旋转一定角度带动卡扣部件移动到卡扣孔,可将箱本体2安装在卡板本体3上,箱本体2的底部下表面与卡块的上表面之间距离,大于卡板本体3的上下表面之间距离。置物箱和置物箱底座通过卡扣部件与卡接机构可拆卸连接,以及卡扣部件和卡接机构的具体结构,请参考申请号为201922204594.9,专利名称为一种可拆卸式卡板箱。卡板本体3的上下表面之间距离,是指在卡扣部件卡接在卡扣孔内时,卡块正上方对应的卡板本体3的部分上下表面。通过上述设置可使箱本体2和卡板本体3还能背向移动一段距离,使箱本体2和卡板本体3之间的上下距离增加。通过上述设置可方便地将支撑杆1的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固定槽202和第二固定槽302,且置物箱组件可根据需求使用场景增加支撑杆1或将支撑杆1拆卸。
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杆1多个且间隔设置,支撑杆1的一端形成有可与第一固定槽202相配合的第一卡接件101,另一端形成有可与第二固定槽302相配合的第二卡接件103,第一固定槽202的周壁对与第一固定槽202配合的第一卡接件101的径向进行限位,第二固定槽302的周壁对与第二固定槽302配合的第二卡接件103的径向进行限位。支撑杆1一般为四个,支撑杆1分别设置在支撑脚301上方,以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通过第一固定槽202的周壁对与第一固定槽202配合的第一卡接件101的径向进行限位,使得支撑杆1相较于第一固定槽202的径向固定;通过第二固定槽302的周壁对与第二固定槽302配合的第二卡接件103的径向进行限位,使得支撑杆1相较于第二固定槽302的径向固定,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支撑杆1与置物箱组件不会发生相对侧滑,提高置物箱组件适用性。
在优选实施例中,突出部包括朝下设置的提手部203和朝下设置的加强筋204,加强筋204两个以上且间隔设置,加强筋204的侧面与箱本体2的外壁连接,加强筋204的顶部与固定框201的下表面连接,提手部203的顶部与固定框201的下表面连接,第一固定槽202由两个相邻的加强筋204、以及提手部203和箱本体2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一卡接件101为凸字形卡接件,第一卡接件101的凸端102和凸端102的相对一端之间的距离,与提手部203和箱本体2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相适配;凸端102的相邻两个侧面的距离,与位于第一固定槽202的两侧加强筋204之间的距离相适配。加强筋204多个,沿箱本体2的开口端外周设置,以加强箱本体2的结构强度。一般为了加强箱本体2的结构,会在箱本体2的开口处设置有固定框201,并且在固定框201上设置有加强筋204;固定框201在另一方面为了方便搬运,会在固定框201上设置有朝下的提手部203。上述的距离相适配,可指距离相等,当第一卡接件101、加强筋204或提手部203具有一定弹性时,第一卡接件101的凸端102和凸端102的相对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提手部203和箱本体2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凸端102的相邻两个侧面的距离,大于位于第一固定槽202的两侧加强筋204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设置可将第一卡接件101卡合在第一固定槽202内,使第一卡接件101与第一固定槽202在径向方向相对固定,第一卡接件101不会发生侧滑。第一固定槽202由两个相邻的加强筋204、以及提手部203和箱本体2的外壁围合形成,可很好地利用箱本体2的原本结构。节约成本同时还能使箱本体2方便安装支撑杆1。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槽302由设置在卡板本体3上且向上凸起的卡接凸台304,以及沿径向贯穿卡接凸台304的中部的卡接凹槽303形成,卡接凹槽303形的底壁低于与卡板本体3的上表面。第二卡接件103的靠近置物箱的一端形成有内卡台104,另一端形成有与卡接凹槽303相配合的外卡台105。内卡台104的下表面和外卡台105的下表面之间高度差,与卡板本体3的上表面和卡接凹槽303的底壁之间高度差相适配,进一步地高度差相等。两者卡接凹槽303的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和外卡台105的左右两端的距离相适配,进一步地高度差相等。第二卡接件103与卡接凹槽303形相配合时,内卡台104位于卡接凸台304的内侧,内卡台104的左端较卡接凸台304与卡接凹槽303的左端连接处向左突出,且内卡台104的右端较卡接凸台304与卡接凹槽303的右端连接处向右突出。所提到的左右、和上下是以卡板本体3在使用时且面向卡接凸台304的外侧壁时作为参考。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内卡台104的下表面与外卡台105的下表面连接处形成有台阶106,第二卡接与所述第二固定槽302相配合时,内卡台104左端的外侧壁与左端的卡接凸台304内侧壁抵接,内卡台104右端的外侧壁与右端的卡接凸台304内侧壁抵接,台阶106与所述卡接凹槽303的侧壁抵接,外卡台10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两端的卡接凸台304抵接,从而使得第一卡接件101与第二固定槽302相对径向及周向固定,在将支撑杆1安装在第二固定槽302内时,支撑杆1不会发生侧滑。再者通过将第一卡接件101设计成凸字形的卡接件,将第二卡接件103设计成具有内卡台104和外卡台105的结构,可以很好利用卡板组件原有的卡接凹槽303和卡接凸台304结构。在现有的技术中,为了节省存放空间,有时候需将多个卡板本体3上下叠放,且其叠放方式是每个卡板本体3的顶面朝上。为了实现叠放一般在卡板本体3的支撑脚301处设置有卡接凸台304,且每一个支撑脚301的底部开设与卡接凸台304相配合的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和卡接凸台304相配合,可以防止叠放的卡板组件发生侧滑。通过这些结构可将卡板本体3。通过上述设置,可节约成本同时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能加强卡板箱的箱体整体强度。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置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本体,所述箱本体具有用于放置物品的凹腔以及与所述凹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箱本体的底部下表面上设置有卡扣部件,所述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相对于所述箱本体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朝下的第一固定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与所述箱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框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突出部,每个突出部的下表面均形成有所述第一固定槽。
3.一种置物箱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板本体及与所述卡板本体连接并支撑所述卡板本体的支撑脚,所述卡板本体上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板本体和/或支撑脚上还设置有朝上的第二固定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物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本体与所述支撑脚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槽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卡板本体上,每个第二固定槽由设置在所述卡板本体的朝上的凹槽形成。
5.一种置物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置物箱及如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置物箱底座,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槽,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固定槽中,并且位于所述箱本体的外侧,所述卡扣部件与所述卡接机构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支撑杆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件包括连接柱和卡块,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箱本体的底部下表面连接,另一端设有相对所述连接柱的外侧面凸起的卡块;所述卡接机构设有设置在卡接机构一侧的置入孔、相对所述置入孔的另一侧设置的卡扣孔,所述卡扣部件插入所述置入孔后,所述箱本体周向旋转一定角度带动卡扣部件移动到所述卡扣孔,可将所述箱本体安装在所述卡板本体上,所述箱本体的底部下表面与所述卡块的上表面之间距离,大于所述卡板本体的上下表面之间距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多个且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形成有可与所述第一固定槽相配合的第一卡接件,另一端形成有可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周壁对与第一固定槽配合的第一卡接件的径向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周壁对与第二固定槽配合的第二卡接件的径向进行限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置物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包括朝下设置的提手部和朝下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个以上且间隔设置,所述加强筋的侧面与所述箱本体的外壁连接,所述加强筋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提手部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槽由两个相邻的加强筋、以及所述提手部和所述箱本体的外壁围合形成;
所述第一卡接件为凸字形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的凸端和所述凸端的相对一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提手部和所述箱本体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相适配;所述凸端的相邻两个侧面的距离,与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两侧加强筋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置物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由设置在所述卡板本体上且向上凸起的卡接凸台,以及沿径向贯穿所述卡接凸台的中部的卡接凹槽形成,所述卡接凹槽形的底壁低于与所述卡板本体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卡接件的靠近所述置物箱的一端形成有内卡台,另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卡接凹槽相配合的外卡台,所述内卡台的下表面和所述外卡台的下表面之间高度差,与所述卡板本体的上表面和所述卡接凹槽的底壁之间高度差相适配,所述卡接凹槽的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外卡台的左右两端的距离相适配,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卡接凹槽形相配合时,所述内卡台位于所述卡接凸台的内侧,所述内卡台的左端较所述卡接凸台与卡接凹槽的左端连接处向左突出,且所述内卡台的右端较所述卡接凸台与卡接凹槽的右端连接处向右突出。
CN202221143414.6U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 Active CN218594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3414.6U CN218594805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3414.6U CN218594805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4805U true CN218594805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4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3414.6U Active CN218594805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4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61875B2 (ja) タイヤホイールの梱包要素
CA2626463C (en) Component container with dunnag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RU2007125469A (ru) Поддон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товаров
MXPA05002155A (es) Union de remache hueco para elementos constructivos de metal, materia sintetica o madera, particularmente para el ensamble de recipientes para transporte y almacenaje de fluidos y material a granel.
FR2860504A1 (fr) Container
JP2010132354A (ja) パレ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および使用のための方法
JP4361871B2 (ja) 載置用レッジ
CN218594805U (zh) 一种置物箱、置物箱底座及置物箱组件
KR100796674B1 (ko) 절첩이 용이한 파레트
US6997331B2 (en) Wheel spac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wheel spacer
CN207890182U (zh) 一种新型钢制可折叠周转箱
US20070170085A1 (en) Container and set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KR101267042B1 (ko) 자동차 차체 적재용 접이식 팔레트
CN208683386U (zh) 一种用于副仪表板的eps包装箱
CN218594946U (zh) 一种置物箱底座、连接机构及置物箱组件
US20070102429A1 (en) Trash bin
CN209939230U (zh) 一种可回收器具
KR100899250B1 (ko) 폐비닐 재활용 합성수지재를 이용한 팔레트 및 그것의 제조방법
CN204416258U (zh) 货车顶盖放置周转架
JP3971483B2 (ja) 合成樹脂製パレット
CN220501292U (zh) 一种快装式工业托盘
CN218255085U (zh) 一种套叠工具箱
CN213503444U (zh) 一种节约存储空间的托盘箱
CN211767106U (zh) 一种围板箱吸塑天地盖
KR101615861B1 (ko) 멀티 파렛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