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3546U - 压缩机仓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仓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3546U
CN218583546U CN202222479280.1U CN202222479280U CN218583546U CN 218583546 U CN218583546 U CN 218583546U CN 202222479280 U CN202222479280 U CN 202222479280U CN 218583546 U CN218583546 U CN 218583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eduction
compressor
air
heat dissipation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792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崇超
劳良铖
容国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792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3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3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3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压缩机仓及制冷设备。压缩机仓包括仓体,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降噪箱,设置于所述仓体内以在所述仓体的内壁与所述降噪箱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连通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散热通道适于安装发热设备。该压缩机仓通过在仓体内设置降噪箱,并通过将降噪箱与仓体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弯折路径的散热通道,在该散热通道内布设发热设备,能够实现对发热设备的有效散热降温,保证了发热设备的有效降温。通过降噪箱的设置还能够对发热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以及进风、出风时的噪音进行弱化或吸收,降低了压缩机仓的噪音。

Description

压缩机仓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压缩机仓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制冷设备中的压缩机、冷凝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以冰箱为例,压缩机、冷凝器等均需要散热,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压缩机仓大多为直筒的空间来放置上述发热设备,同时压缩机仓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噪音,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仓,能够实现对压缩机的有效散热,还能够降低压缩机仓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仓,包括:
仓体,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降噪箱,设置于所述仓体内以在所述仓体的内壁和所述降噪箱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连通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散热通道适于安装发热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房间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仓,通过在仓体内设置降噪箱,并通过将降噪箱与仓体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弯折路径的散热通道,在该散热通道内布设发热设备,能够实现对发热设备的有效散热降温,保证了发热设备的有效降温。通过降噪箱的设置还能够对发热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以及进风、出风时的噪音进行弱化或吸收,降低了压缩机仓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通道的内壁和/或所述降噪箱的侧壁设置有消音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降噪箱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和/或,
所述降噪箱对应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连通于所述散热通道的降噪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降噪箱内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降噪室和第二降噪室,所述第一降噪室开设有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所述降噪孔,所述第二降噪室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对应的所述降噪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仓体内与所述降噪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适于将气流导向所述降噪孔的第三导风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仓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或者,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口设置有第一导风板,所述出风口设置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导风方向相互背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仓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进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仓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发热设备包括压缩机;
由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上游。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压缩机仓,不仅仅可以保证压缩机等发热设备的有效散热,还能够降低制冷设备的运行噪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房间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仓,通过在仓体内设置降噪箱,并通过将降噪箱与仓体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弯折路径的散热通道,在该散热通道内布设发热设备,能够实现对发热设备的有效散热降温,保证了发热设备的有效降温。通过降噪箱的设置还能够对发热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以及进风、出风时的噪音进行弱化或吸收,降低了压缩机仓的噪音。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压缩机仓,不仅仅可以保证压缩机等发热设备的有效散热,还能够降低制冷设备的运行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仓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仓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仓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缩机仓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缩机仓的示意性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仓体;102、进风口;104、出风口;106、降噪箱;108、散热通道;110、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4、风机;116、压缩机;118、降噪孔;120、第一降噪室;122、第二降噪室;124、第三导风板;126、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仓,包括仓体100和降噪箱106;其中,仓体100上形成有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降噪箱106设置于仓体100内,降噪箱106与仓体10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108,散热通道108连通于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散热通道108用于安装发热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房间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仓,通过在仓体100内设置降噪箱106,并通过将降噪箱106与仓体100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弯折路径的散热通道108,在该散热通道108内布设发热设备,能够实现对发热设备的有效散热降温,保证了发热设备的有效降温。通过降噪箱106的设置还能够对发热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以及进风、出风时的噪音进行弱化或吸收,降低了压缩机仓的噪音。
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仓中主要包括仓体100和降噪箱106。仓体100用于安装压缩机116、冷凝器126、风扇以及降噪箱106。
仓体100包括有四个侧板以及一个底板和一个顶板,其中,四个侧板分别包括两组相邻设置的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12。可以理解的是,仓体100中的四个侧板依次是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12、第一侧板110以及第二侧板112,四个侧板依次围设形成一个完整的口字型框架结构。在口字型框架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对应安装有顶板和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可以形成于同一个第一侧板110上,也即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均开设于同一个第一侧板110。需要说明的是,当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均开设于同一个第一侧板110上时,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以避免串风。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同时开设于第二侧板11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风口102设置有第一导风板,出风口104设置有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与第二导风板的导风方向相互背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均开设于同一侧板上时,为了避免出风口104排出的热风再由进风口102进入到仓体100内,在进风口102位置设置有第一导风板,在出风口104位置设置有第二导风板。其中,第一导风板用于将外界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导入至仓体100内,第二导风板用于将仓体100内温度相对较高的空气导出至仓体100外。为了避免串风现象的发生,第一导风板的导风方向和第二导风板的导风方向相互背离。所谓相背设置具体是指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导风方向相反或相互远离,只要保证沿着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路径上的气流和第二导风板的导风路径上气流之间不存在交叉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中,进风口102可以形成于形成于第一侧板110,出风口104可以形成于第二侧板112。需要说明的是,当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12上时,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的位置同样需要避免距离过近,以免发生串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仓体100内设置有风机114,发热设备包括压缩机116;由进风口102向出风口104的方向,风机114设置于压缩机116的上游。
参见图3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热设备主要包括压缩机116和冷凝器126,在仓体100内还设置有用于将仓体100外部的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引入仓体100的风机114,其中,沿着仓体100内空气流动的方向,也即,由进风口102向出风口104的方向,风机114设置于压缩机116的上游。可以理解的是,风机114可以同时设置于压缩机116和冷凝器126的上游,也可以仅设置于压缩机116的上游。
参见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降噪腔用于将仓体100内的空间划分出具有至少一个弯折路径的散热通道108,同时,降噪腔还具有降噪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的具有至少一个弯折路径是指散热通道108的走向可以是L形或C字形。散热通道108分别与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连通以将进风口102位置处的空气引入到散热通道108内,经过与压缩机116、冷凝器126的换热后再由出风口104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散热通道108的内壁和/或降噪箱106的侧壁设置有消音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噪音的降低,在散热通道108的内壁设置有消音件,这里提及的消音件可以是消音棉、降噪膜或者吸声尖劈等。同时,还可以在降噪箱106的侧壁设置上述的消音件。可以理解的是,这里提及的降噪箱106的侧壁可以是降噪箱106的内壁、外壁、顶壁等。当然,也可以视具体情况,仅在散热通道108的内壁或者降噪箱106的侧壁设置消音件。通过设置消音件,能够消除波峰特定频率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降噪箱106与出风口104和/或进风口10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连通于散热通道108的降噪孔118。
如图5所示,在降噪箱106与出风口10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降噪孔118,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出风口104位置处的声波进入到降噪腔内以完成对出风口104位置处的降噪处理。同样,参见图3,在降噪箱106与进风口102对应的位置也开设有降噪孔118,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进风口102位置处的声波进入到降噪腔内以完成对进风口102位置处的降噪处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的对应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降噪孔118与进风口102的设置方式,也即,进风口102的朝向与降噪孔118的开孔轴向相互垂直,在这种情况下,降噪孔118的开孔轴向朝向仓体100的侧壁。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降噪孔118与出风口104的设置方式,也即,出风口104的朝向与降噪孔118的开孔轴向相互垂直,在这种情况下,降噪孔118的开孔轴向同样朝向仓体100的侧壁。还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出风口104与降噪孔118的的设置方式,也即,出风口104的朝向与降噪孔118的开孔轴向相对设置,在这种情况下,降噪孔118的开孔轴向朝向开设有出风口104的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降噪箱106内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降噪室120和第二降噪室122,第一降噪室120开设有与进风口102对应的降噪孔118,第二降噪室122开设有与出风口104对应的降噪孔118。
如图3所示,在降噪箱106内形成有相互独立的两个降噪腔室,降噪腔室包括与进风口102对应的第一降噪室120以及与出风口104对应的第二降噪室122。在第一降噪室120与进风口102对应的位置以及第二降噪室122与出风口104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上文所述的降噪孔118。通过这样设置,能够避免由出风口104和进风口102进入到降噪箱106内的声波发生共振,避免了共振噪音的产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仓体100内与降噪孔11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适于将气流导向降噪孔118的第三导风板124。
参见图5,如前所述,为了保证能够将气流导入到降噪孔118中以使降噪箱106完成对空气的降噪消音,在仓体100内与降噪孔11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导风板124。通过设置第三导风板124能够将进风口102流入的气流或者即将由出风口104流出的气流导入到降噪孔118中,再由降噪箱106实现对气流的降噪。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压缩机仓,不仅仅可以保证压缩机116等发热设备的有效散热,还能够降低制冷设备的运行噪音。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可以是冰箱、冰柜、酒柜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仓,其特征在于,包括:
仓体(100),形成有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4);
降噪箱(106),设置于所述仓体(100)内以在所述仓体(100)的内壁和所述降噪箱(106)之间形成散热通道(108),所述散热通道(108)连通于所述进风口(102)和所述出风口(104),所述散热通道(108)适于安装发热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108)的内壁和/或所述降噪箱(106)的侧壁设置有消音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箱(106)对应于所述出风口(104)的位置,和/或,
所述降噪箱(106)对应于所述进风口(102)的位置设置有连通于所述散热通道(108)的降噪孔(1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箱(106)内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降噪室(120)和第二降噪室(122),所述第一降噪室(120)开设有与所述进风口(102)对应的所述降噪孔(118),所述第二降噪室(122)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104)对应的所述降噪孔(11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00)内与所述降噪孔(11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适于将气流导向所述降噪孔(118)的第三导风板(12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0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12),所述进风口(102)和所述出风口(104)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110),或者,
所述进风口(102)和所述出风口(104)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02)设置有第一导风板,所述出风口(104)设置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导风方向相互背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0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12),所述进风口(102)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110),所述出风口(104)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11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00)内设置有风机(114),所述发热设备包括压缩机(116);
由所述进风口(102)向所述出风口(104)的方向,所述风机(114)设置于所述压缩机(116)的上游。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仓。
CN202222479280.1U 2022-09-16 2022-09-16 压缩机仓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8583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9280.1U CN218583546U (zh) 2022-09-16 2022-09-16 压缩机仓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9280.1U CN218583546U (zh) 2022-09-16 2022-09-16 压缩机仓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3546U true CN218583546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5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79280.1U Active CN218583546U (zh) 2022-09-16 2022-09-16 压缩机仓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35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8388B (zh) 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KR20030035328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111595091A (zh) 压缩机仓和制冷设备
JP384756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8583546U (zh) 压缩机仓及制冷设备
CN220017541U (zh)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WO2023050771A1 (zh) 具有多场景用接水盘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N115451636A (zh) 冰箱和冰箱的箱胆模块
KR102396084B1 (ko) 이동형 공기조화기
CN220081542U (zh) 一种集装箱型发电机组
CN2163466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924533U (zh) 室内空调器
CN115014022A (zh) 冰箱
CN218787184U (zh) 降噪缓冲器、压缩机和电器
CN220506963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38411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716729U (zh) 制冷设备的箱胆及制冷设备
JPS6326293B2 (zh)
CN219934248U (zh) 空调器
CN219529144U (zh) 一种冷热分舱式静音车载发电机组
CN219572081U (zh) 空调器
EP4036485A1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20707688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644525U (zh) 空调的导流结构及空调器
CN110173882B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