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2117U - 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2117U
CN218582117U CN202222887829.0U CN202222887829U CN218582117U CN 218582117 U CN218582117 U CN 218582117U CN 202222887829 U CN202222887829 U CN 202222887829U CN 218582117 U CN218582117 U CN 218582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disc
brake
caliper body
disc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78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78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2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2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2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式制动器和车辆,所述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钳体;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可移动地设于制动钳体上,所述摩擦片在初始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摩擦片具有摩擦接触面;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摩擦片背离摩擦接触面的一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制动钳体的外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摩擦片,所述复位件具有使所述摩擦片由所述制动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的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制动器,通过将复位件设置在制动钳体的外侧,减小了盘式制动器的阻滞力矩,盘式制动器低速制动时,摩擦片能够及时远离制动盘,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更换摩擦片,装配难度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盘式制动器卡钳总成,其摩擦片的回位通常靠摩擦片卡簧的变形回位力与以及制动盘高速旋转后的离心力;此技术在车辆低速情况下摩擦片回位不够迅速,整车阻滞力大,对油耗有很大影响。
现有技术中,制动卡钳支架与转向节通过卡钳支架安装螺栓固定不动;制动卡钳通过卡钳安装螺栓与卡钳支架固定,制动卡钳是浮动卡钳;摩擦片通过压缩摩擦片卡簧卡接在制动卡钳支架上,制动过程时浮动的制动卡钳带动摩擦片,在卡钳支架的卡槽中一起运动夹紧制动盘;解除制动时,浮动卡钳沿着卡钳安装螺栓进行回位,此时卡钳与摩擦片是分离状态;摩擦片只能通过制动时沿着制动卡钳支架卡槽移动的位移量,实现压缩的摩擦片卡簧,通过摩擦片卡簧变形量提供部分回位力,以及摩擦片接触的高速旋转制动盘提供离心力实现回位。
低速制动时,制动盘的离心力相对较小,摩擦片卡簧变形量小;两者提供的回位力不能带动摩擦片回位,使得摩擦片仍处于夹紧制动盘的状态,增大了制动器的阻滞力矩。
由摩擦片卡簧通过摩擦片与卡钳装配到位后变形,以及制动过程中摩擦片移动来压缩变形,制动解除时,此卡簧变形提供的回弹力来实现摩擦片的回位,卡钳装配摩擦片的开槽处配合间隙要求高,如若增加摩擦片卡簧张力需要增加摩擦片卡簧本身厚度,这样就减小了摩擦片装配所需的尺寸与精度,同样不利于其低速回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盘式制动器,所述盘式制动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避免了制动拖滞。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盘式制动器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钳体;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制动钳体上,所述摩擦片在初始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摩擦片具有摩擦接触面;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摩擦片背离所述摩擦接触面的一侧,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制动钳体的外侧,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摩擦片,所述复位件具有使所述摩擦片由所述制动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的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制动器,通过将复位件设置在制动钳体的外侧,减小了盘式制动器的阻滞力矩,当制动解除后,复位件收缩使摩擦片从制动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摩擦片回位,从而在盘式制动器低速制动时,摩擦片能够及时远离制动盘,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更换摩擦片,装配难度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为拉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制动钳体相连,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摩擦片相连,当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拉簧处于放松状态,当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制动位置时,所述拉簧处于拉伸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钳体形成有第一固定部,所述摩擦片形成有第二固定部,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固定支架和固定端板,所述固定支架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制动钳体包括钳体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钳体支架相连,所述固定端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远离所述钳体支架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为固定座,所述拉簧的所述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包括摩擦本体和背板,所述摩擦本体与所述背板相连,所述固定座形成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拉簧的所述一端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簧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拉簧间隔开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盘式制动器还包括: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保持件设于两个所述摩擦片之间且间隔开布置,所述保持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摩擦片,所述保持件具有使所述摩擦片保持在所述初始位置的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盘式制动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盘式制动器,从而降低了车辆在低速制动情况下摩擦片的阻滞力,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盘式制动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盘式制动器;
1、制动钳体;11、钳体支架;12、第一固定部;121、固定支架;122、固定端板;
2、摩擦片;21、第二固定部;22、摩擦接触面;
3、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100,包括:制动钳体1、摩擦片2和复位件。
具体地,摩擦片2可移动地设于制动钳体1上,摩擦片2在初始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可移动,摩擦片2具有摩擦接触面22,复位件设于摩擦片2背离摩擦接触面22的一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制动钳体1的外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摩擦片2,复位件具有使摩擦片2由制动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的力。也就是说,摩擦片2设置于制动钳体1上,且摩擦片2相对于制动钳体1在初始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可移动,复位件设于制动钳体1的外侧(如图1所示制动钳体1的右侧),复位件的左端(如图1所示复位件的左端)连接于制动钳体1的外侧,复位件的右端(如图1所示复位件的右端)连接摩擦片2,复位件能够使摩擦片2从制动位置返回初始位置。由此,盘式制动器100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盘式制动器100的制动过程:当盘式制动器100制动时,摩擦片2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制动位置,此时复位件被拉伸,复位件具有将摩擦片2从制动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的力;当盘式制动器100制动结束时,复位件使摩擦片2从制动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100,通过将复位件设置在制动钳体1的外侧,减小了盘式制动器100的阻滞力矩,当制动解除后,复位件收缩使摩擦片2从制动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摩擦片2回位,从而在盘式制动器100低速制动时,摩擦片2能够及时远离制动盘,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更换摩擦片2,装配难度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复位件为拉簧3,这样便于装配,且生产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拉簧3的一端与制动钳体1相连,拉簧3的另一端与摩擦片2相连,当摩擦片2位于初始位置时,拉簧3处于放松状态,当摩擦片2位制动位置时,拉簧3处于拉伸状态。如图1所示,拉簧3的左端与制动钳体1相连,拉簧3的右端与摩擦片2相连,当摩擦片2位于初始位置时,拉簧3未被拉伸,当摩擦片2位于制动位置时,拉簧3被向左拉伸,从而具有使摩擦片2由制动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的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动钳体1形成有第一固定部12,摩擦片2形成有第二固定部21,拉簧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21。如图1所示,拉簧3的左端固定在第一固定部12,拉簧3的右端固定在第二固定部21。由此,结构简单,降低了装配难度,便于装配,提高了装配和维护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2包括固定支架121和固定端板122,固定支架121沿水平方向延伸,制动钳体1包括钳体支架11,固定支架121的一端与钳体支架11相连,固定端板122连接于固定支架121的远离钳体支架11的一端。如图1所示,固定支架121沿左右方向延伸,固定支架121的左端与钳体支架11相连,固定端板122连接在固定支架121的右端。由此,第一固定部12的结构简单,且结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21形成为固定座,拉簧3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座内。由此,固定座能够牢固的将拉簧3的另一端固定,避免了拉簧3发生位移,降低了盘式制动器100的故障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摩擦片2包括摩擦本体和背板,摩擦本体与背板相连,固定座形成于背板上,拉簧3的一端与背板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拉簧3的左端与摩擦片2的背板固定相连。由此,连接结构简单,在不影响制动效果的同时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拉簧3包括多个,多个拉簧3间隔开布置。由此,使得摩擦片2能够均匀受力,及时地远离制动盘,避免了对制动盘的阻滞力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盘式制动器100还包括:保持件,保持件包括多个,多个保持件设于两个摩擦片2之间且间隔开布置,保持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摩擦片2,保持件具有使摩擦片2保持在初始位置的力。由此,在保持件与复位件的共同作用下,摩擦片2能够及时地远离制动盘,减小了盘式制动器100的拖滞力矩。
可选地,保持件为卡簧。
下面将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100。
参照图1,盘式制动器100包括:制动钳体1、摩擦片2、复位件、制动盘和保持件。
具体地,制动钳体1包括钳体支架11,制动钳体1形成有第一固定部12,摩擦片2形成有第二固定部21,第一固定部12包括固定支架121和固定端板122,固定支架121的左端与钳体支架11相连,固定端板122连接在固定支架121的右端,拉簧3设于制动钳体1的左侧,拉簧3的左端固定在钳体支架11上,拉簧3的右端固定在摩擦片2的固定座内,多个拉簧3间隔布置。
盘式制动器100的制动过程:当盘式制动器100制动时,摩擦片2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制动位置,此时拉簧3被拉伸,拉簧3具有将摩擦片2从制动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的力;当盘式制动器100制动结束时,拉簧3将摩擦片2从制动位置拉回初始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100,从而降低了车辆在低速制动情况下摩擦片2的阻滞力,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动钳体;
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制动钳体上,所述摩擦片在初始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摩擦片具有摩擦接触面;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摩擦片背离所述摩擦接触面的一侧,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制动钳体的外侧,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摩擦片,所述复位件具有使所述摩擦片由所述制动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拉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制动钳体相连,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摩擦片相连,当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拉簧处于放松状态,当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制动位置时,所述拉簧处于拉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钳体形成有第一固定部,所述摩擦片形成有第二固定部,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固定支架和固定端板,所述固定支架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制动钳体包括钳体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钳体支架相连,所述固定端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远离所述钳体支架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为固定座,所述拉簧的所述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包括摩擦本体和背板,所述摩擦本体与所述背板相连,所述固定座形成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拉簧的所述一端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拉簧间隔开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保持件设于两个所述摩擦片之间且间隔开布置,所述保持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摩擦片,所述保持件具有使所述摩擦片保持在所述初始位置的力。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
CN202222887829.0U 2022-10-31 2022-10-31 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Active CN218582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7829.0U CN218582117U (zh) 2022-10-31 2022-10-31 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7829.0U CN218582117U (zh) 2022-10-31 2022-10-31 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2117U true CN218582117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76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7829.0U Active CN218582117U (zh) 2022-10-31 2022-10-31 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2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85323B2 (en) Caliper assembly for disc brake system
US8393441B2 (en) Spreader spring
CN104271977A (zh) 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垫组件
TWI621788B (zh) 鐵道車輛用煞車來令及使用該煞車來令的鐵道車輛用碟式煞車器
US9458901B2 (en) Bracketless caliper
CN104246276B (zh)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垫组件
CN104797841A (zh) 盘式制动器摩擦垫组合体
US20130126280A1 (en) Single abutment caliper
CN218582117U (zh) 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CN101571169B (zh) 一种盘式制动器
CN110803287A (zh) 轻型变载座椅吸能装置
EP1599679B1 (en) High performance disk brake
CN102562879A (zh) 一种轻轨车辆用分体式制动盘
CN211778650U (zh) 盘式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US20020189911A1 (en) Spring for retracting and retaining a pad in a caliper type disc brake assembly
CN215171686U (zh) 一种汽车用高精度电磁液压制动器
CN101595322A (zh)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保持装置和制动衬片
CN211223886U (zh) 轻型变载座椅吸能装置
US7946396B2 (en) Twin rotor disc brake
CN206841646U (zh) 自行车机械卡钳
US20120298454A1 (en) Brake Pad Retention System
CN220581564U (zh) 一种卡簧、制动系统及汽车
CN220850493U (zh) 用于制动钳组件的弹簧结构及制动钳组件
CN216618337U (zh) 一种刹车片钢背鼓包装置
CN216382324U (zh) 一种燕尾型粉末冶金闸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