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5475U - 密封圈压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密封圈压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5475U
CN218575475U CN202221469323.1U CN202221469323U CN218575475U CN 218575475 U CN218575475 U CN 218575475U CN 202221469323 U CN202221469323 U CN 202221469323U CN 218575475 U CN218575475 U CN 218575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equipment
anchor clamps
press
spacing anchor
positioning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693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秋亮
刘剑飞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ong Taibao Sea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ong Taibao Sea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ong Taibao Sea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ong Taibao Se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693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5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5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5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压装技术领域,具体为密封圈压装结构,包括压装基座,压装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压装顶座,且压装基座和压装顶座通过支撑立柱固定连接,同时压装基座和压装顶座之间活动安装有升降压台,在升降压台后端中心处螺旋安装有传动丝杠,且传动丝杠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同时升降压台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上压装头,与此同时压装基座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下压装头,且通过设置的下压装头可对工件固定定位,从而可大大提升密封圈和工件压装对接时的准确性,进而保障压装的顺利展开。

Description

密封圈压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压装技术领域,具体为密封圈压装结构。
背景技术
密封圈的作用主要是使其接触紧密,防止漏气、漏液,也有缓压、防震、防松动的作用,且密封圈材料的选择对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密封圈的使用性能,同时密封圈是采用压装的安装方式,与此同时现有的密封圈在压装时,由于无工件固定结构导致密封圈和工件压装对接时的准确性不够影响压装。
因此,需要设计密封圈压装结构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密封圈压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密封圈压装结构,包括压装基座,所述压装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压装顶座,且压装基座和压装顶座通过支撑立柱固定连接,同时压装基座和压装顶座之间活动安装有升降压台,在升降压台后端中心处螺旋安装有传动丝杠,且传动丝杠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同时升降压台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上压装头,与此同时压装基座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下压装头,在下压装头的内部开设有工件槽,且工件槽的内壁呈环形分布有第一定位夹具、第二定位夹具、第三定位夹具、第四定位夹具,同时第一定位夹具、第二定位夹具、第三定位夹具、第四定位夹具和下压装头均通过下伸缩气缸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压装头包括有安装立柱、第一限位夹具、第二限位夹具、第三限位夹具、第四限位夹具和上伸缩气缸,且安装立柱固定安装在升降压台的底面中心处,同时第一限位夹具、第二限位夹具、第三限位夹具、第四限位夹具等距分布在安装立柱的四周,与此同时第一限位夹具、第二限位夹具、第三限位夹具、第四限位夹具和安装立柱均通过上伸缩气缸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压台靠近后端中心处贯穿开设有丝杠通孔,且升降压台靠近两侧处均贯穿开设有安装穿孔,同时传动丝杠、支撑立柱分别贯穿丝杠通孔、安装穿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和传动丝杠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且伺服电机和压装顶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工件槽的内部中心处放置所需安装密封圈的工件,启动下伸缩气缸展开,同时第一定位夹具、第二定位夹具、第三定位夹具、第四定位夹具随之展开,直至第一定位夹具、第二定位夹具、第三定位夹具、第四定位夹具内壁与工件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与此同时伺服电机开始工作,此时传动丝杠不断转动,同时升降压台随之不断向下移动,直至密封圈压装至工件内,且通过设置的下压装头可对工件固定定位,从而可大大提升密封圈和工件压装对接时的准确性,进而保障压装的顺利展开。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包括有安装立柱、第一限位夹具、第二限位夹具、第三限位夹具、第四限位夹具和上伸缩气缸的上压装头一方面不仅可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密封圈,还可方便与压装后的密封圈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平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压装头仰视平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压装头俯视平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装基座;2、压装顶座;3、支撑立柱;4、升降压台;41、丝杠通孔;42、安装穿孔;5、传动丝杠;6、伺服电机;7、上压装头;71、安装立柱;72、第一限位夹具;73、第二限位夹具;74、第三限位夹具;75、第四限位夹具;76、上伸缩气缸;8、下压装头;81、工件槽;82、第一定位夹具;83、第二定位夹具;84、第三定位夹具;85、第四定位夹具;86、下伸缩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密封圈压装结构,包括压装基座1,压装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压装顶座2,且压装基座1和压装顶座2通过支撑立柱3固定连接,同时压装基座1和压装顶座2之间活动安装有升降压台4,在升降压台4后端中心处螺旋安装有传动丝杠5,且传动丝杠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6,同时升降压台4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上压装头7,与此同时压装基座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下压装头8,在下压装头8的内部开设有工件槽81,且工件槽81的内壁呈环形分布有第一定位夹具82、第二定位夹具83、第三定位夹具84、第四定位夹具85,同时第一定位夹具82、第二定位夹具83、第三定位夹具84、第四定位夹具85和下压装头8均通过下伸缩气缸86固定连接,压装时,可将密封圈水平套设在安装立柱71的外表面,且启动上伸缩气缸76展开,同时第一限位夹具72、第二限位夹具73、第三限位夹具74、第四限位夹具75随之展开,直至第一限位夹具72、第二限位夹具73、第三限位夹具74、第四限位夹具75外表面与密封圈内壁紧密贴合,并对工件槽81的内部中心处放置所需安装密封圈的工件,启动下伸缩气缸86展开,同时第一定位夹具82、第二定位夹具83、第三定位夹具84、第四定位夹具85随之展开,直至第一定位夹具82、第二定位夹具83、第三定位夹具84、第四定位夹具85内壁与工件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与此同时伺服电机6开始工作,此时传动丝杠5不断转动,同时升降压台4随之不断向下移动,直至密封圈压装至工件内。
实施例,请参照图2,上压装头7包括有安装立柱71、第一限位夹具72、第二限位夹具73、第三限位夹具74、第四限位夹具75和上伸缩气缸76,且安装立柱71固定安装在升降压台4的底面中心处,同时第一限位夹具72、第二限位夹具73、第三限位夹具74、第四限位夹具75等距分布在安装立柱71的四周,与此同时第一限位夹具72、第二限位夹具73、第三限位夹具74、第四限位夹具75和安装立柱71均通过上伸缩气缸76固定连接,启动上伸缩气缸76收缩复位,随后升降压台4上升带动上压装头7脱离密封圈,同时启动下伸缩气缸86收缩复位,随后第一定位夹具82、第二定位夹具83、第三定位夹具84、第四定位夹具85与工件脱离,可对完成密封圈压装的工件导出。
工作原理:压装时,可将密封圈水平套设在安装立柱71的外表面,且启动上伸缩气缸76展开,同时第一限位夹具72、第二限位夹具73、第三限位夹具74、第四限位夹具75随之展开,直至第一限位夹具72、第二限位夹具73、第三限位夹具74、第四限位夹具75外表面与密封圈内壁紧密贴合,并对工件槽81的内部中心处放置所需安装密封圈的工件,启动下伸缩气缸86展开,同时第一定位夹具82、第二定位夹具83、第三定位夹具84、第四定位夹具85随之展开,直至第一定位夹具82、第二定位夹具83、第三定位夹具84、第四定位夹具85内壁与工件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与此同时伺服电机6开始工作,此时传动丝杠5不断转动,同时升降压台4随之不断向下移动,直至密封圈压装至工件内,此时启动上伸缩气缸76收缩复位,随后升降压台4上升带动上压装头7脱离密封圈,同时启动下伸缩气缸86收缩复位,随后第一定位夹具82、第二定位夹具83、第三定位夹具84、第四定位夹具85与工件脱离,可对完成密封圈压装的工件导出,且通过设置的下压装头8可对工件固定定位,从而可大大提升密封圈和工件压装对接时的准确性,进而保障压装的顺利展开,而通过设置的包括有安装立柱71、第一限位夹具72、第二限位夹具73、第三限位夹具74、第四限位夹具75和上伸缩气缸76的上压装头7一方面不仅可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密封圈,还可方便与压装后的密封圈脱离,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密封圈压装结构,包括压装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压装顶座(2),且压装基座(1)和压装顶座(2)通过支撑立柱(3)固定连接,同时压装基座(1)和压装顶座(2)之间活动安装有升降压台(4),在升降压台(4)后端中心处螺旋安装有传动丝杠(5),且传动丝杠(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6),同时升降压台(4)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上压装头(7),与此同时压装基座(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下压装头(8),在下压装头(8)的内部开设有工件槽(81),且工件槽(81)的内壁呈环形分布有第一定位夹具(82)、第二定位夹具(83)、第三定位夹具(84)、第四定位夹具(85),同时第一定位夹具(82)、第二定位夹具(83)、第三定位夹具(84)、第四定位夹具(85)和下压装头(8)均通过下伸缩气缸(8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压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装头(7)包括有安装立柱(71)、第一限位夹具(72)、第二限位夹具(73)、第三限位夹具(74)、第四限位夹具(75)和上伸缩气缸(76),且安装立柱(71)固定安装在升降压台(4)的底面中心处,同时第一限位夹具(72)、第二限位夹具(73)、第三限位夹具(74)、第四限位夹具(75)等距分布在安装立柱(71)的四周,与此同时第一限位夹具(72)、第二限位夹具(73)、第三限位夹具(74)、第四限位夹具(75)和安装立柱(71)均通过上伸缩气缸(7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压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台(4)靠近后端中心处贯穿开设有丝杠通孔(41),且升降压台(4)靠近两侧处均贯穿开设有安装穿孔(42),同时传动丝杠(5)、支撑立柱(3)分别贯穿丝杠通孔(41)、安装穿孔(4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压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6)和传动丝杠(5)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且伺服电机(6)和压装顶座(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CN202221469323.1U 2022-06-13 2022-06-13 密封圈压装结构 Active CN218575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9323.1U CN218575475U (zh) 2022-06-13 2022-06-13 密封圈压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9323.1U CN218575475U (zh) 2022-06-13 2022-06-13 密封圈压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5475U true CN218575475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58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69323.1U Active CN218575475U (zh) 2022-06-13 2022-06-13 密封圈压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5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3294U (zh) 压紧机构
CN218575475U (zh) 密封圈压装结构
CN211438435U (zh) 汽车变速箱传动齿轮拉床底座结构
CN215035557U (zh) 一种壳体固定机构
CN211331779U (zh) 一种薄壁电机壳体的搅拌摩擦焊接工装
CN209918208U (zh) 一种断路器外壳连接处密封胶喷涂装置
CN215469233U (zh) 一种盘类工件内孔定位夹具
CN214870571U (zh) 一种机器人用回转支承机构
CN110550542A (zh) 电机弹性套筒起吊安装装置
CN211761236U (zh) 滑轮轴承压装辅助工装
CN219451694U (zh) 一种用于帐篷脚管的连接装置
CN218254902U (zh) 一种用于轴向定位的叉子
CN218015299U (zh) 一种下滚花铆接套筒结构
CN217394764U (zh) 一种涡旋盘正面加工夹具
CN220903136U (zh) 一种油壶盖装配用夹具
CN215147057U (zh) 用于涡轮壳加工的定位夹具
CN214396292U (zh) 一种轮胎拆装机的底座与动力装置的安装结构
CN219882907U (zh) 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用钻孔机
CN209853016U (zh) 一种节能环保仓储装备用环形基础
CN219359472U (zh) 一种机器人加工出料组件
CN212977438U (zh) Cnc中的底座装置
CN219881327U (zh) 密封环防变形车加工工装
CN213753856U (zh) 一种电缆接线用便于安装的固定座
CN217271386U (zh) 设有防护装置的电梯曳引机花键轴
CN108423350A (zh) 一种智能旋转料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