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0717U - 摇绞机退纱机构 - Google Patents

摇绞机退纱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0717U
CN218560717U CN202222413816.XU CN202222413816U CN218560717U CN 218560717 U CN218560717 U CN 218560717U CN 202222413816 U CN202222413816 U CN 202222413816U CN 218560717 U CN218560717 U CN 218560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withdrawing
hank
hank reeling
reel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38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飞虎
蔡永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FEIH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JI FEIH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JI FEIH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JI FEIH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138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0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0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0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摇绞机退纱机构,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它设置于摇绞机的机架上,摇绞机上设有用于绕制纱线的摇绞辊,本退纱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退纱组件,所述的退纱组件包括可伸入纱圈的拨纱装置和驱动拨纱装置沿摇绞辊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当纱线打结成纱圈后,拨纱装置开始工作,拨纱装置伸入纱圈中,从纱圈的外侧对其进行固定,随后驱动装置开始工作,驱动装置驱动拨纱装置沿退纱方向往复运动两次,第一次将外侧一半纱圈拨出,此时内侧一半纱圈被拨动至外侧,第二次将内侧拨动至外侧的纱圈拨出,拨纱装置可以牢牢地固定住纱圈,保证其在外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滞,驱动装置可以将纱圈进行全自动外拨。

Description

摇绞机退纱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摇绞机退纱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摇绞机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因为摇绞机操作便捷,生产效率高,可以很好的降低成本,摇绞机先将纱线摇绞完成,随后将纱线进行打结处理形成一捆捆的纱圈,再进行人工的退纱操作,从纱圈成型到退纱过程中仍需要大量人力,因此急需一款可以实现自动退纱且退纱效率高的退纱机构。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摇绞机的自动落纱装置[申请号:202121261188.7],包括底座、横移驱动装置、纵移驱动装置、推纱执行装置和推纱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横移滑轨,上方设置有纵移滑轨,并且底座通过所述横移驱动装置的驱动在横移滑轨进行横向滑动,所述纵移滑轨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块托板,托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上下两个推纱执行装置和一个推纱驱动装置,所述托板通过所述纵移驱动装置的驱动在纵移滑轨进行纵向滑动,并带动推纱执行装置和推纱驱动装置一起运动,该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全自动退纱,但是退纱的效率不够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摇绞机退纱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摇绞机退纱机构,设置于摇绞机的机架上,摇绞机上设有用于绕制纱线的摇绞辊,本退纱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退纱组件,所述的退纱组件包括可伸入纱圈的拨纱装置和驱动拨纱装置沿摇绞辊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当摇绞机将纱线摇绞完成并打结处理后形成一捆捆的纱圈后,拨纱装置开始工作,拨纱装置伸入纱圈中,从纱圈的外侧对其进行固定,随后驱动装置开始工作,驱动装置驱动拨纱装置沿退纱方向往复运动两次,第一次将外侧一半纱圈拨出,此时内侧一半纱圈被拨动至外侧,第二次将内侧拨动至外侧的纱圈拨出,拨纱装置可以牢牢地固定住纱圈,保证其在外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滞,驱动装置可以将纱圈进行全自动外拨,实现纱圈的退纱。
在上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中,所述的退纱组件为两组,分别位于摇绞辊的上端和下端。
位于摇绞辊上端和下端的退纱组件在后续的拨纱过程中,可以同步拨纱,防止单侧拨纱造成卡滞。
在上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中,两组所述的退纱组件中的拨纱装置以摇绞辊的转轴为轴心周向布置,且两组所述的拨纱装置所形成的角度至少为90度。
两组拨纱装置互为180度时,处于正上方和正下方拨纱效果最好,但是基于摇绞机其他结构布置要求,为避免拨纱装置与其他机构干涉,两组拨纱装置的角度至少应大于90度,使得拨纱装置对纱线向外拨动的受力分散,降低卡滞风险。
在上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中,所述的拨纱装置为两组,分别位于摇绞辊轴向方向上远离退纱方向的一端和摇绞辊轴向方向的中部。
两组拨纱装置分别位于摇绞辊轴向方向上远离退纱方向的一端和摇绞辊轴向方向的中部,用于避免直线驱动器的行程过长,起到节约行程的作用,拨纱装置往复运动两次,第一次将外侧一半纱圈拨出,此时内侧一半纱圈被拨动至外侧,第二次将内侧拨动至外侧的纱圈拨出,也可采用三组甚至更多组拨纱装置,但驱动装置往复运动次数同样需要增加。
在上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中,所述的退纱组件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退纱支撑座,所述的退纱支撑座上设有上述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可驱动拨纱装置沿摇绞辊轴向方向往复运动。
退纱支撑座用于安装固定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拨纱装置沿退纱方向往复运动实现纱圈的退纱。
在上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中,所述的拨纱装置包括拨纱气缸和设置于拨纱气缸输出轴上的拨纱杆。
拨纱气缸驱动拨纱杆的伸缩,当拨纱杆伸出时,拨纱杆固定住纱圈外侧,当拨纱杆缩回时,拨纱杆复位。
在上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中,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退纱支撑座中的直线驱动器,所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直线驱动器导轨,所述的拨纱装置套设于直线驱动器导轨上且可沿直线驱动器导轨往复运动。
拨纱装置套设在直线驱动器导轨上,当驱动装置工作时,直线驱动器驱动拨纱装置在直线驱动器导轨上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纱圈的退纱。
在上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中,所述的退纱组件还包括同步板,两组所述的拨纱装置同时固定连接与同步板上,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同步板往复运动。
两组拨纱装置同时固定连接在同步板上,可以实现一个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两组拨纱装置运动。
在上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中,所述的直线驱动器为伸缩气缸,所述的伸缩气缸缸体固定于退纱支撑座上,气缸的输出轴驱动拨纱装置运动。
当气缸伸出时拨纱装置将纱圈拨出,当气缸收缩时拨纱装置复位。
在上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中,所述的直线驱动器为电缸,所述的直线驱动器导轨为丝杆,所述电缸的螺母与丝杆配合。
电缸的正转反转实现拨纱装置的向外拨出纱圈和复位。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当摇绞机将纱线摇绞完成并打结处理后形成一捆捆的纱圈后,拨纱装置开始工作,拨纱装置伸入纱圈中,从纱圈的外侧对其进行固定,随后驱动装置开始工作,驱动装置驱动拨纱装置沿退纱方向往复运动两次,第一次将外侧一半纱圈拨出,此时内侧一半纱圈被拨动至外侧,第二次将内侧拨动至外侧的纱圈拨出,拨纱装置可以牢牢地固定住纱圈,保证其在外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滞,驱动装置可以将纱圈进行全自动外拨,实现纱圈的退纱。
2、位于摇绞辊上端和下端的退纱组件在后续的拨纱过程中,可以同步拨纱,防止单侧拨纱造成卡滞。
3、两组拨纱装置互为180度时,处于正上方和正下方拨纱效果最好,但是基于摇绞机其他结构布置要求,为避免拨纱装置与其他机构干涉,两组拨纱装置的角度至少应大于90度,使得拨纱装置对纱线向外拨动的受力分散,降低卡滞风险。
4、两组拨纱装置分别位于摇绞辊轴向方向上远离退纱方向的一端和摇绞辊轴向方向的中部,用于避免直线驱动器的行程过长,起到节约行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摇绞机退纱机构在摇绞机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摇绞机退纱机构在机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摇绞机退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摇绞辊2、退纱组件3、拨纱装置4、驱动装置5、退纱支撑座6、拨纱气缸7、拨纱杆8、直线驱动器9、直线驱动器导轨10、同步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摇绞机退纱机构,设置于摇绞机的机架1上,摇绞机上设有用于绕制纱线的摇绞辊2,本退纱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退纱组件3,退纱组件3包括可伸入纱圈的拨纱装置4和驱动拨纱装置4沿摇绞辊2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5。
本实用新型中,当摇绞机将纱线摇绞完成并打结处理后形成一捆捆的纱圈后,拨纱装置4开始工作,拨纱装置4伸入纱圈中,从纱圈的外侧对其进行固定,随后驱动装置5开始工作,驱动装置5驱动拨纱装置4沿退纱方向往复运动两次,第一次将外侧一半纱圈拨出,此时内侧一半纱圈被拨动至外侧,第二次将内侧拨动至外侧的纱圈拨出,拨纱装置4可以牢牢地固定住纱圈,保证其在外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滞,驱动装置5可以将纱圈进行全自动外拨,实现纱圈的退纱。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退纱组件3为两组,分别位于摇绞辊2的上端和下端。
位于摇绞辊2上端和下端的退纱组件3在后续的拨纱过程中,可以同步拨纱,防止单侧拨纱造成卡滞。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两组所述的退纱组件3中的拨纱装置4以摇绞辊2的转轴为轴心周向布置,且两组所述的拨纱装置4所形成的角度至少为90度。
两组拨纱装置4互为180度时,处于正上方和正下方拨纱效果最好,但是基于摇绞机其他结构布置要求,为避免拨纱装置4与其他机构干涉,两组拨纱装置的角度至少应大于90度,使得拨纱装置对纱线向外拨动的受力分散,降低卡滞风险。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拨纱装置4为两组,分别位于摇绞辊2轴向方向上远离退纱方向的一端和摇绞辊2轴向方向的中部。
两组拨纱装置4分别位于摇绞辊2轴向方向上远离退纱方向的一端和摇绞辊轴向方向的中部,用于避免直线驱动器9的行程过长,起到节约行程的作用,拨纱装置4往复运动两次,第一次将外侧一半纱圈拨出,此时内侧一半纱圈被拨动至外侧,第二次将内侧拨动至外侧的纱圈拨出,也可采用三组甚至更多组拨纱装置,但驱动装置往复运动次数同样需要增加。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退纱组件3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退纱支撑座6,所述的退纱支撑座6上设有上述驱动装置5,所述的驱动装置5可驱动拨纱装置4沿摇绞辊轴向方向往复运动。
退纱支撑座6用于安装固定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驱动拨纱装置4沿退纱方向往复运动实现纱圈的退纱。
具体地说,结合图2和图3所示,拨纱装置4包括拨纱气缸7和设置于拨纱气缸7输出轴上的拨纱杆8。
拨纱气缸7驱动拨纱杆8的伸缩,当拨纱杆8伸出时,拨纱杆8固定住纱圈外侧,当拨纱杆8缩回时,拨纱杆8复位。
具体地说,结合图2和图3所示,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退纱支撑座6中的直线驱动器9,所述的驱动装置5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直线驱动器导轨10,所述的拨纱装置4套设于直线驱动器导轨10上且可沿直线驱动器导轨10往复运动。
拨纱装置4套设在直线驱动器导轨10上,当驱动装置5工作时,直线驱动器9驱动拨纱装置4在直线驱动器导轨10上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纱圈的退纱。
优选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退纱组件3还包括同步板11,两组所述的拨纱装置4同时固定连接与同步板11上,所述的驱动装置5驱动同步板11往复运动。
两组拨纱装置4同时固定连接在同步板11上,可以实现一个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两组拨纱装置运动。
具体地说,结合图2和图3所示,直线驱动器9为伸缩气缸,所述的伸缩气缸缸体固定于退纱支撑座6上,气缸的输出轴驱动拨纱装置4运动。
当气缸伸出时拨纱装置将纱圈拨出,当气缸收缩时拨纱装置复位。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于:
如图2和图3所示,直线驱动器9为电缸,所述的直线驱动器导轨10为丝杆,所述电缸的螺母与丝杆配合。
电缸的正转反转实现拨纱装置4的向外拨出纱圈和复位。
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是:当摇绞机将纱线摇绞完成并打结处理后形成一捆捆的纱圈后,拨纱装置4开始工作,拨纱装置4伸入纱圈中,从纱圈的外侧对其进行固定,随后驱动装置5开始工作,驱动装置5驱动拨纱装置4沿退纱方向往复运动两次,第一次将外侧一半纱圈拨出,此时内侧一半纱圈被拨动至外侧,第二次将内侧拨动至外侧的纱圈拨出,拨纱装置4可以牢牢地固定住纱圈,保证其在外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滞,驱动装置5可以将纱圈进行全自动外拨,实现纱圈的退纱;
位于摇绞辊2上端和下端的退纱组件3在后续的拨纱过程中,可以同步拨纱,防止单侧拨纱造成卡滞;两组拨纱装置4互为180度时,处于正上方和正下方拨纱效果最好,但是基于摇绞机其他结构布置要求,为避免拨纱装置4与其他机构干涉,两组拨纱装置的角度至少应大于90度,使得拨纱装置对纱线向外拨动的受力分散,降低卡滞风险;
两组拨纱装置4分别位于摇绞辊2轴向方向上远离退纱方向的一端和摇绞辊轴向方向的中部,用于避免直线驱动器9的行程过长,起到节约行程的作用,拨纱装置4往复运动两次,第一次将外侧一半纱圈拨出,此时内侧一半纱圈被拨动至外侧,第二次将内侧拨动至外侧的纱圈拨出,也可采用三组甚至更多组拨纱装置,但驱动装置往复运动次数同样需要增加;
退纱支撑座6用于安装固定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驱动拨纱装置4沿退纱方向往复运动实现纱圈的退纱;拨纱气缸7驱动拨纱杆8的伸缩,当拨纱杆8伸出时,拨纱杆8固定住纱圈外侧,当拨纱杆8缩回时,拨纱杆8复位;
拨纱装置4套设在直线驱动器导轨10上,当驱动装置5工作时,直线驱动器9驱动拨纱装置4在直线驱动器导轨10上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纱圈的退纱;
两组拨纱装置4同时固定连接在同步板11上,可以实现一个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两组拨纱装置运动;当伸缩气缸伸出时拨纱装置将纱圈拨出,当伸缩气缸收缩时拨纱装置复位。
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是: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于:拨纱装置4的向外拨出纱圈和复位通过电缸的正转反转来实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摇绞辊2、退纱组件3、拨纱装置4、驱动装置5、退纱支撑座6、拨纱气缸7、拨纱杆8、直线驱动器9、直线驱动器导轨10、同步板11等,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摇绞机退纱机构,设置于摇绞机的机架(1)上,摇绞机上设有用于绕制纱线的摇绞辊(2),其特征在于,本退纱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退纱组件(3),所述的退纱组件(3)包括可伸入纱圈的拨纱装置(4)和驱动拨纱装置(4)沿摇绞辊(2)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纱组件(3)为两组,分别位于摇绞辊(2)的上端和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的退纱组件(3)中的拨纱装置(4)以摇绞辊(2)的转轴为轴心周向布置,且两组所述的拨纱装置(4)所形成的角度至少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纱装置(4)为两组,分别位于摇绞辊(2)轴向方向上远离退纱方向的一端和摇绞辊(2)轴向方向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纱组件(3)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退纱支撑座(6),所述的退纱支撑座(6)上设有上述驱动装置(5),所述的驱动装置(5)可驱动拨纱装置(4)沿摇绞辊轴向方向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纱装置(4)包括拨纱气缸(7)和设置于拨纱气缸(7)输出轴上的拨纱杆(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退纱支撑座(6)中的直线驱动器(9),所述的驱动装置(5)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直线驱动器导轨(10),所述的拨纱装置(4)套设于直线驱动器导轨(10)上且可沿直线驱动器导轨(10)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纱组件(3)还包括同步板(11),两组所述的拨纱装置(4)同时固定连接与同步板(11)上,所述的驱动装置(5)驱动同步板(11)往复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驱动器(9)为伸缩气缸,所述的伸缩气缸缸体固定于退纱支撑座(6)上,气缸的输出轴驱动拨纱装置(4)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摇绞机退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驱动器(9)为电缸,所述的直线驱动器导轨(10)为丝杆,所述电缸的螺母与丝杆配合。
CN202222413816.XU 2022-09-09 2022-09-09 摇绞机退纱机构 Active CN218560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3816.XU CN218560717U (zh) 2022-09-09 2022-09-09 摇绞机退纱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3816.XU CN218560717U (zh) 2022-09-09 2022-09-09 摇绞机退纱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0717U true CN218560717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1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3816.XU Active CN218560717U (zh) 2022-09-09 2022-09-09 摇绞机退纱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0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24543U (zh) 全方位磁环电感自动绕线机
CN109626118A (zh) 一种便于调节张紧度的纺织生产用卷线机及使用方法
CN107700055A (zh) 磁悬浮式直驱织针针织提花圆纬机
CN213059608U (zh) 一种新型自动绕线机
CN109338589A (zh) 一种应用于摇纱机的扎绞线打结装置
CN113307094A (zh) 一种卷丝收丝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8560717U (zh) 摇绞机退纱机构
CN113026165A (zh) 一种锦纶包覆丝制备加工系统及制备加工方法
CN219116815U (zh) 一种纱线加工用收卷机构
CN209178604U (zh) 一种应用于摇纱机的扎绞线打结装置
CN112390083B (zh) 一种基于纺织机用防缠绕式滚筒
CN116119459A (zh) 摇绞机退纱机构
CN215159859U (zh) 一种卷纬机
CN214831007U (zh) 一种用于经编机的防卷边扩边机构
CN211594541U (zh) 一种纡管绕线机
CN211498016U (zh) 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牵拉机构
CN210286258U (zh) 一种纺织用纱线卷绕装置
CN210262198U (zh) 一种纺织线定位装置
CN208362556U (zh) 一种高性能加捻机用高性能自动收线装置
CN217478746U (zh) 一种用于纺织加工时的盘线装置
CN112938652A (zh) 一种纺织纱线张紧调节绕线架
CN217076523U (zh) 纺机用高效导丝器
CN220300013U (zh) 一种纺织机用导纱器
CN218711176U (zh) 一种口罩织带机用线筒放置架
CN220998682U (zh) 一种纺织机用自动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