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9056U - 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 - Google Patents

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9056U
CN218559056U CN202222823534.7U CN202222823534U CN218559056U CN 218559056 U CN218559056 U CN 218559056U CN 202222823534 U CN202222823534 U CN 202222823534U CN 218559056 U CN218559056 U CN 218559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wheel assembly
unicycle
pedal frame
moto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35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鸿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ego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ego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ego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ego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35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9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9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9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包括:轮毂电机轮组件;托架,连接于轮毂电机轮组件;踏板架,踏板架上设有两个脚踏区域,踏板架通过固定结构相对托架在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可变换的活动连接;第一使用状态为两个脚踏区域的连线平行于轮毂电机轮组件的转轴,此时,独轮车用于供用户骑行;第二使用状态为两个脚踏区域的连线垂直于轮毂电机轮组件的转轴,此时,独轮车用于供用户滑行。本实用新型中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不仅可以用于供用户骑行使用,还可以当做滑板车滑行使用,具有多种使用方式。

Description

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独轮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
背景技术
独轮车是近年来逐渐流行起来的代步工具,具有占地空间小和绿色环保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作城市内短途代步。
现在市场的独轮车中,只能供用于骑行使用,使用方式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包括:轮毂电机轮组件;托架,连接于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踏板架,所述踏板架上设有两个脚踏区域,所述踏板架通过固定结构相对所述托架在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可变换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为两个所述脚踏区域的连线平行于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的转轴,此时,所述独轮车用于供用户骑行;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两个所述脚踏区域的连线垂直于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的转轴,此时,所述独轮车用于供用户滑行。
这样,通过设置踏板架相对托架可变换的活动连接,从而能够将踏板架相对托架分开后调节相对托架的安装位置,当调整两个脚踏区域的连线平行于轮毂电机轮组件的转轴时,可以用于供用户骑行使用,或者当调整两个脚踏区域的连线垂直于轮毂电机轮组件的转轴时,可以用于供用户滑行使用,从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具有两种使用状态,不仅可以用来供骑行,还能用于当做滑板车使用,提升了独轮车的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架包括主架体和安装体,所述主架体位于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上方,所述安装体用于安装所述踏板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踏板架安装于所述安装体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踏板架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穿设,所述踏板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弧形滑槽,所述固定结构安装于所述托架且与所述弧形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踏板架相对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旋转时,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弧形滑槽相配合以限定所述踏板架的转动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呈圆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踏板架上设有多个弧形滑槽,多个所述弧形滑槽共圆心,且均匀分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为快拆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踏板架上分隔设有多个减重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独轮车还包括两个软脚垫,每一个所述脚踏区域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软脚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隐藏踏板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00-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10-轮毂电机轮组件,20-托架,21-主架体,22-安装体,30-踏板架,31-脚踏区域,32-弧形滑槽,33-通孔,34-减重孔,40-固定结构,50-软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100,包括轮毂电机轮组件10、托架20以及踏板架30。
其中,托架20连接于轮毂电机轮组件10;踏板架30上设有两个脚踏区域31,踏板架30通过固定结构40相对托架20在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可变换的活动连接,以调整踏板架30的安装位置,第一使用状态两个脚踏区域31的连线平行于轮毂电机轮组件10的转轴,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100用于供用户骑行;第二使用状态为两个脚踏区域31的连线垂直于轮毂电机轮组件10的转轴,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100用于供用户滑行。
上述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100,通过设置踏板架30相对托架20可变换的活动连接,从而能够将踏板架30相对托架20分开后调节相对托架20的安装位置,当调整两个脚踏区域31的连线平行于轮毂电机轮组件10的转轴时,可以用于供用户骑行使用,或者当调整两个脚踏区域31的连线垂直于轮毂电机轮组件10的转轴时,可以用于供用户滑行使用,从而本实施例中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100具有两种使用状态,不仅可以用来供骑行,还能用于当做滑板车使用,提升了独轮车100的实用性。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轮毂电机轮组件10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垂直轮毂电机轮组件10的转轴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即行驶方向。即当两个脚踏区域31位于轮毂电机轮组件10的左右两侧时,此时踏板架30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此时独轮车100用于供用户进行骑行使用,请参阅图1;当两个脚踏区域31位于轮毂电机轮组件10的前后两侧时,此时踏板架30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此时独轮车100可以用作滑板使用,请参阅图2。
其中,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托架20包括主架体21和安装体22,主架体21位于轮毂电机轮组件10上方,安装体22用于安装踏板架30,从而本实施例中的托架20中的主架体21能够遮挡于轮毂电机轮组件10的上方,遮挡泥浆,并且还用于安装控制盒等零部件,托架20中的安装体22能够用于安装踏板架30,通过设置一个整体的托架20的方式,不仅实现了控制盒等部件的安装,还实现了踏板架30的安装。
具体地,当安装体22用于安装踏板架30时,为了提升踏板架30的安装稳定性,以及提升踏板架30的安装便利性,踏板架30可拆卸的安装于安装体22的顶部,即踏板架30的下表面和安装体22的上表面相接触,从而能够通过安装体22对踏板架30进行支撑,以实现安装体22对踏板架30的支撑和安装,通过安装体22的支撑后,可以方便的将踏板架30和安装体22连接,并且通过安装体22对踏板架30的支撑,提升了踏板架30相对安装体22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踏板架30相对托架20的位置调节,踏板架30的中部设有通孔33,通孔33用于供轮毂电机轮组件10穿设,踏板架30上设有至少一个弧形滑槽32,固定结构40安装于托架20且与弧形滑槽32滑动配合,踏板架30相对轮毂电机轮组件10旋转时,固定结构30与弧形滑槽32相配合以限定踏板架30的转动角度,,从而当需要调节踏板架30的位置时,拧松固定结构40,转动踏板架30,使得弧形滑槽32相对固定结构30发生相对运动,当踏板架30转动到位后,再通过固定结构40将踏板架30和托架20进行固定紧,从而实现踏板架30的位置调节。同时,通过设置弧形滑槽32的弧长大小,以限定踏板架30调节时转动的角度大小。
具体地,为了避免踏板架30在转动的过程发生晃动,踏板架30上设有多个弧形滑槽32,多个弧形滑槽32共圆心,且均匀分隔设置,即每个弧形滑槽32处均设有一个固定结构40,在调节踏板架30的位置时,一个弧形滑槽32分别相对一个固定结构40进行转动,转动到位后,再通过固定结构40将踏板架30和托架20进行固定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设有4个弧形滑槽32,以使踏板架30相对固定结构40转动90度后,实现位置的调节。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踏板架30沿着轮毂电机轮组件10的转轴所在的平面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的踏板上设置通孔33呈圆形。
可以理解地,为了便于踏板架30的位置调节,安装体22上也设有调节槽221,固定结构40能够沿着调节槽221进行滑动,从而实现踏板架30的位置的精准调节,其中,固定结构40依次穿设弧形滑槽32和调节槽221,以实现将踏板架30和托架20进行固定。
具体地,为了便于踏板架30和托架20的拆卸和安装,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结构40为快拆杆,快拆杆包括锁头、锁杆、弹簧、扳手、锁紧组件和端盖等结构,在需要调节踏板架30的安装位置时,通过转动扳手,即可调节踏板架30相对托架20的锁紧或者解锁状态,方便用户的调节使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固定结构40为螺栓,也能够实现踏板架30和托架20的紧固和拆卸。
可以理解地,为了减轻踏板架30的重量,从而减轻整个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100的重量,本实施例中的踏板架30上分隔设有多个减重孔34,以通过设置减重孔34,减轻踏板架30的重量,从而减轻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100的重量。
请参阅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100使用舒适性,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100还包括两个软脚垫50,每一个脚踏区域31分别设有一个软脚垫50,从而通过在各个脚踏区域31设置软胶垫,提升用户使用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100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电机轮组件;
托架,连接于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
踏板架,所述踏板架上设有两个脚踏区域,所述踏板架通过固定结构相对所述托架在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可变换的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为两个所述脚踏区域的连线平行于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的转轴,此时,所述独轮车用于供用户骑行;
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两个所述脚踏区域的连线垂直于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的转轴,此时,所述独轮车用于供用户滑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主架体和安装体,所述主架体位于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上方,所述安装体用于安装所述踏板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架安装于所述安装体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架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穿设,所述踏板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弧形滑槽,所述固定结构安装于所述托架且与所述弧形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踏板架相对所述轮毂电机轮组件旋转时,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弧形滑槽相配合以限定所述踏板架的转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架上设有多个弧形滑槽,多个所述弧形滑槽共圆心,且均匀分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快拆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架上分隔设有多个减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独轮车还包括两个软脚垫,每一个所述脚踏区域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软脚垫。
CN202222823534.7U 2022-10-25 2022-10-25 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 Active CN218559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3534.7U CN218559056U (zh) 2022-10-25 2022-10-25 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3534.7U CN218559056U (zh) 2022-10-25 2022-10-25 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9056U true CN218559056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8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3534.7U Active CN218559056U (zh) 2022-10-25 2022-10-25 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9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11278B1 (en) Folding type bicycle
WO2013181872A1 (zh) 具有可折叠双轮的三轮车
US20230031917A1 (en) Motorised scooter
US20170029061A1 (en) Vehicle with foldable double-wheel assembly
JP2002145143A (ja)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設置構造
CN218559056U (zh) 多行驶形态的独轮车
CN108545138B (zh) 一种骑行姿态和行车方向易调整的自行车
WO2013181871A1 (zh) 具有双骑行模式的三轮车
CN208119347U (zh) 一种车把倾角可调的自行车
US9561830B2 (en) Backrest for a straddle-seat vehicle
JPS607995Y2 (ja) 電動自転車のバッテリ−ケ−ス保持装置
CN210391439U (zh) 一种高效折叠电动滑板车
CN212172428U (zh) 一种儿童脚踏车
CN212950950U (zh) 一种转向灵活的滑板车
CN211766044U (zh) 一种车架组件以及骑行车
CN206336378U (zh) 车轮和车辆
JP3044981U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ォークトリプル
US8047594B1 (en) Detachable body for motorcycle trike
CN217673004U (zh) 一种高抗震结构的自行车架
KR200453454Y1 (ko) 자전거 안장 조절장치
CN218703660U (zh) 多踏板独轮车
JP3510851B2 (ja) サイドカー型自動三輪車
CN110934695A (zh) 中置驱动电动轮椅
CN215436706U (zh) 一种翻转靠背及摩托车
CN214189927U (zh) 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