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8340U - 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8340U
CN218558340U CN202121721126.XU CN202121721126U CN218558340U CN 218558340 U CN218558340 U CN 218558340U CN 202121721126 U CN202121721126 U CN 202121721126U CN 218558340 U CN218558340 U CN 218558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carbon ribbon
limiting hole
shaft
lock c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11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国成
蒋壮
谭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G Bank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G Ban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G Bank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G Ban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211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8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8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8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碳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一侧连接碳带轴;碳带轴调节组件,碳带轴调节组件设置在支撑板远离碳带轴的一侧,碳带轴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块,调节块通过碳带轴限位孔与碳带轴连接,调节块调节碳带轴在支撑板上的位置;锁扣调节组件,锁扣调节组件设置在支撑板远离所述碳带轴的一侧,锁扣调节组件包括锁扣座和调节码盘,调节码盘通过锁扣座与支撑板连接,调节码盘调节锁扣座在支撑板上的位置。通过碳带限位孔调节碳带轴,解决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导致碳带轴不平行问题;通过调节码盘调节锁扣座的位置,解决通过锁扣连接热转印机上下部分时不可调节问题,便于调整碳带轴及热转印设备的上下部连接。

Description

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产业的发展,热转印机由于其印刷范围广、印刷图像色彩逼真、操作简单、无环境污染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尤其是在纺织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热转印机在使用中经常出现打印字迹不清晰、打印碳带容易留下拖影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导致该种问题产生的原因较多,如在装配中热转印机上部分与下部分扣合时,由于锁扣位置固定不变,导致上下部分扣合时存在误差,使得与打印组件相关的碳带轴、打印头等部件处于不平行状态或碳带不平整等,或者在装配中由于碳带轴装配误差使其处于非水平状态,而整个热转印机上的零部件均结构固定,因此很难对其安装误差进行调整。
目前常用的解决方式是提高零件精度,严格控制公差等,然而该种方法容易造成零件不良率的增加,造成成本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热转印机因安装误差导致碳带不平整或碳带轴与打印头不平行等问题,提供一种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一种碳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连接碳带轴;碳带轴调节组件,所述碳带轴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碳带轴的一侧,所述碳带轴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块,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碳带轴限位孔,所述碳带轴限位孔沿垂直所述碳带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调节块通过所述碳带轴限位孔与所述碳带轴连接,所述调节块调节所述碳带轴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位置;锁扣调节组件,所述锁扣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碳带轴的一侧,所述锁扣调节组件包括锁扣座和调节码盘,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锁扣限位孔,所述锁扣限位孔与所述碳带轴限位孔同向延伸,所述锁扣限位孔用于限定所述锁扣座的移动,所述调节码盘通过所述锁扣座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调节码盘调节所述锁扣座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座上设有码盘限位孔,所述调节码盘通过所述码盘限位孔连接所述锁扣座,所述码盘限位孔用于限定所述调节码盘的移动,所述碳带轴限位孔、所述锁扣限位孔以及所述码盘限位孔同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座上设有锁扣连接件,所述锁扣连接件通过所述锁扣限位孔以固定所述锁扣座,所述调节码盘沿周向设置多个缺口,所述缺口抵推所述锁扣连接件沿所述锁扣限位孔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码盘上设置多个卡接部,所述锁扣座上设置多个卡接位,所述卡接位处于所述码盘限位孔的中心线上,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位对接以使所述缺口抵推所述锁扣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调节码盘中心线的同侧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分别设置第一缺口和第三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还包括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调节码盘的中心线上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设置第二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座上还设有多个避位区,所述避位区用于容纳所述卡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碳带轴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板和调节螺栓,所述调节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调节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板和所述调节块,通过所述调节螺栓调整所述调节块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调节组件还包括锁钩,所述锁钩转动连接所述锁扣座。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热转印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碳带调节机构,还包括碳带轴,所述碳带轴与所述碳带轴调节组件连接。
本申请所提供的碳带调节机构,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一侧的碳带轴调节组件和锁扣调节组件来调整碳带轴和锁扣的位置,具体而言,通过支撑板上设定的碳带轴限位孔来限定碳带轴调节组件上的调节块的位置,调节块与碳带轴连接,进而通过调节块带动碳带轴移动;通过支撑板上设定的锁扣限位孔来限定锁扣座的移动,通过调节码盘调节锁扣座以完成锁扣座的移动,一方面,通过碳带限位孔调节碳带轴,以解决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导致碳带轴不平行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调节码盘调节锁扣座的位置,以解决通过锁扣连接热转印机上下部分时不可调节的问题,从而便于安装人员在装配过程中调整碳带轴以及整个热转印设备的上下部的连接位置,以规避因制造或安装误差导致的碳带不平整或碳带轴与打印头不平行等问题,进而提升打印质量,有效地避免了打印字迹不清晰、碳带拖影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碳带调节机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碳带调节机构的锁扣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碳带调节机构的调节码盘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碳带调节机构的锁扣座与调节码盘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热转印装置的立体图。
其中,1、支撑板,11、碳带轴限位孔,12、锁扣限位孔,13、碳带轴基座, 14、碳带轴紧固螺栓,15、码盘连接孔;
2、碳带轴调节组件,21、调节块,22、调节板,23、调节螺栓,211、连接孔,221、连接孔;
3、锁扣调节组件,31、锁扣座,311、码盘限位孔,312、锁扣连接件,313、锁扣连接孔,32、调节码盘,321、调节码盘固定孔,33、缺口,331、第一缺口,332、第二缺口,333、第三缺口,34、卡接部,341、第一卡接部,342、第二卡接部,35、卡接位,36、避位区,37、锁钩;
10、碳带调节机构,20、碳带轴,30、锁杆;
A-A、调节码盘中心线,a-a、第一卡接部中心连线,b-b、第二卡接部中心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碳带调节机构的爆炸图,本申请所提供的碳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1、碳带轴调节组件2和锁扣调节组件3,其中,支撑板1一侧连接碳带轴(未示出),另一侧连接碳带轴调节组件2和锁扣调节组件3,进一步地,支撑板1上设置碳带轴限位孔11,碳带轴限位孔11沿垂直于碳带轴的轴向方向设置,可选地,碳带轴限位孔11沿图1所示的纵向方向延伸,通过碳带轴限位孔11以调节碳带轴的高度。碳带轴调节组件2包括调节块21,调节块21通过碳带轴限位孔11与支撑板1另一侧的碳带轴连接,碳带轴限位孔11限定调节块21的移动方向,通过调节块21调节碳带轴在支撑板1上的位置;同时,支撑板1上设置锁扣限位孔12,锁扣限位孔12与碳带轴限位孔11 同向延伸,锁扣调节组件3包括锁扣座31和调节码盘32,锁扣座31通过锁扣限位孔12固定,锁扣限位孔12用于限定锁扣座31的移动方向,调节码盘32 通过锁扣座31与支撑板1连接,调节码盘32调节锁扣座31在支撑板1上的位置,具体而言,通过转动调节码盘32使得锁扣座31沿锁扣限位孔12移动,从而改变锁扣座31在支撑板1上的位置,进而改变锁扣座31上连接的锁钩37的位置,锁扣37用于连接热转印装置上下两个部分,通过高度可调的锁钩37以调整热转印装置上下两部分的结合关系,在碳带轴调节组件2和锁扣调节组件3 的作用下保证碳带轴与打印头等部件时刻处于平行状态。
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碳带轴调节组件2包括两组,分别与主动碳带轴和从动碳带轴连接,以调整其各自的移动。
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碳带轴通过碳带轴基座13与支撑板1连接,具体而言,碳带轴紧固螺栓14分别穿过调节块21、支撑板1上的碳带轴限位孔11与位于支撑板1另一侧的碳带轴基座13连接,碳带轴紧固螺栓14能够在碳带轴限位孔11中移动,从而带动碳带轴基座13移动,最终实现调整碳带轴的目的。
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碳带轴限位孔11沿图1所示的纵向方向延伸,从而使得碳带轴紧固螺栓14能够上下移动以调整碳带轴的高低。
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碳带轴调节组件2还包括调节板22和调节螺栓23,调节板22固定在支撑板1上,调节螺栓23连接调节板22和调节块21,调节螺栓23用于调整调节块21的高度。具体而言,调节块21和调节板22上设有配套的连接孔211和连接孔221,211和连接孔221的轴向方向沿纵向方向设置,调节螺栓23穿过连接孔211和连接孔221以调整调节块21和调节板22的距离,由于调节板22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因此调节螺栓23能够带动调节块21沿碳带轴限位孔11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本申请所提供的锁扣调节组件3,锁扣座31上设有码盘限位孔 311、锁扣连接件312和锁扣连接孔313,锁扣连接件312通过锁扣连接孔313 和锁扣限位孔12连接支撑板1,从而固定锁扣座31,调节码盘32通过码盘限位孔311连接锁扣座31,码盘限位孔311用于限定调节码盘32的移动,且碳带轴限位孔11、锁扣限位孔12以及码盘限位孔311同向延伸,即沿图1所示的纵向方向延伸。同时,调节码盘32周向设置多个缺口33,当调节码盘32转动时能够使缺口33抵推锁扣连接件312,从而带动锁扣座31沿锁扣限位孔12移动。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碳带调节机构的锁扣座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碳带调节机构的调节码盘的立体图,结合图1-图3所示,锁扣座31上设置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码盘限位孔311,而支撑板1上与码盘限位孔311对应处设置码盘连接孔15,调节码盘32与码盘限位孔311对应处设置有调节码盘固定孔321,连接螺栓依次通过调节码盘固定孔321、码盘限位孔 311和码盘连接孔15将调节码盘32和锁扣座31固定在支撑板1上,且由于调节码盘固定孔321与码盘连接孔15均为圆孔,从而保证调节码盘32在支撑板1上仅能够发生转动移动,而无法上下或左右移动,同时,由于码盘限位孔311 沿纵向方向移动,导致锁扣座31能够相对调节码盘32上下移动,从而调整锁扣座31的高低。
进一步地,调节码盘32上设置多个卡接部34,锁扣座31上设置多个卡接位35,卡接位35与码盘限位孔311的中心线重合,卡接部34与卡接位35对接后,由于调节码盘32的高度不变,使不同卡接部34与卡接位35对接后,调节码盘32能够推动锁扣座31沿码盘限位孔311移动。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碳带调节机构的锁扣座与调节码盘的装配示意图,其中,以调节码盘32上设有三个缺口33以展示调节码盘32推动锁扣座31移动至三处不同高度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其他数量的缺口同样为本申请所允许。其中,图4A、图4B和图4C分别示出了锁扣座31在三个不同高度的装配状态,根据图4A和图4C所示,调节码盘32中心线A-A的同侧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卡接部341,两个第一卡接部341中心连线a-a的中垂线的端部分别设置第一缺口331和第三缺口333,第一缺口331对应一号位置,第三缺口333对应三号位置。根据图4B所示,调节码盘32的中心线A-A上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卡接部342,两个第二卡接部342中心连线b-b的中垂线上设置第二缺口332,第二缺口332对应二号位置。
当调节码盘32转动到一号位置,此时第一卡接部341的中心连线a-a位于调节码盘32中心线A-A的下方,同时第一卡接部341与调节码盘32上的卡接位35卡在一起,第一缺口331抵推锁扣连接件312沿锁扣限位孔12移动,由于调节码盘32上卡接位35的位置决定了锁扣座31的位置,所以此时锁扣座31 位于支撑板1靠下的位置;当调节码盘32转动到二号位置,此时第二卡接部342 的中心连线b-b与调节码盘32中心线A-A重合,同时第二卡接部342与调节码盘32上的卡接位35孔卡在一起,第二缺口332抵推锁扣连接件312沿锁扣限位孔12移动,由于调节码盘32上的卡接位35的位置决定了锁扣座31的位置,所以此时锁扣座31位于支撑板1中间的位置;当调节码盘32转动到三号位置,此时相比于一号位置调节码盘32转动180度,第一卡接部341的中心连线a-a 位于调节码盘32的中心线A-A的上方,同时第一卡接部341与调节码盘32上的卡接位35卡在一起,第三缺口333抵推锁扣连接件312沿锁扣限位孔12移动,由于调节码盘32上的卡接位35的位置决定了锁扣座31的位置,所以此时锁扣座31位于支撑板1靠上的位置。
此外,锁扣座31上还设有多个避位区36,避位区36用于容纳未与卡接位 35配套连接的卡接部34,如当第一卡接部341与卡接位35卡接时,第二卡接位342能够容纳在避位区36中,从而便于调节码盘32和锁扣座31的装配。
进一步地,锁扣调节组件3还包括锁钩37,锁钩37转动连接锁扣座31,锁扣座31在上下移动时,能够带动锁钩37上下移动,进而实现调整整个碳带轴高度的目的。
本申请所提供的碳带调节机构,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一侧的碳带轴调节组件和锁扣调节组件来调整碳带轴和锁扣的位置,具体而言,通过支撑板上设定的碳带轴限位孔来限定碳带轴调节组件上的调节块的位置,调节块与碳带轴连接,进而通过调节块带动碳带轴移动;通过支撑板上设定的锁扣限位孔来限定锁扣座的移动,通过调节码盘调节锁扣座以完成锁扣座的移动,一方面,通过碳带限位孔调节碳带轴,以解决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导致碳带轴不平行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调节码盘调节锁扣座的位置,以解决通过锁扣连接热转印机上下部分时不可调节的问题,从而便于安装人员在装配过程中调整碳带轴以及整个热转印设备的上下部的连接位置,以规避因制造或安装误差导致的碳带不平整或碳带轴与打印头不平行等问题,进而提升打印质量,有效地避免了打印字迹不清晰、碳带拖影等问题。
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一种热转印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碳带调节机构10,还包括碳带轴20,碳带轴20与碳带轴调节组件2连接,碳带调节机构10和碳带轴20处于整个热转印装置的上部分,通过锁钩37和锁杆30的连接实现上部分与下部分的组装。其工作原理是,为了保证打印质量需保证碳带轴20(包括主动碳带轴和被动碳带轴)打印胶辊与打印头处于平行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碳带会被均匀接紧不会出现碳带褶皱问题,从而避免了打印字迹不清晰、碳带拖影等问题。在使用中,通过碳带轴调节组件2调整碳带轴的高度,通过锁扣调节组件3调节锁钩37的高度,使得碳带轴20、打印胶辊和打印头时刻处于平行状态,从而规避因制造或安装误差导致的碳带不平整或碳带轴与打印头不平行等问题,进而提升打印质量,有效地避免了打印字迹不清晰、碳带拖影等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碳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连接碳带轴;
碳带轴调节组件,所述碳带轴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碳带轴的一侧,所述碳带轴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块,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碳带轴限位孔,所述碳带轴限位孔沿垂直所述碳带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调节块通过所述碳带轴限位孔与所述碳带轴连接,所述调节块调节所述碳带轴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位置;
锁扣调节组件,所述锁扣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碳带轴的一侧,所述锁扣调节组件包括锁扣座和调节码盘,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锁扣限位孔,所述锁扣限位孔与所述碳带轴限位孔同向延伸,所述锁扣限位孔用于限定所述锁扣座的移动,所述调节码盘通过所述锁扣座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调节码盘调节所述锁扣座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座上设有码盘限位孔,所述调节码盘通过所述码盘限位孔连接所述锁扣座,所述码盘限位孔用于限定所述调节码盘的移动,所述碳带轴限位孔、所述锁扣限位孔以及所述码盘限位孔同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座上设有锁扣连接件,所述锁扣连接件通过所述锁扣限位孔以固定所述锁扣座,所述调节码盘沿周向设置多个缺口,所述缺口抵推所述锁扣连接件沿所述锁扣限位孔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码盘上设置多个卡接部,所述锁扣座上设置多个卡接位,所述卡接位处于所述码盘限位孔的中心线上,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位对接以使所述缺口抵推所述锁扣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调节码盘中心线的同侧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分别设置第一缺口和第三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还包括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调节码盘的中心线上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设置第二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座上还设有多个避位区,所述避位区用于容纳所述卡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带轴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板和调节螺栓,所述调节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调节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板和所述调节块,通过所述调节螺栓调整所述调节块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碳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调节组件还包括锁钩,所述锁钩转动连接所述锁扣座。
10.一种热转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碳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带轴,所述碳带轴与所述碳带轴调节组件连接。
CN202121721126.XU 2021-07-27 2021-07-27 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Active CN218558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1126.XU CN218558340U (zh) 2021-07-27 2021-07-27 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1126.XU CN218558340U (zh) 2021-07-27 2021-07-27 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8340U true CN218558340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2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1126.XU Active CN218558340U (zh) 2021-07-27 2021-07-27 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8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23133B2 (ja) 記録ユニ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8979407B2 (en) Platen assembly
JP3487397B2 (ja) 感熱記録装置
CN104487255A (zh) 打印头调整装置
JP2009143100A (ja) プリンタ装置
CN218558340U (zh) 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WO2019044031A1 (ja) 記録ヘッドのノズル位置調整装置
CA2746874A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13459676A (zh) 碳带调节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JP2011152771A (ja) 印字装置
US7453483B2 (en)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JPH05155100A (ja)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保持機構
US5445075A (en) Doubly articulated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on-line registration capability
JPS61149381A (ja) プラテン支持装置
WO2006029232A2 (en) Apparatus for floating print head and associated method
JP4658697B2 (ja) プリンター装置のフレーム取付け構造
JPH01174478A (ja) 印字装置
CN205416695U (zh) 一种丝印机
CN211617074U (zh) 位置调节机构及成衣裁片数码打印装置
JPS63139774A (ja) プリンタ
CN216969069U (zh) 打印定位装置及喷墨打印机
JPS60151069A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CN220785262U (zh) 一种打印机
CN219382015U (zh) 打码机安装结构及打印装置
CN212289228U (zh) 一种自动装载打印卷纸的宽幅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